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城:改變世界格局的東方古戰場,被歐洲人譽為"東方麥加城"​

山城,因其特殊的地理優勢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除了在抗戰時期作為戰時首都,登上了全國乃至世界舞臺。其實早在百年前,南宋王朝與蒙古大軍的生死之戰中,重慶就曾成為戰略中心登上了世界舞臺,甚至為東歐大陸做出了重要貢獻。

釣魚城:改變世界格局的東方古戰場,被歐洲人譽為


拯救東歐大陸的西南彈丸小城

南宋末年,蒙古大軍在征服世界的過程中,彷彿得到不可思議之力的加持,順如風疾如雷,歐亞大陸凡被征服之地必遭屠城,滿地盡赤,死者達數億計,恐怖之名傳遍世界。 就在大軍西征東歐、東征金遼時,大舉出兵南下攻宋。自此,雙方在巴蜀地區展開數十年攻防,釣魚城這個三面環水易守難攻的彈丸小城便成了重要戰場。

釣魚城:改變世界格局的東方古戰場,被歐洲人譽為


釣魚城:改變世界格局的東方古戰場,被歐洲人譽為

釣魚城,嘉陵江南岸釣魚山上佔地2.5平方千米的一座小城,峭壁千尋,城牆雄偉堅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繞,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儼然兵家雄關。南宋合州軍民由此憑藉釣魚城的天險,以耕以耘,以戰以守,與蒙哥率領的蒙古大軍對峙36年。

釣魚城:改變世界格局的東方古戰場,被歐洲人譽為


釣魚城:改變世界格局的東方古戰場,被歐洲人譽為

此間,雙方歷經大小戰鬥200餘次,依舊是久攻不下,最後蒙古大汗蒙哥也戰死釣魚城下。而此時,蒙古大軍已經南下埃及,西至萊茵河,了爭奪大汗的位置,成吉思汗的子孫們紛紛撤兵,這才改變了世界時間線的走向,歐洲、西亞和非洲各國也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釣魚城:改變世界格局的東方古戰場,被歐洲人譽為


釣魚城:改變世界格局的東方古戰場,被歐洲人譽為

由此,釣魚城被歐洲人稱為“上帝折鞭處”,西亞阿拉伯人則認為釣魚城是拯救了伊斯蘭教世界的聖城,稱其為“東方的麥加”。

釣魚城的佛教文化——護國寺

重慶的佛教文化歷史悠久,從著名的大足石刻就可以看出一二,而在合川釣魚城中,也是處處彰顯著佛教文化。在釣魚山主峰南側,就坐落著一座護國寺,相傳,護國寺始建於唐朝,清代重建,至今已有千年歷史。

釣魚城:改變世界格局的東方古戰場,被歐洲人譽為

釣魚城護國寺得名於佛教的護國思想,佛經中也強調,佛教徒要愛護自己的國家,報答國恩。在報國寺的大門上,還雕刻著“城號釣魚,三江送水開巴 塹;寺名護國,孤嶂飛雲控蜀江”的石刻對聯,彷彿就在向人們訴說著釣魚城護國的重任。

釣魚城:改變世界格局的東方古戰場,被歐洲人譽為

護國寺依釣魚城險要山勢而建,坐北朝南,位置優越。廟宇前後,結構精巧,其中不乏歇山式建築和單簷懸山式建築。在唐宋時期,護國寺還是馳名巴蜀的“石佛道場”,曾與龍游寺、淨果寺、方溪寺並稱為合州的四大名剎。原殿堂內還有50餘尊佛教造像,均為造型生動的石刻圓雕,高大精美,各具特色。可惜在上個世紀60年代遭到了破壞。

釣魚城:改變世界格局的東方古戰場,被歐洲人譽為


釣魚城的佛教文化——懸空臥佛

在護國寺西南邊峭壁上,坐落著一座全國獨一無二的雕刻於晚唐時期的懸空臥佛。臥佛身長11米,肩寬2.2米,背北面南,頭西腳東,面形豐滿,端莊慈祥。加上構圖嚴謹,雕工細緻,雄偉壯觀,堪稱全國一絕,是釣魚城佛教文化極盛時期的代表作品。加上歷經36年硝煙戰火的洗禮,仍然保存完好,依然是奇蹟值得一觀。

釣魚城:改變世界格局的東方古戰場,被歐洲人譽為

在懸空臥佛頭部上端的崖壁上,還有宋代文學家王休題書的徑尺大字“一臥千古”,字跡遒勁渾厚,神風飄逸。在臥佛腳上端崖壁上,更有明代合州知州劉士逵書題的“魚山古蹟”等題刻。這些題刻,無不為懸空臥佛增添文化氣韻和藝術色彩。

釣魚城:改變世界格局的東方古戰場,被歐洲人譽為

懸空臥佛憑虛而臥的奇觀,給人以佛祖漸漸升騰飄然而去之感,有種難以言說的感動,出神入化地向世人展示了佛祖釋迦牟尼涅槃時的情景。合川民間更是有“你倒睡得好,一睡萬事了。我若陪你睡,江山誰來保?”的民謠,傳唱這座千古臥佛。

釣魚城:改變世界格局的東方古戰場,被歐洲人譽為

除此之外,釣魚城上還有古戰場古城牆遺址、護國門、上天梯、忠義祠等等。一一向人們訴說著這座崖壁小城千百年來的坎坷歷史,以及這座小城滿含的愛國情懷。

釣魚城:改變世界格局的東方古戰場,被歐洲人譽為


釣魚城:改變世界格局的東方古戰場,被歐洲人譽為

一座釣魚城,不僅改變了世界歷史的走向,更是見證了八百年功勳歷史的留存與積澱,見證了南宋軍民眾志成城、守土抗戰的堅韌與頑強。釣魚城上的古戰場攻防構築物遺蹟和遺址,都是舉世無雙和無與倫比的國家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