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柚-神農本草

【本經原文】味辛溫,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氣通神。又名橘皮。今之陳皮。

【產地】產我國廣東,即廣橘皮,以曬乾陳久為良,故名陳皮。

橘柚-神農本草

橘柚-神農本草

【性味】味苦辛,性溫,無毒。

【主治】陳皮為宣通疏利要藥,主行氣健胃,去溼化痰,能發散清熱,消積水氣。

【別錄】下氣止嘔咳,治氣衝胸中,吐逆霍亂,療脾不能消谷,止洩,除膀胱留熱停水,起淋,利小便,去寸白蟲。

【甄權】清痰涎,治上氣咳嗽.開胃主氣痢,破症瘕痃癖。

【藥徵】主治呃逆也,旁治胸痺停痰。

【用量】普通一錢至三錢。

【禁忌】凡中氣虛,氣不歸元者,忌與耗氣藥同用,胃虛有火嘔吐,忌與溫熱香燥藥同用,陰虛咳嗽生痰,忌與半夏南星等同用,瘧非寒甚者忌。

成無己曰陳皮和百藥,脾為氣母,肺為氣籥,凡補藥澀藥必用陳皮以利氣,凡用陳皮取其發散皮膚也,故陳皮之用在於行氣,氣行則領導百藥,有痰者因氣行而化,有溼者亦因氣行而消,其它因食積及飲食之毒亦無不因氣行而消解,氣虛不能歸元,則僅存之氣不可再行而耗之,故忌。

【容川】陳皮亦木實也,能治胃,兼治脾,但兼辛香,又能上達於肺。枳殼不辛香,故不走肺,厚朴辛,而氣太沉,故不走肺。因肺通於大腸,故厚朴可洩肺氣。其氣不輕不重,故可降上焦與中焦之氣。陳皮小腸,厚朴大腸

【倪解】橘柚是陳皮。陳皮,橘子的皮,廣陳皮,廣東,廣西這邊一帶的陳皮,做的比較好。味道是辛溫辛辣的,辛香而且是溫性的藥。它能夠利水谷,不消化、腸胃不消化的時候可以吃,陳皮,可以下氣通神。為什麼講下氣?用觀想的方式:食物到小腸、到大腸,這一路下來,從食道下來,它只能下不能往上,大家都知道這個觀念,吃東西下去,它只能下不能上。它如果逆起來就是氣往上逆,使用陳皮能夠下氣,最終能把腸子食物裡的氣往下導,讓消化的功能恢復過來。這個陳皮,為什麼叫陳皮?就是橘子曬乾了以後,陳年越久越好。中藥是很多藥是陳年的,會不會壞?不會壞,橘皮是陳年的好。 但如果是新鮮才下來的放在那邊沒處理過它就爛掉了。那就烘焙使它幹或曬乾使它幹,刻意讓它幹它就不會壞,沒有水份在裡面它就不會壞。如果這個陳皮是新鮮的,從可以吃的橘子採下來的,還有青皮,青皮就是橘子還是青色的時候就把它採下來,還沒有熟就把它採下來,那青皮跟陳皮兩個同樣是皮,注意青皮能夠入肝臟,舒肝的力量非常強,味,氣很厚。有肝病的時候常常用青皮。 陳皮是宣通的藥,因為那個味道是辛,辛香的,它能夠行氣,健脾的時候我們都會使用陳皮,使其能夠降氣,腳腫啊,水腫啊,都可以使用。 【別錄】說下氣、止咳氣往上衝,它的功能蠻多的。打嗝、嗝逆,一般的嗝逆可以用陳皮,陳皮很好用。重症的嗝逆到了癌症的末期陳皮就比較不夠用,當然可以用陳皮,但陳皮的力量不夠。一般的嗝逆可以用陳皮,陳皮效果不錯。開的時候開個兩錢不多,三錢比較重。 陳皮的功能,唐容川說陳皮也是木的實,木結的果實,這種能夠治胃,能夠治脾,因為清香,所以上達於肺。像枳殼,枳實很小,切下來像小拇指一樣長,就是沒有殼的,枳殼不清香不走肺。一般那個果實清香的果實都能夠入肺。厚朴,味道比較辛辣,比較辛辣,但是厚朴的氣太沉,很強啊,味道很強的都往下沉,所以它不走肺。使用的時候,陳皮要著重在胃的地方,厚朴著重在小腸大腸的地方。所以如果逆氣在胃裡面的時候可以用陳皮。陳皮能夠把胃的蠕動變回原來的樣子,變回正常,再加厚朴,小腸大腸的蠕動變回來,同時使用健脾的藥,脾臟管全身的水,管全身的肌肉,所以,不止有積水,肌肉,都會使用健脾的方式來治療,這陳皮是健脾的良藥。

匯諸家之言,學以歸真

以中醫經書為依據,溯本清源,返璞歸真,傳播中醫文化。本文由雜家歸真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歡迎指正交流,喜歡請關注。

橘柚-神農本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