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可以吃!?这样的童书还要毒害多少孩子

今天早上一打开微博,就被这样一条新闻炸懵了:


野生动物可以吃!?这样的童书还要毒害多少孩子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动物小百科》里向孩子普及果子狸的知识时,竟然说果子狸可以吃!


野生动物可以吃!?这样的童书还要毒害多少孩子


这是一套拼音科普读物,读者对象大概是5-7岁的孩子。


试想一下,那么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们甚至都没见过果子狸这种动物,第一次认识它可能就是在科普童书里。


然而,这样的书却在告诉孩子果子狸的肉身如何被人类“物尽其用”:


“果子狸全身都是宝,它们的肉可以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稀有‘山珍’,它们的脂肪是化妆品生产中难得的高级原料,也可以医治烫伤,它们的皮毛可做皮手套,它们的尾毛和针毛,可以制成毛刷和画笔。”


语言之间,满满的都是对果子狸生命的蔑视和操控!


而且可笑的是,作为科普书,这书还很不靠谱的把果子狸图片配成了小浣熊。


这样“儿童不宜”的书,灌输给年龄尚小、分辨意识不强的孩子看,只会对孩子的价值观塑造产生误导。


童书担负着引导孩子探索自然奥秘、用真善美拥抱这个世界的责任。


作为动物科普书,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科学客观的介绍动物的生理特征:

野生动物可以吃!?这样的童书还要毒害多少孩子


行为习惯:

野生动物可以吃!?这样的童书还要毒害多少孩子


种类区别:

野生动物可以吃!?这样的童书还要毒害多少孩子


在向孩子普及动物相关的科学知识之余,越是面向低龄的孩子,介绍也会更加活泼有趣:

野生动物可以吃!?这样的童书还要毒害多少孩子


让孩子们平等对待所有的生命,倡导保护动物,学会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而非主宰大自然。

野生动物可以吃!?这样的童书还要毒害多少孩子

(即使是对蝙蝠这样颜值不高的野生动物!)


也许果子狸这种动物在古代就有人吃,但现在绝对不提倡啊。


难道忘了2003年,非典肆虐,科学家和医护人员奋战半年,800人死亡,而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果子狸就是SARS病毒的中间宿主。

再仔细看这套书,2015年出版,2017年5月再次印刷。这才过了多少年,就又开始“科普”果子狸能吃了?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还是人类一如既往的狂妄?


疫情当前,武汉封城,钟南山院士表示“武汉人传人的现象仍未解决“,举国上下都走在防疫攻坚战的第一线。


这样的童书却要逆天而行,向孩子“科普”果子狸能吃。请问你们难道忘了,此时此刻因为我们的同胞,食用另一种野生动物而山河哭泣吗?!


我们应该向孩子科普的是——蝙蝠身带百毒


野生动物可以吃!?这样的童书还要毒害多少孩子

果子狸能传SARS病毒


野生动物可以吃!?这样的童书还要毒害多少孩子

穿山甲满身寄生虫


野生动物可以吃!?这样的童书还要毒害多少孩子


土拨鼠会传鼠疫

野生动物可以吃!?这样的童书还要毒害多少孩子


更别说,因为熊胆能入药,无数黑熊从小被关进笼子,腹部插管,活体取胆汁的痛苦令它们惨叫自残!


野生动物可以吃!?这样的童书还要毒害多少孩子


又因为某些人类认为鱼翅滋补,无数的鲨鱼被割掉鱼鳍,在海中失血而死!

野生动物可以吃!?这样的童书还要毒害多少孩子


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这几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会犯错误,甚至是灾难性的错误?我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人类犯错误有两个基本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由于我们的无知,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无耻。”


永远别忘了大自然母亲的喊话:“我并不需要人类,人类却离不开我……我已经存在了亿万年,我养育过比你们强大得多的物种,也曾让比你们强大得多的物种因饥饿而死亡。”【公益纪录片《大自然在说话》】


大自然才是主宰,我们唯有互相尊重、保护,方可生存无虞。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大自然,也就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


所以,在此,也恳请给孩子们出书的各大出版社,认真对待自己出版的每一种科普读物,把好内容关,向孩子传递正向的价值观。


也请每一个爸爸或妈妈,在给孩子看书之前,擦亮双眼,认真自查,严防踩坑,坑了自己的孩子。

也许成人的无知,根深蒂固,无法改变。

但孩子一张白纸,我们不要再把这样的 “无知”与“无耻”代代相传!


野生动物可以吃!?这样的童书还要毒害多少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