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正确的做法是啥?

京东李达康


秦国连年伐韩,目的就是拿下上党高地,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钱。赵国却渔翁得利,天上掉下上党这个大馅饼。所以,赵国立即派兵接手上党,秦国当然不能忍,于是也向上党派兵。你派兵、我就派兵,你增兵、我就增兵,长平之战也就不得不发了。


大战得有一个过程,很少一触即发、触发就打的,都是这样一点儿一点儿累积起来的。所以,战争得有策源地。秦赵长平之战的策源地是上党,而发起这个策源的,是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具体事件是冯亭举上党十七城降赵。

所以,长平之战是一个过程。从战争酝酿到战争结束,持续了将近3年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赵国完全可以做出有利于己的战略设计和战略调整。但是,赵国的僵化操作,阻止了所有的可能和变数。

01.秦国是战略主动方,而且很坚定

战略是一个方向性的选择。对于秦国来说,可以打也可以不打。对于赵国来说,可以要上党也可以不要上党。所以,打不打与要不要就是秦赵各自的方向性选择。

对于秦国来说,从朝堂到前线,早就做出了选择,就是要打,不仅要拿下上党郡还要痛击赵国。

秦国的远交近攻之策是在昭襄王时期定下的,也就是死命地揍魏国、韩国和楚国这些伸手就能够得到的国家,而重金交质齐国和燕国这些够不到的国家。所以,打韩国、打魏国、打楚国,秦国从来不犹豫,因为大战略早就定下了。

在上党之战前,这几个国家已经都被秦国打怂了,该割的地也割了、该赔的款也赔了。所以,秦国的战略趋势,就是要奔着赵国来,甚至直接大举东出、横扫天下。但是,在这之前,秦国得办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拿下上党高地。

这片被太行、王屋、太岳包围的高地,直接控制着东出太行上的关键通道,也威胁着中原通道。所以,对于上党,秦国是一定要拿下的,这不是十七座城池的问题,而是整个天下的问题。以前是出不出函谷关的问题,现在则是出不出太行山的问题,而问题的关键就是上党高地。

拿下上党,秦国首先就会遭遇到赵国这个强大对手。

除秦以外的六大战国里面,齐国灭了一次燕国、燕国又灭了一次齐国,这俩东西不用秦国打,难兄难弟互相打着玩,就已经自废武功了。

楚国被打得迁了都城,魏国被打得大气都不敢出,韩国就更不用说了,打完了还得接着打,而且正在打着。

所以,就剩下一个赵国,国力尚在,而且赵国很能打。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赵国的武力值就没下去过,要文学风流、赵国不行,要变法革新、赵国也不行,但是要打仗,赵国至少能雄冠三晋。所以,秦国肯定要跟赵国干一仗,不干服赵国,就别想踏实地东出天下。

所以,面对上党这个局面,秦国的战略决策很坚定,一点儿也不犹豫,不仅要上党十七城,而且还要借这个机会痛打赵国一顿。

02.赵国是战略被动方,而且很犹豫

在上党问题上,秦国一直很积极、一直很主动,决策一直很坚定。但是,赵国就有些悲剧了。

上党问题,对于赵国是一个忽然而至的新问题。

秦韩打得你死我活、赵国作壁上观,这局面挺好。勿需讨论赵国会不会安不忘危、担心秦国打完韩国就揍它,赵国朝堂就没这个程序设计,就是看热闹,而且看得很开心。

秦国攻占野王后,彻底把上党高地跟韩国本土给分割了。这时候,脱离韩国本土支援的上党,就等于是秦国的了。于是,韩国跟秦国签订了城下之盟,割上党郡以求和。突然,韩国的上党太守玩了一个大幺蛾子,带着上党郡投降赵国了。所以,上党问题忽然而至,赵国上下不仅没有准备而且也没有想到。

上党高地,到底是烫手山芋还是天降馅饼,赵国彻底懵了。所以,对于上党问题,赵国是一种非常被动的态度,他之前没想到、现在也没准备。

不接收上党,赵国舍不得,因为上党十七城啊,真得好。接收上党,赵国马上就会遭遇下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与秦国开战。对于这个问题,赵国更没有准备,而且完全就不想跟秦国打。在昭襄王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政治绩效已经彻底显现,秦国就是战国第一强国,打谁谁死、揍谁谁服。所以,赵国不想跟秦国打,甚至都不敢跟秦国打。

所以,赵国的战略决策就一直很犹豫。

第一个问题:要不要接收上党。

朝堂上分了两派:一派主张接收、一派主张不接收。最后,贪婪占了上风,赵孝成王和平原君拍了板:接收上党十七城。

但是,接收上党的依据是什么?

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

赵国君臣,无论是主张接收的、还是拒绝接收的,统统没有把上党高地当成一个关系生死存亡的战略要地来考虑。上党问题,在赵国君臣的头脑中,就是一个占不占便宜的利益问题,就是钱的问题。

秦国的战略依据是远交近攻和东出天下,是制胜天下的大国策。而赵国的依据却是城池、却是钱,是占不占便宜。这就是双方的格局差异。

赵国把上党问题定性为一个利益问题,也就是钱的问题。钱的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要命的问题,更何况上党这么一个飞来之财。但是,战略问题和国策问题,却可以要命。

北宋拼死了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代君主,非要惦记幽云十六州。因为在北宋的这两代君主看来,幽云十六州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战略问题和国策问题。如果是十六座城池,根本就不用费这么大的劲。满清割据东北,简直就是拿大扫帚横扫,大明不仅撤军而且赶紧移民,辽东不要了,全给你。但是,关宁防线,满清就死活也过不去。因为辽东是钱的问题,关宁是命的问题。

所以,长平之战的局面就是:赵国要钱、秦国要命。

于是,秦国的战略决策很坚定,就是奔着玩命来的;而赵国的战略决策就很犹豫,它是奔着抢钱来的。所以,秦国一定要用战争手段解决这个要命的问题,而赵国则尽量不想用战争手段解决这个抢钱的问题。

于是,第二个问题,就是:要不要打上党之战,也就是长平之战。以及,赵国马上遭遇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上党之战要打多大规模。

对于这两个必须要用命来解决的问题,赵国就一直没想好。

前260年4月,秦军出击上党,赵国老将廉颇应战,战场上开始有了死伤。

前260年6月,秦军攻占二樟城和光狼城,赵军被击败。

前260年7月,秦军发动猛攻,赵军全面防守。

秦军很主动,赵军很被动,因为秦国决策坚定、赵国决策犹豫。庙堂问题,直接影响了军事问题。

之后,秦赵开始议和。

但是,秦国是一边议和、一边增兵,不仅把关中精锐全派到长平前线,而且还把名将白起也给派了过来,甚至秦昭襄王亲赴前线。所以,秦国就没想跟赵国议什么和,能打得过你、打过你还有好处、你还这么不要脸,凭啥不往死里打。

赵国呢?白白耽误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调整期。

秦国打韩国,韩国朝堂没脑子、一怂到底,于是割地求和。但是,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却有脑子,硬是把秦韩之间的问题转变成秦韩赵之间的问题,就是拉过赵国、把问题扩大化。

赵国也可以这么做,一直跟魏国亲近,跟齐国、跟楚国的关系也比秦国近,因为秦国是天下公敌。所以,赵国完全可以把上党问题转变成六国问题,就是不要上党郡也得把魏国和齐国的拉进来。但是,秦赵议和了,其他战国也就没有插手的必要了。

于是,暴风骤雨般的长平决战就开始了。前260年9月,赵军在被围困四十六天后投降,然后被秦军集体坑杀。

03.赵国到底应该怎样正确应对上党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就是冯亭出幺蛾子、携上党十七城降赵的问题。赵国基本无解。

两个原因:

一个是上党太诱人。接收了就得跟秦国干,但不接收却真心疼。就是发动百万大军攻占上党,都不见得能夺回来,现在从天而降,赵国还担心馅饼太大把自己砸死吗?

另个一是不接收上党真得跌面儿。七大战国都是大国,大家不仅要地要钱,还要脸。你赵国放着上党郡不敢接收,就是明摆着怕了秦国,以后真心不好出来混。

所以,就是不从战略角度考虑上党问题,赵国也得接收。

如果我们替赵国考虑一下,那就是:秦国占了上党,肯定也不会消停,马上就得揍赵国。因为韩国和魏国都揍服了,不打赵国还能打谁。

赵国派兵接收,秦国派兵攻占;赵国增兵、秦国也增兵,然后就是几十万规模的大军对峙。这个情况,可能真得超出赵国君臣的初衷设想。但是,这个时候,赵国也就可以采取战略调整了。也就是说,赵国可以在战略调整中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该怎么调整呢?

一个是学上党太守冯亭,把问题扩大化。

冯亭能把秦韩上党问题扩大化,扩大成秦赵韩三家的问题,那赵国也可以。

在长平之战前,公孙衍在前318年搞了一次合纵战争,楚魏韩赵燕五国伐秦;孟尝君在前296年搞了一次合纵战争,齐韩魏三国伐秦。

所以,赵国可以借上党之机,再次组织一个几国伐秦的合纵战争。而且,赵国不缺盟友。第一个盟友自然是韩国,因为上党郡本就是韩国的,替韩国打仗,韩国应该会同意。韩赵魏三家本就有同盟基础,所以魏国也可以争取。还有楚国和齐国,只要赵国能给出好处,这两家也不会完全不管。

另一个是放弃犹豫、坚决作战,就是要定了上党。

赵国长平之败,并非完全因为军事不行,很大原因是庙堂犹豫。赵国庙堂一直把上党问题当成钱的问题,所以犹豫着打还是不打、犹豫着打大还是打小。当秦国已经调集关中精锐,增兵到了几十万,赵国就真得没有犹豫的必要了。所以,只能拼死去打。

长平决战是赵国主动发起的,因为是赵括组织赵军全线出击,所以才中了秦军的埋伏。而赵国为什么要主动出击呢?纸上谈兵的赵括谈不死赵国四十多万大军,主要是赵国扛不住战争消耗了,赶紧计划着打一仗了事。

决战打完,打赢了,赵国全定上党;打输了,赵国退出上党。

所以,赵国主动决战并不是因为它坚定要打,而是开始要退出不玩了,所以孤注一掷了一把。如果赵国能举国动员,就是跟秦国干到底,它应该做的是征兵征粮征物资,跟秦国死耗。甚至,这时候怎么也得求援韩国、魏国以及楚国和齐国了。燕国别指望,它是秦国的狗腿子,不偷袭赵国就不错了。

长平之战,赵国的问题不是打了败仗,而是败得太惨,四十多万青壮劳力全部报废。所以,败不是问题,惨败才是问题。

如果要规避这种惨败,赵国还可以单方面退出。

一个是彻底求和,给你上党,我就是不玩了;另一个是单方面撤军,你秦国爱咋咋地,我赵国就是走了,退守上党盆地之外的太行屏障。这么做,赵国不会败得这么惨。

秦国呢?

秦国当然想暴揍一顿赵国,但是秦国更想要的是上党郡,上党郡才是主要矛盾。暴揍赵国是占据上党以后要考虑的事情,所以也没必要这么心急。

而且,秦军为了打长平之战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之所以活埋赵军那么多人,是因为自己也死伤惨重,甚至都没有粮食养活这四十几万投降的赵军。所以,赵国只要退出上党、跟秦国说不玩了,秦昭襄王也不会去死干到底,非要拿下邯郸、灭了赵国。

因为七大战国已经存续了好多年,玩一场灭国战争,秦国庙堂没做好这个准备,可以说是没这么大的胃口,也可以说是没这么大的想象力。所以,长平之战在打完之后,前线将军白起就是要灭了赵国,而秦国庙堂呢?却非要停战。直接原因是范雎嫉贤妒能,但根本原因是秦国庙堂没有灭国的想法。

不用再打仗、不用再花钱,秦国欺负了韩国还欺负了赵国,自己还拿下了上党郡,真是要实惠有实惠、要面子有面子。所以,秦国不会非要干死赵国四十万大军才停战,全定上党郡肯定会停战。

但是,犹豫的赵国朝堂,却一直犹豫着,犹豫着要不要接收上党、犹豫着要不要跟秦国干仗、犹豫着跟秦国干多大规模的仗。最后,孤注一掷、主动出击,不是改变犹豫而是在退出之前犹豫着最后一搏。结果,也就只能悲剧了。

所以,长平之战打败,要负责的得是赵国庙堂,不是什么纸上谈兵的赵括;长平之战惨败,要负责的更得是赵国庙堂,也就是赵孝成王和平原君这伙人,而不应该是赵括和前线赵军。


减水书生


正确的做法就是廉颇的策略:坚守防御,长期消耗,直到把秦军拖垮。

第一,赵国野战打不过秦军。

这不是替秦军吹牛,赵军野战是真的打不过秦军。

长平之战初期,廉颇也曾积极迎战秦军,但是战斗异常艰难,始终处于下风。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四月,秦将王龁发动进攻,廉颇迎战。赵国军队击伤了秦军的侦察兵,秦国军队的侦察兵斩杀了赵军的裨将茄。六月,王龁再次进攻,攻破赵军阵地,斩杀赵军四名都尉,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二樟城和光狼城被秦军攻占。

经此一战,廉颇已经认识到赵军不可能在野战中击败秦军,率军退至丹河东岸,高筑围墙、固守营垒。秦军发动强攻,虽然小有斩获,但也伤亡惨重。双方陷入对峙。

为什么赵军野战打不过秦军?

一是赵军人少。总体来讲,长平之战,秦军始终比赵军多二十万左右。

根据史记记载,整个长平之战,赵军45万人全军覆没。但是这45万人并不是一次性死伤的,是赵军前前后后所有战斗伤亡的总和。赵括替换廉颇时,带来了援兵20万,这些人也包括在45万赵军里。可知,廉颇守长平时,手下只有25万人。

秦军曾发动河内郡15岁以上男丁增援长平,增兵后兵力达到60余万。那么,增兵之前,秦军兵力可能在40万人左右。远远超过廉颇手下赵军。

二是,上党属于山地,不利于赵军骑兵作战。


岳飞讲,步兵利险阻,骑兵利平野。赵国胡服骑射以后,战斗力大增,拓地千里。靠的就是骑兵超强的机动性和冲击力。但是骑兵也不是万能的。

崎岖险峻的山地,就是骑兵的克星。在这种地形上,骑兵的优势很难发挥。反而有利于步兵作战。

上党地区全是山地,因此根本不适合骑兵作战。赵军选择这里作战场,简直是扬短避长!以几之短,攻秦军之长,焉能不败!

野战打不过,就只能坚守防线。

打仗,无非是野战和阵地战。既然野战肯定打不过,那就只好打阵地战拼消耗!直到把对方拖垮为止。

打阵地战,赵军作为防守一方有很大优势。因为在战国时期,攻城武器比较落后。要攻下一座城池非常非常困难。

正如赵国平原君所讲,发动百万大军,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这是大实话。

秦军要想攻破赵军的坚固防线,也是势比登天。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费尽心机使用离间计,欺骗赵王用赵括替换廉颇。秦军在长平一共死伤20多万人,可能大部分是强攻廉颇防线时被杀伤的。



如果赵王不是昏君,让廉颇继续坚守下去,长期对峙,秦军必然退兵。因为秦军的后方更远,粮草转运更加艰难,秦军人数更多,消耗也更大。

在坚守阵地的同时,如果赵国能够积极联络齐国、楚国、魏国、韩国等其他诸侯国一起攻打秦国,秦国就有灭国的危险。

不出一年,秦军必然退兵!

可惜,赵王昏庸。


上将嗳福斯


正确评价长平之战,赵国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一、接受上党是正确的做法。

上党是赵国西南部的屏障,离赵国的首都邯郸很近,假如上党落入秦国之手,邯郸时刻都处于秦国的攻击之下,对赵国构成极大威胁。

从韩国手中接受上党,当然会激怒秦国,招致秦国的攻打,但是,秦国是个好战且欲兼并六国的国家,赵国一味的害怕、逃避,消极对待,并不是好办法。秦国只要愿意,它随时都可以攻打赵国,不需要任何借口。它得到了上党,想攻打赵国,照样可以攻打,并不是它得到了上党,赵国就从此天下太平了。所以,对秦国积极防御、在防御中进攻才是正确的策略。

而且,赵国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上党大片土地,把西南部国境防线向外扩展百余里,将会极大地提高赵国的安全系数。

二、广泛缔结巩固的军事同盟。

赵国要与齐楚燕韩魏搞好关系,建立巩固的军事同盟,不互相攻击,不四面树敌,把秦国当做主要敌人。赵国要把巩固同盟友好关系,当做长期国策来实施,而不是临时抱佛脚。

三、任人唯贤,在战场上选拔将帅。

赵王要树立任人唯贤的思想,把具有真才实学的人选拔上来,使赵国后继有人。选拔将帅,自然要在战场上选拔人才,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远离奸佞小人、讨好奉承之辈。

第二、三两点是要从日常的治理措施上就要贯彻实行的,并非是开战了才去实行,那只会是马后炮。

四、发布战争动员令,全国进入战备状态。

在秦国还在进攻韩国的时候,赵国就应该预见到秦国会继续向上党地区及赵国境内深入,就应该预先向全国发布战争动员令,全民备战,严阵以待。

上党边境地区应该充实廉颇的军事力量,派遣多名将领协助廉颇进行防守,而不是只让廉颇的边防军孤军奋战。

如果这样实行了,廉颇的边防军也不会前期防守节节失利,甚至还有可能,秦国见到赵国重兵把守、严阵以待,看到讨不到什么便宜,而暂时退兵,另寻战机。

五、放手任用廉颇。

廉颇将军的军事才能是经历了长期战争考验的,应该相信廉颇将军,这时候需要的是对廉颇将军的支持,充实其军事力量,而不是削弱甚至剥夺廉颇将军的权利。在兵法上,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会导致士兵离心离德。

实际上,廉颇将军的以逸待劳,待机出击的战略是正确的。如果贯彻实行下去,必然会耗竭秦军的锐气和士气,最终打退秦军。

五、组建增援部队,启用乐毅将军,整装待命。

赵王还需要组建后援部队,视前线战场情况,随时驰援。

这时期,赵国望诸君乐毅大约六七十岁,没有得到重用,(孟尝君田文已死),这时可以启用乐毅将军,率领军队辅佐廉颇将军与秦军周旋;或者留在赵王身边参谋军事,会大有助益。

六、派出外交使节,出使山东五国,以取得其支援。

分派外交使节,出使齐、楚、韩、魏、燕国,争取他们出兵支援,只要有一两个国家支援,秦国还是很害怕的,会退兵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如果不是秦国的离间计,楚、韩、魏都有可能出兵援助。

以前,上党守冯亭投降赵国时,就是希望韩赵结成同盟,共同抗击秦国,只可惜,在这次秦国攻打韩国的缑氏(今河南偃师市南)和纶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时,就是威慑韩国不要插手长平战争,但赵国并没有意识到秦国对赵国的威胁,并没有派兵支援韩国,形成韩赵共同抗秦。否则,就不会有后面的长平之战了。

七、派出浩荡、威严的外交使节团和说客,出使秦国。

目的:1、威慑秦国心理,打击其嚣张气势;2、打探秦国军队调拨情报;3、收买内奸,左右秦国决策;4、向秦王说明上党归赵情形,打消其愤怒心理;5,表明山东五国联合抗秦的态势;6、说明赵军严阵以待及抗秦的决心和信心等。


南宫外史


赵国如果想赢,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换将!长平之战是“山东最强”赵国和“战国最强”秦国的一次强势PK,赵国是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军事实力直追秦国,这才给了赵孝成王硬扳手腕的勇气。

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把长平之战的失利全部归咎在赵括头上,赵括冤枉么?肯定不冤!但是赵括如果不为了出风头选择退而求次,长平之战的结果就得另做他论。


我们深度挖掘长平战场,你会发现赵国就是在“换将”中开始为失败埋下伏笔,所有不利于赵国得天平也是在“换将”中开始失衡,而换将背后是赵国政治倾斜诱发的一些列蝴蝶效应。

长平的爆发的的原因是赵国插手秦国上党事宜:

“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

很明显冯亭意在祸水东引,偏偏这么明显的伎俩赵国就是愿意上当。我在前面说过长平中赵国失利最根本的原因是政治失衡,这种失衡从赵国接手上党就已经开始。


对外失衡

赵国摆出的是有便宜不占的心态去介入秦、韩两国外交,秦国欺负韩国惯了,而且韩王已经表态愿意割让上党地区求和,至少在国际关系中,根本没有赵国的戏份,是赵国强行介入。

赵国的崛起和图谋上党地区,除了赤裸裸的打秦国耳光,给其他诸侯国同样带来不小的压力。我们再看看赵国的邻居,废齐、弱燕、不入流魏……毕竟经不起岁月摧残,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抗衡赵国。

赵国的姿态是:你们都悠着点!

所以赵国在发动长平之战的时候,出发点是建立在破坏国际关系的基础上,赵孝成王甚至都没有考虑打着劫富救贫、惩强扶弱的口号,联合其他诸侯国一起扛秦,只是想一口吞掉到手的上党郡。


对内失衡

赵国接手上党郡后,秦国开始疯狂报复,廉颇作为赵国首选将领负责指挥全军。客观的评价廉颇有资格、也有能力指挥这场战役,但赵孝成王对廉颇却很不满意,因为廉颇太磨叽:

“赵王数以为让。”

赵孝成王认为廉颇胆小不敢打仗,廉颇打仗的时候赵孝成王还是个毛头小子,为什么不得信任?何况廉颇盛名已久。这里就得提到赵国的政治局势。

  • 赵孝成王长期被母亲赵威后权利压制,没有太多机会施展自己的治国才能,等到现在中央集权,他太着急于建功立业,迫切的想证明自己。
  • 廉颇、蔺相如等老臣确实能干,但也是赵国的权臣,在赵国政治体系影响力大,盘根节错,这让年轻的赵孝成王很担忧,他需要培养自己的政治班底。
  • 赵孝成王缺乏君主判断力,这里的君主不是指明君还是昏君,单纯的指政治能力。我们关注他在长平之战开始,一直没有主动表态自己的政治见解,反而受平原君、楼昌这类人错误的引导。

要明白长平战场的决策,最关键的是君主决策,君主的影响力才是绝对权利。相比秦昭王对范睢的一如既往,年轻的赵孝成王表现的过于轻浮,中了范睢的离间计也就理所当然。

如果用反证法论证,廉颇的战术显然没问题。

廉颇唯一的诟病就是连续吃了三场败仗:

“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我先确定廉颇的战败只是局部失败,并不是影响长平战败的决定因素。首先,这几次战斗类似遭遇战,双方还没有拉开架势只是试探性的攻击。其次,赵国军事实力确实不如秦国,虽然是试探性进攻但赵国明显打不过。

廉颇身经百战,自然明白里面的门门道道,所以选择坚守不出,谋定而后动。这下轮到秦国人难受了,攻不下,打不动,除了隔着防线过过嘴瘾,双方只能干耗着。而这种类似龟缩的战术让赵孝成王很不满意,却是最实用的。

如果赵国坚持干耗着……

长平战场会进入僵持间断,赵国虽弱也不至于被秦国分分钟耗死,战事会直接延伸到比拼补给的阶段。很多人说,赵国输就输在综合国力,打到后来缺粮才输的。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缺粮是赵括被包围后断了粮道才开始的,如果赵国坚持廉颇路线,倾举国之力补给长平战场,谁输谁赢还不一定。而且赵国有很大机会能借到粮食。


等到双方都不愿意耗的时候,战争会以外交的方式来交涉。秦、赵两国都不傻,战国不是两个国家对拼,其他诸侯国还在虎视眈眈,而且整个战争倾向对秦国并不友好。

在商鞅变法后山东六国都被秦国欺负了一圈,他们对秦国的态度非常警觉。如果赵孝成王不换将,山东六国还是很大可能性倒戈赵国,那秦国可就危险了。

很可惜,赵孝成王缺乏气量,在外交上连续出混招,把自己的后路彻底斩断,又把廉颇撵出长平战场,而赵括又不知天高地厚的站了出来……等等等,缺了多根弦的低级操作终于让赵国入坑,长平之战最后以白起坑杀四十多万赵卒谢幕,赵国则彻底沦为二流国家!


我不是易中天


长平之战,赵国最大的败笔,是在战争打了一段时间,双方陷入胶着阶段后,接受秦国的和谈。

从国力看,赵国综合实力不如秦国,但在军事上并不比秦国弱,但在后勤保障上却远不如秦国。

所以,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只有两种打法,一种是主动出击,这是后来赵括的打法。事实证明,这种打法最终失败了,导致赵国四十万人被坑杀。

还有一种打法,那就是廉颇的打法,不主动出击,让秦军打攻坚战,这种打法,秦军也很痛苦,毕竟防守比进攻的损失小。后来诸葛亮北伐,司马懿也是一位防守,结果诸葛亮一点办法也没有。但是,与诸葛亮面临的局势不同的是,进攻方秦军的后勤保障比防守方的赵国强,

因此,赵国要想守住,就必须要有持久的后勤保障,最终把秦国拖垮,秦军自然退兵。

然而,赵国本身的后勤是不足的,这样一来,就必须向其他国家借粮食。要让人家接粮给赵国,赵国就不能首鼠两端,与秦国媾和。换句话说,赵国必须拿出于秦国决一死战的决心与行动。

可是,赵国居然在战争进行到胶着之时,与秦国讲和,如此一来,其他国家自然信不过赵国。我借了粮食给你,却得罪了秦国,你赵国反而和秦国和好了,这么蠢的事情,谁愿意干?

所以,赵国要打赢长平之战,或者守住长平。首先不能主动进攻,其次要与秦国死磕到底。在此基础上,寻求各国在后勤上的支援,也许还可以争取到军事上的支援,只有这样,才有获胜的可能。


孤舟钓江雪


从战国后期的局势上看,无论赵国怎样做都无法避免遭到秦国重创的命运!这是因为作为在战国后期,唯一尚有余力对抗秦国的力量,赵国早已被秦国视为阻挠其东进的最大障碍,是秦国必欲灭之而后快的最大标靶!

在这个大格局之下,赵国应该怎样做,才能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呢?示弱是没用的,泱決大秦可不相信眼泪!而逞强又如何呢?在秦强赵弱的总体态势下,只怕也没有赵国的好果子吃!

赵国的唯一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一面做好坚壁固守,采取守势作战的战术,不给秦军以大量杀伤赵国有生力量的机会。另一面紧急联合其他国家,晓之以利害,喻之以得失,以赵国的危急存亡,将会对其他五国造成密切利害关系,说动五国对赵国施以援手,或是提供军力支援,或是提供粮秣物资支援,从而保障赵国能有与秦军对抗下去的,精神支持和物质保障!

并且在此期间,赵国绝对不能对秦国示弱或是企图乞和,否则必将导致五国误判赵国的意图!而是要以抗战到底的气魄,向秦国和五国展示出赵国誓死抗争的决心!已便起到打击秦军嚣张气焰,和争取到其他五国支援的作用!这是赵国唯一的生路,舍此之外别无善策!


北疆同心侃历史


我是無月,感谢你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长平之战,無月其实已经在问答里做过了很多次的假设和推演,今天很高兴看到这个提问,不妨再来和大家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在整个长平之战中,有几个环节,赵国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在無月看来,正确的做法又是如何?

赵国该不该接受上党

这是第一个问题,赵国该不该接受上党?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被完全截断。

当时的韩桓惠王非常惊恐,派阳城君跑去秦国谢罪,请求通过献出上党郡为代价来换取秦国息兵 。

但是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降秦,冯亭联合上党郡的百姓,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谋划利用赵国的力量来抗秦。

赵孝成王听从了平原君赵胜的计谋,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平原君去上党接收土地,同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以防备秦军来攻。

以上是历史上,赵国接受上党郡的始末。
(长平之战前,上党形势草图)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当初冯亭把上党郡献给赵国,是祸水赵引,而赵国接受上党郡,则招来了秦国的攻击,导致最终有长平之战的惨败。

很明显,这是通过结果来推敲起因,不能说没有道理,却很容易失去客观性。

当时的赵国,该不该接受上党郡?

要無月来说,该!赵国就应该接受上党郡。

理由有四:

  1. 接受上党郡,可以扩大赵国的领土,增加赵国的战略纵深。

  2. 上党郡毕竟是韩国失地,日后秦赵开战(秦赵必定会开战),可以将上党作为缓冲地带,减少赵国本土的损失。

  3. 此消彼长,秦国多拿一块地,赵国就反减一份实力,反之亦然。

  4. 借此事件表明赵国对待秦国的态度,那就是赵国不畏秦。

秦国迟早都要对赵国开战,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趁机壮大自己。

防守和出击,哪个正确

现在很多人从小学课本里,就已经知道了,长平之战,赵国换掉老当益壮的廉颇,改用“纸上谈兵”的赵括,结果赵国大败。

所以,很多人争论的焦点都在于是否应该派赵括去。

但是,在争论“派赵括是否合适”这个问题之前,其实还有个环节需要先讨论。

那就是赵国接受上党郡后,到底是该坚持防御,还是应该主动出击?

廉颇是防守派的代表人物,赵括则是出击派的代表人物,当时赵国朝堂上先是争论该不该接受上党,接受上党之后,则是争论该防守还是出击。

我们正是应该先讨论这两个策略哪一个更为正确,然后才去讨论廉颇或者赵括是否称职。

(影视剧中的赵括形象)

经过权衡,我比较支持防守一方,认为赵国不应该主动出击。

秦国自周赧王五十五年开始,派秦将王龁开始军事行动,先是攻下上党,接着与驻守在长平的廉颇军展开激战,廉颇最初采取主动出击策略,结果王龁攻破赵军阵地,击败赵将廉颇,斩杀赵军四名都尉,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二樟城和光狼城均被秦军攻占。

这之后,廉颇改变策略,采取守势,坚守不出,结果秦军强攻,攻占下赵军西边的营垒,再斩杀赵军两名都尉。

廉颇退至丹河东岸,继续坚守不出。
(秦将王龁攻击路线草图)

战事发展到了这个时候,秦赵两国都发生了变化,这里恰好是个转折点。

赵国方面,因为廉颇出战以来连战连败,如今又坚守不出。

在主攻派看来,这是廉颇畏战,无力击败秦军,就该换个更强的将领去;

而防守派认为秦军势不可挡,不如严防死守,抵抗秦军进攻,消耗秦军粮草,秦军必不持久。

秦国方面,自打廉颇由出击转为防守,秦军强攻得胜之后,秦国也开始活动起来,因为强攻的代价太大,虽然秦军依然击败了赵军,但这样大的伤亡,对秦国并没有好处。

秦国开始在赵国安排人游说赵王换掉廉颇,然后秦军偷偷的换掉了长平前线的主将,将战神白起给派了过去。

秦国在这时候换主将,恰恰说明了秦国感觉到了赵国不好对付。王龁并不是平庸之辈,在战国时代也算是名将,但秦国仍然换将,并派上战无不胜的白起,可见秦国承受的压力之大。

最后,赵国决定出击,换掉了廉颇,让赵括带着二十五万援军进驻长平;而秦国,在白起的指挥下,先是诱敌深入,接着切割赵军为两部,围困赵军,断绝赵军粮草,赵军多次突围不成功,降。

白起作战的一个特点是每战都以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为目标,所以接受赵军降卒后,出于多方面原因,白起坑杀了赵军降卒,仅放归240名年幼士卒,让他们去散播秦军的恐怖,为白起攻邯郸做铺垫。

(影视剧中的白起形象)

看上去似乎秦军赢的很轻松,而赵军却是惨败,其实不然。

这是一份长平之战,秦赵两军伤亡的对比表,秦军尽管获胜,伤亡约有二十万,伤亡比例达到了50%,可见,秦军赢的一点也不轻松。

结合秦军在廉颇采取防守之后的活动,以及长平之战秦军的伤亡,可以得出结论,如果赵国采取防守的策略,则相对而言更为正确。

秦军强攻防守的赵军营垒,要付出更大的伤亡,这是秦军无法接受的,时间一长,秦军必然退却。

而主动出击,无论是老将廉颇,还是青壮赵括,都以失败告终。(影视剧中的王龁形象)

赵国犯的另外两个错误

除了上述以外,其实赵国还犯了两个错误,这两个错误大大影响了长平之战的进程,甚至大大影响了赵国的存亡。

哪两个错误?

  1. 赵国接收了上党,却未在上党牵制秦军,反而让廉颇驻军长平,这是第一个错误;

  2. 赵国阵前换将,却全国征兵25万,让赵括带至前线,赵国主动挑起了大决战,这是第二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赵国接收上党后,却未在上党布置防守兵力,廉颇驻军长平一线,长平是赵国领地。也就是说,赵国并未将新接收的上党郡作为战略前线,参与上党的防守。

明摆着秦赵很可能马上就要起干戈了,但是赵国仍然只是在自己的国境一线陈兵作为威慑,而不将上党作为秦赵交战的缓冲地带,既反映了赵国本意不想与秦国冲突的矛盾姿态,更反映了赵国在对待上党的方针上,没有一个具体且完善的方案。

赵国其实开始是抱着捡便宜的心态:

上党主动来投,不收下实在可惜,收下了赵国又怕秦军,不如收下后先放着,派大军在边境压阵。如果秦军后续放弃了上党,赵国就派兵进驻,正式控制上党;如果秦军攻打上党,赵国就观望不出兵,坐视上党成败。只有在秦军向驻守长平的赵军发起攻击时,赵军才出战。

赵国以这样的态度来接收上党郡,实在还不如不接收上党郡,这样或许秦国还不会这么快就攻打赵国,赵国也不会在后来遭遇长平之战惨败,丧失全国战力,从此一蹶不振。

正因为赵国这样的举动,才真正造成了上党郡“祸水赵引”的局面,赵国想捡秦国的“漏”,简直是太天真了。

第二个错误,赵国临阵换将,换上了赵括,并全国征兵,将刚成年的少年都派上了前线,又凑了二十五万大军给赵括,让他带到了长平。正是赵国自己将国运押在了长平之战上,用举国之力,主动挑起了秦赵两国之间的大决战。

如前文所述,赵军采取防守比出击要有利,因为秦军不愿承受过大的伤亡去打击赵国,秦国这时候的处境非常敏感,秦国很害怕魏、楚两国在这时候出兵攻打秦国。

秦国在换白起的同时,秦国还和前来求和的赵使假颜欢笑,给六国造成秦赵两国即将和解的误解,尽力避免各国可能的出兵干预。

因此,秦国自身是不愿将举国兵力投到长平一线去冒险的,秦国本意就是借着上党郡事件打压赵国,攻占赵国部分领地,这对当时的秦国而言是非常的有必要。

秦国自赵国接收上党之后,便开始掉转枪头向上党发起了攻击,秦国出兵上党的理由有三:

  1. 赵国虎视眈眈陈兵长平,秦国要打掉上党,趁韩国惊惧不敢反击,各国未有动作,主动出击长平赵军,避免被两面夹击

  2. 秦国对上党本已势在必得,赵国横刀夺爱斜插一杠,秦国势必要做出反应,维护自己的威严。

  3. 秦国本来就要打赵国,上党事件可以作为攻打赵国的借口,攻占部分赵国城池。

所以说,秦国的本意不是和赵国进行大决战,因为秦国这时候根本没有灭掉赵国的打算,要不然,长平之战后,范睢就不可能阻挠白起灭赵了。

但是赵国自己摆出了要全力一战的架势,秦国在当时那个情况下,没办法退让。一旦退让,可能前面辛苦打下的战果都要吐出来,诸侯甚至还可能趁势围攻秦国,因此秦国只好咬紧牙关,和赵国在长平赌国运了。

其实,赵国如果不再增兵长平,即便长平败了,赵国仍然有兵力防守各地城池,秦国也没有一城一城打下赵国的长期打算,时间一长,秦国必然结束对赵国的侵攻。赵国依然有东山再起的空间。

秦军换白起为帅,秘不外宣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秦军换下王龁,秘密将白起换上,不让外界得知的原因是什么?

现在我们一般都认为,秦军是要麻痹赵军,麻痹赵括,使赵括轻敌犯错误,所以故意保守换帅白起的秘密。

其实恰恰相反,之所以秘密换白起,不是因为要麻痹赵括。前面说过了,王龁也是名将,赵括难道会轻视王龁?不可能的。

秦军之所以偷偷换白起,提防的其实是其他各国,提防他们可能出兵干预。

白起是战无不胜的战神,他所在的战场,对手都不寒而栗。当时,秦国为了应付赵国在长平的增兵,也倾举国之兵,将国运押在了长平之上。秦国国内及各大战线此时兵力空虚已是世人皆知,但是各国为什么就不出兵呢?

因为各国都畏惧秦国,害怕白起,所以即使秦国兵力空虚,仍然不敢出兵打秦国。如果让各国知道了白起已经被调往长平战场,一段时间内无法抽身,那么各国就可能蠢蠢欲动,挑战一下秦国,到时候,秦国很可能就会有一场大灾难了,甚至会导致长平战场的秦军主力的溃败。

以上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欢迎评论交流。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长平之战,赵国的失利,不仅仅是换了一个廉颇那么简单。虽然赵国经历胡服骑射以后,一下子就成长为仅次于秦国的军事大国,但赵国和秦国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秦国的变法,是经济、政治、军事全方面的变法,而赵国的变法,仅仅只是军事方面的变法。

而赵国当时的君王,从其接收上党的行为来看,就知道他并非是一个明君。其和秦昭襄王相比,差距也不小。最后,尽管廉颇和白起同属于战国四大名将,但是廉颇是打不过白起的,因为廉颇在长平之战初期,连白起的面都没有见到,就连战连败,不得已才转攻为守。

赵国无论是比拼国力、君王还是将领,都略逊一筹。因此,赵国想要获胜其实还是十分苦难的。

好在,赵国也不是一点优势都没有,那就是秦国的战线比赵国长。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优势。古代,尤其是战国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运粮食及其不易,往往十份粮食,在运送过程中就会被消耗掉八份,最后能够送到目的地的只有两份。

因此,廉颇当初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在彼此差距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赵国想要获得胜利,唯有拖,拖到秦国无法承受这份损失,拖到秦国粮食不足。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另外,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赵国寻求他国的帮助。不过这样以来,赵国必定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因为长平之战,是由赵王的贪心引起的,在这件事情上,赵国是不占理的。

因此,其他国家如果不获取足够的利益,很少会出兵帮助赵国,从而得罪强大的秦国。


小云轩谈史


赵国,并不是没有机会打好这一仗。

他们唯一的机会是:外交战。而且,他们本有机会打赢这场外交战!

赵国此前多此挫败秦国的关键:合纵+将略

坦白地说,赵国从来没有获得过独自与秦国争雄的能力。

此前,赵国曾几次大败秦国,由此名声大震。

可是,这几次的胜利,既在于廉颇、赵奢的将略,也在于有利的外交形势。

秦昭襄王时期,秦赵之间的战事。赵国取胜,多有盟友支援。

著名的阏与之战,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此战中,赵奢以奇谋忽悠秦军,急取北山,击溃了秦军。

但是,北山争夺战,赵军打的只是一个击溃战,秦军仍未败退。

此后,正因为魏公子咎率锐军扰秦军之后,秦军前无可胜之机,后无后顾之忧,才彻底败退。

可以说,赵国挫败秦国的胜利,既仰仗廉颇、赵奢的将略,也依赖当时有利的外交环境。

长平之战,赵国不可能以单纯的军事手段取胜

说回长平之战。

前期的交战中,已经暴露出:在长平多山地形中,赵军战斗力不如秦军的问题。

前期,秦军连续击败赵军。而且:赵军所丢失的二樟城、光狼城、西壁垒,都是易守难攻之地。

尽管此时秦军主帅还不是白起,但经过伐楚之战的锻炼,他们在复杂地形中的作战能力已经远远超过赵军。

最后,廉颇才依靠丹河与百里石长城的双重防护,站稳脚跟。

可以说:至少在长平战场这种地形中:赵军真不是秦军的对手。

这种情况下,廉颇能稳住形势,已属不易。

那么,廉颇能不能拖垮对手呢?

1V1,拖不垮。

姑且不说秦、赵两国的国力差距,就地理形势而言,秦也不吃亏。

由于秦国已经攻取了野王、魏南阳各地,得河运之便。

表面上看,长平战场离赵近,但赵国补给,只能走难行的陆路。

而秦国因已经控制了原属于韩国的黄河段,补给可以以河运到韩上党,再运至前线。

因此,廉颇死守,只是无奈之举。不是某些书中所说的:利用秦国路途遥远,主动坚壁不出。

当然,考虑到秦、赵的国力差距,赵国更加耗不起了

唯一的机会:外交战

果然,进入僵持阶段后,先紧张起来的是赵国。

赵国只有采取外交手段破局。

外交,有两个选择。

1、继续选择发起合纵。

2、认怂。

合纵,赵国不是没有条件!

尽管赵国与魏、齐等国也经常打来打去,但是,“秦国是最大威胁”,已经是大家的共识。

而且,赵、魏、楚三国在抗秦问题上还是曾多次达成合作的。

另外一方面,秦国确实有威慑。

但是,长平之战后,魏、楚尚且敢于出兵救赵。此时,如果赵国外交得当,也是有较大机会出兵来救的。

此时的秦国,1对1打赵国已经尽力。如果魏、楚扰其后,是很难受的。

蹩脚的外交战

对于如何外交,赵国君臣也进行过讨论。


赵国外交家虞卿的主张是唯一正确的:直接认怂,外交的主动权就交给秦国了。应该先获取其他诸侯的支持,才有筹码去和秦国谈判。

赵王不听,直接派人找秦国议和。

虞卿说:秦王必然隆重招待赵使,告诉诸侯秦赵即将和好。如此,魏、楚也就不会来支援我们了!媾和必然失败,赵国必败了。

结果,秦国果然如虞卿所说的那样操作。

魏、楚不敢来救了。

赵国失去了最后的机会,他只有选择赵括出击,决一死战!

全军被围!

此时,赵国似乎进行了最后一次外交努力:向齐国借粮。

拜托!这都什么时候了?你的军队已经被人围困了!现在去找齐国,人家敢借吗?

全灭!


我认为:赵国以单纯的军事手段是不可能打赢长平之战的。

但如果外交战成功,即便赵不能取胜,也断然不会被逼得孤注一掷、全军覆没。

赵国在此战中最大的失误不是换帅,而是赵王蹩脚的外交战!

能战,才能和!

不循此理,自取灭亡!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以乐毅(时,乐毅以在赵国避难,虽已过巅峰,但要面对白起,我还是选择同为“武庙十哲”的乐毅)为主将,接手的上党山区,坚壁清野,节节退守,缩短自身补给线,延长秦军补给线;由平原君、蔺相如出使诸国,稳住齐、燕,争取楚、魏兵列边境;请回庞煖(长平后,此人于公元前241年,最后一次合纵,曾经成功的于浦阪渡黄河,击蕞,吕不韦领军击退楚军,庞煖手中兵力不足,无秦军精锐,不得已退军,时,赵国精锐已尽丧长平,然,庞煖回军仍拔齐一城),以庞煖为主将,李牧、廉颇为副,将武灵王胡服后的骑兵精锐出北地,绕过函谷三路袭扰关中,就粮于敌,将战火烧到关中;此时可谋划合纵抗秦,楚、魏两国是争取的重点,一有郢都之耻,一有河西之败;形成僵持后,可考虑与秦苟合,借口韩国挑拨秦赵关系,平分韩国,增加人口土地,于上党筑要塞防御秦国,翻身先拿下燕国,再与秦协议平分魏国,如此三晋之地大部在手,春秋时秦国难出关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晋”的阻挡,可惜三家分晋,三国国力不足以阻止商鞅变法后的秦,复得三晋大部后,可考虑与楚攻伐齐国,如此可保百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