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主幹盡顯泥跡是什麼現象?

華爺35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你說的現象其實不是泥跡,而是桃樹分泌出來的樹脂,日積月累再加灰塵,給人感覺像泥巴,實際是桃膠。下面我們就講下它形成的原因,有沒有什值。

桃膠的分泌主要由於桃樹樹幹受損或者被真菌感染產生,是桃樹的自我防衛機制,一般果農稱其為流膠病,高發於每年的6月至8月,其由真菌引,降雨會使病菌擴散,隨著氣溫上升,樹體流膠點增多,病情逐漸嚴重,流膠部位易被腐生菌侵染,使桃樹皮層和木質變褐、腐爛,致使樹勢衰弱,嚴重時,枝幹或全株會枯死。

桃膠在採摘之後再經過曬乾、提純等等步驟才可食用,這是能夠入藥的,能夠用來益氣和活血。對於女性來說,這個桃樹膠能夠作為一種美容養顏的補品,可以深受女性朋友的喜愛。

現在就有很多人喜歡用桃膠來煮甜湯,經過十幾個小時浸泡的桃膠,質地遍地很軟滑,就跟果凍一樣,搭配椰汁或者牛奶,以及其他水果和雜糧,吃起來就很美味了,關鍵是桃膠與燕窩的功效差不多,都能美容養顏、潤膚抗皺,對女性很友好。







農夫山泉有點田Z


一、桃樹出膠怎麼治

將膠塊刮掉,然後塗上護樹將軍或用波美4-5度石硫合劑消毒;不刮膠塊,可以用碧康辛菌胺醋酸鹽塗抹病疤及周圍1釐米處,間隔7-10天再塗一遍即可。小枝可以通過修剪除去。

二、桃樹流膠病症狀

由侵染性病原導致的流膠病發生在根頸、主幹、枝杈等部位。開始發病時,枝幹部位出現腫脹,然後流出淡黃色透明樹脂,尤其雨後流膠現象更為嚴重。隨著時間推移,凍狀膠體顏色逐漸變成淡紅褐色、棕褐色。

如果天氣乾燥,膠狀物轉變成茶褐色堅硬膠塊呈結晶狀,粘附於枝幹表皮。非侵染性引起的流膠,系由機械、蟲傷、日灼等引起的傷口流膠,開始為白色透明膠狀,然後膠狀顏色逐漸變成褐紅色,遇適溫高溼時膠狀呈噴發狀堆積在傷口表面,主要發生部位為機械傷和蟲傷和人為損傷處等。被害桃樹樹勢衰弱,葉片變小變黃,病部容易被腐生菌感染,使木質腐爛。果實流膠,影響發育,失去食用價值。

三、桃樹流膠病病因

1、各種病原物危害引起。寄生性真菌及細菌的危害,如干腐病、腐爛病、炭疽病、瘡痂病、細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等,這些病害危害枝幹葉片,使桃樹生長衰弱,降低抗性,極易發生流膠病。

2、各種害蟲危害引起。蚜蟲、介殼蟲、特別是蛀幹害蟲所造成的傷口易誘發流膠病。

3、機械損傷傷口以及凍害、日灼傷等引起。生長期修剪過度。使用機械不慎造成的傷口,凍害、霜害、冰雹、日灼等自然災害造成的傷口導致樹生長衰弱均可誘發流膠病。

4、處理不當引起。用帶病毒接穗或使用不親和的砧木所導致的植株輸導不良引起流膠。

5、果園栽培管理不當造成。如施肥不當,桃園有機肥施入少,大量施用化肥使土壤結構惡化,造成桃樹抗逆性下降;排水不良,果園地勢低窪積水過多或排水不良,以及灌溉不適當等;生長期修剪過度、結果過多、土壤黏重及酸性大等,引起樹體生理失調,易導致流膠病發生。

針對這種病症,主要是綜合防治,既要通過管理加強樹勢,又要對病蟲害進行防治,這樣才能有效防治該病。


巖哥381


流膠是由於土壤含有多種真菌和土壤水分過重造成的營養過剩,多注意園子排水和滅菌就好了,建議每年冬剪前注意清園


程仕春


桃樹主幹盡顯泥跡是什麼現象?

是有白蟻爬上去了,從地面起看起來像一條用細土捕成的路,把土弄碎會發現裡面有白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