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康震身临大明宫,领大家感受“千宫之宫”宏大富丽

看过《中国诗词大会》在第五季朋友,应该都注意到,这一季节目的出题,不再是仅仅局限于诗词知识的考察,开始对我们中国的文化历史,建筑历史,绘画历史,都做了适当的延伸。

其中的“身临其境”题,就是注重这种考察的集大成者。或介绍一座山,或介绍一座园林,或介绍一个处名胜古迹,等等。节目组的这个安排,让诗词大会的场景也拓宽到了外面,让我们一边在欣赏祖国的河山秀丽,一边学习我们的大美文化。

中国诗词大会:康震身临大明宫,领大家感受“千宫之宫”宏大富丽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这季节目的第一道“身临其境”题,这是康震老师来到了大唐的皇宫“大明宫”!给大家出了如下的题目。

以下三联诗句,有哪一联写的不是大明宫?

A: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B: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C: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

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

”。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占地面积约3.4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

那么上面三句诗与大明宫有何关系呢?咱们这就以一个选项一个选项的看。

中国诗词大会:康震身临大明宫,领大家感受“千宫之宫”宏大富丽

A选项里的,“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它是岑参写的诗句,出自《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_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看题目就知道,它说的就是大明宫。前两句说的是大明宫暮春时节的早朝景色。

然后颔联和颈联分别说大臣和天子上朝的气势和威仪。尾联说的是,凤凰池上歌一曲阳春白雪,谁想唱和可真会知难却步。

中国诗词大会:康震身临大明宫,领大家感受“千宫之宫”宏大富丽

因为这是唱和诗,还得夸一下原作的。即点出酬和之题,表示谦卑,恭维对方,但又不失礼仪和雅致,有浓厚的宫廷诗痕迹。

我们看B选项,“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句应该大家比较熟,是王维写的。还是唱和姓贾的。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_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这一首写得比岑参的还要宏大和富丽堂皇,画面感更丰富更热烈。

中国诗词大会:康震身临大明宫,领大家感受“千宫之宫”宏大富丽

这首诗写得分为三个层次。首联写早朝前的准备;中间二联写早朝的威仪;尾联写早朝后的行动。

整首诗利用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描绘了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气氛,与皇帝的尊贵与威严。作为和诗,但此诗不和韵,只和其意,也是别出心裁。但用语堂皇,造句伟丽,格调和谐,独具特色。

到这里大家也都看出了,这两首诗都是和贾舍人的,那么这个贾舍人究竟是谁呢?他究竟写了什么诗?让唐诗两大家都跟在屁股后面,乐颠颠的。

贾舍人,就是指贾至(718—772),是唐代官员,曾在朝任中书舍人。他写的大明宫诗,是叫《早朝大明宫》

早朝大明宫 贾至

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贾至的这首诗,当时颇为人注目。不但岑参、王维作诗相和,诗圣杜甫也有和诗。


这首诗第一联,是描写一个“早”字,第二联写大明宫的景色,第三联写百官上殿朝见的情况,第四联是感恩效忠的话。

全诗把皇宫豪华的气派以及百官上早朝时严肃隆重的场面写得活灵活现,圣制诗的色彩很浓。

到这里我们也自然知道,康震老师出的题的答案,肯定是C,“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这句诗大家也不陌生,是大家都在书本上学过的杜牧的《过华清宫》。

中国诗词大会:康震身临大明宫,领大家感受“千宫之宫”宏大富丽


唐诗的宏大气象,似乎与大明宫的宏大和华丽,在某些方面也是相通的。

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也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规模宏大、格局完整,曾被称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这让处在这个环境里的君臣,心胸和格局,肯定也格外的阔大起来,然后就对唐文化进行由上而下的辐射。

中国诗词大会:康震身临大明宫,领大家感受“千宫之宫”宏大富丽

大明宫的宏大,不但赋予了当时家国文人的胸中沟壑,也开创宫殿建筑布置方式。

它甚至还奠定了东亚中古及其后的古代宫殿制度,是唐以后中国宫殿建筑之范本,对中国明清故宫,及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宫殿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所以说,一座大明宫,是中国诸多文化的集大成,在《中国诗词大会》里,又一次被大家近距离关注,说明它的影响还在继续。这也更加表明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化文明,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一座大明宫,也是今人了解大唐的一个窗口!

中国诗词大会:康震身临大明宫,领大家感受“千宫之宫”宏大富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