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年羹尧做四川总督靠八爷,做陕甘总督靠十四爷,他却是四爷的人,为什么?

红雨说历史


首先要纠正一个错误,八爷举荐年羹尧做四川提督,而不是总督,提督和总督是有很大差别的,不要搞错了。

整个《雍正王朝》九子夺嫡的部分,实际上就是老四与老八之战,其他的都是枝节,主线还是老四老八哥俩儿。

其实,挑起老四老八之战的首先还是老四胤禛。黄河发大水没钱救灾,老四的手伸得够长,居然跑到八阿哥胤禩管的户部去清查存银,这不是掀老八的老底儿吗?然后又跑到江南筹款,直接宰杀八爷党的小金库。有了这两件事,老八胤禩心里不起毛只怕是假的。

所以,梁子就这样结下了。当然,老八开始还只是把这笔账记在了太子胤礽的头上,因为老四当时还挂名在太子名下。

老八这人可不是善茬,也是做局的高手,你掀了我的老底儿,又打劫我的小金库,还升了郡王。只要遇着机会,我也要报仇雪恨的,就等着机会到来。

机会在有计划的人手里往往都是滔滔不绝的。这会儿,到了追比国库欠款的事儿,老八他们就把这万难的差事推给了老四,实际上老八胤禩也是瞧准了追欠的症结在康熙身上,老四一定是办不好的,就等着看老四胤禛的笑话。

搞来搞去,胤禛果然将差事办砸了。我估计,要是胤禛不办砸,老八胤禩一定会千方百计让老四办砸。这下胤禛主动将差事办砸了,老八反倒没了主意。

不过老八就是老八,他还是在追欠这件事上看见了机会。在追欠的胤禛团队中,田文镜是个二愣子,只知道一味的干活儿,不知道权变,得罪了不少人。还被老十胤䄉打的背部开花。

而年羹尧在此时跃入老八胤禩的眼中,在追欠中,冷静克制,不像田文镜那样在前头冲锋陷阵,尤其是在处理老十胤䄉鞭打田文镜的事情上,既维持了胤䄉的面子,又担了朝廷的担子。老八胤禩觉得年羹尧是个人才,于是盘算起了小九九。

在老八胤禩评价老四的言语中,有两点关键因素是老八看准了的,一是老四占理。就因为他处处占着一个“理”字。二是占人。李卫、田文镜,年羹尧这样的人,老八说过,咱有吗?

分裂往往是从内部开始的,那老八就创造老四团队的分裂条件。既然年羹尧是个人才,小恩小惠只怕是打发不了的,索性就来个大点的。

要知道,在追比国库欠款这件事中,老八集团几乎是全军覆没,康熙批评了老四胤禛操切之过,还打发了田文镜,唯一的亮点就是年羹尧,康熙也不好来个功过相抵啊,老八胤禩瞧准了这机会,立马举荐年羹尧当四川提督。康熙借势一歪,本着功必奖,过必罚的原则,准许了老八的举荐。不过这里我本人也有个问题,康熙为什么就同意了呢?是侧面表达对胤禛接手这件差事的褒奖吗?还有就是咋就四川有个提督的缺让年羹尧去补呢?

这可能是老四胤禛万万没想到的,自己的奴才,被别人套上了颈环,本来府上就缺人才,以后怎么把控他啊?外放提督可不是一个小官啊,这以后的通天大道就掌握在老八手里了。为了打怪冲关,老四必须想法子应付了。

所以,在这里,年羹尧虽然是四爷府上的奴才,但是老八胤禩为了对付老四,以举荐年羹尧任四川提督,采取了拉拢和分化年羹尧与老四胤禛关系的手段,弱化胤禛集团。

再说陕甘总督。这是老四利用了亲兄弟老十四急切自立的心理,让老十四自动入套。

老十四胤禵一直是八爷党的忠实粉丝,还是得力干将。但是胤禵在夺嫡的问题上有个很大的问题啊,那就是资历不够,按照康熙的标准,你得有功绩于前,才有资格竞争啊。胤禵差就差在缺少功绩,当康熙皇帝抛出大将军王这个事儿的时候,包括老四胤禛在内的人,都摩拳擦掌蠢蠢欲动了,因为这可能是康熙最后给与皇子们的表现的机会。

在邬思道一番醍醐灌顶的分析之后,看清了问题本质的胤禛才决定将亲兄弟老十四推举出来,以年羹尧牵制粮草把控这个局。邬思道是看准了老十四急切自立的心思,这样做还有利于分化八爷党的势力,何乐不为呢。

老十四胤禵也不是傻瓜蛋,他能不知道陕甘总督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法子啊,政治有时候就是一种交易,他心里也知道胤禛想以年羹尧牵制自己,而且目的就在于此,但是迫于交易,他也只有自己提出来,让年羹尧做陕甘总督。因为胤禵盘算的是,眼看康熙老父亲就要归西了,我寸功未立,那康熙老父亲怎么会选择我做接班人呢?时间不等人啊,先搞点功绩出来再说,只要得到康熙老父亲的认可了,他年羹尧牵制又能怎样呢?

说老实话,这个想法一点点都没错。要是康熙真传位于老十四了,你老四胤禛,你年羹尧难道还要造反不成?

其实,老四胤禛还真的是奔着造反去的。所以,才有了他给年家抬旗,纳娶年秋月为侧福晋的事,因为年羹尧这会儿的力量显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左右的了,他必须拴住年羹尧,才能有所图谋,要不然,何必费那么多脑筋去干这些事呢?反正有康熙安排,康熙说传位给谁就是谁,还能怎样?那你胤禛干这些所为何事,不是奔着造反去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所以,在这里,年羹尧做了陕甘总督,实际上是老四与老十四的一项交易,老四也是大费周章纳娶了年秋月,夺了邬思道的爱才有这个结果。可是,如今的奴才年羹尧,已经远远不是追比国库欠款的那个跟班儿了。


青灯问史


年羹尧是《雍正王朝》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是作为老四胤禛的潜邸奴才出现的,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得到了老四胤禛的对手老八和老十四的先后推荐,当上了四川提督和陕甘总督等要职,这又是为何呢?难道老八和老十四不知道年羹尧是胤禛的心腹吗?显然不是。还是因为这两个职务不重要吗?这更加不可能。那到底是为何呢?


老八推荐年羹尧当四川提督,是在老四胤禛追缴国库钱款搞砸之后向康熙提议的。老八不可能不知道四川提督的重要性,也知道年羹尧是老四的人。老八之所以这样做,无非还是为了自己。


第一,在老八和老四的争斗中,老八发现老四手下的人才不多,年羹尧是一个,能文能武,做事讲究方式方法,比胤禛的另一个奴才田文镜手段高明多了。只要把年羹尧支到四川去,就相当于砍断了老四的翅膀,老四实力必定大减,再对付老四就轻松多了。当然,推荐年羹尧去其他地方,职务低了怕年羹尧不去,所以就推荐了一个封疆大吏的职务给年羹尧,让年羹尧无法拒绝。


第二,当时老四追缴国库钱款,可谓是天怒人怨,把满朝文武都得罪光了,就连康熙的发小魏东亭都被逼死了。可偏偏这时候老八出来为老四发声,又推荐了在追缴欠款中有功的年羹尧,老八心里肯定会认为,此举会让满朝文武甚至康熙都觉得自己做事公正,有过罚,有奖赏,为自己加分不少,真对得起“贤王”这个称号。果然不假,老八的提议一出来,就立马得到了朝臣的夸赞,就是不知道康熙当时是怎么想的?


第三,就是老八觉得年羹尧虽然是老四的人,但从年羹尧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年羹尧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人,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当时老四因为追缴国库钱款失败,遭到了康熙的责罚,形势对老四很不利,年羹尧似乎也要跟着倒霉,没想到自己没有遭殃,反而得到了一个四川提督,心里对老八是非常感恩戴德的,从年羹尧得知老八举荐当四川提督后,年羹尧居然没有征得老四胤禛的同意,就应下了这份差事,可见年羹尧生意喂不熟的主。


事后年羹尧也正是这样做的,去拜访老八想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谁知老八避而不见,后来出来就冷冷的说了一句,他推荐年羹尧是为了国家社稷。年羹尧此后过年过节送礼,都不忘了老八一份,而且送老八的礼物和送给自己主子老四的礼物是一样的,这就可以看出年羹尧对老四的忠诚是要打多大折扣了。


而老十四出任大将军王,难道就不知道陕甘总督的重要性吗?难道也不知道年羹尧是老四胤禛的心腹吗?其实都知道。那为什么还推荐年羹尧做陕甘总督呢?就不怕年羹尧卡住自己的脖子吗?


不过有一点必须说明,就是老十四推荐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不是为了报答老四推荐自己做大将军王,而是因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其实老十四推荐年羹尧做陕甘总督也是没办法,当时的户部正是老四胤禛在掌管,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老十四只有通过举荐胤禛的人才能保证自己的粮草及时,如果找一个其他不相干的人做陕甘总督负责自己的后勤供应,就怕到时候胤禛关键时刻故意掉链子,使得老十四自己功亏一篑,失去康熙信任,为了打赢打赢胜仗,老十四举荐年羹尧出任上陕甘总督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第二,老十四认为年羹尧是可以拉拢的人,即便他是胤禛的人,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呆久了,老十四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可以说服年羹尧的。这一点其实还真被老十四看出来了,年羹尧其实就是有奶便是娘,得知自己陕甘总督的任命后,回到京城就和老十四去了老八的府上谢恩,只是后来老四扣下了年羹尧陕甘总督的任命,年羹尧才灰溜溜的去见老四罢了。


第三,老十四猜错了康熙的用意,以为谁当上了大将军王谁就是以后的皇帝,这才放心的让老四的人当陕甘总督,做自己的后勤管家。也因为这一点,在雍正继位的时候,有年羹尧卡住了老十四的粮草供应,不然,以老十四的性格肯定会挥师进京,到时候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看到这里,也发现年羹尧的步步升迁,其实是老四与老八和老十四斗法时的渔翁得利,不过年羹尧没有分析好行情,也没有作为奴才应有的忠诚,虽然胤禛也敲打过年羹尧,无奈年羹尧还是恃宠而骄,狂妄自大,没有作为奴才应有的本分,为他自己悲剧的下场埋下了伏笔。


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留言评论。


历史局中人


雍正王朝个人绝对拍的很好,虽然跟历史有很多脱节的地方,毕竟是一个电视剧嘛,只要给大家带来乐趣,带来思考,让大家看过之后有所思,有所想,能够对做人,做事有所帮助,或者能够满足人内心深处的那一点点好奇心,这也就够了!接下来咱就看看雍正王朝里的年羹尧!年羹尧从开始出来时就是雍正府邸的一个奴才,雍正被称作孤王,不拉帮结派,基本上没有什么门人,但是确实有这么几个精英的存在,帮助他不少,年羹尧就是其中之一!八爷推荐年羹尧担任四川总督,很显然,这位八贤王就是想拉拢雍正的这位潜邸奴才,即使不能为老八所用,也不能让他成为雍正的左膀右臂。老八九子夺嫡的时期,人缘是真的好,朝中各个大臣都对他有好感,当然不仅仅是他为人友善,也跟他的能力分不开,再加上一个百官行述,笼络控制清朝大大小小的官员上百位!可以说老八的智商和情商都是非常高明的,而年羹尧也是人,对待老八的拉拢你要说没动心也不现实,至少雍正是这么想的,于是年羹尧回京述职时没有先来雍正府上,而去谢过老八,这件事让雍正十分生气,给年羹尧狠狠的上了一课!当然,最终年羹尧没有跟随八爷的脚步!

十四爷跟年羹尧的关系是建立在雍正的基础之上,十四爷当年受到了康熙的信任,出任大将军王,这是何等的荣誉,一下子让老十四对夺嫡充满了希望。当时觊觎这个位置的人也是很多的,其中就包括老八,而得到了雍正的推荐,老十四当大将军王也是受到了康熙的默许,作为回报老四,老十四推荐了年羹尧作为陕甘总督,老十四也是十分清楚的,陕甘总督这个位置很重要,这就是他统领数十万大军的后勤保障,必须得选信得过的人,由于跟老四的交易,再加上对年羹尧的印象不错,毕竟都是当过兵的人,骨子里都有那么一点怜悯,相对收买年羹尧更容易一些!倘若选择老八的人去当这个陕甘总督,毕竟对他夺嫡有所顾忌,到时候会很难办!

当然,个人觉得,老十四被他四哥给骗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后来老四登基当皇帝的那一刻,老十四都是一股子不服气的劲!肯定是有原因的,因为当初老四推荐老十四当大将军王的时候,把情况跟老十四分析一下,能够让康熙看的上眼,把如此重任交到手上,尤其是到了康熙晚年没几天日子的时候,大家都一致认同老十四一定就是康熙认定的继承人了,日后必定能够当黄帝!那么雍正跟老十四是一个妈生的,必然对老十四说,一心支持他,他当黄帝,他没有什么话可说,老十四也是很聪明的人,他自然发现自己确实有很大希望当这个储君,于是也听了雍正的话,那么年羹尧理所当然就成为最适合做陕甘总督的人,毕竟他对老四已经放下戒心,心存感激,十分信任了!然而结果就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远离了夺位的中心,而年羹尧作为雍正的潜邸奴才,自然而然是听从雍正的调遣了,他控制着这位大将军王的粮草,本来是帮助他的,实际上是牵制他的!老十四就这么被骗的好惨,最终从他对雍正的态度上看,估计心中充满了不甘,雍正当了黄帝之后,自然而然对他这位十四弟是不能杀,也就只能远放看管起来了!

所以,年羹尧作为雍正的潜邸奴才,从一个小吏,一步一步的做到了大将军,不得不说他跟对了人,更不得不说跟他自己努力是分不开的,到九子夺嫡的关键时刻,他也成为了一个关键人物,成为各个势力都要去拉拢的人物,最终他还是选择了雍正,只不过面对高官厚禄,金钱的诱惑,他站队站对了,所以后来他能够做到抚远大将军,然而在边境当官数年也没能逃过命运的安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果然是正确的,在拥有了权力,拥有了金钱,人的思想就发生了改变,性格也随着改变,作为大将军王,竟然把雍正不放在眼中了,高傲了,自恃功高,这点跟李卫相比真的差远了,结果就是自恃功高,在地方又是专横跋扈,对黄权造成了威胁,最终死在了雍正的刀下!


可乐男孩


首先,《雍正王朝》中年羹尧做四川总督靠的并不是八爷。


根据剧情,年羹尧是雍正的家奴,最初在杭州韩副将军手下当参将。然后四爷到江南募捐筹款,安排赈灾的时候,年羹尧出来效力,四爷在康熙面前表扬了他,最后康熙决定把他调回京,在权力核心附近晃荡。





四爷实现了他的诺言,办理完赈灾筹款的事以后,就把年羹尧推荐回京了。

注意,四爷这时候是没有办法调动和升迁年羹尧的,四爷既不是康熙,也不是太子,没有那个权力。但是四爷用了很聪明的办法,让年羹尧负责跟康熙报喜。四爷和十三爷还在江夏镇被一帮流氓折腾的时候,年羹尧用了五天四夜,已经把好消息送到康熙面前了。



能够直接见到康熙,年羹尧自然也就有出头之日了。当然少不了四爷在康熙面前的褒奖和推荐。






也就是说,年的出头,是靠四爷垂青。


接下来,四爷领了追缴国库欠款这个得罪人的差事。

这一次,他重用了田文镜和年羹尧两个人。


这两个人做事风格就很不一样。

田文镜呢,虽然毫无保留,忠心耿耿,但是方法上是羞辱老状元,逼死老功臣,弄得来天怒人怨,还把太子的人也卷了进来,弄得康熙、雍正、八爷、十三爷都很尴尬。




而年羹尧就比较有保留了。十爷在街上撒泼的时候,年羹尧又要保田文镜,又不得罪九爷。



先讲法,然后讲理,最后和十爷讲人情,最后实在不行了,自己来挡鞭子。

这样呢,年在所有人心目中就留了个好印象。



然后四爷追缴欠款这件事就算是失败了,其实本来也是会失败的。



看到四爷被打压了,八阿哥马上抓住机会跳出来拉拢四爷的人。当着所有人推荐年羹尧出任四川提督。





年羹尧这种有野心,意志又不坚定的,马上就拜八爷的码头了。当然这一次八爷只是端着,两个人还没有深度接触,只是心照不宣。毕竟,年羹尧是四爷的老手下了。




八爷其实什么都没做,给年羹尧提供机会和平台的是四爷,八爷只是在关键时刻慷他人之慨,做了个顺水人情。



在查百官行述这件事上,年羹尧还是为四爷发挥了大作用,屠尽江夏镇,抢先在八爷,太子之前拿到了百官行述的当票。这时候他为什么要效忠四爷呢,因为一废太子以后,上书房议新太子人选的时候,康熙已经明确表示八爷出局了。所以在屠江夏镇的时候,年羹尧是下的狠手,明知道这里是八爷党的小金库,也不留情面,杀得片甲不留。




太子二次被废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议储君的事,太子,大阿哥,八阿哥出局了,有希望继位的自然是十四爷和四爷了。


这个时候机会来了,边患来了,需要人带兵,而兵部这个时候在十四爷手上。


关于出任大将军王,需要下面几个条件——


首先这个人要能带兵。

其次必须有稳定的后倾供应给他,当然也是约束和限制。


八爷的策略,是让十四爷出任大将军王,还要怂恿他去争皇位,而自己掌管后勤,没想到十四爷是个人精。我去了前线,你在后面断我后勤,我就和前面死的六万人一模一样。所以十四爷各种忽悠,最后八爷党上当,推举八爷。





然后私底下跑去和四爷合计。





他们合计到最后,决定做个交易,四爷推举十四爷当大将军王,这样八爷没法当。而十四爷推举年羹尧管十四爷的后勤。


因为四爷和十四爷结成了同盟,四爷的人年羹尧,在十四爷手上,而十四爷又可以提拔和管理年羹尧,这样八爷党的人就无法插手了。


在管理十四爷大军后勤的陕甘总督这件事上,年羹尧倒是想靠八爷,但是靠不上。


我们来复盘一下——


雍正的人年羹尧升迁四川巡抚,是八爷给康熙举荐的,年羹尧这个傻子还上赶着去找八爷,这个已经惹了四爷生气。所以才有了18集里,罚跪,倒洗脚水这个事。

八爷通过举荐这件事,把雍正的人年羹尧拉倒自己身边,这让年羹尧产生了误会,以为自己飞黄腾达,要靠八爷。


年羹尧倒是想顺杆爬,见着人就巴结,但是他不晓得他这样做,就逼死好多人。

第一个,四爷很尴尬,有苦说不出来。

第二个,邬先生和秋月没法愉快地玩耍了。

第三个,李卫不得不离开王府,被派去“盯住他”了。

兵部直管年羹尧,所以年羹尧这些搞不清楚上头关系,又只知道顺杆爬的下属,仿佛觉得管理户部的四爷不行了,靠管理兵部的十四阿哥对自己有利。所以,这个时候雍正已经可能失去对年羹尧的控制了,年羹尧也学会了当前一套背后一套,洗脚水都不倒了。


对此,雍正不得不祭出最聪明的一招,也是一般人想不到的一招——寡头合作。和表面上自己的的对手,十四阿哥联合。第一整治手下,第二打击敌人。

所谓八阿哥的人十四弟,其实是雍正举荐的。真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十八集,四阿哥给十四阿哥准备了寿礼,带他一起去见皇额娘,这个就是感情上的拉拢。其次,私下聊天的时候,两个人说好了,四阿哥向皇阿玛举荐十四弟做大将军王,而十四弟向皇阿玛举荐年羹尧从四川巡抚升为陕甘总督。这一招太极,超级绝妙。

雍正至此就已经扳回一局了,你八阿哥慷他人之恺在朝堂上举荐我的人年羹尧,让他对我的信任动摇了,那我就在朝堂上当着你的面举荐你们的人十四弟,让你们懵逼,产生间隙。

而十四弟举荐年羹尧其实正中四阿哥下怀,年羹尧骨子里是个哪里有糖就到哪里,谁有权力就跟着谁走的人,那么十四弟这么一举荐,他就成了十四阿哥这个大将军王屁股后头的人了。是不是四爷的人不知道,但是至少不是八爷的人了。

雍正这样做,以退为进,表面上是举荐了十四爷,实际上离间了十四爷和八爷党的关系,还解除了八爷和年羹尧的关系。

各个击破以后,那么问题来了,年羹尧会发挥关键作用,他倒向谁,谁就可能赢,而年羹尧却没办法倒向十四爷,因为,他手上那点粮食,是雍正从户部调拨的,他手上押粮兵丁的军饷,是四爷发的,他以为自己是个关键角色,其实自己只不过是两个老板商量好的局里面的一枚棋子而已。

很早之前做局的时候,十四阿哥希望雍正举荐自己,因为他是不信任八阿哥的——

八爷党面对利益的时候,自己就出现了间隙,因此雍正利用这个机会,支持了十四弟——当然全力支持我兄弟啦——

然后顺势挖了个坑把自己那个不听话的下人年羹尧先从八爷那里夺回来。所以他给十四弟说,我可以给你粮草,但是关键的官职陕甘总督是具体经办的,职位很重要——

十四爷顺利上钩,自己提出来举荐年羹尧——

这样一来,年羹尧就到了十四阿哥手下。

当十四阿哥出征的时候,年羹尧反复往回看,表情很懵逼,其实是在看四阿哥——

而四阿哥,其实对他也是不太放心的——

而年羹尧前脚走,后脚就娶了秋月,既是拉拢,也是控制——

其实年羹尧这个时候心里面是千万个问号的——八爷?十四爷?四爷?你们在下什么棋,谁才是最粗的大腿?所以他其实只能根据惯性,既然四爷你举荐十四爷,又是我老主子,那我就听你的,而工作关系上,十四爷是我上级,我又得跟着他,但是暂时吧,粮草这种事,我又只有听四爷的........@#!$%&&)........

然后四爷这边,你年羹尧离开了八爷,跟着十四爷去了西北,我再来慢慢来处理你和十四爷的关系。

第一,粮草供应是户部供应的,我管理户部的四阿哥不让你运,你想支持十四爷也不行,所以,十四爷误以为是年羹尧不给自己粮食,殊不知,是雍正制约着年羹尧。

而雍正怎么制约年羹尧呢,一个细节——

年羹尧有十四爷要的粮,而年羹尧的军饷,要四爷给,而四爷只认李卫。

所以四爷的第一道保险是年羹尧,双保险是李卫。年羹尧不给十四阿哥粮,十四阿哥这个大将军王就坐不稳,而李卫不给年羹尧军饷,年羹尧就连押粮的人都没有。

注意“所欠军饷”。年羹尧自己的稀饭都还没吹凉呢。

最经典的地方就是,18集第35分钟,前一个画面十四爷才吐槽完年羹尧,后一个画面就切到年羹尧,他一脸的惆怅,翘首企盼信使,而粮草其实一直准备好了——

如果说年羹尧是雍正的人,拖欠十四阿哥粮草是心安理得的,所以根本没必要这么急,这么惆怅,这里反应他这个表情,其实就是表现他其实很想把粮食给十四阿哥送去,因为他知道自己这里扣扣索索的,和十四阿哥的关系就完了(其实已经完了)。



所以他最后读完雍正的信的时候,是一副吃 xiang 了的表情,嘴角带有冷笑和苦笑——

内心潜台词是,我孙猴子到底是逃不出你如来佛的手掌心啊,本来想巴结十四阿哥,结果被你控制得牢牢的,我都一品大员了,其实不过还是你雍正一颗棋子。



所以年羹尧从头到尾,自己倒是想靠八爷,靠十四爷,最后都没有办法飞出四爷的手掌心。而四爷驾驭人才的能力,看得人既惊险,又佩服。


HannibalLecter


大家都认为年羹尧是四爷的人,主要是因为年羹尧是四爷府邸的包衣奴才(家奴)。但是,年羹尧在心底里其实也不是四爷的人。

年羹尧本来就不是一个“忠贞不渝”的人。家奴身份不是年羹尧自己有权选择的,胤禛对他有用,他才是胤禛的人。在他眼里,那家庙的神仙管用,他就去拜那家庙。如果有好的靠山,他会马上投靠新主子。他在官场上的所作所为,简单来说就是“有奶就是娘”!

年羹尧是老四府邸的包衣奴才,按理说是胤禛的人。当然,胤禛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年羹尧不这么想。年羹尧的野心,在八爷举荐他出任四川总督的时候暴露了。

首先,说说八爷举荐年羹尧为四川总督的事。老八举荐年羹尧为四川总督,主要是看年羹尧这个人办事两面光,谁都不得罪。

年羹尧本来是杭州将军手下任职,胤禛在江南筹款赈灾的时候,开始启用他。胤禛初来江南,提拔了两个人:年羹尧和田文镜。提拔田文镜是看他有能力,敢为百姓办事。提拔年羹尧,主要是年羹尧的家奴身份。按照八旗制度,家奴一辈子都是主子的奴才。所以,胤禛启用年羹尧是顺理成章的事。

年羹尧也是用心给胤禛办事,是他带着小兵截住了九爷写给任伯安的信,狠狠的敲诈了江南的富商和百官。让这些人出了几百万两银子,很让八爷党心疼。胤禛对年羹尧也不错,让年羹尧先回去向康熙汇报工作。这可是邀功请赏的好事啊,这是胤禛在提拔年羹尧。

康熙也不傻,看到胤禛这么安排,就知道胤禛想提拔年羹尧。于是,康熙就告诉年羹尧,这次赈灾,你也是有功之人,不要回杭州了,就留在京城任职吧!一句话,就把年羹尧从地方官调位京官了。

可惜,到北京以后,年羹尧才发现胤禛的“光”不好沾。胤禛早就知道了康熙想让他清缴国库欠款,那可是苦差事,需要帮手。所以,胤禛是为了给自己清缴国库欠款找帮手。这可是一个得罪人的脏活累活,年羹尧来北京之前,可不知道。

果然,年羹尧虽然用心办差,但是做事“两面光”,从来不以自己名义去办事。他把自己定位为配合田文镜办差,做事都是打田文镜的旗号。而且,对于八爷党也是毕恭毕敬的。差事要办,但是,不能为了办差得罪人。

后来,老十在街头鞭打阻拦他变卖家产的田文镜时,年羹尧替田文镜挡鞭子。这件事让八爷对年羹尧刮目相看,年羹尧能忍,这样的人能成大事。于是,在国库欠款事完结以后老八举荐年羹尧出任四川总督。

老八这么做,有两个目的:第一,年羹尧这个人能力真是不错,必须把他调离京城,削弱胤禛在京城的势力。第二,年羹尧在清缴国库欠款时,做事“两面光”,对八爷党也是有礼有节,这样的人需要争取一下。

果然,年羹尧在得到消息以后,马上去八爷府邸“报到”!年羹尧这是在拜码头啊!老八也是和年羹尧心有灵犀,两人见面一句话没说。年羹尧磕个头就走了!年羹尧毕竟是四爷的奴才,不能多说。但是,年羹尧一个头就算是认了八爷这个恩人。

其次,再说说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的事。

而让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只是胤禛和老十四胤禵之间的交易。胤禛支持胤禵去出任西北的大将军王,胤禵给年羹尧一个提拔的机会。只有让年羹尧去出任陕甘总督,把控运往西北的粮草,胤禛才放心支持老十四胤禵。

老十四胤禵接受这个交易,也是因为之前年羹尧多次去给八爷请安。老十四知道年羹尧对胤禛也不是忠心耿耿,只要自己能给年羹尧更大的好处,年羹尧就能听他的。毕竟,当时,大家都以为谁能出任“大将军王”就能成为未来的皇帝。胤禵觉得自己赢面最大,年羹尧肯定会转投自己!

果然,年羹尧以为是老十四提拔的他。年羹尧奉旨回京调任陕甘总督,马上急着给“新靠山”请安。不过,比较尴尬的是,胤禛在知道此事后,非常生气,以上书房名义,把年羹尧上任的奏报给扣了!八爷和十四爷这才知道年羹尧为了急着给自己请安,回京以后,竟然没去先看自己的老主子。年羹尧也是很尴尬,自己对主子不忠的事,被挑到明面上来了。不过,老八高兴了,对年羹尧“投资”,没有做错。

年羹尧赶紧去找胤禛赔罪,还给胤禛端洗脚水,听胤禛阴阳怪气的骂了半天。最后,胤禛刷够了威风,放了年羹尧一马。但是,年羹尧心里很不服气,本来还想替胤禛倒洗脚水,最后一生气也没给胤禛倒洗脚水。从这件事看出,年羹尧并不忠于胤禛这个主子。

可是,老十四算错了两点:第一点,康熙在他出征时死了,胤禛顺利继位。第二点,胤禛在年羹尧去陕甘以后,马上娶了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为侧福晋。

这两点中,最主要的是康熙死的太快,胤禛已经成了新皇帝。一个西北大将军王和皇帝比,权利差太多。年羹尧没有必要再去靠“大将军王”胤禵这颗大树。所以,胤禛在陕甘总督这个位置上放的棋子管用了,年羹尧掐住了西北粮草,逼着胤禵乖乖的孤身一人回去吊孝。

总之,年羹尧能一直被胤禛拿在手里,主要是胤禛节奏把握得好。

老八提拔年羹尧时,年羹尧是想转投八爷党。可惜,时机还不成熟,两人都还不熟悉。年羹尧只是给老八磕了个头。

老十四也有机会把年羹尧纳入麾下,可惜,胤禛提前继位了。此时,跟着新皇帝胤禛,肯定比跟着老十四有前途。

所以,年羹尧还是胤禛的人,没有转投八爷和十四爷。不过,等年羹尧在西北做大了,他就开始想着跟胤禛打擂台,起居用具都向皇上看齐。最终,功高盖主的年羹尧被胤禛连降18级,一撸到底!最后,年羹尧死在了城门洞里。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作为四阿哥胤禛的包衣奴才的年羹尧,两次关键的升迁,却都不是四阿哥胤禛举荐的。

年羹尧升任四川提督的举荐人是八阿哥胤禩,而再次升迁为陕甘总督则是十四阿哥胤禵举荐的,而第二次升迁时,年羹尧的反应却让四阿哥胤禩大位恼火,这是为什么?

我们还是来看看这两次升迁是怎么回事吧!

电视剧里的年羹尧,是四阿哥胤禛的包衣奴才,在四阿哥胤禛代着十三阿哥胤祥去江南筹款赈灾之前,就已经被胤禩安排到杭州将军麾下做了一名参将。

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在江南筹款赈灾,启用了两个人,一个是田文镜,一个就是年羹尧。

田文镜是一个刚直不阿,廉政清明,但又刻薄操切,不知回转的干才,雍正正是看上田文镜的这些特点,让田文镜采买赈灾粮食,开粥厂赈济灾民。而年羹尧,胤禛让他做的事情就有点拿不上台面,比如“煽动灾民抢大户”,以及“半路设埋伏”拦截八阿哥胤禩给江南巡盐道任伯安的串通抵制筹款的信件等。

可以说,田文镜干的是“脏活累活”,而年羹尧干的却是“危险的和阴险的勾当”。

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在江南通过各种拿的上台面的或拿不上台面的手段,最终圆满完成了康熙交办的差事,也得到了康熙的认可和赞扬,但是,胤禛用截得的八阿哥胤禩的私信,相当于“敲诈”了任伯安和江南的那些盐商富户几百万两银子,损害了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的切身利益——任伯安以及江南的盐商是“八爷党”的钱袋子,而任伯安是九阿哥胤禟的门人。

所以,八阿哥胤禩开始对这个“四哥”怀恨在心:这个四哥先是清查了由他分管的户部的账目,解开了国库空虚的盖子,然后又在江南敲诈了他的“钱袋子”。

这哥俩的梁子就算结上了,但此时,八阿哥胤禩还是把他的这个四哥看成是他的对头太子胤礽的心腹死党。那个时候,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还真的都是太子的坚定支持者。

胤禩对田文镜和年羹尧在筹款赈灾的差事上的表现非常满意,他派年羹尧提前进京代表他面见康熙汇报工作。他的用意是让康熙同意把年羹尧留在京城,因为他已经听到了康熙有意让他办理“追比国库欠款”的差事,假如要办这个差事的话,他是需要人手的。

而田文镜是他必须带回京亲自向康熙举荐为自己的帮手。

康熙见到了年羹尧,就大概明白胤禛是十有八九要接下“追比国库欠款”这个差事了。

所以,康熙当场表扬了年羹尧办差得力,很痛快的就主动要求年羹尧年羹尧留京办差。

这样,胤禛就把年羹尧留京预备当自己的得力助手之一。

四阿哥胤禛从江南回京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开始了“自立门户”参与夺嫡之争的准备了,他的最基础的班底就是年羹尧,田文镜,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找到了一个可以帮他实现夺嫡愿望的师爷邬思道。

那个时候的十三阿哥胤祥,还是太子的坚定支持者。

所以,在接下来的“追比国库欠款”的差事上,胤禛还是用的年羹尧和田文镜。不过有了夺嫡的心思的四阿哥胤禛,在追比国库欠款的问题上,就开始有意识的确立自己的权威:他利用田文镜的坚定果断和刻薄寡恩,开始了对朝廷上下包括“八爷党”,大阿哥集团和太子党的铁面无私的追缴,以此来树立自己“独立一派(孤臣)”的形象,以及不同于其他阿哥的胆识和担当。

最终,四阿哥胤禩的“追比国库欠款”的差事办的很不理想,不但没有按期按量追缴回来国库欠款,还逼死了康熙的老臣魏东亭,引起了朝廷上下的严重不满,康熙无奈, 追比国库欠款不得不草草收场。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人对胤禛这种强势的,以树威为目的的做法开始注意,一个是康熙,一个是八阿哥胤禩。

康熙是需要胤禛当一个“孤臣”的,但是田文镜对四阿哥胤禛“不折不扣”的服从和忠心 让康熙感到了不安。

于是康熙以田文镜办事操切,刻薄贯耳,有辱斯文为理由,罢了田文镜“追讨专员”的职位,打发田文镜去做了一个县令。

而对于年羹尧,康熙的看法就不一样,根据年羹尧在追比国库欠款的差事上的表现,康熙不认为年羹尧是四阿哥胤禛的“铁杆”,在追比国库欠款的过程中,年羹尧要比田文镜更克制,而在阻止十阿哥当街责打田文镜的表现上更加顾全大局一些。

而八阿哥胤禩在雍正追比国库欠款的前后表现当中,看出了他的这个四哥看是培植自己的势力,而田文镜和年羹尧就是这个势力的核心——那个时候李卫还只是个跟班奴才。

要想阻止四阿哥胤禛做大自己的势力,就必须进行瓦解。在琢磨人方面,八阿哥胤禩还是有些特长,不然也不会被称为“八贤王”——笼络人心是他的“看家本领”。

推举年羹尧出任四川提督,就是八阿哥胤禩离间年羹尧与胤禛的关系,瓦解胤禛势力的一个手段。

年羹尧说到底是为四阿哥胤禛办差效力的,但是,举荐他的却不是他的主子,而是别人。这个反差会让年羹尧对他的主子产生些许想法,至少,年羹尧的感激对象肯定不是他的主子四阿哥胤禛,这个天大的人情,年羹尧肯定会算到八阿哥胤禩的头上。

这就是八阿哥胤禩要达到的目的。而且这个目的其实也算达到了。被举荐的年羹尧八阿哥府门外就是遭到再三的拒绝也要见八阿哥一面,哪怕什么话都不说“磕个头就走”的这个态度,一方面说明年羹尧对八阿哥的举荐非常感激,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年羹尧对他的主子心存怨意。

八阿哥胤禩的这个举荐,是看透了年羹尧从根本上是一个“不甘为奴”并且善于投机的人。

同时,把带着对八阿哥的感激的年羹尧调离胤禛的身边,也算是剪掉了胤禛的一个羽翼。

但是,深通“笼络人心”的八阿哥胤禩,在“用人之道”上,却远远不如他的四哥胤禛。

远在四川的年羹尧,照样让他用的“得心应手”。

胤禛通过给年羹尧全家“抬籍”以及娶年羹尧的妹妹为妃,牢牢地控制住了年羹尧。

而在通过处理《百官行述》打击太子,同时也打击八爷党的行动中,胤禛用年羹尧“血洗江夏镇”,拿下了《百官行述》和太子的私信。用的比八阿哥胤禩扎实多了。

说到底,胤禛还是对年羹尧看得更加的深刻。那就是,年羹尧有大用,但是年羹尧不可靠。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这才是真正的“驭人之术”。在富可敌国的江夏镇的财产诱惑下,年羹尧办差就是十分卖力,而胤禛和年羹尧各取所需。

年羹尧的第二次升迁是被封为“大将军王”并出任抚远大将军的十四阿哥胤禵出面保举的。

青海的罗卜藏丹增反叛,西北大军平叛不力,损失惨重,西北的局势很危险,康熙甚至想“御驾亲征”。当然这仅仅就是康熙的一个态度,年事已高的康熙已经没有那个精力和能力“御驾亲征”了。

康熙想在诸皇子中找一个能代替他御驾亲征的人,封为大将军王,出任抚远大将军,指挥西北的平叛戡乱大局。

皇子们几乎一直认为,这个“代朕出征”的大将军王,肯定是皇位的继承人无遗。于是,各皇子就开始各显神通,想办法争取这个抚远大将军的职位。

从个人能力上来看,皇子当中只有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禵是带兵打仗出身,并且军事才能和带兵水平都得到过包括康熙在内的朝廷上下的认可。最佳的人选应该只有这两个人,而十三阿哥因为太子二次被废受到牵连而被康熙圈禁起来了,这样一来,这个人选其实就只剩下十四阿哥胤禵一个人了。

这样一个局面,有两位阿哥不愿意看到,一位是四阿哥胤禛,另一位是八阿哥胤禩。

八爷党认为,既然这个“大将军王”很有可能就是继承大统的人,那么就必须要团结一致确保让八阿哥胤禩出任这个大将军王,而同为八爷党成员的十四阿哥应该主动退让,支持八阿哥出任这个大将军王才是,但九阿哥和十阿哥的这个提议,并未得到十四阿哥的积极响应。

在极大的“皇位”的诱惑面前,十四阿哥胤禵动了心:自己能有的机会,为什么要拱手让人呢?

他有了脱离八爷党自立门户的念头。

同样不愿意看到的,还有四阿哥胤禛,他倒是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有那个条件去当那个抚远大将军,他的想法是,即使我不行,也要想办法让他的十三弟胤祥出任,一方面十三阿哥胤祥带兵打仗很有一套,另一方面胤禛非常害怕西北的二十几万大军的兵权落在“八爷党”的手里——在他看来他的亲弟弟胤禵就是八爷党的骨干,老八的铁杆。

但是,他的师爷邬思道却不这么认为。

首先,他不认同大将军王就是未来大位的继承人这个判断——年事已高,身体不好的康熙怎么会把一个储君放到西北去带兵打仗?

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十四阿哥胤禵是出任大将军王的最佳人选,尽管十三阿哥胤祥的能力和战功都不错,但是他的蒙古外公这层社会关系是康熙的一块心病,康熙是无论如何也放心胤祥带兵,何况是到西北去统帅二十万大军。

所以,最正确的选择,是支持并举荐十四阿哥胤禵出任抚远大将军,以此赢得在心里已经默认十四阿哥胤禵出任抚远大将军的康熙的好感,也显得胤禛不记个人恩怨为国举贤的高尚格局。

邬思道认为,与其阻止,不如找人挟制。

胤禛对邬思道的分析十分赞同,于是他们商议以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为条件,支持并举荐十四阿哥胤禵当这个大将军王。

于是,胤禛在他的亲弟弟胤禵面前上演了一出“感情戏”:先是把年羹尧上贡的给胤禛和胤禵的母亲的寿礼分给了胤禵一半,说是年羹尧孝敬给他的,以此博取胤禵对年羹尧的好感,同时当着他们母亲的面,胤禛表态:准备推举十四弟出任大将军王,做出了“上阵亲兄弟”的姿态。

趁着胤禵高兴,胤禛提出了让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的要求,他的理由是“年羹尧是自己人,用了放心”。

胤禵正在高兴的头上,一口答应。

至此,胤禛的目的达到。

其实这就是一场政治交易,而交易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各自心怀鬼胎,各取所需的结果,只不过胤禛的所需看的更长远,想的更深入而已。

胤禛的着眼点是想利用当上陕甘总督之后的年羹尧来控制,甚至是挟制当上抚远大将军,也就是大将军王的十四阿哥胤禵。通过控制西北大军的粮草军需控制,来牢牢地掐住十四阿哥胤禵的脖子,让他的二十万大军不能成为他在京城夺嫡的威胁

胤禵算是一报还一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你帮我当上大将军王,我提拔你的亲信,互相帮忙。

胤禵之所以不提防年羹尧,是他从年羹尧对八阿哥的态度上看到了年羹尧“有奶便是娘”的投机属性,认为他与四阿哥胤禛的关系并不是铁板一块。

但是,无论是八阿哥胤禩还是十四阿哥胤禵都低估了胤禛“驭人”的本领。

当四阿哥胤禛从派去监视年羹尧的李卫的信中,得知年羹尧未经请示私自入京,不来自己府上先向主子请安,而跑到八王爷府上巴结的时候,就用了“洗脚”这么一招,就让年羹尧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而老老实实的替他的主子胤禛卖命了。

他先去吏部,拿走了任命年羹尧的折子。然后就回家等着年羹尧来请罪了。

果然,年羹尧大惊失色,连忙跑到胤禛府上请罪,胤禛让他跪到了天黑,年羹尧心里实在是没底,连忙端了洗脚水,亲自给胤禛洗脚。

折腾够了,胤禛才开始说话。

第一,你无论当多大的官,都是我的奴才。

第二,我可以提拔你,也可以分分钟把你打回原形。

第三,我这条船你也就别想下去了,准备跟着我“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吧,想半路下船另寻他人,没等你找到,就先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第四,别想搞我,在我倒下之前我也会让你先到下。

第五,跟着我,你会得到你所需要的。

年羹尧实在是吓着了!

这就是胤禛,一个把驭人之术玩到登峰造极的“冷面王”。


步武堂


悟空这个问题得确不知道,只知道康熙晚年的年羹尧他是胤禛的集团,胤禛这个集团,虽然人数不多,就任的职位也是非常有限,但是拥有步军统领,用兵前线的年羹尧川陕总督这样身兼要职的重臣,对日后胤禛(雍正)顺利上台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胤禛为维系他的集团,加强对手下的控制。年羹尧年轻得志,加之家世显赫,自然是狂傲了一些,很少向胤禛请安。在平日面见胤禛时,他的个性并不会因为主臣关系而有所收敛,只以官职称呼自己。这使胤禛很是气恼,决心要杀杀他的锐气。在年羹尧洽他的书启中有这样一句话:今日之不负皇上(康熙帝),即异之不负我者。胤禛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让年羹尧能够忠心地听命于他,曾想年羹尧表明要他们同心协力定能谋取帝位之荣!。话说回来,年羹尧只是个性上有些骄傲,对胤禛并无异心。经过事后,年羹尧有所改变,二人的关系更为亲近。雍正继位之初削弱权臣势力,历史常以惊人的速度重复上演过去的一幕幕悲喜剧。古往今来,但凡拥有重兵之人,要么问鼎皇权王位,要么被人打败击溃。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人生遭际,谁能遇料呢??年羹尧和隆科多二人并称雍正的左膀右臂。二人自然地成为新政权的核心人物,被视作重臣。


茹叔敬


这两件事情区别是非常大的。八爷举荐年羹尧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削弱雍正的势力,以提拔年羹尧为名,趁机调年羹尧出京,斩断雍正的一条胳膊。十四爷让他做陕甘总督,是因为十四爷和雍正达成了政治妥协。十四爷通过让年羹尧做陕甘总督来换取雍正在康熙面前举荐自己。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任何时候,一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人,这样自己的话才有人听,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有人去办。雍正虽有冷面王的称号,并且曾经在康熙面前表示愿意做孤臣,但是实际上他并不是一个人,他也有自己的帮手。

雍正在前期的时候有十三爷胤祥、年羹尧以及田文镜这三个人。可以说第一次在江南筹款,便是这几个人为雍正立下了汗马功劳。江南筹款完了以后,雍正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结下追缴官员欠款的苦差事。

虽然雍正不畏艰难,豁出性命的去干,但是有些事情并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最后当然是差事办砸了,为此康熙还责备了雍正,说他“一向以精明自诩”。除此之外,康熙革掉了田文镜的职务,将他调往陕西做知县。

当然,康熙毕竟是个仁慈君主,他也明白雍正的难处,雍正追缴欠款,即使没有功劳,也至少苦劳。不得不佩服八阿哥聪明,他趁机进言替雍正说话,举荐年羹尧为四川总督。一方面,他是卖给年羹尧一个人情,离间年羹尧和雍正的关系;另一面他也借着这个事情将雍正的得力干将调出京城。

所以雍正看到康熙采纳了八爷的建议,让年羹尧出任四川总督,表情是非常不爽的。对于这个结果,雍正损失是相当之最大。除了得罪同僚以外,自己三个干将,赔进去两个。整个京城,雍正现在只有一个老十三可用。

后面年羹尧被十四爷提拔为陕甘总督,最关键的因素其实是雍正。因为当时各个阿哥都想做着大将军王,可是只有十四爷是最适合的。十四爷是非常想要这个大将军王的,不过由于十四爷是八爷的人,在八爷想争的情况下,他没有份量够的人替他举荐的。

为此,他特意跑去雍亲王府,去看往自己同胞兄弟的雍正,寻找支持。十四爷和雍正关系并不好,分属不同的派系,互相争斗很多年。在争夺大将军这个节骨眼上,十四爷特意跑过来,雍正自然明白十四爷的心思。

由于雍正之前已经和邬先生商量好了,举荐十四爷当大将军王,让年羹尧做陕甘总督。雍正和十四爷两个兄弟利益非常一致,互相有求于对方,自然互相拉拢。所以这也是他们兄弟两个人关系最融洽的一次。

雍正主动示好,说年羹尧给十四爷置办了礼物,并且公开表示要举荐十四爷做大将军王。这种情况下,十四爷自然明白雍正不会单纯的是“为国举贤”。作为利益交换,十四爷也表示如果雍正能够举荐他做上大将军王,自己则提拔雍正的门人年羹尧为陕甘总督。

说到底,这还是权力交换。只是年羹尧不懂其中的原委,还以为是八爷和十四爷赏识他,因为这个事情,他狠狠被雍正敲打了一回。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电视剧第十八集说的很清楚,只要雍正想撕破脸皮,跟年羹尧翻脸,瞬间可以把年羹尧扒的干干净净。




在电视剧中,年羹尧是雍正的包衣奴才,但他这个奴才一直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电视剧第一集,雍正和老十三一起到江南负责赈灾,年羹尧原本是杭州将军的参将,雍正赈灾跟他没关系。但年羹尧认为待在杭州没有前途,想回京城,便擅离职守,带着随从偷偷跑到雍正南下的路上去等他。

面对急于往上爬,连脸都不要的年羹尧,雍正是怎么想的呢?雍正当时因为缺人,便没有指责年羹尧擅离职守的行为。

并且雍正以“孤臣”自居,他也确实没什么心腹可用,年羹尧是他当时唯一的心腹(收李卫和田文镜是在这之后的事)。因而雍正便对年羹尧说:“事成之后再做商议”。实际上等于是答应了年羹尧。

从这个事情就可以看出:年羹尧属于那种老奶就是娘的人。谁对他往上爬有帮助,他就跟着谁混。而且他眼光特别准,善于抓住机遇,让别人无法回绝他。

江南赈灾的差事办完后,雍正回京又接手了追缴欠款一事。当时年羹尧跟着雍正,负责追缴官员的欠款。

但是由于雍正办差不利,康熙事后出于保护他的目的,将其冷落。

雍正冷落的同时,老八却推荐年羹尧出任四川提督,这让年羹尧产生了错觉——四爷失势了,以后要跟着八爷混。

(问题有个错误,老八推荐年羹尧担任的是四川提督,不是总督)

正当年羹尧抱着这种攀附八爷的心态去拜谢老八时,老八用沉默告诉了他一个道理:你年羹尧是四爷的包衣奴才,一日是,终生都是,不论四爷是否失势,你永远都是四爷的奴才。你如果认为四爷失势就来巴结我,那你就犯了奴才的大忌!

然而,年羹尧却有另一重打算。他想,即便四爷不失势,我多攀附一条大腿,那总归是没有错的。

于是他坚持要见老八,即便不说谢谢,当面磕个头也行。


年羹尧说话算数,见了老八后,果真是磕了一个头,调头就走。

虽然这种行为并没有什么卵用,但是年羹尧的行为还是给了老八一种印象——年羹尧是个可以拉拢的人。

(电视剧里面没说年羹尧巴结老八,雍正是否知道内情。但从雍正的人设来看,雍正应该是知道的。并且雍正后来也设计,派李卫去四川监督年羹尧)

后来在关于谁出任大将军王的问题时,雍正依邬思道之计,明面上推举老十四,实际上是推举年羹尧,让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并以年羹尧制约老十四。

由于年羹尧一向巴结老八,让老八产生年羹尧可以拉拢的心态。因此邬思道的这个人事安排并没有引起老八和老十四的怀疑。

事情到这里,一切都是顺利的。但是年羹尧在此时却犯了大忌——他回京后,没按主奴礼仪先拜访雍正,而是先拜访了老八。

这让雍正对年羹尧的信任产生了怀疑。由于年羹尧是雍正夺嫡的关键棋子(没有年羹尧就无法制约老十四),因此雍正便决心在此时撕破脸皮,给年羹尧一个好看。

雍正在没有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先去吏部拿走了年羹尧的委任状,并且还扬言,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一事再议。也就等于说,年羹尧能不能当陕甘总督,全看他的心情。



当吏部主事把事情告诉老八时,老八瞬间明白了事情的根源。于是他便跟年羹尧说:“你先去拜访四爷吧”。


言外之意就是说——你这厮怎么那么愚蠢?你是四爷的包衣奴才,添跪我,你也得有个限度才行。

当年羹尧急忙去拜访雍正时,雍正假惺惺的给了他一个下马威,非常不客气的训斥:不要以为你当上封疆大吏了,我就拿你没办法了。我要想弄死你,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当然了,雍正的这种训斥,只是故意在敲打年羹尧,并不是雍正真心不想让年羹尧当陕甘总督。毕竟,当时的李卫还不成气候,田文镜也只是个七品小官。雍正根本也离不开年羹尧。

总的来说,电视剧中的雍正和年羹尧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年羹尧想往上爬,这让他产生了多抱大腿的心理。他不仅想要抱雍正的大腿,而且还想要抱老八和老十四的大腿。

对于年羹尧的这种吃里扒外的行为,雍正心知肚明。但雍正以孤臣自居,他苦于手下无人可用,便对年羹尧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不知道。可是当年羹尧在关键时刻甩开雍正去添跪老八时,雍正急了。

此时的雍正没有退路,他必须要把年羹尧死死的捏在手心里。于是雍正先下手,拿走了年羹尧的委任状,逼年羹尧做二选一:要么跟着我混,要么跟老八混。

年羹尧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此时雍正才是他头上的“那片云”。因此他及时表态,换取了雍正对他的再次信任。

而雍正也用此举表明一个道理:包衣奴才就是包衣奴才,你年羹尧一日是我的奴才,终生便都是我的奴才。想跳出我的手掌心?不要痴心妄想了。


Mer86


再次为大家解读和探讨《雍正王朝》的剧情,仍然是那个原则,不站立场,只讨论智计。

此剧比较深晦,某个桥段往往与其它一些情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讨论的时候,就东拉西扯得比较多。

八爷胤禩举荐年羹尧做四川提督这个情节体现的是各方政治势力智谋的角逐,而后来由十四爷胤禵举荐做陕甘总督则是政治交易的结果。

胤禩举荐年羹尧做四川提督,是在老四胤禛追缴户部欠款失败以后,康熙召开朝会,对事态进行处理,胤禩趁机提出的。

胤禩对年羹尧如此上心,其实早有苗头。

咱们回忆一下,当胤禛奉命前去江南赈灾,大获成功,清楚自己会得到康熙的重赏和表彰,那么,一人得道,鸡犬伸天,胤禛当然不会放过扩充自己实力的机会。于是,他就派年羹尧风雨兼程,把好消息传递回来。

这是个什么意思呢?这是胤禛向康熙暗示,请求提拔年羹尧,把年羹尧留京任职,做为自己在京的臂助。

这不难理解,也是个不成文的规矩,提前派人表功,这个传递消息的人是要受到封赏的。包括后来十四爷当大将军王,获得大捷后,要策反老四的心腹,也是派他去京城向康熙报捷祝寿。

从剧情中,我们就看到,康熙心知肚明,他召见了年羹尧,问他路上走了几天。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确认老四胤禛的意图。如果胤禛回京慢,故意迁延时日,而报信人迅速到京,就说明胤禛要提拔年羹尧,并且要他留京。因为年羹尧本来在杭州任职,他在京城等待的时间很长,就表明了胤禛的态度。同时,还不需要由胤禛本人回来后再提出封赏,遭到反对。

当然,康熙是个老江湖,一问日期,就明白了。马上就主动表态,年羹尧可以留京任职。


然而,这次任用,立即引起了八爷党的警惕。老九和老十嗅出了不寻常的意味,而老八胤禩则表面上没有什么反应,内心却迅速盘算开来。

年羹尧的这次朝堂应对的情节很短暂,但康熙和胤禩却很快判断出了年羹尧的性情。这不能不说,老八胤禩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他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对他人的性情揣摩是非常准确的,这也为他后来举荐年羹尧为四川提督埋下伏笔。

年羹尧留京,胤禛回京后又接了清理户部欠款的差事,那么年羹尧就和田文镜一齐,做为胤禛的臂助,共同办差。

大家都知道,清理户部欠款是个非常难办的事情,牵扯面广,涉及各方面的人员众多,情况复杂,更重要的是,太得罪人。还有一点最最重要的:接办差事,胤禛就要与所有相关人员发生对立,包括太子,包括众兄弟,包括众朝臣,自己就必须成为“孤臣”,从此不得不走上夺嫡之路。

所以,当邬先生建议胤禛接差的时候,胤禛还是犹豫的,打了哈哈。直到康熙点破“孤臣”二字,胤禛迅速反应过来,抓住了这个机遇。

关于胤禛清理户部欠款的事情,我在以前给大家分析过,各方面势力各施巧计,大斗智谋,篇幅较大,在本文中就不细说了。

那么,要说的是,四爷胤禛这次清欠工作失败了吗?当然没有失败。表面上看,似乎是功败垂成,但实际上很成功。

因为康熙本来的目的就并不是要求清理欠款。而是一个政治手段,为未来的政治变革做准备。户部欠款,积弊以久,年长日深,岂是短短一个月就能清理完毕的?康熙又怎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呢。而康熙发动这次轰轰烈烈的清欠活动,主要有以下目的:

1、指出弊政,为以后的改革指定方向;

2、摸清反对者的实力,让未来的改革者看清阻力。

3、培养和积蓄人才,为未来的改革主导者寻找臂助。

通过这次活动,这些目的都达到了,所以,康熙是成功者,而胤禛接手差事,也是成功者。

但问题有没有呢?有。

以前我发过文章,指出过,胤禛在这次清欠中,使用了很多智谋,他最关键的利用自己主导这次冠冕堂皇的清欠活动,对太子胤礽、长子胤禔、三子胤祉和老八胤禩等各方势力都进行了打击,这也意味着,胤禛此时已经产生了夺嫡之心,也有夺嫡之行。

而老康熙自然看在眼中。所以在朝会上,仍然对胤禛进行了抑制。胤禛这次失误不是清欠失败,而是过早地暴露了野心。

所以,康熙在朝会上对几个欠款不还大臣革职拿问,还调开胤禛的臂助田文镜,就是暗示胤禛,意含对其警告:你拿清欠当手段,我是知道的,你这些伎俩很清楚。

胤禛知道自己的手段被康熙勘破,连忙谢罪,表明自己决无夺嫡之心,宁可革去郡王之衔。


此时八爷胤禩却跳出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清欠事宜本来就很难办,四哥胤禛已经力所能及了,不应革去郡王之衔。






胤禩这样说当然不是为了操好心,主要目的一是把自己的责任摘出来;二是把“失之操切”的帽子给老四胤禛戴结实了,强调失败;三是指责太子胤礽。因为清理欠款从表像上看,太子欠款最多,责任最大,此时居然还不维护胤禛。

太子胤礽失了先手,也只能附合。
康熙借着话头,再次给胤禛指点迷津。



这其实是明说胤禛,而暗中指

点胤禛对田文镜的处理。

清欠得罪人,田文镜可以得罪人,但年羹尧可不愿意。于是,在这次活动中,年羹尧尽量厘清自己的责任。把得罪人的事让田文镜去干,他则做为一个奉命行事者。


年羹尧这些小九九自然瞒不过八爷胤禩的眼睛,所以在朝会上,胤禩特地提出,要提拔年羹尧做四川提督。

老八胤禩提出,提拔年羹尧做四川提督。这也是他非常聪明的一招,他确实看破了年羹尧的心思。

这样一来,年羹尧就不再留京了,而是外派到四川,远离老四胤禛,田文镜被贬陕西,年羹尧又到四川,胤禛在京中的两个重要的臂助就全都被调开了。

而这个任命也很符合年羹尧的心意。他本来就不愿意留在京中趟这个混水,远离了政治漩涡中心,升了职,还不用继续留下来得罪人。所以说,胤禩这一招非常高明。

这对老四胤禛来说,完全出乎意料,顿时就懵了。但胤禩的这张明牌打得巧妙,他一时间也无法应对。

但康熙是大风大浪里过来的人,他对年羹尧看得更清。

注意康熙对年羹尧的这句评价:“年羹尧平时就能善于职守”。

什么是“善于职守”呢?康熙的言下之意是在提醒胤禛:注意年羹尧,这个人很会表现,把握机会的能力很强,你要注意方式方法了。

从此以后,四爷胤禛对于年羹尧的方式就是从如何使用变成了如何控制。这也给他后来添了不少麻烦。

年羹尧升职外派,当然也必须向举荐人胤禩有所表示,他登门拜谢,八爷拒之门外,实则是进一步考量年羹尧的真实态度。




而年羹尧则嘴很紧,虽然受到了胤禩的举荐,却仍然有自己的想法。对于朝堂的各方势力,年羹尧并不屈服,说年羹尧是墙头草,那完全是误解,年羹尧从始至终,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他把握机遇,但并不依附于人。拜见过正在作画的胤禩后,他不发一言,跪谢离去。而胤禩也开始重新考量对年羹尧的判断,他虽然看破了年羹尧的心术,却没有预料到年羹尧的理想。

本文主要说老八胤禩举荐年羹尧做四川提督的事情,关于后来老十四为了争取做大将军王,举荐年羹尧做甘陕总督,那就是属于政治交易,以后咱们可以再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