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春山讀書圖》畫一山麓松林掩隱數椽茅屋,有士人讀書其間,山下水湄一涼亭,高士幾人看山賞水,背景山巒用解索皴和渴墨點苔,山頂溼潤濃墨點染,蓊鬱蒼然,如著帽一般,近景松林密茂蒼茫,山石散落,境界幽深。王蒙用筆得力其外公趙子昂,書法亦佳,筆力扛鼎,其畫往往望之鬱然而深秀。
對於元代的士人來說,歸隱山林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天下為少數民族之天下,人有幾等,南人最下,故除了逃至林下水邊,白雲滿屋的環境裡外,再找不到更好的出路,便是作個畫人,象黃公望,最終身不得善終,可見當時社會的險惡。
在山林裡以圖書老此身,是一種快樂,亦是一種無奈,似乎諸位傑出者,都得作個陶靖節一般,個個來個“流水桃花古洞春--萬株松下一身閒”的隱士生活。這在元代社會是十分嚴重的,只要看一下中國古代的歷史,除五胡亂華那一段外,最慘的算元代了,清代雖然亦是如此,好在那些王者還識得漢文化,網開一面,比元代在程度上輕一些。
當然清人知道只作文字考據比較安全,實際上仍然是文化難以興起,或者有點不正常。不管如何,在元代民族的高壓過分嚴重是清代不能比的,亦讓藝術滑向淡雅的水墨為上的境地,山林文人畫得到興起。
在元四家中,王叔明的畫仍然算得上重技法的,山石蒼松畫得堅實細謹,有時密密麻麻的,黃公望、倪雲林、吳鎮則是更加寫意得多了,也許深入山林的元代畫家其實不少,可以說多如牛毛,因為是真正的隱士嘛,故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只少數的幾個畫家代表著他們,代表他們的心理,愁緒,失落,無奈--
歷代的山林隱者往往在一個朝代的末世才會大量出現,而在元代似乎是整個一個朝代便是如此,有時候王朝不治不公的代價會獲得得藝術上的富產,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得便是失失便是得,故一切成敗得失均用平常心看待方是正理。
閱讀更多 雷家林書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