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少談產品方法論,多看企業效率本質

近些年,隨著組織對敏捷的追求,許多銀行IT部門開始嘗試產品化,希望利用產品研發的方式,提升內部效率,結果是:玩不轉!因而本文將剖析其中的問題,供內部決策者參考。

B端:少谈产品方法论,多看企业效率本质

敏捷產品化一到銀行及各種金融機構,各種問題就粗來了:

  • 有PMO小夥伴問:加興老師,你覺得敏捷真的適合銀行嗎?
  • 有開發組長在培訓課堂上問:我們的系統就只有一兩個業務人員用,它也適合做用戶畫像和產品化嗎?
  • 有資深一點的部門經理開始質疑:我們銀行的產品在業務,比如說XX貸,說白了,銀行的產品就是錢,我們開發部門的產品,就那麼幾個,網銀算一個,App也算一個,我們的系統都是為這些產品服務的。

這話說得很對!

一、手段不是目的,沒效率就解決效率

首先來看一下諮詢公司敏捷產品化方法論的來源:互聯網產品的迭代式開發模式。

這意味著,首先,它得是一個產品,其次,才談得上用什麼方法論來優化開發效率。

於是又有了一些不甘就如此的思想者,苦苦思索,在IT內部尋找“產品”,解決“是一個產品”的問題,拿了手段,忘了目的。然後完全忘了要提升效率這檔子事。

在這裡我要大喊一聲:手段不是目的!沒效率就要解決沒效率的問題!手段用錯,更沒效率!

有一些小夥伴就很清醒,我們問:DevOps的行業標準,你們怎麼看,達到了幾級?

對方回答說:那個標準的高級別,其實是參考互聯網公司,不適合我們。

基礎級別,可以作為一些通用方法、技術趨勢,借鑑一下。越到高級別,由於行業不同、經營運作的本質都不一樣,可借鑑和可操作性就越差。

回到前面的一系列問題,產品研發的本質,就是前期高投入,後期規模化銷售獲得邊際收益。

首先,這個系統在商業模式上就是scale得通的,有海量用戶在使用它,而不是我們拿人家產品的研發方式,去解決我們只有一兩個人用的系統怎麼去scale的問題。

產品研發的過程,是高度集成的,過程緊湊、資源集中、決策延遲、減少質量損失。因為這些部分處理不好,就會給上市時間、上市產品質量、客戶滿意度帶來巨大損失。報廢一件實驗室試驗品/生產線上幾百個零件 vs. 召回幾千幾萬件已銷售產品,哪個損失大?

所以,豐田可以在生產線上出現未解決問題時,任何一個人可以拉動警示鈴,讓全員停下來解決。而這些到了客戶的真實現場,客戶只問一句:誰敢在項目有障礙時停下來?一屋子人,沒一個人敢說“停下來”。

因為非產品場景下,不停下來,沒有幾千幾萬個成品損失,停下來,延誤的是幾十個關聯項目的工期!這種鏈鎖效應誰能承擔?

單個缺陷往後滲透,確實會影響波及數個項目的質量,但具體問題具體解決,缺陷是如何引起的?業務缺陷?設計缺陷?編碼缺陷?

軟件開發內部,接近3/4的效率問題,都是技術、業務性問題,而不是方法論問題。

我隨便講個真實的故事:

  • Think big:你欠缺業務知識,依賴業務人員。你的“產品化”業務接口人也不那麼懂業務,他要問他的業務領導。業務領導太忙了,沒空管你這檔子事,然後,你的產品Backlog都梳理不完整。怎麼Think BIG?
  • Start small:你沒有分析能力,找不到重點,挖掘不到問題背後的原因。然後,到處都是“高優先級”,拖延了人家業務部門正常的項目流程,態度恭敬地回覆你:你的方法好複雜哦。怎麼Start SMALL?
  • Move fast:寫不出高質量代碼……重編碼輕測試的軟件架構……搞不來自動化測試……缺乏測試有效性……一群人累死了都……還在這裡幹“快速研發模式”……

因而,不能簡單地通過方法論來解決效率問題。你的手段,不能偏離你的目的。

二、強化業務技術能力,你才有效率

我們在組織展開一線調研,大量的團隊反饋的關鍵詞就是:業務不熟。

  • 有的說,我們這裡新人太多了,業務不熟,所以開發進展很慢。
  • 有的說,一個問題,我們需要業務人員給我們解釋、澄清,我們才能確定技術上有沒有問題,所以解決問題的過程特別長。
  • 有的說,我們這裡人員流動率太高了,不懂我們的業務,所以做得很慢。有的說,一直忙著做項目,業務知識沒有沉澱,新人來了不知道該問誰,沒有文檔,看代碼,代碼太多,簡單的工作也幫不上忙,一個系統誰做的就一直做下去,其它人也做不了,最後這個人走了,其它人遇到新的功能就只能再做一遍,代碼看不懂,維護不了。
  • 還有的說,我們這裡測試換了一拔又一拔,每次交接版本,都要開發人員給測試講一遍業務,因為業務理解不深,測試經常啥問題也測不出來。
  • 還有的公司的開發,由於不懂客戶的業務又不敢問,經常自我沉思到半夜,四處求助。

業務型系統關鍵的效率影響因素是什麼呢?就是業務知識。換句話說,這個領域的“熟練工”,就是最有效率的。

“因為你是這方面的專家所以可以做這個產品”,竟然成了一種稀缺。可見這個世界有多荒唐。不專業,也能做產品,這才該是大家懂得起的道理。

業務型開發,需要懂技術,但技術能力作為影響因素之一,與互聯網的開發技術面對的應用層次是不一樣的,業務型開發更重視的是根據業務搭建合適的模塊架構,而不是模塊內部的構造和0.01%的性能優化。能夠做出合適的業務技術架構的,還是要基於深刻的業務理解和高度的抽象概括能力。

前者靠領域積累,後者其實是一種數學思維能力,我見過許多把架構、模塊設計得特別精巧的,都有很強的數學背景。

所以,程序員,可能編碼的時候數學不重要,要設計架構,數學很重要!

每個業務領域,或企業級領域,需要有這麼一個能夠統籌業務架構的技術管理者,他對整個企業級架構的開發效率,負責任。

這樣的人才,很少,很稀缺,所以組建所謂的平臺團隊、架構團隊,就是一群高級程序員,做出來的東西到底有多少經營效率上的作用,是很難度量的。

連國內技術最強的研發公司,平臺組/工具組做出來的東西都得不到產品線認可的,因為離業務越遠,離真正的前沿實踐就越遠,做效率工具,背後的知識是典型的實踐知識,是靠實踐去積累的,

離開實踐,你做出來的工具就是廢品。

組織要大規模地提升基層、執行層的業務技術能力,才能夠大規模的提效,而不是把優化工作壓在一兩支平臺工具型團隊上。

三、為什麼越來越低效

接下來我們談談,道理淺顯易懂,熟練了,就有效率。Learning by doing,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羅揭示了這個規模收益遞增的原理,也是近幾年我向客戶組織推薦的最重要的方法。把人用起來,讓基層幹起來!

但企業如何把這種“效率”給丟掉了?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寫過,分工的結果,改良了勞動生產力。這裡面“改良”勞動生產力的1/3部分,就是勞動技能的熟練度。

很多人都說,亞當·斯密的分工理論有缺陷,正是因為這個分工理論,導致了現在分工太細,太細了,結果效率反而不高了,知識型企業,都在致力於解決這個錯誤的指導製造業的理論。

這其實是很多非經濟學專業領域的人士,甚至一些國內“經濟學”專業人士一種根本的誤解。經濟學裡講分工,主體不是我們通常語境下的“分工”的個體。微觀經濟學的最小單位生產者消費者的抽象概念,不是具體的“自然人”,奧派研究的人的行為,也是人的經濟選擇行為,不是具體勞動行為。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有人提問:量子力學中,如果是一頭豬或一隻螞蟻去觀察,還會對觀察對象產生干擾嗎?

當場瘋掉。量子力學中講的“觀察”是用光去照,通過光波散射來確定粒子位置,跟豬、螞蟻不相關!所以非專業人士把領域術語,拿大眾的理解去講,最後雙方都邏輯自洽了,實際上,理解錯到離譜。

亞當·斯密的分工,講的是經營主體的分工,最小單位也是個體經營者,比如農戶、手工業個體戶(木匠)、加工業個體戶(屠戶)等等。

不是工人!

我們翻回《國富論》第二頁,即使在“分工”模式下,鐵針工廠內每個工人都是承擔二三門工作的。

所以,企業內部要怎麼提升員工技能,是專人專崗,還是一人多崗,還是一專多能,那是內部管理的事,與經濟學裡的分工,兩個詞語沒關係。事實上,不同的企業都有不同的用人模式。

當前某些企業的內部管理的“分工”阻礙了個人效率,是怎麼出現的呢?就在於它並不是以效率優化為目的的分工,而是讓管理更方便——為資源分配服務——把組織內的各種資源,分配給各個崗位人員操作。

國內第一代信息化系統,OA,是幹嘛的?就是管理各種審批流程。

90年代、2000年代的IT人員,學的 hello world 系統,就是請假審批。企業信息化1.0甚至2.0,都不是為經營效率服務的。

這個大背景就是國企管理,計劃經濟,按計劃配供給,講究的平均;公平公正都做不到的,哪有什麼效率?效率是完全不存在於計劃經濟情境下的,因為市場經濟,才是使用市場作為手段去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效率。

資源配置優化效率,是市場才特有的概念。

亞當·斯密的(企業化)分工,還建立在一個基礎上,就是企業A生產產品P,相對於企業B生產產品P,更有效率,企業B生產產品Q,相對於企業A生產產品Q,更有效率,於是A只生產產品P,B只生產產品Q,得到了更高的總體勞動生產力,然後兩家交換一部分PQ,都享受到了這個生產力提高的結果。

其實這才是亞當·斯密分工理論的真正缺陷。

這個缺陷早在300多年前,就被李嘉圖發現了,然後又被他自己給解決了。

這個缺陷就是,如果A生產P和Q,都比B更有效率,那麼A是自己生產兩種產品更有效率呢,還是隻專注於生產P,讓B去生產Q,才更有效率?

通過李嘉圖的計算,結果還是A生產P,B生產Q,更有效率。這就是比較優勢理論,通過分工合作,A在B生產Q基礎上獲得了比較成本優勢,相對於自己生產Q,拿自己生產的P去換Q,更有優勢。

很多企業由於沒有搞懂這個原理,什麼都幹,最後沒效率。

但是李嘉圖的理論也是有缺陷的。和亞當·斯密一樣,他沒有辦法從當時的經濟環境中看到未來可能發生的事。

亞當·斯密侷限在一國一地區,看到的A、B在不同產品成本優勢,李嘉圖侷限在多國產品貿易,看到的強國對弱國的全面生產力優勢,和與弱國貿易的比較優勢。

侷限在哪裡呢?當時的國家環境,是不允許勞動力跨國遷移的,只能貿易產品,企業主不能去別國開辦工廠,勞動力也不能去別國打工,除非你是搞黑奴交易的——也許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黑奴貿易在那個時期如此盛行,需求啊!

就是說,更高的勞動生產力,更高的效率,是和經濟環境密切相關,和具體哪國人,不相關!

經濟全球化之後,企業可以選擇在其它國家生產,人力資源可以跨國轉移了,富國可以利用自己先進的生產效率,加上窮國廉價的勞動力,最大化獲取利潤,所以,富國更富,窮國只能用工作時間換取工錢,拿不到利潤分配,比較優勢理論中的兩國互惠受益的情境也不復存了,窮國沒有堅強的壁壘,就是沒有完整的產品價值鏈,沒有產品交易的基礎!

我們回到企業效率。為什麼有的企業沒有效率?

就是因為你的效率被轉移了:高效率員工的流失。

許多技術基層員工,根本就不願意學習業務,因為他享受不到業務熟練的好處。互聯網企業對傳統IT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互聯網有獨立的經營,技術是直接可以通過產品運營轉化為收入和利潤,而傳統IT沒有轉化,擺在技術人員前面就是兩種選擇:

  1. 學業務,沒有明顯的收益。
  2. 學技術,未來跳槽到能夠獨立完成技術經營的公司去,取得至少兩倍的收益。

顯而易見,大部分技術人員會選擇後者,傳統企業的技術效率,就這樣被競爭掏空了。剩下的,就是純粹的工時效率、流程效率,蛻化到200年前的工廠生產線,技術人員成了小時工、操作員。

不要拿現代製造業比,無人工廠、自動化製造,哪一樣是IT業能想象的?

談開發效率低的時候,應該想到,是你的公司,被時代的效率超越了。

至於崗位叫什麼名字,叫項目經理還是產品經理,叫BA還是PO,在沒有真正的專業化、沒有優秀的人才之前,無疑就是小作坊!

四、如何提升效率

1. 建立有競爭力的分配製度

一家真正希望改變現狀的企業,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資源分配製度,把收益分配,向希望提升效率的部門傾斜,否則,本文的標題應該叫作“如何節約成本”。效率,永遠和一家企業的競爭力掛鉤,企業不需要在每天清理多少次垃圾桶這種事情上討論討論效率問題。

2. 識別和管理核心人才

很多企業拿崗位來作人才判斷。這沒錯,互聯網公司也用崗位來招聘啊。但區別在哪呢?

在於級別和人才能力掛不掛鉤。比如去看一下互聯網公司的招聘,JD上會說,我們的要求是多少級,對標BAT大廠的多少級,這樣獵頭、人力資源就好去直接找人。

而傳統企業並不知道、並不能評價這個人才的級別,他們的JD,這個級別要求是很模糊的。

梅西叫前鋒,武磊也叫前鋒,你要找個前鋒,到底是找梅西還是武磊?

當你按照舊的企業管理思路,找來的人,甚至找來幫你解決問題的人,都不勝任,只是在現行規則下,搞搞形式,效率就變成了無解。

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了,就基本上解決了“為什麼我的XXX玩不轉,效率不高”的問題了。

作者:陳加興,場量科技創始人,資深敏捷精益專家,精益企業認證產品概念領導者,微信號:one-oracle。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