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師沈從文的晚年經歷:被下放打掃廁所,回憶往事淚如雨下

一代大師沈從文的晚年經歷:被下放打掃廁所,回憶往事淚如雨下

“以清明的眼,對一切人生景物凝眸,不為愛慾所眩目,不為汙穢所噁心,同時,也不為塵俗卑猥的一片生活厭煩而有所逃遁;永遠是那麼看,那麼透明的看,細小處,幽僻處,在詩人的眼中,皆閃耀一種光明。”這段文字,即便是寥寥草草地過目,都能為作者的開朗超然打動,然而誰又能想到,這名作者的一生跌宕坎坷,曾被下放打掃廁所,被汙衊、被打壓,甚至還曾尋死。

慶幸的是,波濤洶湧的海面上滾滾的烏雲終究散開,輕風細雨滴落下來,落在他的眉間。他忘記了一切不幸的過往,只是在回憶起幸福往事時,淚水總無法控制地滑下。

春日前的寒冬

1902年12月28日,沈從文出生於湖南鳳凰縣。

自小時候,沈從文就對私塾裡所教導的刻板知識絲毫不感興趣,總喜歡逃課,家裡人勸也勸了,打也打了,卻怎麼也沒法糾正。於是小學沒讀完,

沈從文就折騰著進了軍隊。20歲時,他遇到了他的‘啟蒙者’——‘湘西王’陳渠珍。說是啟蒙者,實際上是陳渠珍的大量藏書讓沈從文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

一代大師沈從文的晚年經歷:被下放打掃廁所,回憶往事淚如雨下

後來,沈從文決心開始再一次的學習。他鼓起勇氣跟陳渠珍說了他想要前往北京上學的心願,卻沒想到得到了大力支持,陳渠珍甚至答應他日後給他寄錢以供他讀書,於是21歲的他便收拾溜了行囊,帶著滿腔的熱血來到了北京。

可到了北京,一切與他預想的卻不太相同。

他小學沒讀完,連當時的新式標點符號都不會用,參加北京高校的考試又怎能通過。到最後,身上只剩下幾塊錢,答應寄錢的陳渠珍卻是食了言,他的生活也因此越來越艱難。可是他不願放棄,打碎牙吞到肚子裡,即便是餓死,都不願意離開北京,放棄讀書與寫作。

後來,郁達夫收到了沈從文的信,決心去看看這個比自己還要悽慘的青年。推開門一看,他幾乎驚呆:蕭瑟的冷風,寒冷的天氣,沈從文所在的屋子居然沒有暖氣,青年衣著單薄,流著兩行鼻涕瑟瑟發抖,手中卻仍然緊握著寫作的筆,

在紙張上落下一筆一畫。

一代大師沈從文的晚年經歷:被下放打掃廁所,回憶往事淚如雨下

郁達夫深受感動,便帶著沈從文吃了一頓熱飯,還留下來吃飯找剩下的三塊多。後來,他將沈從文介紹給了徐志摩,這個刻苦堅定的青年才終於迎來稍暖的春天。

狂風暴雨的黑暗

沈從文的名氣越來越大,受到了胡適的欣賞,

很快就被邀請去中國公學去講課。

第一堂課沈從文就鬧了個笑話。他已備課多時,卻被臺下烏央烏央的學生給嚇軟了腿,準備好的一切都做了廢。最後,用十幾分鍾便講完一堂課知識的沈從文只能站在講臺上與學生大眼瞪小眼,無可奈何之下用粉筆在黑板上說明自己的緊張。學生鬨堂大笑,沈從文的教課生涯就此開始。

可沒想到,雨過天晴的日子才沒過多久,狂風暴雨便已經悄然而至。

1948年,在文壇上可以說是呼風喚雨的郭沫若發表了一篇文章批判他,批判沈從文是“粉紅色文人”,很‘毒’、很‘陰險’,而這對於沈從文來說,無異於是滅頂之災。

身邊的人忽然一下子開始疏遠排斥他,沒有一個人願意理解他,他只得停下自己手中的筆,他寧願不再寫作,也不願意讓自己的文字裡沒有自己的靈魂。

時間一長,沈從文的精神開始崩潰,他彷彿得了焦慮症,

認為世間的一切都不再值得他留戀,他甚至選擇了自殺。萬幸的是,這兩次自殺行為到最後關頭都被攔了下來。

至此,在經歷了這些後,他的心境突然迎來了轉變,他開始看淡這一切,不再受困於那繁雜的紛擾,北京的歷史博物館裡也多了一個隨遇而安的雜文物研究者、解說員。

一代大師沈從文的晚年經歷:被下放打掃廁所,回憶往事淚如雨下

再後來,黑暗的十年便到來了。

曾經沈從文被安排每天打掃歷史博物館的女廁所;後來又被下放到湖北咸寧五七幹校幹苦活……黑暗毫不吝嗇地籠罩著沈從文,他被侮辱被打壓,度過了人生最漆黑的時光。

可沈從文卻時時表現出樂觀與開朗,他吐槽身後的標語字寫得太差,寫字人應該再多練練自己的手法;寫信給侄子,告訴他自己下放的地方處處是荷花,漂亮極了,若是他來一定會很喜歡;還說自己是受到領導重視才能去刷女廁所,誇讚自己將女廁所刷得乾乾淨淨。

在經歷了兩度的死亡後,這個智者尋到了人生豁達的真諦,狂風暴雨也無法讓他側目半分。

淚流不止的孩童

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越到年老,沈從文卻變得越愛流淚,回憶起往事忽的潸然淚下。

一代大師沈從文的晚年經歷:被下放打掃廁所,回憶往事淚如雨下

一日,沈從文下鄉前,從鼓鼓囊囊的口袋裡掏出了一封皺巴巴的信,又像哭又像笑地對張允和說道:“這是三姐(沈從文妻子張兆和)給我的一封信。”

有一日,張兆和見沈從文竟獨自坐在藤椅上哭泣,急忙問是何事,卻見沈從文用手指了指身邊的收音機,收音機裡是一首哀泣的二胡曲,他說:“怎麼……怎麼會拉得這麼好……”說完,又淚流不止。

1985年,沈從文聽到來採訪的女記者由衷地對他說:“沈老,您真是受苦受委屈了!”,這個已經八十多歲的老人卻突然像個孩子一樣嚎啕大哭,等到張兆和上前來安慰才停歇。

歲月流逝,沈從文內心的柔軟變得越來越容易被觸碰,僅僅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到動情處,也能讓他淚流不止。他不加掩飾,想哭時眼淚便流了出來,也不怕別人笑話他。

他是如此的‘真我’,是如此的直白。也許,

越到年老,他便越像一張白紙,越用自己包容與澄澈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