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中国年轻女性群体的素质来看,是否若干年后等她们成为婆婆了就不存在婆媳矛盾了?

esd2012


谈到婆媳矛盾,我们必须认识到它是从古至今都存在的,不是某一代人身上特有的。所以只要有人类存在,只要婚配的关系不改变,就永远都会存在。

你说随着素质的提高,是不是就能根本性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直到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每一个时代都取得了较之以前更强大的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人类从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我们可以尝试置换代入,一个生活在唐朝的人想,我如此大唐盛世,万邦来贺,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逐渐提高,个人素养也在不断增强,是不是一百年以后婆媳矛盾就不会再有了?于是到了宋朝又是一个人有同样的想法,然后到了明朝,再然后……

这下明白了吗?每个时代的人其实都在进步,但是无论哪个时代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我们说到婆媳矛盾,其实一般情况下婆媳之间不会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基本都是看法不同,习惯不同而已。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那朋友的朋友就算不成为朋友也不会成为敌人吧,何况亲人,两个同样深爱一个男人的女人呢?

那么婆媳矛盾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这和人性有关,也就是只要是人就会存在,无非就是程度深浅,表现不同而已,这就是人性中的爱和自由。

首先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自己的母亲和妻子都是同样的爱着自己,这份爱是前提,那么两份爱给同一个人为什么还会出现冲突呢?因为每一个人对于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不同。这不仅体现在对待这个男人上,也体现在对待这个男人的孩子身上,而且隔代人体现的会更明显。对爱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会出现各自坚持自己维护爱的自由。举个例子:比如年轻人很晚不睡,妻子想让丈夫再多陪自己一会,老人看不顺眼说这么晚了还不睡,一天天没正事。多小的事情,但是你看妻子是因为爱自己的丈夫想和丈夫多腻歪一会,而母亲是心疼自己的儿子,想让儿子早点休息养好身体;再举个例子:比如妈妈说小宝宝出生要把腿缠起来,这样孩子长大腿不弯,有双大长腿,可是妻子说绝对不能缠住宝宝的腿,那多不舒服啊,而且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母亲和妻子都爱着小宝宝,对于母亲来说她经历的就是要给孩子绑腿的,孩子也都挺好的呀,我儿子不是也养这么大,对于妻子来说她学习到的就是要给孩子松绑,让孩子自由成长。都是爱,可是各自坚持着自己表达爱的方式,包括其它的所有矛盾都差不多,都能找到爱的影子和各自坚持的影子。各自的坚持就是维护自己表达爱的自由、维护自己行为习惯的自由、维护自己发表言论的自由,这就是人性中爱和自由的矛盾关系。

别说婆媳之间了,就说你和你母亲之间会不会有矛盾,但是你的母亲不爱你还是你不爱你的母亲?你和妻子之间会不会有矛盾,是你不爱你的妻子还是你的妻子不爱你?

都不是,其实这就是人性,所以我们要辩证的去看爱与自由之间的矛盾关系。

面对婆媳矛盾,最重要的一定是这个男人。对于这个男人来说母亲和妻子同等重要,分列天平的两端,你与两个人的距离相同,那就是横梁长度固定,而你就是立柱。你往任何一边挪动都会导致天平失去平衡,甚至倾覆。

所以,解决婆媳关系的关键是这个男人如何表现。这考验男人的情商和维护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婆媳矛盾,男人不能觉得夹在其中不好说话,偏向哪一方都不好,干脆就不管了,这种消极的应对策略是最笨最傻的。男人不但要参与,而且要积极参与,要左右协调,两边梳理,让母亲和妻子的两份爱形成一份合力,促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老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都进了一家门了,何必还做两家事呢?多些理解,多些关爱,要知道家和万事兴!


艺舜老师


年轻一代精神独立,不再有养儿防老的观念,而且婆媳矛盾之所以存在,在于我们传统的礼教,让两个合不来的人必须相处,婆婆媳妇都心累,还连累男人精神受罪,我师傅的母亲和我师娘水火不容,但她们都是聪明人,分开住少来往,有婚丧嫁娶才共同出席,也没耽误母慈子孝,夫妻和睦,但外界压力山大,很多人宁可家里鸡飞狗跳,也在道德制高点上谴责我师傅家庭模式,以后这种“合者处,不合分”的婆媳相处模式会被很多人接受,大家都好


人参成精


看到一篇标题为《被妖魔化的婚姻,正在毁掉年轻人的生活》的文章,纵观当下的社会现实,这个标题,可以说是客观而中肯。


随意翻翻网上90后们的各路留言,他们对结婚生娃的吐槽、恐惧显而易见。面对着过来人的“忠实建议”,他们坚定地选择“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宁可单身,不要婚姻”......


很多步入婚姻的人都有相似的感受:结婚和恋爱,完全是两码事,婚后要面对的,除了生娃带娃的日常琐碎,家庭经济的现实压力,还有不可避免的婆媳关系。


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婆媳关系一直都是一道千古难题。


但是相信每一个女人都是抱着与婆婆建立亲如母女的关系来和婆婆相处的,只不过婆婆和媳妇因为各自身份的微妙,立场的不同,难免会在生活和观念上有很多矛盾和冲突。有的家庭甚至闹的上不得台面,比电视剧里的狗血剧还要惨上一百倍。


“婆媳关系”这个词语本身就是一个谎言,因为它听上去是婆婆和媳妇的二元关系,却忽视了本质——这是婆婆、媳妇和儿子之间的三角关系。

一个女人,因为对一个男人的爱,走进了婚姻,成为了妻子的同时,也成为了儿媳。而另一个女人,因为最爱的儿子成家立业,而成为了婆婆。这一切,都是以一个男人为核心的。

1

有人在知乎分享了这样一段经历。

朋友的老婆意外胎停做了流产手术,公婆在饭桌上安慰儿媳妇别伤心,多保重身体,孩子以后还会有的。

听了这番话,朋友老婆开始情绪激动起来,大声说了一句:“我就知道孩子没了,你们都怪我!

公婆被儿媳突如其来的情绪吓了一跳,朋友愤怒了:“你怎么跟我父母说话的,会好好说话吗?”随后二人便吵了起来。

事后,朋友反思了一下,分别去找老婆和父母谈心劝慰。其实他一直都没有发现,正是他自己的态度反应,在不断激化着这场风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一位网友分享的自己闺蜜的经历。

还是在饭桌上,婆婆教导小两口要趁年轻多吃苦,闺蜜两口子那段时间频繁加班,听到这话闺蜜更加郁闷,带着指责的语气说:我们已经天天加班了还不够苦吗?

气氛一下子就陷入了尴尬之中。

此时,闺蜜老公接话了:“妈,您的意思是年轻人要好好奋斗,她理解有误,而且也是心疼我加班累,一时激动,来来,吃菜。”几句话就云淡风轻地化解尴尬于无形。

后来,闺蜜认识到了自己的言语不妥,对老人愈发恭敬,而且对老公充满了感激。

两个男人,面对相似的问题,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将事情的发展导向了不同的结局。不懂事的男人会让婆婆儿媳互相憎恨,懂事的男人则总是会让母亲和妻子都顺心。

2

之前的综艺节目《我最爱的女人们》也频频因为婆媳关系而上热搜,广大网友声称,这节目最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出现了一个【宝藏老公】!

他就是袁成杰,他给出了面对婆媳矛盾时,教科书级的处理示范!

节目中袁成杰进门发现妈妈状态不对,就赶紧关心妈妈发生了什么。

得知是因为妻子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拿仅有的钱买了冰淇淋,而没有考虑到下雨了婆婆鞋子湿了要帮婆婆买个鞋套,这让妈妈很委屈。

作为老公的他并没有当着妈妈的面去指责妻子,而是把错全揽在自己身上,转移妈妈对自己妻子的气愤。

安抚好老妈后,回到屋里依然没有任何责怪妻子的意思,而是轻声和她商量,一起想办法让老妈宽心。

最后,他再次来到老妈门前,非常诚恳地道歉,一直都在说是自己的错,是自己没有考虑到天气,是自己没有让老妈换鞋子,是自己没有关照妻子照顾老妈。

整段下来,袁成杰自始至终都没有责怪任何一方,而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缓和矛盾。

3

很多老公在面临婆媳矛盾时,采取的处理态度往往是:

“我父母那么大岁数了,你就不能忍让一下吗?”

“我父母给咱们看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你就不懂退让,不懂感恩?”

“我爸妈想让咱们再生一个也是为咱们好,你怎么就那么反感?”

“行了,我知道这事儿我妈做得有点过分,看在她每天这么辛苦的份儿上,你就别闹了!”

他们觉得面对长辈,妻子理所应当地要处处考虑到父母,学会忍让和服从。

他们觉得自己做了很多,到头来却是无辜的受害者,是夹在妈妈和媳妇中间的受气包。

他们觉得实在不行你们就折腾你们的,随便,与我无关。

只能说,这样的男人并没有负到对一个家庭应有的责任,清醒一点的男人都该意识到:自己在婆媳关系中的角色是最核心的钢筋,构建着家庭的框架,如果钢筋出现歪斜,家庭关系便会倾斜甚至倒塌。

4

看看那些成功处理婆媳关系的男人都做到了什么?无非是以下几点。

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

很多男人结婚了却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的困扰,什么事情都要听从父母的意见,关照父母的情绪,并没有把妻子当成自己的家人看待,搞得妻子像是外人。而且还以这是孝顺父母为由觉得特别骄傲自豪。

既然成立了家庭就要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万事考虑妻子的想法,真正把妻子当成一家人。夫妻感情好,也有利于婆媳关系的稳定,不论是小家还是大家,日子都能过得红火。

在妈妈面前给足妻子面子

很多男人有大男子主义,在自己的家人面前为了一展自己一家之主的风采,常常不顾及妻子的面子,说些不中听的话,甚至做出不恰当的事情。比如妻子想让丈夫帮忙做家务,丈夫就会说我娶你是你为了什么,凭什么让我做家务。尤其是当着婆婆的面,会让婆婆觉得自己的儿子就是厉害,把媳妇驯服得服服帖帖。

这样只会让婆婆不尊重自己的儿媳妇,妻子心里愈发不平衡,时间长了心生怨气。相反,给足妻子面子,让妻子有在家里做主人的感觉,妻子心里自然会心存感激,努力经营整个家庭。

在妈妈面前多说妻子的“好话”

愚蠢的男人激化矛盾,聪明的男人化解矛盾。如何化解?无非就是在婆婆面前多说妻子的“好话”,这里的“好话”不是夸赞妻子如何贤惠体贴,而是要表现出妻子对婆婆多么关心和重视。

比如,过年过节给婆婆钱或给婆婆买礼物,聪明的男人会说是妻子的一点心意。妻子做了很多婆婆爱吃的菜,老公会说知道您不爱吃肉,今天这些素菜都是妻子专门为您做的。

聪明的男人懂得用一些策略,掌握一些小技巧,妻子看到丈夫的努力,自然也不忍破坏他苦心经营的关系。

遇到冲突学做和事佬

婆媳相处难免出现矛盾,这个时候,婆婆和媳妇都倾向于来找中间的这个男人评理,因为他在自己心里是最重要的信任和依靠。

愚蠢的男人会当起审判官,细数妈妈和媳妇谁对谁错,而且不想自己挂上“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坏名,总是容易偏袒母亲这一方。

聪明的男人面对两个人的控诉时会和稀泥,站在倾诉的一方,只听不解释,表示理解。因为他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女人在受伤的时候,并不需要别人给她讲大道理,一个拥抱、一句安慰比什么都强。

适当拉开婆媳之间的距离

距离产生美,婆媳之间同样如此。如果条件允许,婆婆和媳妇最好不要住在一起,隔三差五去婆婆家吃顿饭,饭桌只会更丰盛;逢年过节带着礼物去看上婆婆一眼,婆婆就高兴得合不上嘴了,而且逢人就夸自己娶了个好儿媳。

现在有很多家庭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不得已一家老小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如果你的母亲和你的妻子有了矛盾,你要做的,是帮助她们完成疏离的过程,让她们既能相互照应,又互不干涉私生活。

如果一个家庭中婆媳关系势如水火,该改变的不应该是媳妇,而是儿子。丈夫这个位子坐正了,婆媳的天平也就摆平了。所以,如果你正在受老妈和老婆的夹板气,第一时间不该是怪罪老婆不懂事,而是应该审视一下,自己做到以上五点了吗?


至尚学邦


要知道,矛盾是无处不在的,这个世界就是矛盾的,永远不要忘记,什么是矛盾学!

所谓婆媳,无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知道!两个人在一起共处久了,就有摩擦力,有摩擦力是不是就必然有火花!

人是有7情6欲的,是个多情感的动物!也是个自私的人(你敢说你不自私吗,来,让我带走你的孩子,让孩子多爱我一点)!

说到孩子,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能人,我想这样教育我的孩子。而你觉得我的教育不及你的方法!你要那样教孩子!1次2次3次…我希望你能让我叫你忍者!

有一种眼神能杀死人!有时一个漠视你的眼神,你估计晚上会失眠!有时一些无意的话语,也许能让你记在心里抹不去,(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时面对她的儿子和你两个人面前,她对她儿子照顾胜过你,让你觉得你原来是这个家里的外人时,我想你不可能不在意!(人是小气的,我希望你是大方的)!

有时候你要做这样,她不允许你做那样的时候,我想你绝对不可能心态放端!…!太多太多!

女人有特殊时期,每个月都来一次(发脾气),你就会变得易怒,心烦!我想没有谁会完全去体会你吧!最多别人会这样想,你烦你不要让大家都跟着你烦啊!(没办法,总觉得这样也不是那样也不是)你以为他们会无尝的包容你!

还有人说,有个方法能解决,就是各自住各自的房,分开住,就经常回去一起吃个饭团聚团聚!包括以后有小孩也这样!不在一个屋檐下长居!就不会天天两看两相怨!

在教育孩子面前,婆婆有婆婆之道!你有你之道!都想施展自己的身手,一番多年下来的才艺!就会出现拉面据的情况!

有很多人。双方表面看似平静,实则内心澎湃!要想双方安好,必然要一个人忍气吞声!

包括夫妻两个人,必然要一个人舍得先退让才能和平!

一点亲自体会,不足望留言补充!!


五块石渔具小万


如果是80后当婆婆,婆媳矛盾比现在更大。一、从开放以来人门评价问题的方法都以利益为标准,每个人在评价事物都不能站在中立角度。

二、过去人的寿命短,婆媳相处时间不长,也容易忍受,

三、社会的分配形式都越来越项向老年人,经济地位决定家庭成员地位。如果我没有算错,「10后大学毕业后没有父母的经济支持是没有办法生存。」


方法57501806


中国人的婆媳关系是千百年的难题,会以目前年轻女性群体的素质而改变,这话不好说[笑哭]

现代女性受教育程度高,素质提高了,但人性弱点依然是存在的,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或冲突应该也是有的,可能现代社会每家每户的孩子少了,比较多的独生家庭,两孩家庭,可能最多的也就三孩家庭……

将来孩子成家了,如果在一个屋檐下,婆媳问题依然会存在,只是或多或少而己,想想不同血缘关系的两个女人,而且是可能不同成长环境的两个女人因为一个男人(婆婆的儿子,媳妇的丈夫)生活在一起,相互的磨合到融洽相处,还是要双方付出比较多的耐心。

虽说女性素质提高了,但生活中的日积月累的鸡毛蒜皮小事也会导致认知意见不同而上升成互相不开心的矛盾……

不过目前看来,现代社会乃至以后,很多孩子和父母差不多是分开居住,有的甚至相隔千里,平时聚在一起的时间相当少,所谓的婆媳关系会因地理原因而减少,毕竟相聚短暂,看不惯的,不适应的生活习惯,喜好……也会不说或选择性过滤,留下的记忆画面都是好的……[我想静静]

所以婆媳矛盾,婆媳大战可能会不存在或者比较少……


70大姐


婆媳关系是诸多社会关系的一种,不会因为女性素质提高了,就不存在婆媳之间的矛盾了。就跟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一样,你能说过若干年,人民素质提高了,就不存在矛盾了吗?显然不管在哪个年代,婆婆媳妇在一起生活,这种矛盾是不可能消失不见的。

一定不要太自信,那些说把婆婆当亲妈对待,婆婆把媳妇当女儿对待的,到最后都会有抱怨……想要减少矛盾,那就只能尽量的减少婆媳相处的时间[灵光一闪]

你想想,基本都没啥关系了,哪里还能有机会整出多大的矛盾来[捂脸]


啊咕咚


同一屋檐下,只要是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女人同在,一定有矛盾。虽说现如今女性受教育程度提升,但教育出来的儿子都是什么样啊。以前还没有妈宝男、妈宝女、巨婴这些说法那,现如今妈宝男遍地都是,还被高学历妈妈教育的缺乏男子汉气概,妈宝女里的妈可不是婆婆那的妈,是丈母娘的妈。若干年后,一定是另一种形式的婆媳矛盾!


仰望人生星程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更何况是两个女人。如果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儿媳妇遇到一个不讲理的婆婆,那么若干年以后当儿媳妇成了婆婆,她可能会体谅她现在的儿媳妇的不容易,那么就不会再有婆媳矛盾了,前提是她的儿媳妇也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如果说一个不讲理的儿媳妇遇到一个通情达理的婆婆,就不好说了。若干年以后儿媳妇当了婆婆,她会觉得多年媳妇熬成婆,她会可劲儿的刁难她的儿媳妇。婆媳矛盾依然存在。

所以说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关键是看什么样的人。


在水一方yhp


婆媳关系冷淡点好,相敬如宾。

年轻人自己孩子自己养,别觉得婆婆带娃应该的。即使是省吃俭用每年也要花点钱(心意不在多少)在老人那里,应该的。

老年人不要掺合年轻人的事情,不要倚老卖老,一点点事情就拿不孝指责,能不住一起尽量不要住一起。

逢年过节在一起即使彼此不待见,也要互相忍让几天。时间长短看自己忍耐力调整。憋不住要发作了赶紧走人。千万不要撕破脸。[捂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