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的妇女节起源,与它背后的真实故事|大象公会

妇女节「诞生」背后的政治故事,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和精彩。

文|兔透射 启德

无论称为「女神节」还是「妇女节」,3月8日的节日气息一年比一年隆重了。

与一般位于某月1日的节日相比,「三八节」的日期有些特别,仿佛暗示它源于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

流行的说法也确实是这么解释的: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制衣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50年后为纪念这一事件,就将3月8日定为第一个国际妇女节。

伪造的妇女节起源,与它背后的真实故事|大象公会

然而,这是彻头彻尾的历史发明。

虚构的妇女节起源

据法国学者利安·坎德尔(Liliane Kandel)和弗朗索瓦·皮克( Françoise Pic)的考证,1857年3月8日的纽约女工罢工根本就不存在,它对19世纪女权运动的影响更是为零。

事实上,无论在美国女权历史研究的著述中,还是当时的美国报纸上,都找不到1857年3月8日的这次罢工。后来发起国际妇女节的国际社会主义妇女运动领导人也从未提到过这次罢工。

「三八妇女节源于纽约纺织女工游行」这个说法的第一次出现,是在1955年3月5日发行的法国共产党机关报《人道报》(L'Humanité)上。此时距离1921年莫斯科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确立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已有三十多年光景。

伪造的妇女节起源,与它背后的真实故事|大象公会

· 《人道报》和它的创办者让·饶勒斯

《人道报》是法国总工会(CGT)的发声筒,影响甚大,此说之后被各大报刊转载,每年此刻再传一次,这则虚构的历史就此流传了下来。再后来,又衍生出为纪念纽约女工罢工50周年,将1907年3月8日定为首个国际妇女节等等一系列说法。

为什么一家法国党报,要编造这个妇女节源于纽约纺织女工罢工的故事呢?

研究者在当年法国总工会的领导人之一,马德琳·科林的斗争经历和回忆录中找到了蛛丝马迹。她曾多次在文章里提及纽约纺织女工罢工与妇女节,离故事的源头《人道报》也最接近。

伪造的妇女节起源,与它背后的真实故事|大象公会

马德琳·科林引述所谓1857年罢工的具体语境,是她带领的法国总工会(CGT)要争取在妇女工作方面,拥有独立于法共和法国妇女联合会(UFF)的主张和纲领。

马德琳·科林认为,当时由法共与妇女联合会主持纪念的妇女节,已经「变得过于保守和反动」了。

法国妇女联合会虽是法共外围组织,一向积极反美反帝,但其主要成员是家庭妇女。它们在动员妇女投票或上街时,经常诉诸「为了孩子的童年与家庭的明天」等迎合传统家庭观念的口号,纪念妇女节时,则对劳动妇女和家庭妇女一视同仁,甚至跟着苏东友党一起表彰能生养孩子的「英雄母亲」。

在这种背景下,承认三八妇女节源于莫斯科某次会议决议,相当于为保守的法共建制派背书。另起炉灶,将「争取劳动权益的美国纺织女工」设置为妇女节的主角,才能凸显CGT所代表的劳动女性有别于家庭妇女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至于把这个虚构事件的年份安排在1857年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共产国际妇女机构的重要领导人克拉拉·蔡特金出生于在这一年——她的政见与强调劳动妇女革命性的马德琳·科林颇为相近。

伪造的妇女节起源,与它背后的真实故事|大象公会

· 克拉拉·蔡特金

克拉拉曾出席过1889年第二国际创建的会议,试图把性别议题引进到社会主义运动中。

尽管她的演讲主旨是号召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参与工会斗争,并主动与「资产阶级妇女运动」划清界线,但她的提议并未引起与会代表的兴趣。

争取社会平等的劳动妇女,对自称为妇女权利而奋斗的资产阶级妇女运动能实现她们渴求的自身解放不抱任何希望。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运动的大楼不过是海市蜃楼,没有现实基础。劳动妇女完全确定,妇女解放问题绝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问题……只有在完全的社会变革之后才能解决。

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主义者心目中,以女性选举权为代表的妇女运动,纯属资产阶级、保守派的游戏,不值得左派费心。

这样的对立关系,在今天看来或许不可思议,在当时却有它根深蒂固的原因。

「反动」的女性选举权运动

在美国这样的国家,女性选举权运动的「保守」属性似乎一目了然:该国规模最大的女性选举权运动组织,名为「妇女基督教禁酒联盟」(WCTU)。

伪造的妇女节起源,与它背后的真实故事|大象公会

· 妇女基督教禁酒联盟的徽标,在19世纪末,它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妇女组织

与1857年纽约女工罢工故事暗示的「19世纪劳动女性不懈追求同工同酬、最终改善了女性社会权益」的历史叙事相反,在19世纪中后期,「禁酒」才是最能获得女性支持并促进其权益提升的政治主张。

单在美国就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妇女的禁酒组织。知名的女权主义者苏珊·安东尼和伊丽莎白·斯坦顿也在1852年创立过一个妇女的州禁酒协会,是为美国第一个妇女州禁酒协会。

历史学家认为,禁酒组织比起单纯的选举权组织更能有效推动女性选举权。这不光是因为它们拥有更丰富的政治经验和盘根错节的基层组织,还因为它们的主张直白、现实,对公众很有吸引力。

禁酒运动把贫困、家暴等社会问题与酗酒联系在一起,提出了妇女需要选举权来实施禁酒政策,进而保卫她们的家庭的主张。再加上当时人们普遍相信性别的「生物本质」——男人在力量上拥有先天优势,女人在道德上拥有先天优势,禁酒活动家相信妇女获得投票权将有利于社会的「洁净」。

伪造的妇女节起源,与它背后的真实故事|大象公会

· 1874年的宣传画,「女人的圣战」,图画下方被砍烂的是各种酒桶

到19世纪末,禁酒运动成了国际性的妇女运动,妇女基督教禁酒联盟也发展成为一个国际组织,并且在世界各地推动女性选举权。1891年,埃米莉·拉图发表瑞典历史上首次要求女性选举权的公开演讲,她也是妇女基督教禁酒联盟瑞典分会的创始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选举权运动真的就是一个保守派运动,它的很多参与者都属于政治左翼,妇女基督教禁酒联盟的第二任领导人弗朗西丝·威拉德就算得上基督教社会主义者,在她领导下,联盟也同时关注工会、教育和八小时工作制等议题。

那些单纯的选举权活动家则更为激进,伊丽莎白·斯坦顿甚至出版了一本《女人的圣经》,抨击《圣经》使妇女处于劣等地位,引起轩然大波,她亲自参与草创的美国全国妇女选举权协会也不得不公开声明与这本书划清界线。

伪造的妇女节起源,与它背后的真实故事|大象公会

· 伊丽莎白·斯坦顿(坐)与苏珊·安东尼,随着年龄增长,斯坦顿变得越来越激进而安东尼趋向保守,使得她们的同道有意忽略斯坦顿对选举权运动的贡献而拔高安东尼

导致左派声称选举权运动「保守」、「属于资产阶级」的真正原因,在于这些女性活动家首先关注女性选举权而非阶级斗争,她们中包含从社会党到保守党的广泛政治光谱,哪怕思维方式和斗争手段一度相仿,也不会听从某个政党的统一指挥。

英国女性选举权运动的代表人物艾米琳·潘克斯特大概是最好的例证。

与西方其他国家的同道不同,英国选举权运动采取了激进而暴力的斗争方式。潘克斯特成立的妇女社会政治联盟以骚扰政客、破坏公物、纵火、殴打警察闻名,她多次因此被捕入狱。

伪造的妇女节起源,与它背后的真实故事|大象公会

· 1914年,潘克斯特试图向乔治五世请愿时被捕

然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打,潘克斯特就改变了之前的做法。她不仅与政府休战,还转而羞辱式动员那些不肯上前线的男人。她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跟运动中抱有激进社会主义思想的同志决裂,其中包括她的一个女儿。

1917年,为游说新生的俄国政府领导人不要与德国停战,潘克斯特专程赶往彼得格勒。在那里她见到了俄国总理,却被他们的「左派」作风所激怒。事后她告诉《纽约时报》,对方是「当代最大的骗局」,他们的政府会「毁坏文明」。

不过,她见到的并不是布尔什维克,而是日后被列宁推翻的社会革命党人克伦斯基。

伪造的妇女节起源,与它背后的真实故事|大象公会

· 亚历山大·克伦斯基,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的第二任总理,他的政府被十月革命推翻后,流亡海外

一个国际节日的诞生

促使潘克斯特思想转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正是促成今天三八国际妇女节的真正原因。

1905年以后,愈见明显的大战阴云改变了社会主义者对妇女运动的看法:妇女的政治观念虽不够进步,但她们「天然」倾向于反战,足以令第二国际改弦更张,转而支持他们的女同志积极投身选举权运动。

伪造的妇女节起源,与它背后的真实故事|大象公会

· 发生于1905~1906年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加剧了欧洲的分歧

1908年3月8日,纽约的「社会民主妇女协会」为女性投票权举行一次大型集会。这次集会意义重大,因为它标志着社会主义者和女性投票权运动捐弃前嫌,开始联合一致,但它的日期并未形成惯例。

1909年,美国社会党人宣布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为「全国妇女日」(National Woman's Day),并在这一天举行了争取平等政治权利的示威活动,就此启动了「妇女节」这个社会主义传统。

一年后,欧洲社会主义者打算效仿美国的同侪。1910年8月的第二国际哥本哈根会议上,路易斯·齐兹提议来年搞一个「国际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man's Day,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妇女节」的「woman」都是单数,大约1945年后它才变成复数),克拉拉·蔡特金附议。但他们并未确定日期。

也正是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第二国际为他们认可的妇女运动划定了红线:妇女的斗争只有被纳入阶级斗争,且不会影响到工人和资本家间的斗争时,才是正当的。

所以,第二年欧洲人开始过的国际妇女节,依然是选在纪念巴黎公社的3月18日。接下来数年里,大西洋两岸的妇女节在时间上仍是各玩各的。1914年,德国人也在3月8日办了一次国际妇女节,但并未继续下去。

伪造的妇女节起源,与它背后的真实故事|大象公会

· 1911年,欧洲首次妇女节游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奥匈帝国议会第一大党)代表公开表态,对女性选举权的态度从反对转为支持。(图为1900年左右的帝国议会大楼)

不过,俄国是一个例外。

它在1913年模仿了美国人的做法——将当年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2月23日)作为妇女节,而且从此确定了2月23日这个固定日期。当时的人们恐怕很难想象,四年之后的这一天,会发生一场兼具戏剧性和历史意义的抗议。

1917年2月23日,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爆发示威游行。

虽然这天是妇女节,这次抗议有多少妇女运动的成分却实在不好说,因为当时所有人都有另一个强烈得多的抗议动机:

深陷一战泥淖的沙皇政府实施了食物配给制,谣传彼得格勒将陷入严重的面包短缺,而当时的工厂也真的因为煤炭短缺停工了。

但游行确实是由纺织女工率先发起的。在机械制造厂的男工人加入后,队伍愈发壮大。当人群喊出更激烈的口号时,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武力镇压,冲突激化。这次抗议就此成为二月革命的开端。

伪造的妇女节起源,与它背后的真实故事|大象公会

· 抗议者打出「给我们面包」的口号,由此开启了一个排队领面包的漫长时代

当时的俄国使用儒略历,他们的2月23日就是公历的3月8日。十月革命后,儒勒历被废除,改行公历。

尽管布尔什维克曾经认为这次抗议是盲动的,1921年苏共第二次妇女会议还是把公历3月8日这天确立为国际妇女节。

对于妇女节的这一真正起源,苏共官方作家高尔基在1933年曾有清楚的说明:「三月八日,是苏联妇女纪念她们解放的日子。」

一战结束后,西方国家陆续对妇女开放选举权,「资产阶级的妇女运动」大功告成,街头集会式的「妇女节」也逐渐为主流社会淡忘。只有国际共运的各地分支追随苏联,在每年3月8日庆祝国际妇女节。当时它还有另一种称呼:国际共产主义妇女节。

伪造的妇女节起源,与它背后的真实故事|大象公会

· 苏联的妇女节海报

1967年,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的左派青年率先将三八国际妇女节重新树立为一个女权主义节日。在今天的西方国家,国际妇女节备受重视,科技巨头Google每年这一天都会推出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的Doodle。

伪造的妇女节起源,与它背后的真实故事|大象公会

· 今年的国际妇女节Doodle

西方人眼中的妇女节很有革命意味,一般都会在这一天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活动。

不过在诸多国家里,也有力图抹消3月8日的政治色彩的。

我指的是苏联。

1965年起,国家妇女节成为苏联国家法定节日,全体放假一天,迅速成为不分男女吃喝玩乐的日子。

跟西方相反,苏联人把妇女节视为一个男人给女人送礼的节日。鲜花是最受待见的礼品,而年轻的苏联男孩也可以在这一天抓住时机,向爱慕的女生献上心意。一些苏联丈夫会承担这一天的家务,另一些苏联丈夫则认为只要礼物到位,妇女节任务就完成了。

伪造的妇女节起源,与它背后的真实故事|大象公会

· 1980年的一则新闻编译

参考文献:

[1]Françoise Picq, JOURNÉE INTERNATIONALE DES FEMMES : À LA POURSUITE D'UN MYTHE, 2000

[2]Liliane Kandel et Françoise Picq, "Journée internationale des femmes, Attention ! Une commémoration peut en cacher une autre ", Histoires d'Elles, 1977

[3]Gaido, Daniel; Frencia, "A Clean Break": Clara Zetkin, the Socialist Women's Movement, and Feminism". International Critical Thought.

[4]Ellen DuBois, The Radicalism of the Woman Suffrage Movement: Notes toward the Reconstruction of Nineteenth-Century Feminism,1975

[5]Ian Tyrrell, Temperance, Feminism, and the WCTU: New Interpretations and New Direction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 1986

[6]Lori Osborne, Director, Evanston Women’s History Project,Frances Willard and the Historic Link Between the 19th Century Women’s Temperance and Suffrage Movements,2015

[7]Jed Dannenbaum, The Origins of Temperance Activism and Militancy among American Women, 1981

[8]Bartley, Paula. Emmeline Pankhurst. London: Routledge, 2002

[9]Temma Kaplan On the socialist origins of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Feminist Studies 11, 1985

[10]Curtiss, John Shelton The Russian Revolutions of 1917: documents. Van Nostrand. 195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