渭南村镇故事

灌芝村的由来

文 / 赵发民

渭南市临渭区丰原镇灌芝村位于渭南东塬(即长寿塬或长稔塬)上。

渭南村镇故事 | 灌芝村的由来

出渭南城,朝东南向,沿渭桥路,行十二三里,上长寿塬,至北雷村村部,南行数百米,就到了灌芝村。

灌芝村是我的祖籍地,也是我的出生地,我的青少年时期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因此,我深深地爱着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

灌芝村是一个名村。

只要你上了长寿塬,没有不知道灌芝村的。只要你一提起灌芝村,人们就会脱口而出一句话:“十里烂灌芝。”紧接着会说:“你们灌芝是个大村,十里烂灌芝”。

渭南村镇故事 | 灌芝村的由来

小时候,常会听到人们说“十里烂灌芝”这句话。确实不知其意,更不知道来历。

我是一个好奇心非常强的一个人,遇到不清楚的问题总想弄个明白,探个究竟。

小时候,不经世事,强烈的自尊心让我对“灌芝村”这个村名很排斥。心里常想:老先人怎么起了这么一个很不雅观的名字?即使和外村的孩子发生一点矛盾,他们总是拿村名攻击我。

大约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我曾问过我的三姑:“姑!咱村咋叫个灌芝?”三姑笑着对我说:“灌芝灌芝,就是罐子,烂罐子,十里烂罐子。”说完又是一阵笑声。我听后觉得很不满意。心想:三姑没文化,肯定说的不对,但又没有证据。我又问:“那为什么叫灌芝?”三姑笑着对我说:“过去咱村烧罐子哩,村西头有个罐罐窑,所以叫罐子村。”“那你见过那窑没有?”我又问。三姑说:“没有。”

渭南村镇故事 | 灌芝村的由来

1987年,我去省教院进修,常去三爸家,在和三爸拉家常时也问到过灌芝村村名的来历,三爸的说法和三姑说的一样。

前几天,我专程回村走访了一些村里的老人,他们也支持这样的说法。

我想,这样的说法应该是对的,有以下理由:

一是形容村大,站不住脚。原因是:灌芝村共有七个村民小组,约2500口人。在丰原镇,象灌芝村这样规模的村子还有好几个,有的还比灌芝村大,如胜利村有九个村名小组,北雷村有八个村民小组,丰原、西关、吴田、阿干、三联等村各有六个村民小组,这些村都和灌芝村的规模想当,为什么唯独灌芝村有“十里烂罐子”的别称?道理上讲不通。

渭南村镇故事 | 灌芝村的由来

二是渭南东塬上村名的来历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形:一、以姓氏为名。比如:吴田、郭向、杜田、高家、毛家等;二、以村所在地理位置为名。如:曹峪、箭峪、清水河、山根底等;三、因村里出了名人,以人名作村名。如:丰原镇北雷村的张世益村就是因为历史上出了张世益这个名人而得名;四是以村里有名望的工匠代称。如:木刘、木张等,那是木匠刘、木匠张的简称,是因为在那个村子有刘姓张姓的木匠而得名;同样的道理,桶张是因那个村子有做桶的张姓名匠而得名;杈张是因为有做杈的张姓名匠而得名。据此,灌芝村因有烧瓦罐(罐子)而得名就顺理成章了。因此,我认为:灌芝村的村名就是因为烧罐子而得此名的说法是可信的。

这里还有几个要说明的问题:

一是是否有这个瓦罐窑的存在?据村里的老人讲:在灌芝村一二组正西约一里地的地方,确实挖到过很多破碎的瓦罐,那就是过去先人们烧瓦罐的地方。我也问过我的父辈及村里一些八十多岁的老人,他们都说没见过这个瓦罐窑的存在,是他们听他们的长辈讲的并有遗迹实物为证,人民公社化时期村里平整土地就挖过许多瓦罐、破砖及残片。由此可以推断灌芝村的瓦罐窑不但存在且已有至少百年以上的历史。

渭南村镇故事 | 灌芝村的由来

二是为什么灌芝村叫:“十里烂罐子”?我认为:“十里烂罐子”的说法并不是表示村大,而是体现了灌芝村的影响非常大,当年烧罐子的工艺非常好,以至于方圆十里都有灌芝村烧的瓦罐,加之瓦罐容易破碎,十里之内到处都能看到烂罐子。这样,久而久之,灌芝村有了“十里烂罐子”的称谓也就不奇怪了。

三是灌芝村名字的写法。老一代人都说,他们小时候用的是“贯子”两字。其实,我1970年上学时的学校名就是“贯子小学”。那时的学校印章、奖状、通知书上统一用的就是“贯子”两字。大约1974年到1978年前后出现了“贯子”、“灌芝”混用的局面,甚至还有“灌子村”这样的写法,较为混乱。1978年以后就将“灌芝村”的用法基本固定下来了。

这就是灌芝村名称的来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一、此文中的观点是我个人经过考察论证的结果,不一定对,仅为一家之言;二、文中引用的一些时间没有经过详细的查阅相关资料,错讹之处在所难免;三、希望有更多关于灌芝村的史料和传说被挖掘出来;四、希望更多的灌芝村村民和文史爱好者参与灌芝村历史的挖掘整理工作,我这里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渭南村镇故事 | 灌芝村的由来

最后,衷心希望勤劳朴实的灌芝人发扬先人们勤劳朴实的优秀品质,把灌芝村建设的更加美好。

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在灌芝村人民的努力下,一定会把灌芝村建设的更加美好! 一个和谐美丽、宜居宜游的灌芝村定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8年7月20日

渭南村镇故事 | 灌芝村的由来

深谷空幽,原名赵发民,渭南临渭区人。60后文学爱好者,喜欢散步郊游。临渭区作协会员。《汗滴化雨伴笔耕》《渭南文坛》《优文网》等平台特约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