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師說:讓教師安靜教書育人,何須什麼教師節呢?

有人認為取消教師節,理由如下:一是教師節不能為教師解決任何實際問題。

教師們關心的事:職稱評審弊端重重,對教師的評價體系不科學,績效工資分配不盡合理,教師額外負擔較多,班主任津貼過低,家長對教師要求較為苛刻……這些問題無人過問,各級教師座談會,一般也是不聽、不談這些老師關心的問題。

有教師說:讓教師安靜教書育人,何須什麼教師節呢?


二是教師節成了少數教師受表彰,多數教師鬱悶的日子。

教師會收到信息或開會被提醒:不得接受家長宴請,不得收受家長禮物,不得違規有償家教,不得體罰和變項體罰學生……在節日裡,聽著這些“緊箍咒”,教師心情能不鬱悶嗎?

有教師說:讓教師安靜教書育人,何須什麼教師節呢?

同時,也有人贊成教師節,尊師重教。

一是國家立法教師節意在重視教育提高教師的地位。《振興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鋼要》實施三十多年來,國家把教師的政治地位與公務員等同並大幅度提高教師工資福利得遇,穩定並充實教師隊伍,培訓並提高教師素質,保證了提高教育質量的需要。法定教師節就保證了教師極高的政治地位,取消教師節有貶低教師地位之嫌萬不可取。

第二,合情合理。有兒童節有婦女節有護士節,作為以事教育職業的人群規定其有教師節合情合理無可非議。

有教師說:讓教師安靜教書育人,何須什麼教師節呢?


第三,既成事實。教師節的實施,不光是有個形式上的日期,更為重要的是多年的務實實踐活動,己經定格並強化了教師節的存在。數育系統有約定俗成後來形成正式規定,例如教師的評職晉級必須在教師節獲得縣級以上獎勵為條件,非教師節獲獎的評分權重就低得多。再如由於教師節實施後教師政治和經濟地位的提高形成了教育就業的強大優勢,每年高考,報考師範院校人數逐年遞增,錄取線越來越高,各師範大學的召生錄取線己很多年遠遠超過其它學科。優等生進入師大畢業後從教進入數師隊伍,又優化和提高了教師隊伍的素質,這又可以大大提高教育質量,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取消還是保留教師節是一個關係教師聲譽地位,對教育有一定影響的問題,不可草率。從目前來看,保留教師節是必要的。

有教師說:讓教師安靜教書育人,何須什麼教師節呢?


提高教師地位,並不一定用有教師節,而應該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把法律規定的教師地位和待遇落實到位,弄這些虛頭巴腦的,沒用。

在日本,教師屬於公務員序列,在我國,教師待遇也是跟著公務員走的,這是教師法規定的。遺憾的是,教師法已經實施25年了,好多地方,《教師法》規定的教師工資待遇還一直沒有得到落實。這種情況下,教師社會地位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提高,設立教師節不會起到任何作用。

基於以上思考,我建議取消教師節,讓教師職業歸於平常,不要道德上去無限拔高,甚至去道德綁架,只是一個平常的職業,按照相關法律,保證其待遇就可以了。教師工作,本來就不是轟轟烈烈的,就是一份平常的良心活,讓教師安靜教書育人,何須什麼教師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