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怎麼理解這句話?

麥兜爺爺


子曰:“君子不器。”

“器”,一般的註釋都是器具。孔子在《易傳》裡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意思是,道是無形的,器是有形的。所有有形的物質都是器,不單指器皿;而道,是所有器物所存在、運動、發展的總規律,是無形的。但是,道器不離,無形的規律的道,恰好就存在於有形的器物之中。

“君子不器”有兩種解釋。

一種解釋認為,“君子不器”結合“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句話去理解,是“君子不應拘泥於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後的目的”的意思,也就是說君子不應只認識到事物形而下的表面現象,更要去追求事物形而上的、“道”的真實。就要從萬象紛呈的世界裡邊,去悟到那個眾人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從而以不變應萬變。

另外一種解釋是,君子不能囿於一技之長,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他應該擔負起治國安邦之重任。對內可以妥善處理各種政務;對外能夠應對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說,君子應當博學多識,具有多方面才幹,不只侷限於某個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觀全局、領導全局,成為合格的領導者。朱子注曰:“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體無不具,故用無不周,非特為一才一藝而已。”就是說器具各有專用,用於此者難用於彼,無法相通。君子是為學而成德之人,是通過學問思辯,修身踐行而集道德仁義於自身,明達天道地道人性,能文能武,通才達識,不侷限於一技一藝。所以“君子不器”放在《論語》的《為政篇》中,就是說明為政者在這方面的道理,換句話說:“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說明


逆襲的諸行無常


君子不器,出自《論語·為政》。

何為君子?

儒釋道三家,對悟道之人,分別稱作君子、覺者和真人。三者有共通之處,都講究修心養性。

君子作為孔子心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要做到內聖外王,對己修身齊家,對國善治能安,對外教化四方。

用通俗的話講,君子德才兼備,既有很高的個人修養,又有看透事物本質、發現運行規律的慧眼,以及駕馭掌控複雜局面和處理各種紛繁蕪雜問題的才幹。



何為器?

《易·繫辭》:“形乃謂之器。”也就是說,除了有生命的,其它有形的物質,都是器。

以此為基礎,器又分兩類。一類是自然之物,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另一類是人造之物,耕犁炊具,筆墨紙硯。

還有一種更深層次的理解,器對應佛法中的“相”。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器。



何為君子不器?

第一種理解:君子不可能成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這樣的自然之物。要敬天畏地,老老實實做一個真正的人。

第二種理解:君子作為從政為官之人,不要象人造器具那樣,作用僅僅侷限於某一方面,要能文能武,做個通才。

第三種理解:無論為人處事從政,君子都要恪守本心,外不著相,內心不亂,以不變應萬變,做到遇事不迷,能分善惡,把握規律,處理得當。



我個人更傾向於第三種理解。以水比喻君子,不器就是遇山能繞,遇旱能雲,遇溪能海,遇地能滲,無常形,有常心。


Fandy


很多人覺得,君子不器是說君子不作為一種具體的能力承擔者。

其實,孔子在另一個地方曾經講過,子貢是器,什麼器呢?胡璉之器,就是宗廟裡祭祀的禮器。

那麼,這是在誇子貢還是批評子貢呢?難道子貢還不能成為君子嗎。

事實上,如果子貢這樣一片丹心追隨聖人,且曾一言救下魯國的人物算不上君子的話,那就沒幾個君子可言了。

所以,這裡的器要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君子作為個人來說,不應當具有功利性的人生態度,只是將自身作為世俗或慾望的工具,進行基因的交配和延續。這就要有一箇中心,這個中心就是“我”,即自我。

另一方面,君子又要承擔一定的公共職能和義務,從而實現自身的個人價值。因為個人的價值只能在公共事業中來體現,馬雲的名聲來自哪裡?不還是要奔波於慈善之中。

因此,孔子講君子不器,簡單的說,就是公器而私不器。


溫爐煮酒


《易經·繫辭》中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其中形而上的是無形的道體層面,形而下的是有形的物表層面。所以“君子不器”就是說君子不應拘泥於表面而不思考其背後的實質,不能被物的形象與用途所束縛,而是應該去領悟無形大道的規律,深入思考現象背後的本質。





高尚其事


要想理解君子不器的意思,我們先要弄明白什麼是“器”。


孔子在《易傳》裡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意思是,道是無形的,是所有器物所存在、運動、發展的總規律。器是有形的,就是器物、器皿、工具,所有有形的物質都是器。器物各有專用,用於此者難用於彼,比如斧子能砍削就不能用於鋸木,鏵犁能耕地就不能用於攀登。

但是,道和器又不能分離,無形的具有規律性的道,恰恰就存在於有形的器物之中。

那麼,孔子說君子不器的意思是什麼呢?

就是說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樣,作用僅僅侷限於某一個方面,學識囿於一技之長。君子應當博學多識,能文能武,具有多方面才幹和能力,不能只侷限於某一個方面、一個領域。君子要懂的“道”,即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要高瞻遠矚,通觀全局、統領全局。只有明道而不器,才是真正的君子。


菜根漫譚


君子是指心臟,器是指其他所有的器官。器官攻擊心臟,攻進去,人就是死。但是沒有器官,就不是人,人也不會出生。所以,既要讓人出生,又不讓器官攻擊心臟,才能不得病,長生不死。所以只有修煉,讓心收復身體所有的器官,那時,器官就聽從心的指使,收的時候就是隱形,遁身,散的時候就是器官,人形。叫君子不器。


白天甲骨文晚上鬥地主


簡單的說就是君子不能為人利用成為他人的工具。再白一點就是君子不做傀儡。


David曾954


“君子不器”是孔子說的話,出自《論語·為政》。意思是“君子不做容器。”

器,器皿,容器,這裡是名詞用作動詞,做容器,做器皿。

容器是盛東西的,只能容。朱熹說:“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體無不具,故用無不周,非特為一才一藝而已。”容器有各自的用處,而多不能用於其他方面,也就是說不能兼用。

品德能力完善的人,自身沒有不具備的本領,用在哪裡都可以,並不只會一種才能、一套技藝。“君子不做容器”就是君子活學活用,多才多藝,能擔當起責任。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放在某個崗位上,能準確把握原則,又能不拘泥不教條。並非凡夫俗子。不論是有道德的人,還是有志於學習的人,都應該活學活用,都應該廣泛涉獵;同時也應該放在哪裡都能發揮作用,做什麼像什麼。自然,他可以擔負治國安邦之重任,對內可以妥善處理各種政務;對外能夠應對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說,君子應當博學多識,不只侷限於某個方面的能力,要具有多方面才幹,應該通觀全局、領導全局,成為合格的領導者。


陳廣逵


“君子不器”,原文出自《論語.第二章.為政篇》。器者,器具、工具也,為有形有限之物。字面直譯的意思是:君子作為有能力的人應該無形無限,不應該像器具那樣被賦予固定的用途,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價值。


孔子是在為政篇裡說的這句話,為政者都是國家命脈的掌控者,一言一行都關乎百姓生計,處於非常重要的崗位。因此為政者要統籌兼顧,掌控全局,要做到思路活躍,不拘泥於形式,萬事萬物都處於變化之中,如果只是盲目的按照固有的形式去做有可能與初衷想去甚遠。

對於我們來講,我們能從這句話裡學到什麼呢?我覺得我們處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變化無常,日新月異,知識和技能更新交替的速度非常快,如果我們拘泥於固定的形式,不去接受新思想,不去創新,那麼我們很快就會被時代所淘汰。記得有本書叫《誰動了我的奶酪》,講的是兩隻老鼠在一個迷宮裡尋找奶酪的故事,深刻詮釋了變與不變的道理。



作為現代人,我們要從古代先賢那裡汲取智慧,這樣才能繼承與發揚傳統文化,同時也能讓自己在時代的洪流中留下自己的足記。


醉愛旅途相冊


形而上者謂之道,行而下者謂之器。君子不器,就是說君子不應該像器具那樣僅僅限於某一方面。應該全面的發展。孔子認為,君子是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應該擔負起治國安邦之重任,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孔子說,君子應當博學多識,具有多方面才幹,不能只侷限於某一方面,因此,他可以通關全局、領導全局、成為合格的領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