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天门:「凡人小事」熊昌让梨

几天前,在独自隔离的我接到医院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到人才公寓隔离点上班。这里住的都是一些轻症患者,本以为工作会非常的轻松,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我太天真了。

第一天上班,我本以为会很平静,谁料办公室的电话却一直响个不停。有个患儿的妈妈打电话说孩子的尿布和痱子粉用完了;有个老太太的儿子,从张港打来电话,说老太太来住院的时候没有带手机,怕老太太不能与家人沟通而胡思乱想,希望可以送一部手机过来用于联系;有个年轻人,每天要打好几次电话让我们给他买烟;有个小姑娘,时不时打电话过来说想吃零食;有个老爷子打电话过来说没有衣服可以换洗;有个老太太大发脾气,说她是吃素的,而我们送的饭有肉;有的打电话嫌饭送的晚了;有的说饭菜不合胃口;有的想吃两份;有的抱怨来了这么多天了,怎么还不让出院……

一天下来,除了两个病人打电话说了自己低热的情况,其他的电话全部和病情无关。真是应了那句话“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不断的安抚和解释,让我口干舌燥。

这时,晚餐送来了,还有点小惊喜——一袋水灵灵的香梨!我可是好久没有吃过水果了,何况是这水分充足的香梨。护士长认真清点数量,患者、陪护人员再加上医护人员,正好每人一个。值班护士当晚就把梨送到了每个患者和陪护的手上,我也在晚餐后“享受”了“珍贵、稀有”的香梨。香甜可口,水分充足的香梨正好平复了我被各种要求扰乱的心情。我们的组长熊昌,因为忙于上报汇总信息表,没来得及吃梨,晚餐也只是匆匆吃了两口。

第二天,早餐过后不一会儿,我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六岁患儿的妈妈打来的,她说孩子很喜欢昨天吃的那个香梨,一直吵着还想吃,说书上也有吃梨止咳的说法,希望可以再给几个香梨她的孩子吃。

我耐心地向她解释,说我们每人只有一个梨,昨天已经吃了,都没有了。她虽然有些失望,但也表示理解。熊昌在我旁边,听到我们的对话,赶紧拿出自己来不及吃的那个梨给那了小孩。我看着他干裂起皮的嘴唇,一时竟接不上话来,突然想起小时候在课本上看到的“孔融让梨”的故事。

因为这里的病人症状比较轻,在治疗疾病本身上,我们没有遇到太大的挑战,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满足患者的生活诉求,心理干预上。

当天,小宝宝的尿布和痱子粉及时送到妈妈手中;第二天,在多位工作人员的通力合作下,手机送到老太太手中,她开心的和儿子视频了;两名护士只吃一份饭,留出一份给饭量大的老爷子……

受疫情的影响,我们不可能满足患者的所有要求:老是想抽烟的那位,我们知道他打电话的时候其实是烟瘾犯了,也很难受,所以我们一直在耐心的做解释工作,陪他聊聊家常,希望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想吃零食的那个姑娘,我只能告诉她我也是个零食控,我也很想吃,可惜买不到;没有换洗衣服的那位老爷子,我只能告诉他,我们正在想办法……

灾难面前,我们能做的毕竟是有限的。但正如让出的那个香梨,我们其实已倾尽所有!


湖北天门:「凡人小事」熊昌让梨

熊昌指导组员阅片


湖北天门:「凡人小事」熊昌让梨

工作中的王壮


湖北天门:「凡人小事」熊昌让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