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仁美的回忆录:我年少有为不自卑,千年黑锅身上背

大家好,我叫潘美,字仲询。是不是感觉在哪里听过?是的,我就是《杨家将》中的大反派潘仁美。诸位请冷静,后面的那个少年,请把你手中的砖头放下吧,我只是想跟大家聊聊我的人生。

潘仁美的回忆录:我年少有为不自卑,千年黑锅身上背


我出生在大名府,算是河北邯郸人。父亲是一名军官,负责驻守常山。年轻时期的我啊,那也是风流倜傥,帅气阳光。男子汉大丈夫,总不能靠脸吃饭啊。在那个夏天,我应聘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典谒。 典谒的工作很无聊,平时接待一下来访的宾客,为他们传递求见领导的条子。虽然属于政府编制,但完全是个闲职,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曾经对家乡人王密说:“汉代(后汉)将要结束了,奸臣恣肆行虐,天下有改朝换代的征兆。大丈夫不在这个时候建立功名,谋取富贵,碌碌无为与万物一并灭亡,日子过的直是羞耻啊!”

潘仁美的回忆录:我年少有为不自卑,千年黑锅身上背


26岁那年,我遇到了我的第一个老板,周世宗柴荣。不过那时他还是开封府尹,我是他的侍从。三年之后柴老板登上皇位,我也被升为供奉官。 在这一年,北汉这个汉奸国,勾结辽国来打我们后周。柴老板给了我几千精兵,令我坚守江渚岭,阻挡敌人的援军。第一次上战场的,我一点都不兴奋,任务轻松完成。 等不到援军的北汉,被柴老板大败于高平。战后,我被封为西上阁门副使,不久又去陕州任监军,很快又做引进使。当国家准备陇、蜀战事的时候,命我统领永兴屯兵,管理西部战事。 官职升的飞快,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我是柴老板的资深小弟;第二,在军事上我还是挺有天赋的。也许,因为我是将门之后,基因强大?

潘仁美的回忆录:我年少有为不自卑,千年黑锅身上背


柴老板去世后,赵匡胤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是我的老朋友,他是个会武功的胖子。他对我说:“你不是梦想像霍去病一样,匹马入敌营吗?给你个机会,去劝皇宫的小皇帝让位给我吧。”我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完成了这个任务。


胖子就是有亲和力,虽然当上了皇帝,赵匡胤还是拉着我的手,狠狠地夸了我半个时辰。我抽回手,看着他的眼睛,微微颔首:“这很简单,真的。” “那太好了,我听说陕州的袁彦,整修军械,有不臣之心,你去劝劝他吧。”……我,我真不该吹牛的,这个黑心的胖子!


袁彦我是知道的,此人喜欢钱财和杀人,很是凶残,喜欢听小人之言,脑子勉强够用。我对着他一阵狂喷:“人家已经是皇帝了,你不服从就是造反。对阵胖子你有胜算么?你自己啥德性你不知道?你有个屁的胜算!跟我走吧,去京城表个态度,高官厚䘵一样少不了,大家还是好兄弟。”


顺利带袁彦入朝晋见,赵匡胤很高兴:“潘美不杀袁彦,能让他来晋见,实现了我的愿望啊。”……说的好听,我杀他不容易,人家杀我倒是挺方便!



35岁,我协助石守信大将军,平定李重进叛乱,被封为泰州团练使。

38岁,被任命为潭州防御使,打败了南汉的多次进攻。

39岁,随兵马都监丁德裕等人,攻克郴州。

45岁,率宋军攻克广州,灭亡南汉国,任山南东道节度使。

47岁,兼任岭南道转运使。

49岁,率军平定南唐,后主李煜投降。


平定江南后,我被任命为宣徽北院使,位高权重。胖子对我还是很好的,杯酒释兵权后,老战友们纷纷下岗,我却一直被信任。


到此为止的话,我的人生无比写意,直到我遇见了他。绰号杨无敌的杨业,这个我命中的克星。我一直以为他会是我的好战友,真的,我真傻。

潘仁美的回忆录:我年少有为不自卑,千年黑锅身上背


51岁,率军进攻北汉,在太原大破北汉军,此战,初识杨业。他跃马扬刀直扑胖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胖子去世后,弟弟赵光义上位,我继续升官。历任南院使,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兼任三交都部署。


55岁,辽国十万大军入侵雁门关,我命划归我麾下的杨业,率数百骑兵迂回敌后,前后夹击大败辽军。战后,被封为代国公。


61岁,我为北伐西路军主将,王侁为监军,麾下有跟我合作很愉快的杨业。西路军北伐也很愉快,连克寰州、朔州、云州、应州。


由于东路军和中路军进攻受挫,皇帝命令西路军停止进攻,将四州百姓迁入内地。此时西路军成为重点打击对象,辽国萧太后亲率十万大军追了上来。

潘仁美的回忆录:我年少有为不自卑,千年黑锅身上背


杨业对战局很忧虑,他欲率部队驻扎在应州,吸引辽军掩护百姓出城,直接进入石碣谷。派一千弓箭手埋伏在谷口,命骑兵在中路支援。


王侁不懂军事,他向来看不起杨业:“带领好几万精兵却如此畏惧怯懦。只需直奔雁门北川,大张旗鼓的前进。”刘文裕也赞成王侁,这个马屁精。


杨业据理力争。王侁嘲讽道:“将军一直号称‘杨无敌’,现在看到敌人却犹豫不前,难道有别的心思吗?”王侁以监军的身份,说出这样的话,可以说是很恶毒的。

潘仁美的回忆录:我年少有为不自卑,千年黑锅身上背


作为北汉降将的杨业也是激愤不已:“不是我放过敌人不去攻击,只是想等时机,准备立点军功来报效国家。现在大家责怪我躲避敌人,我应当率先死命杀敌。


我和王侁率领兵马在谷口布阵,从寅时到巳时,王侁派人登上托逻台眺望,以为辽军被打败撤走。王侁打算争功,立即率兵离开谷口,我也无法控制,只能沿交河向西南行军二十里。 监军已后撤,将领不撤形同谋反,现在的皇帝可不是胖子了。


我也很无奈,军队的指控权,在监军手里。他们才是皇帝信任的人,主帅只是名义上的统帅。


不久,传来了杨业受伤被俘,绝食而死的消息。对此,我也很痛心,失去了一员猛将。战场就是这样,我也曾数次与死亡擦肩,也许这就是军人的宿命吧。


62岁,任检校太师。

潘仁美的回忆录:我年少有为不自卑,千年黑锅身上背


67岁,再见了。追赠中书令,赐谥号为武惠。


999年,宋真宗继位,追封我为郑王,配置于宋太宗庙附祀。


谢谢大宋给我的肯定,不过无所谓了,我没有获奖感言,这是我为国征战一生的奖励。 对于黑我的小朋友们,我只能说你们还是太年轻了。很高兴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了解真正的历史。这口背了千年的锅,且放下让我喘口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