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的孩子难沟通?用了这4招,我再也没跟孩子吵架了

孩子宅在家,“相看两相厌”

疫情当前,外面的情况让人担忧,家里的娃更是让人头疼。孩子迟迟不能入学,宅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久。

疫情之下的“朝夕相处”,让亲子问题无处可藏。

孩子吵着想出去玩,在家总是看电视,玩手机,又不好好学习,矛盾不断升级,亲子关系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孩子宅在家,父母孩子难免“相看两相厌”。

宅在家的孩子难沟通?用了这4招,我再也没跟孩子吵架了

前段时间还在感慨邻居家经常传来“河东狮吼”的叫声,都是孩子不好好上网课,把家长给逼的。

我家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儿子宅在家的这段日子,基本上把家里能玩的东西都翻了个底朝天。脚下布满“地雷”,一不小心踩到,直接给你来个脚底按摩,那酸爽就差眼泪滴下来了。

好几次,我都没能忍住,对着儿子怒吼:“把你的玩具给我收拾好,要不然我全扔了!”显然,这样的沟通没什么效果,最后还伤害了亲子关系。在这样充满冲突,焦虑的非常时期,和孩子沟通更加需要耐心和方法了。

宅在家的孩子难沟通?用了这4招,我再也没跟孩子吵架了

非暴力沟通,让孩子和父母“相看不相厌”

美国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中》提出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也叫爱的语言,它还有一个名字很温馨的名字叫“长颈鹿语言”。

宅在家的孩子难沟通?用了这4招,我再也没跟孩子吵架了

非暴力沟通,是相对于我们平日里习惯用的暴力沟通而言的。比如:

  • “为什么抢小朋友的玩具?你太霸道了!”
  • “为什么别人可以,就你不可以!”
  • “别跟我说那么多,现在马上回家!”
  • “和你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就记不住!”
  • ....

这种带着论断,否认,命令,说教式的语言方式是暴力的。忽视了孩子的感受与需要,并且将冲突归咎于孩子身上,但是又没有向孩子清楚地诉说我们作为父母的需要。长此以往,暴力沟通不仅会加剧亲子冲突,而且会导致孩子与他人的交流方式出现同样的问题。

而马歇尔·卢森堡提出的非暴力沟通,能专注于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从而促进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倾听和理解。

宅在家的孩子难沟通?用了这4招,我再也没跟孩子吵架了

掌握非暴力沟通,了解它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简单的说,“非暴力沟通就是要清楚地表达事情的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回到上文中我提到的孩子不肯收拾玩具,我发怒沟通的事情。现在重新运用非暴力沟通:我对儿子说:“宝贝,妈妈看到客厅里有一些你的玩具,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你可以把玩具放回你房间吗?”

分析非暴力沟通4要素:

观察:看到客厅有孩子的玩具

感受:我不高兴

需要:我需要家里保持整洁

请求:把玩具放回房间,明确告知孩子,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它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

具体掌握非暴力沟通每个要素:

解析(一):观察,但不带评论

什么是我的观察,区分观察和评论。我们很容易在观察之后,就立马对孩子进行评论,比如家长看到孩子没有分享,就说“你不和小朋友分享,你不能这么自私”。“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比如:

观察:我看见你今天和昨天都没有收拾玩具

而不是评论:你从来都不收拾玩具

宅在家的孩子难沟通?用了这4招,我再也没跟孩子吵架了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平时习惯用的“总是”、“从不”通常表达的都是评判。·

评论:孩子看电视总是入迷

观察:孩子一看电视,每次都至少1个小时

评论:孩子从不分享

观察:上次玲玲来我们家,你没有分享你的玩具给她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要素观察,只需要我们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进行客观的观察,而不是对孩子进行评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贴标签”。

宅在家的孩子难沟通?用了这4招,我再也没跟孩子吵架了

解析(二):区分感受和想法

我的感受如何,体会和表达感受。如果孩子打翻你的护肤品,你可能会气愤地说“你真可恶”,而这是你的想法,却不是你的感受,表达感受应该是“”你打翻了我的护肤品,我感到很烦躁”。

马歇尔·卢森堡建议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比如:“你没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你说话不算数,我很生气。因为我想你能按时把作业写完”。

宅在家的孩子难沟通?用了这4招,我再也没跟孩子吵架了

解析(三):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是急于批评,抱怨;正视自己的需求,勇敢说出自己的需求

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当孩子让家长抓狂的时候,大多数爸爸妈妈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是更倾向于批评,抱怨。比如,如果孩子随意把外套丢在沙发上,而没有挂在衣柜里,我们可能就会说“你怎么又乱丢东西,我说了多少次 ,你怎么这么懒....”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也就是说对孩子的批评,实际上是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需要孩子把衣服放在衣柜里,需要他养成这个好的习惯”。而批评,抱怨的沟通方式,不仅沟通无效,还有可能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全职妈妈带孩子的每一天都是很辛苦的,有时候会忍不住向丈夫抱怨:“你知道我一整天都没休息过,从早忙到晚,把这几天的脏衣服都洗了,收拾孩子的玩具,准备了孩子的午餐,一家人的晚餐,带着孩子去超市买了一大堆的生活用品....”可还没说完,丈夫很可能就已经不耐烦了。

其实,只要告诉丈夫:“我今天累坏了,晚上想休息了。”我们总是委婉地表达自己,试图让对方主动发现我们的需求,而不直接说我们需要什么。

昨天,我直接对儿子说:“妈妈,今天累坏了,想休息一下,你自己玩一下吧。”结果儿子表示很理解,自己乖乖的去玩了。比起抱怨,批评,妈妈表达需求,勇于“示弱”的沟通方式,孩子更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宅在家的孩子难沟通?用了这4招,我再也没跟孩子吵架了

书中提到,一般来说,我们的文化倾向于把个人需要看作是消极的、具有破坏性的。如果一个人公开表达自己的需要,就很可能被看作是自私的。

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揭示个人需要,尤其是对妈妈而言,因为妈妈的形象常常和无私奉献联系在一起。好像在大家的印象中,妈妈这个身份就是该为家庭付出的,不曾有过需要。无论是和孩子,还是和家人的沟通,我们都要勇敢的说出自己的需要。

宅在家的孩子难沟通?用了这4招,我再也没跟孩子吵架了

解析(四):请求要具体,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

为了改善生活,解决问题,我的请求是什么?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清楚的告诉孩子,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比如,我们对孩子说少花一些时间在玩上,就不如具体表明,每周至少抽出两个晚上的时间练习作文。

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孩子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更要尽量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

书中有一个例子,一对父子来进行心理咨询。父亲对15岁的儿子说:我只是希望你能有一点责任感,这个要求难道过分吗?咨询师问父亲,孩子要怎样做才算是有责任感。父亲表示,只是想让孩子听话,不要固执己见。可矛盾的是,这位父亲表示,即使他的孩子真的很听话,也不能说明孩子是否有责任感。

抽象的语言无助于深化自我认识。对孩子的请求,需要落实到具体发生的事情上,和孩子表达清楚,你对孩子的请求到底是什么,要具体。

宅在家的孩子难沟通?用了这4招,我再也没跟孩子吵架了

或许我们和孩子的沟通并不会每次都有效,都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但是在这点滴相处之间,孩子能够感受到家长的改变。相信不再使用暴力沟通,孩子也会有所改变。孩子会在家长的每一次非暴力沟通中,逐渐学会谈话和聆听。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非暴力沟通中心”的创办人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曾说过一段话:“在世界各地,在每一种文化中,人们都在打两场比赛中的一场。其中一场比赛被称为‘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另一场比赛叫‘我怎样能让生活更精彩。”

运用非暴力沟通,就是想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