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必修課:接受衰老


老年必修課:接受衰老



我是一個80來歲的老太太,最近感覺很不好,從兩三個月前,上樓時會覺得身體沒勁。到醫院檢查,醫生說我只是稍微有點骨質疏鬆。我的身體一直很好,過去上下樓都是自己一個人,現在怎麼就不行了?而且從那以後,孩子就不讓我一個人下樓了,平時我都待在屋裡。說心裡話,這真讓我一下子接受不了。我怎麼就老成這樣了?

老年必修課:接受衰老


很多人都在討論怎樣延緩衰老,卻似乎有意無意在迴避一個重要事實:不管怎樣延緩,我們都難以真正阻止衰老向我們走來。所以,首先我想說,我們需要學會接受衰老。

衰老,其實是上天對人的眷顧。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知道,衰老不是突然到來的,而是有一個漸進的過程。

一般認為,人的衰老是從30歲開始的。30歲以後,身體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隨著年齡逐漸增大,衰老也逐漸加重了。比如,從40歲眼睛開始衰老;55歲左右聽力開始衰老;65歲開始漸漸失去40%的大肌肉群,讓人在幹活時感到吃力,以後體力越來越下降。

如果沒有這個漸進的過程,一下子眼睛看不見東西了,一下子耳朵聽不見聲音了,一下子沒了力氣,什麼事情也做不了了,人怎麼受得了?所以,老天讓我們一點點變老。

就說老年掉牙吧,我們不是一下子滿口牙全掉光了,而是今年掉一顆,明年又掉一顆,一顆一顆地掉。這就給了我們的身心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有了這個適應過程,就少了幾分愁苦,多了幾分安然。


老年必修課:接受衰老



衰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們應該做好心理準備,主動適應衰老,學會接受衰老。其實,接受衰老更有利於保健養生。

1

接受衰老

可以避免意外傷害

常有一些老年人,鍛鍊身體不顧實際年齡,反而對身體不利。

不久前,一位退休的朋友發來郵件,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和教訓:“我兩個多月前打乒乓球,一個不高不低的好球,我猛拉一個弧圈球,球雖然打過去了,只聽右肩咔吧一聲,手臂使不上力了。事後我也沒當回事,以為抻了一下,過兩天就會好。沒想兩個月後,胳膊仍然隱隱作痛。到醫院一查B超,發現右肩‘筋腱全層斷裂’。”

“我有點不相信,又找醫生複查,做了核磁共振,結論也是‘筋腱全層斷裂’。醫生說必須做手術,術後要恢復半年到一年。”

上述教訓如果能喚起各位的警惕,也算一個小小的貢獻。所以,我們要接受自己的衰老,在生活中記住凡事都悠著點。

當然,也會有人說,堅持鍛鍊能延緩衰老。一般來說這個道理沒有錯,但一定要注意身體的實際情況。否則,難免出現意外傷害。而一旦從心理上接受衰老,就會在飲食起居、保健鍛鍊等方面都做到悠著點。所謂悠著點,就是順其自然,順應老年人的身心特點。這樣也就避免了意外傷害,有利於身體健康。

2

接受衰老

可以保持心理平衡

假如我們不能坦然面對衰老,就會焦慮不安、慌亂恐懼。不難想象,如果一個老年人整天在這樣的擔驚受怕中,身體怎能保持良好的狀態?所以,對步入老年的人來說,坦然接受衰老,是心理調整的一個必修課。老年人要學會接受生理上出現衰退後的種種變化,接受自己逐步衰老的事實。

更重要的是,一旦能夠坦然接受衰老,平和麵對衰老進程的每一步,就能夠保持心理平衡。心理平衡可以促進機體組織細胞的良性工作狀態,從而延緩衰老進程,有利於身心健康。

美國耶魯大學的醫學博士研究發現,對衰老表現出負面態度的人,60歲後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會增加2倍;而對衰老持積極態度的人,往往更長壽。

總之一句話,接受衰老更有利於延緩衰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