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的原產地是中國,但傳世精品卻很稀少,這其中有何原因呢?

建盞作為宋代第一茶盞,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茶具之一,原產於福建建陽的建窯,北宋年間,由於皇帝對其非常喜愛,因此建盞成為皇室御用茶器,不僅王侯將相、文人雅士在爭相追逐,平民百姓、販夫走卒也對此頗為喜愛。

不過,即便原產地在中國,建盞在宋代也非常流行,但這種被當時人們奉為傳世精品的茶盞卻流傳甚少,這到底有何原因呢?而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真相,有三個事情我們得先了解一下。

建盞的原產地是中國,但傳世精品卻很稀少,這其中有何原因呢?

1 燒製工藝

建盞燒製對於工匠,其實難度很大,最主要的困難則有兩點:

首先建盞釉具有很強的流動性,高溫之下會沿著胎體表主要面,向下流動,所以這對器型的線條嚴格且挑剔,從而導致了建盞的器型受到了嚴重限制。

其次是建盞的燒製溫度,需要在1280度至1350度左右,受古代燒製技術的限制,這種溫差就算是老師傅也很難掌控。而且這還是普通建盞的燒製方法,更別說兔毫。油滴和更加珍貴的曜變了。

建盞的原產地是中國,但傳世精品卻很稀少,這其中有何原因呢?


2 時代背景

這裡所說的時代背景,是建盞興起的時代背景。建盞誕生於唐末五代,興盛於兩宋時期,而這個時期經濟文化發達,人們對生活要求的質量也比前代要高。

因此,唐代沿襲下來的茶道在宋代發揚光大,雖然宋人在品茗時的茶道,相比與唐朝的茶道要簡單,但前者勝在精緻。飲茶之時,不僅需要很多種茶具,還需要講求各種禮法,整個過程看下來,即精彩又考究。

而且建盞所擁有的重和黑,也正好符合“鬥茶”對建盞的需求,畢竟茶沫是越白越好,所以就建盞被宋人的推崇也很正常。

建盞的原產地是中國,但傳世精品卻很稀少,這其中有何原因呢?


3 瓷器發展趨勢

大家都是知道,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所流行的事物,瓷器也是如此。建盞出現的同時,宋代汝窯也因為皇帝的喜愛,成為當時的御窯之一,不得不說,宋徽宗治國不行,玩起來倒是一套一套的。在宋代之後的元明清三朝,又發展了青花,琺琅,五彩等瓷器。

瞭解完建盞的燒製工藝、時代背景和瓷器的發展趨勢之後,我們以此為依據來分析,建盞傳世精品在國內十分稀少的原因。

建盞的原產地是中國,但傳世精品卻很稀少,這其中有何原因呢?


一是建盞燒製技術本來很難,精品產出率就更低了。

二是在宋代之後,建盞失去了所存在的價值。建盞雖然是工藝品,甚至是藝術品,但它本質上還是一種茶器,生活實用之物。

宋代的飲茶風氣造就了建盞的鼎盛,但隨著飲茶風氣的改變,精緻茶道的衰落,建盞自然也就失去了價值所在。既然沒有了實用性,建盞市場也就不存在,自然也沒有了燒製建盞的人,相關的燒製工藝,釉料配方慢慢開始失傳。

三是建盞在和新興瓷器的競爭之中,漸漸出現頹勢並最終落敗。隨著其他瓷器進入到人們生活當中,建盞與之相比,已經不再符合當時審美和需求,建盞的收藏價值也就降低了。

建盞的原產地是中國,但傳世精品卻很稀少,這其中有何原因呢?


現在,若是想看到建盞的傳世精品,大概只有去國內各大博物館看了,如果想看保存完整的曜變盞,甚至要去趟日本才能看到。不過隨著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我國現已湧出一批知名的建盞大師,相信未來會湧現出更多的精品建盞。

宋韻建盞,專注建窯建盞文化傳承,想了解更多精品建盞或更多建盞相關的知識,歡迎評論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