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新数据:为何我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5年生存率低?

前段时间,《柳叶刀》公布的2010~2014年全球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对比数据,对比我们的统计数据,竟发现除了乳腺癌等女性癌症5年生存率与世界顶尖水平差距较小外,

中国发病率位于前五位的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癌的5年生存率普遍偏低。

全球最新数据:为何我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5年生存率低?

图:Lancet统计的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八种常见肿瘤的5年生存率

1 、胃癌重灾区的中国到底比邻国差了什么?

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42.6%和45.0%,将近一半!

我们知道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是高盐饮食,那么爱喝味增汤的日本爱吃泡菜的韩国为什么榜上无名?

全球最新数据:为何我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5年生存率低?

其实人家发病率也高,但死亡率与发病率的比值却明显低于西方国家。

要知道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期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一般低于30%,而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甚至达到治愈效果。

不幸的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胃癌约90%属于进展期,早期胃癌诊治率低于10%,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

看看日本做了什么?

■ 从1983年开始,日本对≥40岁的居民推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每年进行胃癌筛查并将胃癌筛查纳入国民癌症筛查计划。

■ 2004年,日本有440万居民接受胃癌筛查(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占全国符合筛查条件(≥40岁)人口总数的13%。

■ 2015年,日本修改了胃癌筛查指南,将内镜筛查作为优选胃癌筛查方法,今后可能替代常规上消化道造影检查。

■ 再加上近年来,日本的细胞免疫疗法一直是被全球誉为“治愈癌症的新希望”,先进的设备和成熟的技术让他们的治疗更好,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的5年生存率一直持续上升的原因。

筛查和治疗是不是很重要!所以啊,认真看看我们的筛查指南,该做的检查还是不要偷懒。

如果你的年龄≥40 岁,且符合下列任一条者,需要注意啦!

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全球最新数据:为何我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5年生存率低?

图:中国胃癌死亡率较高的地区

2.Hp感染者;

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4.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5.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具体怎么筛查呢?

先采用非侵入性血清学筛查,选出胃癌高风险人群,继而进行有目的的内镜下精查可能是更为可行的策略[12]。而胃镜是检测胃癌的金标准,建议年龄大于40岁有腹痛、腹胀等上腹部不适症状者应该定期做胃镜。倘若你觉着普通胃镜难以忍受,那也可以尝试无痛胃镜、胶囊胃镜。

2 、父母遗传给你的除了颜值,可能还有它——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一种有明显遗传倾向

的恶性肿瘤。有分析显示[13],有1名以上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时,该个体患结直肠癌的总体风险比为2.24,家族中有2名以上亲属患结直肠癌时,总体风险比将升至3.97。

所以没事翻翻族谱,可以看看自己除了颜值还继承啥病。

除了遗传,饮食因素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也很关键。高脂肪、低纤维素、缺乏维生素 D /E、缺钙等饮食因素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因此结直肠癌在西方高收入国家发病率相对较高。

但是从最新发布的一系列流行病学数据来看[14],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近几十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正呈现出明显的下降。

全球最新数据:为何我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5年生存率低?

图:美国结直肠发病率、死亡率趋势

原因何在?早期筛查又显神通了。

其中,结肠镜能够早期发现并移除处于癌前病变期的结直肠病变,避免肿瘤的进展。从2000年到2015年,美国50岁及以上人群的结肠镜筛查覆盖了从21%升高到60%,并推荐在50岁开始进行结直肠肿瘤的筛查。

那么,我们又该怎么筛查?针对健康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是这样的:

全球最新数据:为何我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5年生存率低?

3肝癌——似乎才是真正的“全球霸主”

如果说胃癌是中日韩三国“争霸”,那肝癌绝对是中国独占了发病率、死亡率的“半壁江山”。毕竟我们还是全球乙肝大国,而这正是中国肝癌肆虐的最大祸首。

当然,多亏了乙肝疫苗接种的推广和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乙肝和肝癌的状况得到了不小的改善。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加上肝癌的危险因素不止乙肝,还有丙肝、饮酒、吸烟、肥胖、糖尿病等,我国的肝癌状况依旧严峻。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显示,中国肝癌每年新发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占到全球 50%~55%。

不过这事儿上,我们似乎不孤单。事实上,美国男性肝癌的死亡率在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不断呈上升趋势,虽然之后趋势稳定,但最近又稍有增加。

所以美国也坐不住了,赶紧提出建议:

所有在1945年至1965年(婴儿潮时期)出生的美国人接受一次HCV筛查,卫生服务机构水平较高的地区筛查率较高。(美国肝癌发病率持续增长的主因是HCV、肥胖和糖尿病。)

对此,我们也一直强调: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并明确推荐: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是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建议高危人群每隔6个月进行至少一次检查。

讲了如此多的筛查手段,难道预防癌症就是“筛筛筛”吗?当然不是!

良好的生活方式才是防癌的王道,这其中包括合理的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

若问如何生活才算“合理”?打开电脑、手机,一搜一大把。但可千万别小看饮食对肿瘤患者的影响,上周发表在《JAMA Oncology》上的一项调查显示,良好依从科学推荐的饮食、运动等管理指南,能让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上升10%!

最后啰嗦一句,预防癌症不难,我们能做的就包括好好生活、适时筛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