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战“疫”娘子军:她们联手施救让松滋大姐转危为安


病毒无情,广东有爱!连日来,一则“隔离病房里的歌声”短视频传遍了荆州人的朋友圈。原来,危重症患者胡女士经松滋和广东医疗队联合治疗后转危为安,病情降级为普通型,这其中,肇庆援助湖北医疗队中医专家为其特制的中医药治疗方案也对其病情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都不能分割……”

画面里,一名患者坐在病床上

与身旁3名医生一起,

边打着拍子、边兴奋地唱起了

《我和我的祖国》。

连日来,一则“隔离病房里的歌声”短视频

传遍了网络。


致敬战“疫”娘子军:她们联手施救让松滋大姐转危为安

▲图源:荆州日报


广东、湖北,中医、西医,清一色的娘子军


这四人中,陪在胡女士左右的,是伴她转危为安的三位医生——两位广东人,一位松滋人,清一色的娘子军。


致敬战“疫”娘子军:她们联手施救让松滋大姐转危为安


在胡女士右手边,一直搂着她的,是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周红梅。2003年她就参与过非典战役,当时是甘肃传染病医院非典危重病区的负责人。来到广东后,参加过甲流、非典、禽流感战役,所负责的病区没有出现一例死亡患者。


周红梅的右手边,则是松滋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文,从松滋市人民医院收治第一例重症患者以来,她每天都工作在与死神搏斗的第一线,无怨无悔。


而胡女士左手边,身材看起来略显瘦削的,是肇庆市名中医、肇庆中医院呼吸科带头人夏燕华。她是肇庆派出的年龄最大的医疗队员,同样曾参与过抵抗非典、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等传染性疾病的战役。


在镜头之外,还有中山市医疗队长袁小玲等专家的不懈努力。她们都已不再年轻,白色逐渐爬满了发梢,但她们和80、90后同事争抢着进舱;她们的体力已经过了巅峰,但每一天她们都忙碌着,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患者守住着生命的防线。


这或许正是粤鄂医疗队联手攻关阻击新冠疫情的缩影。其中,既有医患之间的互相信任和配合,也有广东和湖北两个兄弟省份医疗技术的集体贡献,还有中医和西医水乳交融的医学智慧,更有一份来自女性特有的坚韧力量。


致敬战“疫”娘子军:她们联手施救让松滋大姐转危为安


58岁的胡女士是松滋市新江口街道办石板坡社区的居民,一家5口中3人患病、1人发烧隔离,胡女士本人则危重型患者。2月3日入住该松滋市人民医院新冠肺炎重症病房,被确定为危重型病例,中间一度病情恶化呼吸衰竭;2月16日,体温基本恢复正常,病情开始出现转机。


在重症病房的这段日子,一向乐观的胡女士,也曾经有过悲观和沮丧,但家人的陪伴、医务人员的一路鼓励和自己病情逐日好转,“一天一天坚定着战胜疾病的信心。”


致敬战“疫”娘子军:她们联手施救让松滋大姐转危为安

▲图源:荆州日报


胡女士说,这段时间,所有参与救治的医务人员竖起大拇指给她打气加油,隔着面罩告诉各项指标好转、家人已经出院、孙子照顾得很好等各种好消息,给予她莫大的鼓励和安慰。


“这半个月来,她对我们中医药的接受程度很高,还特别喜欢我们带去的特制香囊。”夏燕华介绍,3月2日查房时,再赠予胡女士2个香囊,并为其打气,大家还和胡女士相约,出院时再一起唱歌。


排除万难执行“单人单方”,让中医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负责中医药的夏燕华和肇庆市中医院另两位中医专家娄勍、王艳丽一同,为胡女士制定了个性化中医药治疗方案,

并就地取材采用简易装置为其熬制中药,这对环节胡女士病的情起到了积极作用。


致敬战“疫”娘子军:她们联手施救让松滋大姐转危为安


除了胡女士,还有许多患者都喝过夏燕华他们定制的中药。


自2月12日到达荆州市管辖的松滋市后,肇庆医疗队、中山医疗队和广东药科大学附一院医疗队组成的广东医疗队便马不停蹄便投入到工作中,他们在病区改造完成后立即开展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当中。在最初医疗力量尚不算充足的几天里,不需参加值夜班的夏燕华坚持承担起了医院内所有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治工作。


夏燕华发现,松滋市十分重视中医治疗,患者也均在服用中药,但患者服用的方子是由当地中医院统一调配的固定几个药方。“针对每个人的年龄大小、体质的强弱,疾病的轻重分型,所伤正气的程度不同,用药也有所区别,所谓辨证论治,个体化的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中医的作用。”为此,每日一大早,夏燕华总是准时出现在病区,在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后,进入隔离病区开始查房诊疗工作。


“因为防控的需要,诊治的过程会变得比较繁琐。”夏燕华说,因为进入隔离区内的所有物品都禁止带出隔离区,所以她在诊治过程中记录下的内容、为患者开出的药方都要在隔离区内先使用工作手机拍摄下来,再传送到隔离区外的医护人员处,等她从隔离区出来经过消毒清洁后,再根据传送出来的资料开出处方。


除了危重插管患者和个别患者外,连日来,夏燕华参照国家新冠肺炎的中医诊疗方案和病患的寒热虚实情况,为每个患者都开出了更加贴合病人实际情况的药方,尽己所能做到“单人单方”,努力让中医在松滋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当地医院全力配合,变“大锅药”为单独煎药


方子开好了,单方熬药又成了难题。在松滋,所有患者服用的中药均由松滋市中医院使用中药机煎制,此前为了满足中药供应,松滋市中医院已是24小时不间断进行中药煎制。而煎药机都是大批量煎制中药,如今,为了便于观察和调整,夏燕华与同事给患者开方都为2至3天的量,所以要做到“单人单方”无疑增加了当地医护人员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


令人感动的是,当地医护人员不仅没有丝毫怨言,更全力配合医疗队的工作。考虑到中药机难以满足“单人单方”的要求,当地医院甚至紧急购置了一批电子煎药壶用来为患者单独煎制中药,并积极与医疗队协调解决如何在保温药壶无法带出隔离区的情况下,让患者服用中药的难题。


致敬战“疫”娘子军:她们联手施救让松滋大姐转危为安

▲广东援助湖北中医医疗队队员、肇庆市中医院娄勍为患者煎煮中药


夏燕华笑道:“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想到了在隔离区外煲好中药后,使用奶茶店的一次性杯子盛中药送入病区的方法。”目前,松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已有所改善。而全体医疗队成员正全力以赴救治病人,努力减少轻型、普通型患者向重症转化,提升重症患者的治愈速度。


松滋人民的信任是大家始终坚守的动力


“一切正在步入正轨,大家的信任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她告诉记者,工作时,常常会有患者追在她们的身后询问,“医生,我什么时候也可以开始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甚至有患者在治愈即将出院之际,会向她表达想要继续服用中药调理身体的想法——松滋人民全心全意的信任都是夏燕华始终坚守的动力源泉。


每日,结束了诊治工作的夏燕华还要经常参加下午和晚上的视频会议,了解疫情最新情况、学习最新版治疗方案、参加远程会诊、参与病例讨论、研究诊疗方案、掌握重症标准、中西医治疗分型……临危受命、千里驰援,与许多医疗队成员一样,在松滋的每一个日夜,夏燕华都在忙碌中度过。


但每一个忙碌的日夜,对夏燕华来说都意义非凡。


【供稿:国家援助湖北中医医疗队广东团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