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延期了几个世纪的《如懿传》上线,画风却成了“终于等到你,一集就弃剧”。

周公子演出了喜怒嗔痴色香味俱全的少女感,眼神表情全都对,皮肤和脸却唬不了观众。动态图里神情还很动人,静态截图却成了大型吐槽现场。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播放平台的某奶粉广告,也让追剧体验相当糟糕,被批吃相难看、直接影响豆瓣评分(被吐槽后广告及时撤掉了)。

和隔壁《延禧攻略》的对比,更是在服装配色上第一眼就落了下风。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如懿传》是否能低开高走,已经不是一部剧硬品相的绝对实力问题,需要天时地利,“有没有同行衬托”。

宫斗剧玛丽苏过剩时代

《甄嬛传》的现象级热度,在一半原班人马打造的《芈月传》里就已经有了些强弩之末的势头。2018年的《深宫计》更无法延续十几年前《金枝欲孽》的辉煌。宫斗剧编剧金手指、女主一路开挂,和这几年的“伪大女主”真玛丽苏一起,耗尽了吃瓜群众的新鲜感和热情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类型剧免不了有套路之嫌,后来者如同不能在开局鲜明亮出“我不一样”,势必口碑疲软。

《如懿传》看到第八集格局很不错,可惜开局太不讨巧。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第一集犹如套路甩卖市场。

选秀女。老套程度100%,隔壁《延禧攻略》的小聪明,是在选秀中安排皇上当毒舌博主,见一个怼一个。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废皇子。一部《雍正王朝》才能讲好的曲折人生,收在《如懿传》几分钟的雷霆之怒里,张丰毅、陈冲这样的顶配阵容,也无法让这段背景交代更精彩。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类型剧发展到了瓶颈时期,要么打磨前作深化出2.0版本,要么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太子妃升职记》,在后宫争宠不如撩妹)。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延禧攻略》在服装上全面升级了《甄嬛传》的视觉观感,内容上移植了打怪升级的爽文模式,所以虽然槽点多、雷劈裕太妃,但依旧拥有超高热度、魏璎珞秒变锦鲤荣登热搜。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而《如懿传》走了一条更难、更慢的路,舒姐看到第八集,周迅的角色立体感才真正迷人。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少女时期的精灵任性,在挫折中变为隐忍淡泊,又在打压下反弹为镇静和力量。“不是不愿、而是不屑去争”这种情绪,别人来演总显得刻薄刻意,周公子则自然又有代入感。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相比之下,魏璎珞刻薄刚烈,重点在于黑莲花的爽,一路开挂见神杀神、见佛杀佛,突突突的“爽”比故事完成度更重要;

而周迅的如懿,求太后赐名、为李玉赐药,一举一动都更立得住,更有真实质感、现实厚度,更有人性的锋芒和光影斑驳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魏璎珞就像一组短句,每一句都是感叹号,你怎么能怎么可以,我就是要都灭了你们!!!

而如懿像一首长诗,周迅的眉目里有抑扬顿挫的复杂况味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可惜周公子上线的第一天,就在观众群嘲“脸崩了”的喧闹里,坍塌了一半。

坑洼不平的品相

天时地利人和,《如懿传》好像都没怎么占到,甚至连期待值都成了

反噬的心理落差

《如懿传》当初的期待值实在是太高,宣传硬照都拍出了老照片一样的质感,吃瓜群众脖子都等长了。两年中一再延期,终于开画却是满屏花花绿绿。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花花绿绿*2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比服装毫无疑问是输了。

道具在舒姐这个外行看来,屋里陈设的单品质感都不错,但太多太密,摆法像菜市场。

(和剧组晒的道具图,也是买家秀卖家秀般的区别)。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至于镜头语言,《如懿传》显然有所追求,开场追随霍建华梦中视线看一众秀女,观感并不太好;皇帝驾崩、新皇登基,镜头试图营造的格局、制式、威严肃穆,都缺了一点处女座的严谨。

几大行跪拜的人动作不齐,仪式感被削弱了很多,“群演等着放饭”的感觉就出现了。

一群宫女捧着贡品依次行走,末尾的这个都蹭到悬挂的幡子了。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这些细节都有心营造精良质感,但都差最后的临门一脚

隔壁《延禧攻略》服饰上确实是赢了,但镜头语言也并不高级。同期的古装剧里,服化道和镜头最讲究的应该是《天盛长歌》。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如懿传》虽有升级版人物和格局,却没找到适合的包装品。

台词的水平也有点参差不齐

陈冲抓着周迅复读机模式“乌拉那拉氏的未来就靠你了”,张丰毅和陈冲划清界限“死生不复相见”,也被邬君梅、周迅、霍建华、董洁在两集的时间里重复了好多遍。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这种“重锤式”的台词,重复次数越多、力度越弱。如果内容累积不起荡气回肠的情绪感召力,死生诀别、家族重托这样力量过重的台词,反而会变得轻飘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此后邬君梅通过一碗粥来分尊卑高下,叙事倒是高级很多。很像《红楼梦》里各府送菜,贾母夸赞王夫人的“你这个好”,却找了由头将贾赦送的“看不出是什么”菜,不动声色退了回去,细节里见态度,也见高级感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然而这样的高级感经常不在线。高贵妃(童谣饰)诬陷张钧甯的角色偷碳,琵琶女上位后自毁容貌嫁祸他人,这样的梗都太常见了。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就连高贵妃、琵琶女二人的性格塑造都过于套路。

《如懿传》像是一个表面坑洼不平的展品,以几丝亮点,带着过大过重的宫斗套路,转得很坎坷。

结语

争宠心计永远只是表层故事结构,拍出人生况味、人性困境,才有可能从宫斗撕X爽剧,弹出文艺作品的真正共鸣。

二十多年前陈冲和邬君梅戏里同框,还是《末代皇帝》,如果二十多年后她们共同选择加盟的这部《如懿传》,还不如汪俊导演前作《小别离》切中话题度痛点,就说明有阅历的优秀女演员、一样苦于没有好作品。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终于等到如懿传,却一集就弃剧?花花绿绿的槽点后,藏着几丝匠心

周迅四十多岁演少女,脸已经无法和大明宫词里的小太平相比了,但比起精灵一般烂漫、懵懂、单线条的小太平,我更爱周公子十八年后的容颜。小太平眼睛里只有星星,而小女孩长大成人、爱恨情仇渡尽劫难,如懿的眼睛里有了日月星辰和芸芸众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