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磨蹭,好好说他不听,吵他就哭,打他就跑,咋办呢?

硬石头啊啊


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建立一些奖励机制!比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些作业,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先不说处罚,最后时机成熟再谈惩罚,或者奖励慢慢变少,让他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宸与宸妈的搞笑生活


我们家的也是这样,后来我和他爸想着办法和他做,比如写字,我们家是一家三口一起写比赛谁写的好写的快,然后听写,看谁错的少,肯定有奖惩的,这样可以提高他的兴趣,他爸每次故意错几个字,错了罚写五个或者三个,他就觉得自己很棒。背诵的我们也是一家三口一起背诵比谁背的快背的好。数学的计算我们是定好时间五分钟或者十分钟,看谁先做完,看谁计算准确率高,这样他自己也就不抱怨了,速度当然也提高了。


爱乐之芯335


王华老师来答疑,家庭教育无难题。

孩子学习磨蹭,是非常不好的学习习惯,家长看着着急,提醒催促加唠叨,好言好语变打骂,孩子却改不了。这个情况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会越来越难改,说不听,骂就哭,打还跑,怎么办?

1.家长要恢复孩子和自己的正确边界,谁的事情谁负责。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不可能代替他学习,不能替他听课写作业去考试。凡是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做的事情,家长就必须让孩子自己完成,从始至终都要孩子自己掌握。

从磨蹭的角度说,就是家长不要把提醒催促打骂作为管教孩子的必要措施,适可而止。只有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孩子,孩子才能自己负责,不然家长都替孩子惦记了,他还操什么心?

2.和孩子共同制定学习时间表,有规划才能有合理的落实。

共同的意思是,以孩子为主体,家长辅助。孩子去安排时间,和家长的想法会有不同,但是他安排的,自己落实的主动性才大,而家长安排,孩子执行就成了被动,效果大不同。

3.给孩子留出调整的机会,鼓励孩子试错。

孩子可能开始安排的时间不太合适,但是家长不要过度干涉,只确定最晚休息时间即可,不让孩子的磨蹭影响正常作息。至于学习时各个内容之间的安排,需要孩子经过实践确定是否合适,一个星期或者三天进行一次调整,直到调整到合适的时间表。

比如,语文作业孩子估计一个小时,结果只有半小时就完成了,根据每天不同内容,慢慢孩子就能摸索出完成语文作业最合适的时间。

4.及时肯定,提升孩子成就感,促使孩子坚持下去。

孩子开始新鲜,按计划进行,做几天就可能又懒了。这要求家长对孩子做到的及时肯定,以便让孩子有更加强烈的成就感,能让孩子愉快的坚持下去。

5.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压制焦虑,适度提醒,绝不越界。

家长看着孩子行为出现反复,又磨蹭起来了,也不能反复提醒,甚至回到打骂的情况。提醒每个内容只有一次,孩子没能按时去做,后果自负。家长不要因为老师在家长群点名就又多次提醒催促,造成又把责任权揽回来。

6.及时帮助孩子做到按时完成,成为孩子的帮手。

孩子出现反复,就是家长帮助孩子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分析计划是否可以调整,帮助孩子解决学习问题,建议孩子设定闹钟等等,都可以让孩子更好落实计划,还能促进亲子关系。

孩子不怕磨蹭,有正确的方法,一定可以好好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


王华教育


双方约定好,根据上学模式来安排日常:比如学习时长40分钟后休息20分钟(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安排适当的时长)。

规定如下5个条件(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规定):

1、不哭闹、不耍脾气,懂得好好沟通。

2、讲道理,谁的道理对,就听谁的。

3、读书、写作业要专心。

4、写字时的握姿、坐姿要标准。

5、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不让惩罚,只会更严重。

如附图,不仅孩子要遵守。

父母做错,孩子要勇敢的指出,孩子的道理对了,父母同样也要受到惩罚~(至于惩罚什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约定,如多长时间不玩手机或不看电视等)

当然做得好,也要得到小奖励。(这个奖励一定要是让他有动力的奖励)

前提条件:如果孩子还太小,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暂时不要太高,多鼓励孩子。刚开始比较难,等孩子适应了,再适当提高对他的要求。



阅读贪夜长


孩子学习磨蹭,家长不要打骂,那样孩子会对学习恐惧、厌烦,一定要有耐心,找找孩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般孩子学习磨蹭,无非三个原因,家长可根据每个原因,一一解决。

1、学习没兴趣。每个人都愿意从事自己有兴趣的工作,没兴趣的事孩子也不想做,但迫于大人的压力,只好去做,所以就磨蹭、拖拉。家长就要想办法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带孩子参加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孩子讲故事,鼓励孩子阅读,“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让孩子明白读书的重要。

2、做事没条理。有的孩子做事没条理,不知该怎么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所以时间磨蹭过去,也没收到效果,作业完不成。家长可帮助孩子制定学习时间计划表,该做作业时,集中精力完成;该读书时认真读;休息时,好好活动。还有的孩子基础差,做作业时不会的题目时时问,所以速度慢,这种情况,家长可让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先写会的,不会的放后面由家长集中辅导。

3、没有时间观念。孩子做事没有时间观念,家长在平时生活中要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例如,家长带孩子一起去做某事,给孩子做榜样。在孩子学习时,提出要求,根据作业量,一小时能完成的作业,不能两小时完成。对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进行表扬、鼓励。给孩子树立信心。

所以孩子学习磨蹭的情况,家长不要急躁,好习惯是需要慢慢培养的。





语言文字


家长嘴里的好好说,在孩子的耳朵里,很有可能就只是不停的唠叨:你快点儿啊,你这么慢,以后学习要吃苦的啊,你想不想以后学习轻轻松松就超过其他人呢?那你就要快点儿啊。这样的“好好说”,孩子不一定能领情,就算是个大人,这般唠叨法,也是吃不消的。

再说,你已经开始声音大了,还不许孩子哭,你都想打他了,还不让他跑,这是想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呢?

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学会说话,学会沟通,有个最简单的法子,就是直接指令法。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你想让孩子做什么,比如你想让他把苹果核扔到垃圾桶里,你在他拿着苹果核准备往地上扔的时候,就淡淡说一句:垃圾桶在那边。他自然就懂了。

可惜的是,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已经把苹果核扔在了地上,家长大发雷霆,喊着:你怎么乱扔!然后家长弯下腰把苹果核捡起来,又骂孩子:告诉你多少回了,苹果核要扔垃圾桶的!可是,下次,孩子还会把苹果核扔在地上。

训孩子的学习速度,也是一样的,你在他已经慢下来的时候,只知道让他快点快点,态度虽好,却没有什么具体可执行的指令,这是没有用的。家长要先认识到这一点。

接下来,就是像训小狗一样,让孩子养成条件反射的过程了。具体可以这么做:

1.划定具体时间,让孩子在具体时间段内完成具体的事情,清单式任务销号,做掉一件划掉一件。这样具体可感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有成就感。

2.让孩子自己管理,家长不要盯在后面催,让孩子有自己做事的成就感。有的家长,从孩子还没醒的时候,就开始拼命催,催起床,催穿衣服,催吃饭,催下楼,好像她不催一样,孩子就什么都不会做一样,孩子越来越慢,也是正常。

3.允许孩子犯错。一直催着向前的孩子,不如犯一次错后知道自己如何快点做事的孩子。

我曾遇到个家长,早上叫孩子起床,孩子不肯起,过了一会儿,又睡着了。家长就坐在床边静静等着。等到上午9点,孩子一下惊醒,起来,飞快地拿了个面包,催家长下楼送他,从起床到坐到汽车里,也就8分钟的样子,以往,没有个40分钟,是多不到的。

总之,面对学习磨蹭的孩子,家长适当反思一下,是不是催得太多,管得太多,孩子反而没有了成长的空间呢?


当过教师的考拉


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说也说不得,打也打不得,说深不行,不说更不行,现在做好家长真是最不容易的事情,但是解决你的问题还要因人而异,其实作为家长有可能是对孩子的期望太高,孩子的行为与家长的要求实在是差距太大,造成父母情绪接受不了,进而将这种情绪转化为对孩子的不断说教,恐怕孩子走弯路,办错事,其实我也经历过你的烦恼,感同身受,但是我的儿子长大了,他小的时候也是事事都不能让我满意,但是从长久看作为家长你只要做到:让孩子道德品质不要有问题,大道理不要天天讲,和孩子交流时的态度不要用说教的方式,用对待朋友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关注孩子对重要事情的处理方式,以及结果,用事实说话再和孩子沟通,做家长的很难控制情绪,和孩子沟通时的声音也会随着情绪不断提高,换位思考一下,你的爸爸妈妈用这种语气和你说话你自己也接受不了吧?针对学习磨蹭,你到底看看他会磨蹭到什么程度,会造成多大影响,观察一段时间不要刻意提醒磨蹭的事情,要学会看再去说,我们也是用了很久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开手,尤其是男孩,这些孩子可有思想了,他们的反抗是因为他们的想法和父母根本没在一个频道上,这样你说了也白说,孩子不接受🙅,反抗也是他实在没有办法阻止你们日复一日地这样教导他造成的。我的建议你可以试一试,不一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和孩子要做朋友,不要当令孩子恐怖的家长。


ligh951


孩子学习磨蹭,关键是要找准磨蹭的原因,对症下药,而不是单纯地以批评、打骂这样的方式来应对。

一般来说,孩子学习磨蹭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学习遇到困难,不想面对

在我从事教育工作的这几年,很多孩子学习存在磨蹭情况,其中的一种原因就是孩子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也不知道如何克服,陷入迷茫状态,不知道开口求助,表现为磨磨蹭蹭。

2.自制力弱,容易受外界干扰

还有一些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界干扰,如他正在做作业,眼睛不自觉看向窗外,摇动的树叶、行走的路人、飞翔的小鸟……他不自觉被吸引过去。或者家里有任何响动,都要去关注一下,这样的情况必然会造成学习磨蹭。

3.缺乏时间观念,做什么都慢吞吞

这样的孩子可能在生活中就属于动作比较慢的,我带过的一个女孩子,小学生,学习很认真,成绩也不错,字也写得很漂亮,老师都很喜欢,唯一的不足就是太磨蹭,写字一笔一划,比别人慢一拍,思考问题的速度也比较慢,这样磨蹭的情况还表现在吃饭和做其他事情的时候。

4.对学习缺乏兴趣,不想学

这种情况的孩子可能是比较让人费心的,他的观念里对学习缺乏应有的重视,或者说,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如果在刚刚升入小学的时候就能正确引导,还是可以积极改变的,如果家长一直没有引起重视,那么他遇到的学习上的阻力是蛮大的,当然也会在成绩上反映出来。

原因找到了,就该对症下药了。

1.首先,家长要放平心态

孩子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当然那种“别人家的学霸”不在此列,大多数孩子都是普通人,需要家长有极大的耐心陪他升级打怪,因此要放平心态,这只是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坎坷,共同努力,一定能克服,抱着这样的想法,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

2.找出磨蹭的原因

可以跟孩子聊一聊,也可以结合他平时学习的表现,找出磨蹭的原因。

3.根据原因,给出方法

  • 如果孩子是因为遇到困难,那么家长或者老师就要给他一些帮助,去克服困难。比如,是题目不会做,可以把同样类型的题目都打印出来,让孩子反复练习,练手感找规律;背书不会背,可以运用一些记忆的方法,比如思维导图、联想记忆。总之就是,解决困难。
  • 自制力弱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有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当然也需要一些压力和外在的监督来帮助他克制自己。可以运用奖惩的方式,如集印章奖励,走神的时候扣除印章,印章集到多少进行奖励等等。
  • 缺乏时间观念的孩子当然需要帮助他学会时间管理,比如做事情的时候进行计时,对事情进行“紧急的”“重要的”四维分类,让孩子认识到事情的轻重缓急,提升时间观念
  • 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孩子,需要引导他发掘出学习的乐趣,比如解题的成就感,家长多鼓励,少打击,尤其要注意多去挖掘孩子的长处。

以上,可能不够全面,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哦。


方歆茗


一、别埋怨,如果孩子到目前为止依然不是烦六点该写什么,七点该做什么那么孩子磨蹭永远都不好改,因为妈妈从来都没把任务说清楚,孩子对于目标都是模糊的,他怎么可能写的快。

二、别催,越催越慢,急性子的妈妈容易带出磨蹭的孩子。妈妈什么都管,什么都干涉,孩子干脆什么都别做了,由磨蹭慢慢变成放弃了。

可以制定儿童作息时间表,让孩子把握游戏时间、又不沉迷游戏、吃饭不拖拉,按时完成作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好习惯。


电工满哥


现在的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手心里的宝,相对自我,爱自由。对于学习,有一个适应过程,这是正常的。要改变孩子的习惯,要一步一步来。

第一,孩子好奇心强,上学前争取让孩子去幼儿园或小学观摩,让孩子女孩学习产生兴趣。

第二,用通俗易懂的需要和例子,教育孩子学习的重要性。

第三,从小养成守时好习惯,讲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如果做错事了,要从讲道理说起,不用轻易打骂,那样只有相反效果。

第四,跟老师做好沟通,做好家校配合,争取比较好的效果。

小孩接受能力强,模仿能力也强,一旦形成一种习惯,以后很难改变,一定要从小培养正确的观念,知道是非对错。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讲解,有错误的行为要及时纠正。

道理通了,配合好了,不良习惯才能改过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