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喝下一杯甜酒,說了一輩子的情話

提起民國時候的才子佳人,大約每個人都能掰著手指頭說出那麼幾個。最出名的,像林徽因與梁思成,徐志摩與陸小曼,張少帥與趙四小姐,還有蕭紅蕭軍啊等等。

以上這些名人軼事,大家通過電影或者電視劇,都或多或少的有所瞭解。今天,跟大家講一段不怎麼不怎麼為人所熟悉的愛情故事,雖然與前面幾位相比,少了點轟轟烈烈,也談不上有多傳奇,但是個人認為,這段佳話更浪漫,如同一杯甜酒,平實而甜蜜。

我要說的這個人物,大家也都認識,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他憑藉《長河》《邊城》名動文壇,後更與廢名、李健吾、朱光潛等並肩成為"京派"的代表人物。他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沈從文。三十年代,是沈從文最意氣風發的年代。《長河》《邊城》發表,展現給世人一個獨特的湘西世界,格調平靜而幽怨,美麗而悠長。沈先生也被公認為當時的鄉土文學之父。

沈從文-----喝下一杯甜酒,說了一輩子的情話


沈從文-----喝下一杯甜酒,說了一輩子的情話

邊城的原型---鳳凰古鎮


少年兵痞和北漂青年

沈從文,1902年出生於湘西鳳凰,一個湘軍世家。沈的祖父沈宏富,早年參加湘軍打過太平軍,最高做過貴州提督的副將,後回鄉定居鳳凰。沈宏富過繼了一個侄子過來,就是沈從文的父親---沈宗嗣。這個人也不簡單,是當年與八國聯軍作戰的大沽口副將,後來流落江湖,還參與刺殺過袁世凱。

沈從文十四歲去了當地的軍校,第二年作為補充兵跟隨部隊到處剿匪,見慣了殺人砍頭的少年小軍痞沈從文,覺得殺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後來部隊被遣散後,沈從文去了當地的警察局,幫助抄抄寫寫。少年時的沈從文,就這樣四處晃盪,以當時來看,誰都想不到他會成為一名著名作家。據說,他還曾經參加過賀龍的部隊,也算與共產黨有緣吧。沈從文第二次參軍的時候,做了一名書記員,跟隨當地兩個很著名的軍閥。軍中有位聶先生很喜歡他,就經常給他講一些佛學,進化論等學問。漸漸地,沈從文的內心躁動起來,對血腥和暴力開始反感。


沈從文-----喝下一杯甜酒,說了一輩子的情話

沈從文


1923年,沈從文懷揣7元6毛錢,發誓成為“北漂”。他自己的規劃是:即使讀書不成,我總還能成為警察吧。

一開始,沈從文報考的是燕京大學的國文班。但是他基礎太差了,連標點符號都不會用,面試的時候---0分。燕京大學畢竟是教會學校,比較厚道,把報名費退給他了。小沈先生也不氣餒,就跑去北大旁聽,課餘時間去琉璃廠的書市讀免費書。從那時起,他開始向各大報社投稿,然而大多被拒。和現在很多住地下室的北漂一樣,沈先生住在一間小煤室,他自己還取了個好聽的名字“窄而美小齋”。

那段時間,北漂青年小沈先生很窮。在走投無路之際,他曾經寫了一封信給自己的好朋友郁達夫,訴說自己困苦和迷茫。沒想到的是,在那一年最冷的一天,郁達夫冒著鵝毛大學來到了“窄而美小齋”,看到沈從文的慘狀,當時就拉著他出去,吃了一頓蔥燒羊肉,然後把自己的圍巾和找零回來的三塊錢,都塞給了沈從文。那天夜裡,郁達夫伏在桌邊大哭不止。第二天,郁達夫還發表了《給一位文學青年公開狀》,這是歷史上第一個為“北漂”鳴不平的人。這件事,讓沈從文特別感動。在半個世紀之後,郁達夫的侄女來拜訪沈從文的時候,他還特別激動的說起了這一件事,而這個時候他已經70多歲,但是還是對那一個情景記憶猶新,這件事他記了一輩子。

沈從文-----喝下一杯甜酒,說了一輩子的情話

郁達夫和沈從文


沈從文在報紙上陸續發表一些散文詩歌,逐漸有了一點小名氣,與作家丁玲和胡也頻夫婦成了好友。同時,沈先生進入了梁啟超徐志摩等文壇大家的視野,漸漸的成為文壇的一匹黑馬。梁啟超曾經親自推薦他去了香山慈幼院做圖書管理員,月薪25元,而當地的院長就是熊希齡。這位熊希齡,是民國的風雲人物,做過清末五大臣出洋的參贊,袁世凱的熱河都統和北洋政府的國務總理,民國第一部憲法,就是熊希齡內閣制定的。這位大佬和沈從文是老鄉,而且頗有淵源。兩家是世交,而且當時是有聯姻的想法。當時的沈從文,不願意娶大家閨秀,就和表哥黃玉書出去闖蕩,還幫表哥寫情書追到了表嫂楊小姐。表哥和表嫂很恩愛,生下了著名畫家黃永玉。

話說熊希齡當時問他,你來北京這麼長時間了,怎麼不來找我?沈從文說,就是想獨立。然後講了自己在湘西的一些事情。沈說“當兵這六年多,我親眼看到上萬名無辜的平民被殺,除了愚蠢和殘忍,我什麼都學不到。我曾經去的那個機關,三百多職員,有一半多在抽大煙,您能想象那種情景嗎?我當時只有一個念頭,出來讀書,讀好書,去救救這個國家。”

喝下一杯甜酒,甜了一生

1929年,經好朋友徐志摩推薦,沈從文去了胡適先生執掌的吳淞中國公學任教,教國文課。

第一次上課,就鬧了個大笑話。上課的第一天,教室裡做的滿滿當當,學生們都想看看,這位來自湘西土匪窩,見慣了人頭和血淋淋耳朵的先生,究竟是個何等霸氣偉岸的人物。結果沈先生一亮相,大家大失所望,怎麼是個瘦小溫文的書生。沈從文站在講臺上,十幾分鐘不講話。末了,在黑板上寫道:“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引起一片鬨堂大笑。這事傳開,整個校園都轟動了,大家說什麼的都有。“這位哪是土匪啊,整個一土鱉”。 胡校長卻笑著說,甭管怎麼說,學生們沒有當場把他轟走,那就是成功。好在功力擺在那裡,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學生們也漸漸的喜歡上了他。

沈老師特別愛較真,曾經有一名學者在發表的一篇文章裡用了“據說”一詞。結果沈老師就在“據說”一詞後面畫了個問號----據誰說?

在這裡,鄉下人沈老師,喜歡上了一個美麗的女生---校花張兆和。


沈從文-----喝下一杯甜酒,說了一輩子的情話

張兆和


沈從文第一次見張兆和時,就用湖南鄉音問人家:“你就是那個笑話(校花)嗎?”周圍的人都笑了, 本來是校花,到他嘴裡成了“笑話”。

雖然口才不行,但是沈先生筆力雄厚,從此開始了他的情書攻勢。

大家且看大情聖沈從文追求張姑娘的情書:

“我用手去觸摸你的眼睛。太冷了。倘若你的眼睛這樣冷,有個人的心會結成冰。”

“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

“有些路看起來很近走去卻很遠,缺少耐心永遠走不到頭。”

“望到北平高空明藍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給我的影響恰如這天空,距離得那麼遠,我日裡望著,晚上做夢,總夢到生著翅膀,向上飛舉。向上飛去,便看到許多星子,都成為你的眼睛了。”

一封封情書,如同沾滿蜂蜜的利箭,源源不斷的衝向張致和。而張兆和那邊呢,並沒有被感動,她是拒絕的。出生於名門世家的張小姐,眼界頗高,那位比他年長八歲的來自湘西的鄉下人,並沒有入她的法眼。當時,追求她的人大有人在,她把追求者們都編了號“蛤蟆一號”“蛤蟆二號”蛤蟆三號”。。。。。二姐張允和曾經取笑說,沈從文大抵能排得上“癩蛤蟆十三號”。

情書一封封寄出去了,張小姐那邊沒什麼動靜。事情也越鬧越大,據說還傳出了沈從文要自殺的傳聞。張兆和在日記中寫道:“他對蓮說如果得到使他失敗的消息,他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刻苦自己,使自己向上,這是一條積極的路,但大多半是不走這條的,另一條有兩個分支,一是自殺,一是,他說,說得含含糊糊,‘我不是說恐嚇話...... 我總是的,總會出一口氣的!’出什麼氣要鬧的我和他同歸於盡嗎?那簡直是小孩子的氣量了!我想了想,我不怕!”

最終,張兆和無力招架,開始變得厭煩,跑到胡適那裡去告狀,沒想到胡適笑笑回答:“有什麼不好?我和你爸爸都是安徽同鄉,是不是讓我跟你爸爸談談你們的事?”張兆和急紅了臉:“不要講。”校長很鄭重地對這位女學生說:“我知道沈從文頑固地愛你!”張兆和脫口而出:“我頑固地不愛他!”

胡適聞言愕然,只得給沈從文寫信:“這個女子不能瞭解你,更不能愛你,你錯用情了。你千萬要堅強,不要讓一個小女子誇口說她曾碎了沈從文的心。此人太年輕,生活經驗太少……故能拒人自喜。”

1932年,張兆和趁放假的機會躲回了蘇州老家。大情聖沈從文也追了過去。雖然沒有見到家長,卻贏得了大姐和二姐的支持。回到青島以後,他寫給二姐張允和一封信:“如爸爸同意,就早點讓我知道,讓我這個鄉下人喝一杯甜酒吧。”

張父得知此事,樂了。這位老爺子富甲一方,確是一個開明紳士。他知道沈從文是個飽學之士,姑娘嫁給他也不吃虧,最終表態支持。其實,張老爺子能同意把女兒嫁給沈從文,也不是偶然發善心。大家看看他的四個女婿都有誰,就知道老爺子絕對開明,且無門第之見。大女婿-----崑曲名伶顧傳玠,二女婿----語言大師周有光(漢語拼音的創始人之一),三女婿----沈從文,四女婿----漢學家傅漢思。

而張兆和本人,也在姐姐家人的影響下,慢慢的撤下了心防,接受了沈從文。

於是,在某一天,沈從文收到了這樣一份電報:鄉下人喝杯甜酒吧。”

1933年9月9日,沈張二人在北京的中央公園結婚。

沈從文-----喝下一杯甜酒,說了一輩子的情話


一生情話

沈從文有一篇短篇小說《三三》,就是在追求張兆和的時候寫的。因此,生活中也常常稱呼夫人作“三三”,夫人則稱他“二哥”。

沈從文和張兆和新婚不久,聽聞母親病重獨自一人回湘探望。這是他們的蜜月期,別離的憂愁唯有寫信寄相思了。也就是在這些來往的信件裡,沈從文寫下了很多溫柔、動情、美麗的句子。

他追逐的四年裡從未回過信的張兆和,如今也學起了思婦,揮起玉管,將擔心和思念流露於筆尖,她是這樣寫的:

長沙的風是不是也會這麼不憐憫地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塊冰?為了這風,我很發愁就因為我自己這時坐在溫暖的屋子裡,有了風,還把心吹的冰冷。我不知道二哥是怎麼支撐的。

他說:“三三,乖一點,放心,我一切好!我一個人在船上,看什麼總想到你。”

他說:“我就這樣一面看水一面想你。”

他說:

“我不為車子所苦,不為寒冷所苦,不為飲食馬虎所苦,可是想你可太苦了。”

甚至他說:“但一個人心中倘若有個愛人,心中暖得很,全身就凍得結冰也不礙事的。”

1969年冬,張兆和的二姐去看望準備下放幹校的沈從文,閒聊幾句準備回家,沈從文說:“二姐,莫走,你看!”只見沈從文從鼓鼓囊囊的口袋裡掏出一封皺頭皺腦的信,又像哭又像笑的對張允和說:“這是三姐(張兆和)給我的第一封信。”他把信舉起來,面色十分羞澀而溫柔。此時,沈從文已快七十歲的人了,像一個小孩哭得又傷心又快樂。

沈從文在人世間最後一句話:“三姐,我對不起你。”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過一本書《我在呼吸和想你》輯選了沈從文自1931年至1961年間寫給愛人張兆和的經典書信,並收錄張兆和致沈從文的部分信件,共計70封。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沈張二人如同甜酒般的甜蜜。


沈從文-----喝下一杯甜酒,說了一輩子的情話


沈從文和張兆和,相伴走過五十多年,雖然中間也有過感情風波,但兩人能夠互相理解和原諒。沈從文說,我們相愛一生,一生還是太短。這樣的婚姻,不正是現代的年青人應該羨慕和追求的嗎?


沈從文-----喝下一杯甜酒,說了一輩子的情話

沈從文說,我們相愛一生,一生還是太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