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妈苦练书法20多年,网友都称赞,专家:不是书法

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精粹,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宝贵文化结晶。自商周时代,甲骨文的出现,开创了书法时代的来临。青铜铭文的大量出现为青铜器的装饰带来创新,同时也促进了汉字在书画化的道路上更进一步。至汉代,当秦代的篆、隶,为更易于书写的汉隶所取代,强调书写性的文字开始随着社会大众的广泛需要而愈加普遍。汉晋书法碑刻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个高峰,在那个时代,书法的意蕴与格局被充分奠定,以至于后世几经临摹仍然不能很好地把握其精髓所在。

农村大妈苦练书法20多年,网友都称赞,专家:不是书法

自魏晋时期,书法、绘画艺术伴随着贵族士人的文化精神自觉而产生发展,自由烂漫成为那个时代书法艺术的主要形态与内在特征。“书圣”王羲之自琅琊南迁,与当时之名士众多雅集会稽之兰亭,写得千古传奇名作《兰亭序》,为历代书人所推崇,由此奠定魏晋书风之地位。王羲之子王献之亦留书名于历史长河,名作《鸭头丸帖》寥寥数字而妙趣横生,被视为书法史上的杰作之一。唐初虽有唐太宗喜好“二王”书风,但崇尚法度的唐楷仍然是书坛主流。宋代苏轼等人助推“尚意”书风,解放了书法的创造力与自由,书法更加强调书者自己本心的情感情绪表达。

农村大妈苦练书法20多年,网友都称赞,专家:不是书法

更多书法的发展内容在此不再多言,我们需要懂得的是,书法的发展演变从来不是独立进行的,也从来并不属于某一特定的群体。虽然古代文人群体或者达官贵族因为其社会地位的缘故,似乎对艺术掌握着某种权威,但我们还是要考虑到,民间的广大艺术从事者因此籍籍无名一生,但不能否认,他们的艺术是闪耀着光辉的。

农村大妈苦练书法20多年,网友都称赞,专家:不是书法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主人公名叫李艳红,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她生活在湖南郴州的一个偏远村子。她相貌平平,身高不足一米四,没有过多的学识,没有特别的技能,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多年来贫困的生活几乎让人看不到太多生活的美好。但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李艳红热爱写书法,而且一写就是20多年。这在家人和村民的眼中显然是一种不当饭吃的闲差,为此,李艳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维持着自己的爱好,她没有放弃。为了学习书法,她毛遂自荐,去拜师学艺,老师有感于她对书法的诚心一片,答应免费教她练习书法,从此,李艳红得以系统的接触和练习书法。

农村大妈苦练书法20多年,网友都称赞,专家:不是书法

李艳红的书法以正楷为主要代表。她的书法作品在浑厚中透露出一种洒脱的野性气息,或许是没有太过于传统的审美的浸染,她的作品中有一种难得的自然气息,这种特点是一个长期接受正统的书法学习的人所不具有的。虽然李艳红也跟随老师学习,但是由于她自身个性的一些特点,也都清晰的反应在了她的书法作品中。质朴无华的个人气质,让李艳红的正楷作品不只是追求法度的严谨瑜恢弘的庙堂气,而且拥有着一种平民书法家的独特面貌与艺术魅力。

农村大妈苦练书法20多年,网友都称赞,专家:不是书法

​李艳红的大名为众多媒体争相报道,不乏来自中央、省级媒体的记者镜头,这让李艳红的书法之名极大的为人所熟知。她的书法作品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网友们更是称赞不已。但是也有个别专家指出,李艳红的书法作品是一种美术字体的范畴,根本不是真正的书法作品。不过笔者并不认同这些专家们的论断,个人认为,李艳红虽不是出身专业的书法体系,但是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练习,她的书法虽然未必见得拥有多么高的意蕴,但仍然拥有一种淡然中透露出沁人心脾的韵致。

农村大妈苦练书法20多年,网友都称赞,专家:不是书法

所以说,我们对李艳红的书法作品还是应该持一种肯定的态度,因为这些书法作品不只是一些冷冰冰的字,而是浸透着个人浓烈的热爱与持之以恒的结果,从这一点而言,很多所谓的书法家便将自惭形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