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童年,爸爸請你還給我!

今天講一個一口三家的故事,爸爸,媽媽和豆豆。

2000年春節過後,冬還是那麼冷。一個寂靜的不能再聽到任何聲音的夜裡,媽媽就那麼冰冷的倒在血泊裡,永遠離開了豆豆。這成了豆豆記憶裡,最可怕的一個夜晚。

任憑豆豆怎麼痛哭,咆哮,掙扎。爸爸用被子把她裹著,然後穿過屋門,進了奶奶家暗黑的院子。豆豆只記得就這樣被粗暴的扔給了奶奶,紅了眼睛的爸爸簡單交代了奶奶幾句,匆匆又回了自己的房子裡。一個院子,兩間房子,從此與媽媽就陰陽兩隔,從此媽媽只能活在了豆兒的記憶裡,模糊想努力記清,但想到就是膽顫心驚的那一夜,痛,痛,還痛。

豆兒不能想明白,到底媽媽犯了什麼錯?為什麼,會被那麼殘忍的被自己的親生爸爸殺害?是刀子活活砍死,是在血泊裡,任憑媽媽怎麼哭喊哀求都沒有用?是你必須死?死了才能解我心頭之恨?血流而盡,直至死去。世界應該有死刑嗎?豆兒決定不了世界。爸爸可以給媽媽判死刑嗎?不可以。這個錯誤的代價是什麼?豆兒一夜之間既沒有了媽媽也沒有爸爸。除了一個年過70的奶奶,沒有人真心心疼自己了。

20年過去了,豆兒從那個六歲的小女孩長成了26歲的大姑娘。家族裡的聲音不太整齊,伯伯們一致認為爸爸罪有應得,沒判死刑,苟活殘喘,已經萬幸,他們就當死了這個弟弟,顧念手足之情,去給爸爸送點冬天衣物或者生活費的,是姑姑們。豆兒自從爸爸入獄,可能被姑姑帶去給爸爸看過幾次,但成人後的豆兒沒有贍養爸爸的義務,因為是他殘忍愚蠢且自私的斷送了自己幸福的童年也未曾向自己做到一個保護自己成長的爸爸所盡的責任,豆兒的不原諒,在大多數人眼裡看來,是公正的對待了這件事情,至於那顆心裡到底有多苦,誰還真的在乎呢?

豆兒的爸爸是家裡排行最小的孩子,兄弟姊妹八人,三哥四姐,家庭的不富裕,幾個孩子都沒有什麼高學歷。也是窮日子苦日子過怕了,豆兒的爺爺奶奶都認為錢特別重要,所以當姑姑非要嫁給一個窮得叮噹響的姑父時,被幾個伯伯扔進了家裡的枯井。一個不正常的價值觀家庭環境中,很難養出視金錢如糞土的孩子。多得是愛財如命,為了糞土不惜出賣尊嚴的孩子。

豆兒爸爸媽媽的基礎矛盾,就是從這裡開始。豆兒媽媽像大多數中國家庭中的女人一樣,專制壟斷獨裁控制了家裡的財政,爸爸雖然辛苦勤奮,但每天的飯錢也不過是簡單解決最基本的溫飽問題。爸爸對這種只能賺錢不能花錢的不公平對待和家庭地位是積怨已久的。當發現自己辛辛苦苦操持的家業,被老婆隨意揮霍,甚至還可能倒貼了別的男人,那爆發出來的怒氣和怨氣,是強大且失控的。這就是全部的矛盾,因為自己的金錢被管控,因為價值觀扭曲,因為自己的尊嚴被挑戰,因為顏面或者流言蜚語。可以做出把一個人殺掉這樣的決定,這個男人是自私的,殘暴的,愚蠢的,且心理變態的。用錢可以解決的問題,不是大問題。有性無愛的婚姻是搭夥過日子那不叫愛情。簡單的分開要做成陰陽相隔,大腦是簡單且空洞的,內心是邪惡缺少陽光的。

女人?做了母親的女人,請永遠記得,你是你的女兒的人生榜樣。被婚姻和愛情的背叛,不是在作踐你的男人。實則作踐的是你自己這個被孩子一口口呼喚的母親的稱謂?有多少孩子被一個自己稱為母親的女人生下來,只是她根本不配這個稱呼。這個世界上,沒有比除了自己的孩子更有資格來評判自己過往是一個義人還是一個惡人的人。每個普通人最大的成功,大概也就是臨終的葬禮上,聽到孩子在心裡對自己說,爸媽你們是我一生的榜樣,是我這輩子最敬重的人。只是豆兒覺得,沒有機會再跟爸爸媽媽說這樣的話了。

因為爸爸,到現在,還在責怪我那不懂事的閨女到底什麼時候可以來看看我?

爸爸,失去的童年,請你能不能還給我?不能了。爸爸,我給你送過去的棉大衣你會穿嗎?如果你心痛到無法穿了,我想我會給你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