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是好日》:日本姑娘修行25年,終於明白什麼是“茶道”

茶道依季節的循環,將日本的生活美學與哲學變成親身體驗,瞭然於心。真正的體悟需要時間,可是就在“啊,原來如此”的那一瞬間,完全化為身上的血與肉。

——森下典子《日日是好日》

什麼是茶道?

是一門傳統的老技藝?是有錢人的業餘消遣?是為婚姻增加籌碼的新娘必修課?

在閱讀了《日日是好日:茶道帶來的十五種幸福》之後,我推翻了我對於茶道的膚淺認識。

這本書是日本茶人森下典子在修習茶道的過程中,寫下的隨筆集。典子細膩地講述了茶事器具的使用、茶庭的佈置、茶席的準備,茶人的修習等清雅的茶事美學。

《日日是好日》:日本姑娘修行25年,終於明白什麼是“茶道”

從誤入茶道的緣分,到初學茶道的不解,漸入佳境的欣喜,再到醍醐灌頂的領悟,年深日久的陪伴與成長。從迷茫的20歲,到失意的30歲,再到痛失父親的40歲,典子對茶道的認識,在漫漫時光中,是滴水穿石的過程。《日日是好日》不僅是作者25年的習茶日誌,更是茶道與人生、與時節、與哲學的多維度融合。

典子的文字,猶如冬日裡冒著熱氣的清茶。來自天地孕育的茶,它的香裹挾著春風化雨的溫柔力量,經由口舌,一路前行,最終,溫暖了我們身體裡那顆蒙塵的心。

茶道最講究的是“形”,先有“形”,再有“心”

20歲那年,典子身邊的朋友都找到了工作,只有她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與其因為找不到想做的事而焦躁不已,不如開始做些具體的事”,抱著這樣的心態,典子開始跟著武田老師學習茶道,權當消磨時間。

茶道儀式相當繁瑣,甚至於苛刻:進入茶室前,要在庭院的蹲踞(一塊凹陷的石頭,用以盛水)旁洗手、漱口;進入茶室要先邁左腳;每一疊榻榻米要走六步,第七步,一定要跨過榻榻米的縫邊;舀水時不能舀上面的,而是從茶釜最底層、最中央的地方舀起;沏茶的時候,重的東西要輕輕放,輕的東西要重重放……

《日日是好日》:日本姑娘修行25年,終於明白什麼是“茶道”

為什麼非要一絲不苟地遵循儀式?

武田老師說:“理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照著做。茶道就是這樣。”“茶道呢,最講究的是‘形’。先做出‘形’之後,再在其中放入‘心’”。

本以為茶道不過是一系列動作組合而成,一陣手忙腳亂之後,典子終於放下了倨傲心,從頭開始學起,“因為,我一無所知”。

人生中有兩件事,一件是馬上就能懂的事情,還有一件是不能馬上懂得的事情。茶道就屬於後者。

在25年的漫長時光中,典子領悟到茶道的哲學——凌駕於繁瑣程序之上,是撇開浮躁的當下心,是豐盛的季節感,是珍惜眼前的一期一會。

《日日是好日》:日本姑娘修行25年,終於明白什麼是“茶道”

生活中的失意,在茶道中被稀釋,終於習得“當下心”

26歲的典子過得無比焦慮。身邊的朋友有的在職場馳騁風雲,有的早早結婚生子。好像每個人都找了屬於自己的跑道,鉚足了勁向前跑。只有典子,還在原地踏步。

她沒有考進心儀的出版社,沒有正式的職業,只是給一家出版社做兼職。她的人生彷彿是匆忙間搭錯了車,火急火燎地下來了,卻又不知該往哪個方向跑。

這種焦躁、急進的心態也影響了典子的茶道。等不到水勺裡的水自然滴乾淨,就著急進行下一步,因此總是弄得榻榻米溼淋淋的。

這時候,老師說了一句醍醐灌頂的話:“坐在茶釜前,就專心在茶釜上。”

《日日是好日》:日本姑娘修行25年,終於明白什麼是“茶道”

我們在20幾歲的時候,渴望擁有40歲的財富、聲望、地位。我們急躁不安,步履不停,可我們那麼著急,要趕往何處呢?不知道。

典子端坐在茶釜前,心神慢慢安靜下來,一手託碗,一手執茶筅。安靜的茶室響起濃稠的攪動聲。“神存於微塵中。”那一刻,典子放下了比較心,放下了功利心,任憑世界喧鬧不休,她只管沉浸在當下。

茶道從表面上看,拘泥於繁瑣的形式,實際上是通過形式摒棄掉無處不在的煩亂心思,讓人心安定下來,進入“心流”的狀態。

茶道在典子的生活中,承擔起撫慰和療愈的作用。是她疲憊生活中的短暫休憩,是暗夜獨行中的一盞燈火。生活中的失意,稀釋在茶道之中,變得虛無縹緲。因為茶道,惶惶無所依的人生,有了靜定的力量。

沉睡的五感被喚醒,豐盛的季節感迎面而來

30歲那年,是典子學習茶道的第十個年頭,她開始感覺到自己的五感打開了。

視覺 、聽覺 、嗅覺 、觸覺 、味覺五種感官,伸出敏銳的觸手,感受到自然細膩的變化。

有一天,典子坐在茶室裡,聽到雨滴啪嗒啪嗒落在八角金盤的葉子上。

老師說:“這就是梅雨季的雨 ! ”

梅雨季,萬物生長,雨滴落在繁盛的葉子上,發出彈跳的迴響,那是朝氣蓬勃的聲音。而秋天,萬物凋零,雨水直直地落入土中,那是空曠的寂寥的聲音。

盛夏來臨,典子走到老師的茶室,一身大汗淋漓。今日壁龕裡的字畫換成一幅書法作品,“瀧”,瀑布之意。最後一道筆畫長而逶迤,像是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典子閉上眼聽到水聲轟鳴,遍體生出清爽的涼意。

茶室之中,隨著季節更換的茶點、字畫、插花、茶具,都是茶道中不可分割的一環,它們不是靜止的死物,而是自然的象徵物。

《日日是好日》:日本姑娘修行25年,終於明白什麼是“茶道”

五月節慶吃“菖蒲饅頭”。晚秋時節壁龕裡的字畫換成“霜葉滿林花”。冬日將盡,瓶中的花是庭院中最先開放的“萬作”。一間小小的茶室,收納了四季輪換,寒來暑往。

自然,是構成茶道的一個重要因素。自然帶給人的感受,譬如夏日的暑熱,凌寒自開的花所帶來的欣喜,秋雨的寒涼,也是茶道的重要部分。茶道美學,亦是物哀美學。

本居宣長在《紫文要領》中對“物哀”進行了闡述:

“世上萬事萬物的千姿百態,我們看在眼裡,聽在耳裡,身體力行地體驗,把這萬事萬物都放到心中來品味,內心裡把這些事物的情致一一辨清,這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就是懂得物之哀。”

城市是一座石頭森林,久處其中,五感遲鈍。春分、夏至、雨水、立冬……二十四節氣似乎變成了電腦日曆上毫無溫度的文字。而茶道是連通人與自然的介質,即使置身於小小的茶室之中,也猶如神遊深山之中,聽到風吹松濤,水擊石岸。

茶道不是冷冰冰的程序,而是人與自然的相逢,是情感與萬物的羈絆。

一期一會,人生沒有“再次”的機會

在進行茶事時,武田老師經常說:“無論主人或客人,都要視之為’一期一會‘的茶事,用心去做喲!”

所謂“一期一會“,就是一生只有一次機會。

在茶道里,指表演茶道的人會在心裡懷著“難得一面,世當珍惜”的心情,誠心禮遇每一位前來品茶的客人。因為這一生,也許只能和你見一次面,所以,茶人必須心懷最崇高的敬意。

《日日是好日》:日本姑娘修行25年,終於明白什麼是“茶道”

40歲之前,典子雖然明白“一期一會”的字面意思,卻並不能深刻領悟。直到,父親驟然離世。

有一天,父親來到典子住處附近,說想和她一起吃飯。典子正好有事,便拒絕了父親。誰料,有一天,父親突然昏倒,三天後便去世了。

典子終於明白,茶道所說的”一期一會“,其根源在於“無常”。你不知道哪一天,最愛的人,再也無法相見。

《日日是好日》:日本姑娘修行25年,終於明白什麼是“茶道”

山本健吉對於“無常”有一段精彩的論述:

”人世無常生滅迅速,斷無惟獨藝術可以例外之理。勿寧說,恰恰在無常與迅速中顯現出瞬間生命光輝才正是’日本的美。“

因為無常,所以要珍惜瞬間。想見的人,要立刻去見。有喜歡的人,就去明白地告訴他。有開心的事情,就要和愛的人分享。“若有重要的人,就好好和他共食、共生,團圓在一起。所謂的一期一會,應該就是這樣吧。”

《日日是好日》:日本姑娘修行25年,終於明白什麼是“茶道”

到底,什麼是茶道呢?

武田老師在茶室裡掛著一幅匾額,寫著:

日日是好日。這就是茶道之“心”吧。

更多優質書評、影評,請關注 。微信公眾號:埃及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