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篩查:中老年人的「必修課」

2018年2月,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中國最新癌症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惡性腫瘤新發病例數380.4萬例,相當於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症;惡性腫瘤發病率在0~30歲組處於較低水平,30歲以後開始快速升高,80歲年齡組達到高峰。

從上述數據,我們不難發現: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人口老齡化,惡性腫瘤已成為嚴重威脅我國人民健康和壽命的重要原因。30歲以上人群,尤其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快速上升,是惡性腫瘤的重點“襲擊目標”。

如何通過有效的腫瘤篩查實現癌症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是醫學界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鄭瑩 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預防部主任、主任醫師、教授。長期從事腫瘤預防控制工作,涵蓋腫瘤登記和監測、常見腫瘤社區防治干預、腫瘤篩查和早發現、乳腺癌等腫瘤流行病學研究工作,以及腫瘤防治的健康教育和科普,建立起以人群為基礎的乳腺癌患者隊列和大腸癌篩查隊列,參與制定《國際乳腺健康和乳腺癌控制指南》。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口老齡化,癌症越來越常見。我國約四分之一的人最終會死於癌症;而在大城市,這一比例更是高達三分之一。癌症給社會、家庭和個人帶來身體、精神和經濟上的沉重負擔,人們迫切希望能有一些方法可以早期發現癌症、治癒癌症。

如今,

很多體檢機構都提供“防癌體檢”服務。

然而,

“防癌體檢”真的可以起到防癌作用嗎?

我們到底要不要去做“防癌體檢”呢?

“防癌體檢”的說法並不準確

“防癌體檢”的說法由來已久,群眾接受程度高。但這種說法存在歧義,僅通過體檢無法起到預防癌症的作用,因為體檢本身不能預防癌症。要預防癌症,必須從癌症的病因入手,從源頭上避免致癌因素的接觸和暴露。

當然,體檢雖然無法預防癌症,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患者死於癌症。因為通過體檢可以發現早期癌症的蛛絲馬跡,可以及時採取干預措施,提高治療效果,讓患者獲得治癒癌症的機會。因此,“防癌體檢”的內涵應該是“預防死於癌症的體檢”,即通過體檢可以降低患者死於癌症的風險。國際上通行的說法是“癌症篩查”。

癌症篩查是通過一定的檢查,在患者出現症狀前早期發現癌症。可以用於癌症篩查的檢查項目很多,如何評判癌症篩查是不是有效呢?

國際通行的基本標準有兩個:

一是能夠在癌症尚未表現出症狀前,通過檢查發現癌症;

二是篩查出癌症並接受治療,可以改善預後。

因此,參加癌症篩查的人是沒有癌症相關症狀的健康人群,且篩查出問題後,患者應該及時獲得規範的診斷和治療。

由於癌症篩查針對的是健康人群,故篩查手段必須有效、價廉、無創或者創傷較小。很多臨床檢查手段可以查出早期癌症,但是要應用到無症狀的人群中,則必須符合篩查效果判斷標準。

癌症篩查是防控癌症的有效策略

癌症篩查和早發現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四大癌症防控策略之一。全球很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將大規模人群篩查作為區域性的癌症防控項目進行推廣。這種項目往往由政府出資和組織,納入公共衛生項目或全民健康保險,向符合條件的居民提供篩查服務,使篩查能儘可能覆蓋更多居民。

用於篩查的項目必須要有充分的證據證實可以降低篩查人群的癌症死亡率,方能作為人群篩查手段進行推廣。因此到目前為止,世界衛生組織向全球推薦的癌症篩查項目僅三項:腸鏡篩查大腸癌、鉬靶篩查乳腺癌、宮頸塗片篩查宮頸癌。

在2018年腫瘤防治宣傳週期間,上海市抗癌協會發布了針對肺、大腸、肝、胃、乳腺、宮頸和前列腺的《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這七種惡性腫瘤占上海新發惡性腫瘤病例的近六成,且都具備相應的適宜技術來實現這些常見癌症的早期發現。

個體化篩查,有助於降低個人癌症死亡風險

除政府組織的人群篩查項目或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外,人們還可以通過個體篩查來達到癌症早發現、早診斷的目的。

癌症篩查不同於一般常規的體檢,具有更強的針對性,聚焦個體的癌症風險,通過一系列的手段進行評估和篩選。用於個體癌症篩查的方法很多,不同年齡、性別的個體,需要的評估內容和檢查手段也不盡相同。一般地說,個體篩查方法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病史和體檢:進行比較全面的全身檢查,瞭解有無疾病徵兆,如腫塊等。同時,還需要比較全面地瞭解個人健康狀況、疾病史,自身癌症史、癌症家族史、生活習慣等。

實驗室檢查:採集血、尿、糞便等進行化驗。

影像學檢查:檢查體內臟器有無腫塊或其他異常。

基因檢測:檢查與某種癌症相關的基因變異。

上述方法都能夠作為個體篩查的手段,但並不是每項檢查都需要做。理想的做法是由專業醫生通過體檢和詢問病史,對篩查對象進行風險評估,並建議具有某種癌症高風險的篩查對象進行相應的實驗室、影像學或基因檢測。

特別提醒:

癌症篩查也有風險

癌症篩查的風險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篩查本身可能造成創傷,如腸鏡檢查有導致腸穿孔的風險、鉬靶檢查會增加放射性暴露;另一方面是篩查本身並非百分之百準確,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陽性和假陰性。前者會給受檢者帶來恐慌和心理負擔,導致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後者會導致受檢者被漏診,貽誤最佳治療時機。因此,癌症篩查不是萬能的。篩查不是診斷,而是評估癌症風險。每個受檢者在接受篩查前,應充分了解篩查的目的、各項檢查的作用和侷限性,以及篩查帶來的好處和可能存在的風險,權衡利弊,在醫生的指導下做出最適合的選擇。

總之,“防癌體檢”並不能起到預防癌症的作用。正確的做法是定期進行癌症篩查,評估癌症風險,以便獲得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機會。

陳海泉 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肺癌防治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領軍人才 ,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食管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胸部腫瘤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醫學會胸外科專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專家門診:週一下午

特需門診:週三上午

近年來,肺癌一直高居我國癌症發病率與死亡率的首位。上海市疾控中心於2018年4月公佈的最新癌情數據顯示:在上海,肺癌是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佔所有新發癌症病例的18.1%,發病率為86.4/10萬。同時,無論男性還是女性,肺癌都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發現晚”錯失最佳療效

導致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是很多肺癌患者在初診時已經是晚期,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實際上,如果能在病變早期接受治療,肺癌患者可以獲得最大的治療受益比。早期肺癌患者經手術根治,可以獲得治癒的機會。0期或I期肺癌患者,通過胸腔鏡等微創治療手段便能徹底切除病灶,術後情況良好,幾乎所有患者都能獲得長期生存。而對於晚期肺癌患者而言,通常已經喪失了手術機會,只能通過化療、靶向治療等手段來控制病情,生活質量較差,五年生存率低。

因此,我們建議將肺癌篩查納入常規體檢項目。特別是肺癌高危人群,更應當注重肺癌的篩查,以便早期發現肺癌,及早干預,提升整體療效。

低劑量螺旋CT是肺癌篩查的利器

健康體檢通常採用拍X線胸片的方式來篩查肺部疾病。然而,正側位X線胸片僅僅是肺部兩個角度的平面圖,直徑1釐米左右的小病灶、小結節被“無視”的概率非常高。目前,醫學界推薦更為精準的低劑量螺旋CT作為早期肺癌的篩查手段。相較於普通CT,低劑量螺旋CT的放射劑量要低很多,且同樣可以起到發現肺部結節的作用。即便是直徑在0.5釐米以下的結節,也能夠被“揪出來”,可以大大提升早期肺癌的檢出率。

一般人群,如果有條件,可以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的篩查。如果沒有發現異常,則不需要每年都做,3~5年後再做一次即可。健康人群不需要每年進行低劑量螺旋CT篩查的原因在於,如果從20多歲篩查到80多歲,即便放射劑量很低,累積的低劑量輻射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損害。更何況,多數肺癌並不會在一兩年內突然發生。

不過,肺癌高危人群,尤其是年齡在55~77歲、抽菸至少30包年(每天1包、吸菸30年,或每天2包、吸菸15年)、過去15年一直吸菸或者戒菸不到15年,以及有腫瘤家族史者,應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

此外,最新的研究表明,不吸菸的女性也成了肺癌的“高危人群”。女性群體切莫認為自己“不吸菸”,而忽視了肺癌篩查。

肺部小結節“一刀切”太過激進

體檢後,不少病人為體檢報告上的“小結節”所困擾,往往無所適從,陷入“一刀切”的誤區,急於“除之而後快”。事實上,並非所有肺小結節都是惡性的,若盲目追求“一切為快”,很容易導致過度治療,只為心理安慰,卻導致身體的創傷,得不償失。

低劑量螺旋CT可以發現直徑3~4毫米的小結節。這類小結節通常不能分辨出良惡性,按照目前國際上認可的標準,可以定期隨訪,並不需要手術治療。

對於肺結節直徑在6~10毫米的患者,則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時請臨床醫生對結節性質進行充分評估。必要時,可通過穿刺活檢、胸腔鏡或微創手術活檢等明確診斷。

通常,大多數的肺部結節為良性病變,如多數鈣化小結節;而對於“磨玻璃”結節、多個散在的小結節,就應當警惕惡性的可能。

高度懷疑或確診為“惡性”的結節,若位於肺葉的外周部位,可以考慮通過微創手術進行局部肺組織切除術,在清除病灶的同時,儘可能保存健康的肺組織,以提高患者術後的生活質量;若結節位於肺葉較靠近中央的位置,應慎重選擇一刀切的“肺葉切除術”。因為切除整個肺葉將會對患者的肺功能產生不可逆的損傷。最好在術前通過支氣管鏡、細針穿刺等方法獲取病變組織,經病理確診後,再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中關於肺癌篩查的建議

高危對象

年齡40歲以上,至少合併以下一項危險因素:

吸菸≥20包年,其中包括戒菸時間不足15年者;

被動吸菸者;

有職業暴露史(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

有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瀰漫性肺纖維化病史。

篩查建議

肺癌高危人群宜行低劑量螺旋CT篩查。儘可能使用32層或以上多層螺旋CT進行肺癌篩查。掃描範圍為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基線CT掃描以後,每年進行1次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

若檢出肺內結節,至少應在12個月內進行低劑量螺旋CT複查。

不推薦將PET/CT作為人群肺癌篩查的方法。

蔡三軍 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癌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大腸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前任主任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協作中心(CSCO)常委、繼續教育委員會主任、科研基金學術委員會委員、腫瘤營養協會主任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胃腸腫瘤管理項目副組長,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美國臨床腫瘤指南(NCCN)中國版專家委員會委員、美國臨床腫瘤指南(NCCN)大腸癌臨床實踐指南(中國版)外科執筆人,復旦-法國梅理埃聯合實驗室大腸癌項目負責人。

專家門診:週一上午

特需門診:週三上午

我國是全球大腸癌每年新發病例最多的國家。2012年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新診斷大腸癌136萬例,我國新診斷大腸癌25.3萬例,佔全球新發病例的18.6%。據最新公佈的癌情數據,大腸癌已經位居我國惡性腫瘤發病排行榜的前四位。

我國大腸癌發病率日益走高,逐漸與歐美國家“看齊”,與我國居民飲食結構的日益西化密切相關。

“三級預防”:築牢大腸癌“防線”

三級預防已經被證實是成功的腸癌預防經驗。1975年~2006年,美國大腸癌的總體發病率以每年3%的速率下降,死亡率以2.5%的速率下降。分析原因,一級預防(生活習慣干預)的作用佔34.6%;二級預防(普及篩查)的作用佔53.3%;三級預防(科學規範的診治)的作用佔12.1%。

大腸癌的發生和發展一般歷經三個階段:息肉、腺瘤、大腸癌。從息肉發展到腺瘤,一般需要10年左右。發現大腸息肉和腺瘤時,及時通過手術將息肉或腺瘤切除,就能杜絕其演變為大腸癌;也可以保持密切隨訪,當發現有惡化傾向時再切除,同樣可以起到預防大腸癌發生的作用。目前,早期結直腸癌通過外科手術可以被治癒。而中晚期大腸癌,通過以手術、放療和化療相結合的多學科治療,也可以獲得理想療效。

大便隱血試驗:捕捉大腸癌的蛛絲馬跡

大腸癌的篩查手段以肛門指檢、大便隱血和腸鏡檢查為主。肛門指檢可以查出25%左右的大腸癌。大便隱血試驗是目前最常用的篩查手段。

在大腸腺瘤向大腸癌發展的過程中,由於癌細胞的侵犯,通常會有少量出血,利用大腸癌的這種特性,醫學專家研究出了利用大便隱血試驗來篩查大腸癌的方法。大便隱血試驗是利用試劑檢測大便中的血紅蛋白來篩查消化道惡性腫瘤。應當注意的是,大便隱血與便血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便血是指糞便中有肉眼可見的膿血,這往往是左半結腸癌和直腸癌的常見症狀,一旦出現肉眼血便,往往預示著病情已經是晚期了;大便隱血是指消化道有少量出血,糞便中沒有肉眼可見的出血。大便隱血試驗陽性的人並不等於罹患了大腸癌,通常需要進行腸鏡檢查,以進一步明確診斷。

高危人群:篩查有助於腫瘤早發現

大腸癌的高危人群應及時參與大腸癌篩查。40歲以上,尤其是有大腸癌家族史者、大腸腺瘤治療後患者和腸炎患者,若出現大便習慣改變(排便次數變化、排便不盡等)、形狀改變(大便變細、變形等)、性質改變(糞便混有膿血、黏液等),或有腹部不適或持續性疼痛,應當及時進行直腸指檢和大便隱血試驗。如果有任意一項指標為陽性,應進行腸鏡檢查,以明確診斷。

40歲以上健康人群宜每年進行一次大便隱血試驗。50歲以上人群,即便大便隱血試驗陰性,也應每5年進行一次腸鏡篩查。

延伸閱讀

《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中關於大腸癌篩查的建議

高危對象

40歲以上有兩週肛腸症狀(大便習慣、形狀、性質改變,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群。

有大腸癌家族史者。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

大腸癌手術後患者。

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NPCC)家族史的20歲以上人群。

50歲以上無症狀人群。

篩查建議

40歲以上有症狀的高危對象,經兩週對症治療症狀沒有緩解者,應及時做肛門直腸指檢、大便隱血試驗(FOBT)。任一指標陽性者,應進行鋇劑灌腸檢查或腸鏡檢查。FOBT陽性者亦可直接進行腸鏡檢查,以明確診斷。若FOBT陽性者經腸鏡檢查未發現異常,應進行胃鏡檢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40歲以上無症狀的高危對象,宜每年接受1次大便隱血試驗檢查。若隱血試驗陽性,應行鋇劑灌腸檢查或腸鏡檢查,以進一步明確診斷。FOBT檢查連續3次陰性者可適當延長篩查間隔時間,但不應超過3年。

20歲以上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NPCC)家族成員,若家族中先發病例存在明確基因突變,應行基因突變檢測。基因突變檢測為陽性者,應每1~2年進行1次腸鏡檢查;基因突變檢測為陰性者,則按照40歲以上人群篩查要求進行篩查。

50歲以上無症狀者,應每年接受1次FOBT檢查,每5年接受1次腸鏡檢查。

吳炅 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乳腺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乳腺癌分會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腫瘤靶分子專科分會主任委員。

專家門診:週一上午

特需門診:週四上午

乳腺癌是困擾著萬千女性的“紅顏殺手”,一直盤踞在女性惡性腫瘤發病排行榜的前列。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的最新癌情數據顯示,乳腺癌位居上海女性常見惡性腫瘤第2位,在目前生存的女性腫瘤患者中,乳腺癌最常見,佔比高達27.4%。

乳腺癌的發生與人口老齡化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有著密切聯繫。與歐美國家老年人乳腺癌高發的趨勢不同,我國乳腺癌患者的初始發病年齡前移了十年,且發病呈現“雙高峰”趨勢,45~55歲是一個發病高峰,65以後又是一個發病高峰。最近10年,我國乳腺癌患者中,老年患者的佔比越來越高,年輕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並未出現顯著增長。

高危人群:早期篩查可改善預後

與其他惡性腫瘤相比,乳腺癌是一種可以早期預防和發現的疾病。高危人群如果能夠定期參與乳腺癌的早期篩查,將對乳腺癌的有效防治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早期乳腺癌經過科學、規範的治療,5年生存率超過90%。

研究表明,乳腺癌的發生可能與人體內的雌激素有關,雌激素可促進乳腺組織增生。月經初潮過早(早於13歲)或者絕經時間過晚(晚於55歲),雌激素對乳腺的作用時間過長,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風險;此外,沒有生育或哺乳的女性、有乳腺癌家族史者、乳腺因多種原因過早接觸放射線者,乳腺癌發病風險顯著高於普通人群。

乳腺自檢:“捕捉”乳腺癌的信號

乳腺癌早期沒有典型的症狀,許多乳腺癌患者是在無意中觸摸到腫塊,去醫院就診後才被確診的,而此時病情往往已經不是早期了。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定期乳房自檢,有助於早期發現異常情況,為治療贏得時間。沒有絕經的女性,檢查乳房的最佳時間是月經開始後的9~11天;已經絕經的女性,可以每個月選擇固定一天進行乳房自檢。

1. 觀察。面對鏡子,做以下動作並觀察乳房:雙臂垂放身體左右;雙臂高舉;雙手叉腰,胸部挺起;雙手輕放在腰上,上身前傾。邊做動作,邊觀察乳房的形狀、大小,以及皮膚有無變化。如果發現乳頭內陷、皮膚紅疹、局部凹陷等異常徵兆,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2. 觸摸。觸摸乳腺組織,看是否有硬塊或其他改變。檢查時,將左手舉起放在腦後,用右手檢查左側乳房。右手中間三個手指併攏,從乳房上方12點開始,用手指指腹按順時針方向緊貼皮膚、循環輕按。每檢查完一圈回到12點,下移2釐米進行第二圈檢查,如此循環,檢查整個乳房直至乳頭。然後,用同樣的方法檢查對側乳房。最後,用示指、中指和拇指提起乳頭並擠壓,查看有無分泌物。如果檢查過程中發現腫塊或乳頭有分泌物,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超聲+鉬靶:“鎖定”早期乳腺癌

常用的乳腺癌篩查手段包括乳腺超聲和乳腺X線檢查(鉬靶)兩種。超聲檢查可以發現乳腺組織中的腫塊,對囊性或實性的腫塊有很好的鑑別能力,對相對緻密的乳腺組織檢查效果較好。35歲以上的女性應該每年都做一次乳腺超聲檢查。

乳腺X線檢查對於乳腺組織相對疏鬆、以脂肪為主的乳腺,檢查效果較好,可以清晰呈現腺體內部結構,發現乳腺腺體中的鈣化點、結構扭曲和腫塊。40歲以上的女性乳腺組織較疏鬆,可每1~2年做一次乳腺X線檢查。

在臨床上,醫生通常會將乳腺X線檢查和超聲檢查相結合,以便獲得更準確的結果。乳腺癌高危人群,檢查頻率可以增加到每半年一次。經上述檢查不能確診病變性質時,可以通過乳腺磁共振檢查幫助評估,對可疑病灶可以進行穿刺活檢,以便進一步確診。

特別提醒:

“鈣化灶”切莫與“癌”畫等號

乳腺鈣化灶是鉬靶檢查中乳腺癌的重要徵象。很多女性看到“鈣化灶”三個字,往往會驚慌失措。其實,乳腺的鈣化灶分很多種情況,並非所有鈣化灶都代表惡性病變,也並非所有鈣化灶都需要手術活檢。

一般地說,形態粗大的鈣化灶與腫瘤無關,往往是良性鈣化。

惡性鈣化灶具有三個典型特性:形態多樣、分佈密集、大小不一。檢查報告往往有“成簇”“段樣分佈”“泥沙樣”“分枝狀”等描述。

因此,當檢查報告提示乳腺有鈣化灶時,女性朋友不要過於驚慌,應及時去正規醫院請專科醫生診治,辨別鈣化灶的良惡性,避免貽誤病情。

延伸閱讀

《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中關於乳腺癌篩查的建議

高危對象

未育或35歲以上初產婦。

月經初潮≤12歲,或行經≥42年的女性。

一級親屬在50歲前患乳腺癌者。

兩個以上一級或二級親屬在50歲以後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

有乳腺癌史或經乳腺活檢證實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內乳頭狀瘤病者。

篩查建議

一般婦女

乳腺自查:20歲以後每月檢查1次。

臨床體檢:20~29歲,每3年做1次臨床體檢;30歲以後,每年做1次臨床體檢。

X線檢查:35歲拍攝基礎乳腺X線片;以後每2年做1次乳腺X線檢查;40歲以上,每1~2年做1次乳腺X線檢查;60歲以後,每2~3年做一次乳腺X線檢查。

超聲檢查:30歲以後,每年做1次乳腺超聲檢查。

乳腺癌高危人群

乳腺自查:鼓勵乳腺自查。

臨床體檢:20歲以後,每年做1次臨床體檢;30歲以後,有條件者可行乳腺磁共振(MRI)檢查。

王魯 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肝外科主任、肝臟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外科協會(ISS)會員、國際肝癌協會(ILCA)會員、國際肝膽胰協會(IHPBA)會員、國際腹腔鏡肝切除協會創始會員。

專家門診:週一上午

特需門診:週四下午

肝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全球超過50%的肝癌新發和死亡病例發生在中國。在我國,肝癌位居惡性腫瘤發病的前4位。在60歲以下男性中,肝癌是最常見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由於發病隱匿且死亡率很高,肝癌一度被稱為“癌中之王”。近年來,隨著病毒性肝炎的控制、生活衛生條件的改善,肝癌的發病率有所下降,但其在排行榜上的“地位”卻仍然沒有動搖。

大多數早期肝癌無症狀

大多數早期肝癌患者沒有明顯症狀,常常是在體檢中被偶然發現,如超聲檢查發現肝臟有小的腫塊或者發現血腫瘤標誌物升高,經進一步檢查,才被確診為肝癌。而當患者自己感覺不適(如肝區鈍痛或者脹痛)再去就診時,病情往往已經是中晚期了。隨著病情的發展,肝區疼痛會加劇,嚴重影響後續治療和患者的生活質量。除了疼痛,肝癌的常見症狀還包括進行性消瘦、乏力、無食慾、營養不良等,有時還會出現黃疸。因此,當感覺肝臟部位有不明原因的疼痛,伴乏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症狀時,患者切莫忽視,應當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

外科手術是肝癌的首選治療方案,也是肝癌患者獲得長期生存的最好方法。研究表明,肝腫瘤越小,患者術後生存率越高。術後5年生存率為30%~50%,小肝癌術後5年生存率可達60%以上。而錯過手術根治機會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只能採用化療等全身治療方法,療效也會大打折扣。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肝癌療效的提升意義重大。

甲胎蛋白+超聲:讓“殺手”現身

肝癌雖然靜悄悄來襲,但也會露出“馬腳”。例如,在肝癌患者的血清中,有一種糖蛋白——甲胎蛋白(AFP)的含量往往會異常升高。在正常情況下,甲胎蛋白只存在於嬰兒體內,成人體內的含量微乎其微。當肝細胞癌變後,往往會恢復產生甲胎蛋白的能力,70%左右的肝癌患者都會出現甲胎蛋白陽性。因此,臨床醫生將甲胎蛋白作為一種特異性的標誌物,通過檢查甲胎蛋白陽性與否,來診斷是否罹患肝癌。一般地說,在排除活動性肝病、懷孕等因素後,若甲胎蛋白水平高於400微克/升並持續4周,或高於200微克/升持續8周,則高度懷疑為肝癌。

由於仍然有30%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不升高,此時就需要另一種篩查手段——超聲,來發現其真面目。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實質性器官,且位置相對固定。超聲檢查操作簡單、經濟實惠、檢出率高,是目前篩查肝癌的首選方法。醫生可以根據超聲波的不同回聲來判斷肝臟的形態、是否有腫塊、腫塊大小等關鍵信息。超聲檢查可以發現直徑1~2釐米的小肝癌。

上述兩項檢查有異常發現(甲胎蛋白指標陽性或超聲檢查發現肝臟腫塊)者,可以進行CT或磁共振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CT可以顯示肝臟腫瘤的大小、數目、部位等特徵,還能夠顯示腫瘤與周圍組織的關係及侵犯情況;磁共振對小肝癌增生結節、發育不良結節的鑑別診斷有較大意義。

高危人群應繃緊“篩查”這根弦

肝癌的發病原因與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有關。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黃麴黴毒素及其他化學致癌物等都會導致肝癌發病風險增加。目前,肝癌高危人群年齡前移至男性35歲以上、女性45歲以上。長期飲酒者患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的概率大大增加,會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也會被劃入肝癌高危人群。

上述肝癌高危人群應當繃緊篩查這根弦,養成良好的篩查習慣,每6個月進行一次甲胎蛋白和超聲檢查。如果發現異常,應當及時就診。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應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接受抗病毒治療,以免貽誤病情。

延伸閱讀

《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中關於肝癌篩查的建議

高危對象

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血清學證據者。

有肝癌家族史者。

血吸蟲、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藥物性肝損患者。

篩查建議

男性35歲以上、女性45歲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應進行篩查。

聯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臟B超檢查,每6個月篩查一次。

黃華 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外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蘇州科技城腫瘤中心主任,上海市醫藥衛生青年聯合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外科手術學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微創外科醫師分會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微創專業委員會腹腔鏡學組秘書長。

專家門診:週一上午、週二下午

我國是胃癌高發國家,胃癌發病例數和死亡例數分別佔全球胃癌發病和死亡的42.6%和45.0%。上海市最新監測數據顯示,胃癌的發病率僅次於肺癌、大腸癌,位列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在臨床工作中發現,胃癌似乎有年輕化的趨勢。

中國早期胃癌診斷率低

大部分胃癌患者早期沒有臨床症狀,或者僅有上腹不適、隱痛、悶脹。然而,這些症狀並非胃癌特有,也可見於慢性胃炎、潰瘍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甚至正常人偶爾也會出現。因此,早期胃癌易被誤診為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等疾病,從而延誤治療。

胃癌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死亡率呢?關鍵在於胃癌早期診斷率比較低。早期胃癌預後良好,5年生存率達90%以上,始發階段小胃癌及微小胃癌的10年生存率可達100%,而進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僅為40%~55%。由此可見,胃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對於降低胃癌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早期胃癌的診斷率較低,約為10%。而日本早期胃癌的診斷率佔胃癌總數的70%;韓國略低,但也有40%~50%。日本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早期胃癌診治率,主要得益於對無症狀人群進行胃癌篩查。其主要篩查途徑包括自然人群的普查、門診機會性篩查和高危人群篩查。

內鏡檢查是發現早期胃癌的有效方法

內鏡檢查能詳細瞭解病變的部位、形態和範圍,內鏡視野廣、分辨力強,並可多點取材做病理檢查,準確率高。目前臨床使用最廣泛的是普通電子內鏡。能進行活檢是內鏡檢查最大的優勢,可直接判斷病變的良惡性。除普通內鏡外,另一個比較常用的是超聲內鏡。超聲內鏡是一種將內鏡技術和超聲技術融合的新手段,通過在內鏡上附加超聲探頭,可以清晰地顯示胃壁結構的改變,協助判斷腫瘤的浸潤深度、與周圍組織的浸潤與粘連程度,以及有無淋巴結轉移等,並可測量腫瘤邊緣至血管的距離,鑑別早期胃癌和進展期胃癌的準確率可達90%。此外還有一些比較新型的內鏡,包括色素內鏡、熒光內鏡、放大內鏡、激光共聚焦顯微內鏡。

患者無須“談胃鏡色變”

很多患者對胃鏡檢查心存恐懼。其實,新型電子胃鏡鏡身細、柔軟、順應性好;如果用超細胃鏡檢查,鏡身更細,患者僅有些噁心,並無太大痛苦。對少數精神特別緊張、喉部反射特別敏感的患者,無痛胃鏡也是很好的選擇。此外還有膠囊胃鏡等手段,吞下一顆膠囊,膠囊在人體的消化道“旅行”一圈,就完成了檢查。不過,膠囊胃鏡的缺點是隻能檢查,不能在可疑病變處取活檢。

胃癌預警系統尚未建立,篩查至關重要

胃癌預警系統是指在胃癌發生前通過一系列檢查和數據分析,來預測被檢查者發生胃癌的可能性,並進行預警。然而到目前為止,胃癌預警系統尚未建立。高危人群篩查依然是實現胃癌早期診斷的主要途徑。

很多患者誤以為,抽血化驗腫瘤指標不高,就沒有胃癌。實際上,腫瘤標誌物不僅存在於惡性腫瘤中,也存在於良性腫瘤、胚胎組織,甚至正常組織中。某些腫瘤標誌物的特異性和敏感度比較差,腫瘤標誌物升高,並不代表一定有癌症;確診為癌症的患者,其腫瘤標誌物也可以不高。因此,腫瘤標誌物僅具備有限的參考價值。

延伸閱讀

《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中關於胃癌篩查的建議

高危對象

60歲以上人群。

中重度萎縮性胃炎患者。

慢性胃潰瘍患者。

胃息肉患者。

良性疾病術後殘胃患者(術後10年)。

胃癌術後殘胃患者(術後6~12月)。

胃黏膜上皮異型增生者(輕、中、重)。

胃黏膜中、重度腸化生者。

有明確家族史者。

胃黏膜巨大皺褶徵患者。

篩查建議

年齡大於40歲,有腹痛、腹脹等上腹部不適症狀,並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腸上皮化生、胃息肉、殘胃、胃巨大皺褶徵、慢性胃潰瘍和胃黏膜上皮異型增生等病變,以及有腫瘤家族史者,應根據醫生建議定期行胃鏡檢查。

葉定偉 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泌尿男生殖系統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統腫瘤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復旦大學前列腺腫瘤診治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抗癌協會前列腺腫瘤診治中心主任,復旦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長,上海市抗癌協會理事長。

特需門診:週一上午、週三上午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性腺器官,兼具外分泌和內分泌雙重功能:前列腺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主要組成部分,對生育功能非常重要;前列腺的內分泌功能可以使睪丸酮代謝為強活力的雄性激素,並分泌至血液中,對第二性徵的出現和維持有重要作用。所以,前列腺可謂男性的“生命腺”。

然而,這個“生命腺”一旦發生癌變,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在歐美國家,前列腺癌長期佔據男性惡性腫瘤的榜首;在我國,隨著飲食結構的日益西化和人口老齡化趨勢,前列腺癌的發病率近年來也呈現出日益增長的趨勢,已經位列男性泌尿系統腫瘤的首位。

我國早期前列腺癌僅佔30%左右

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雖然沒有歐美國家高,但局部晚期或廣泛轉移患者所佔的比例要比歐美國家高出許多。以美國為例,在其確診的前列腺癌新發病例中,超過80%的患者為侷限性前列腺癌,這部分患者在接受根治性手術或者根治放療後,5年生存率通常可以超過90%。然而,在我國前列腺癌新發病例中,僅30%的患者為侷限性患者,大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診時已經是中晚期,療效遠遠不如歐美國家。

早期症狀不典型,篩查不可少

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狀極為隱匿,容易與前列腺炎等疾病混淆。而等到患者出現明顯的血尿、壓迫等症狀,再前往醫院就醫時,往往已經錯失根治機會。因此,前列腺癌高危人群應當進行必要的篩查,以便發現早期癌變並及時干預,提升前列腺癌的療效。

直腸指檢+血PSA:讓前列腺癌“現形”

目前,直腸指檢和血清PSA指標檢查是發現早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手段。前列腺與直腸貼近,一些前列腺腫塊可以通過觸摸直腸壁被感覺出來。臨床上,醫生會根據直腸指檢的觸感來做一個初步的判斷。但是,並非所有前列腺病變都發生在與直腸臨近的位置,故單純直腸指檢還是會“錯過”相當部分的早期前列腺癌。

在2017年《中國前列腺癌篩查專家共識》中,推薦將血清PSA檢查作為篩查前列腺癌的常規手段。PSA是前列腺上皮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酶,這種蛋白酶產生後主要存在於前列腺內。當前列腺發生癌變時,PSA就能進入血液。這時候,通過檢測血清中PSA水平,可以幫助判斷前列腺的狀況。一般情況下,前列腺癌惡性程度越高,血清中的PSA水平也越高。當血清PSA大於4納克/毫升而小於10納克/毫升時,前列腺癌的發生概率為30%~35%;當血清PSA大於10納克/毫升時,前列腺癌的發生概率可達67%,患者應儘早去醫院就診,接受專業、規範的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血PSA升高並不意味著一定罹患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急性前列腺炎等前列腺疾病也可出現血清PSA升高。不同的是,由癌症造成的PSA升高是持久性、進行性升高,而非短時間內的升高。因此,當發現檢查報告中血PSA升高時,應接受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切莫輕易認為自己患了癌而亂了陣腳。

通常,我們建議50歲以上男性、45歲以上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以及40歲以上、基線血PSA大於1微克/毫升的男性養成每年檢查一次血PSA的習慣。

病理診斷是確診前列腺癌的“金標準”

當PSA指標異常增高,且排除了前列腺炎等其他疾病時,應當警惕前列腺癌的可能。PSA是一個參考指標,並不是確診前列腺癌的依據,病理診斷才是確診前列腺癌的最終標準。

高度懷疑前列腺癌者,可以通過超聲引導下空芯針穿刺獲取前列腺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驗證病變的性質。多點取材可以顯著提高前列腺癌陽性檢出率。由於前列腺細針穿刺是一種創傷性的檢查手段,故應在排除其他前列腺疾病可能後再行檢查,以免引起身體不適。

延伸閱讀

《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中關於前列腺癌篩查的建議

高危對象

年齡大於50歲的男性。

年齡大於45歲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年齡大於40歲且基線PSA>1微克/升的男性。

具有以上前列腺癌高危因素的男性,需提高警惕,必要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對異常結果進行合理隨訪。

篩查建議

身體狀況良好、預期壽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宜進行基於PSA檢測的前列腺癌篩查,且在篩查前應瞭解篩查的風險和獲益。

血清PSA檢測每2年進行1次,根據患者的年齡和身體狀況決定PSA檢測的終止時間。

前列腺癌高危人群應儘早開展基於血清PSA檢測的篩查。

40歲以下男性無須篩查。

盧仁泉 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檢驗科主任助理、主任技師、碩士生導師,上海市抗癌協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實體腫瘤聚焦診療專業委員會常委,上海市中醫藥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委員,上海市免疫學會腫瘤免疫分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檢驗專科分會青年委員、分子生物學組秘書。

腫瘤標誌物是指腫瘤細胞產生或由於腫瘤的存在機體所產生的一類物質。這些物質可存在於腫瘤細胞和組織中,也可進入血液和其他體液,可利用化學、免疫和分子生物學等技術對其進行定性或定量檢測。隨著基因組學等技術的發展,腫瘤標誌物的檢測內容更為廣泛,腫瘤分子標誌物在腫瘤的輔助診斷和治療指導等方面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尚無理想的腫瘤標誌物

理想的腫瘤標誌物應符合以下條件:

①敏感性高,能早期發現和診斷腫瘤;②特異性強,僅腫瘤患者陽性,且能鑑別診斷良、惡性腫瘤;③腫瘤標誌物濃度和腫瘤大小、轉移、惡性程度有關;④存在於體液,特別是血液中,易於檢測;⑤與預後有關,具有可靠的預測價值。

然而,目前臨床上廣泛應用的腫瘤標誌物,沒有一種能完全滿足上述要求,其濃度變化不僅與腫瘤的發生、進展有關,也受到患者個體差異及部分良性疾病的影響。單個腫瘤標誌物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往往不高,需要聯合檢測多種標誌物,合理選擇多種腫瘤標誌物進行有機組合,並利用各自的權重來建立評分模型公式,方可為患者提供更為有效和準確的個體化信息。

針對不同腫瘤,有不同的腫瘤標誌物

目前已發現的腫瘤標誌物共有一百餘種,分為腫瘤特異性標誌物和腫瘤相關標誌物,其特性和檢測手段各不相同。針對不同的惡性腫瘤,腫瘤標誌物也各不相同。

腫瘤疾病及其常用的腫瘤標誌物

肺癌

細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癌胚抗原(CEA)、胃泌素釋放肽前體(ProGRP)、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CCA)等

肝癌

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異質體(AFP-L3)、去飽和-γ-羧基-凝血酶原(DCP)、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等

胃癌

CA72-4、CA19-9,以及胃蛋白酶原Ⅰ、Ⅱ及其比值(PGⅠ/Ⅱ)等

結直腸癌

CEA、CA242等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等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CA15-3、BRCA1和BRCA2、雌激素受體(ER)和孕激素受體(PR)等

卵巢癌

人類附睪蛋白4(HE4)、CA125等

此外,各類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等)、腫瘤細胞分子靶標和microRNA等新型腫瘤標誌物的研究和應用已成為目前關注的熱點。

腫瘤標誌物眾多,檢測須有選擇性

腫瘤標誌物種類繁多,臨床意義各不相同,需要結合臨床表現和其他檢查結果,有選擇性地進行檢測。以肺癌為例,NSE是檢測小細胞癌的首選腫瘤標誌物,對早期診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也可用於復發的預估;CYFRA21-1是非小細胞肺癌的首選腫瘤標誌物,特異性較高,對早期診斷和療效監測均有重要意義;CEA和ProGRP等標誌物可作為聯合檢測的選用指標。

腫瘤標誌物升高,要重視,別恐慌

腫瘤標誌物是判斷惡性腫瘤發病及療效的有力依據。發現某一腫瘤標誌物升高者,需引起重視,但不必過於恐慌,因為腫瘤標誌物的升高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導致。以甲胎蛋白為例,除肝癌外,懷孕、活動性肝炎等情況也會出現甲胎蛋白升高。患者可以定期複查(兩週或一個月後),觀察腫瘤指標的變化情況。若一次檢查發現腫瘤標誌物水平明顯升高,或反覆檢查提示腫瘤指標持續升高,應提高警惕,進行影像學等檢查,排除腫瘤可能。

徐燁 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經肛內窺鏡微創外科學組副組長、遺傳性腫瘤協作組副主任委員、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委員兼遺傳學組副組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腫瘤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多學科綜合治療學組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常委兼秘書長。

特需門診:週二上午

專家門診:週三下午

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源於人體癌細胞不受控制的增長和繁殖,是人體自身基因與環境等因素協同作用的結果。腫瘤其實是人體自身細胞的“叛變者”。

既然腫瘤的發生發展與人體自身基因有關,是否意味著腫瘤基因會遺傳給後代?腫瘤患者的後代必然會罹患腫瘤嗎?對於前來就診的腫瘤患者,醫生也常常會詢問其直系親屬中有無腫瘤患者,並將此作為制訂治療方案的一項重要參考。

那麼,

腫瘤與遺傳到底有什麼聯繫呢?

並非所有惡性腫瘤都有遺傳性

大部分腫瘤與生活方式、環境等因素有關,僅有5%~10%的腫瘤有遺傳性。這類腫瘤的產生是因為患者自身攜帶的遺傳物質會使細胞更容易癌變,而且這種特性可能會通過遺傳物質傳遞給下一代,導致此類腫瘤患者的後代罹患惡性腫瘤的風險較其他人群高很多,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腫瘤易感性”更高。遺傳性腫瘤包括遺傳性大腸癌、遺傳性乳腺癌、遺傳性卵巢癌等。

以遺傳性大腸癌為例:5%~8%的大腸癌為遺傳性大腸癌,遺傳性大腸癌患者的後代及直系親屬罹患大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胃癌等相關性癌症的風險大大增加。

基因檢測,幫助排查遺傳性腫瘤

家族中有若干腫瘤患者的健康人群,或者擔心會遺傳給後代的惡性腫瘤患者,可以通過基因檢測來判斷腫瘤是否為遺傳性腫瘤、評估是否攜帶腫瘤易感基因。對於一部分已經存在明確致病基因的遺傳性腫瘤,醫生可以根據基因檢測結果,向檢查者提供相關建議,或通過繪製遺傳家系圖譜、結合臨床特徵及基因檢測報告,及早發現遺傳性腫瘤高危人群,提出篩查建議和干預措施,降低家庭成員罹患癌症的風險。

遺傳性大腸癌主要有兩種:林奇綜合徵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前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綜合徵,其發病與人體遺傳物質DNA錯配修復基因MMR突變有關。50%~80%的林奇綜合徵患者會發生結直腸癌,還可能同時或異時發生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胃癌等一系列腸外腫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綜合徵。通常情況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致病基因有50%的機會遺傳給後代。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在青少年時期就會出現100~1000個腸息肉,若不及時篩查和干預,大部分患者會在45歲前發生大腸癌。

所幸的是,大腸癌的發生往往會經歷從息肉到腺瘤,最終發展成惡性腫瘤的過程。整個過程大概需要10年左右。如果能在出現息肉,或在腺瘤發展成腫瘤前進行干預,切除息肉或腺瘤,就能避免大腸癌的發生。

攜帶“易感基因”,並不一定患癌

遺傳性腫瘤增加後代罹患腫瘤的風險,但並不意味著後代一定會患癌。癌症的發生除了“叛變”基因作祟外,還需要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協同作用,且通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即便查出攜帶了易感基因,檢查者也不必過於擔憂,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定期隨訪,就能有效降低腫瘤的發生風險。

組稿:王廣兆、黃薏(大眾醫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