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即失业,毫无工作经验的“我”,拿什么去赢未来?

一、假如说这段时间对谁影响最大的话,大学生绝对能上候选名单前十。

一方面,不少大学生没得开学又不能出去玩,还得在家上网课,生活过得是十分枯燥;

另一方面,应届毕业生,也在为自己的工作发愁。

不少应届毕业生就担心,因为疫情影响,求职会比过往要困难。

加上年前裸辞和准备跳槽的人员,这样一来更加剧了求职竞争。

但根据实际情况,教育部已经推出了"24365全天网上校园招聘"服务。

即24小时,365天,创造条件不见面也能招聘也能签约认定。

那么,在疫情的影响下,毕业生找工作难吗?能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吗?

毕业即失业,毫无工作经验的“我”,拿什么去赢未来?

二、这得从三个数据来看:

第一个数据,复工率。

发改委秘书长丛亮表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逐步提高:

其中浙江已超过90%,江苏、山东、福建、辽宁、广东、江西已超过70%。

特别是浙江跟广东,一个复工率全国最高,一个是包车包机接员工回来复工,被网友一顿怒赞。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复工,整体招聘形势也会逐步复苏,提供给应届毕业生的机会也会更多。

接下来我们讲讲第二个数据,招聘薪资。

在上个月,有一份节后复工招聘薪酬的调查报告火了,令人意外的是,在目前的形势下,招聘薪酬居然还涨了。

节后复工第一周全国38个核心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为9311元/月,比去年同期(8311元/月)提高14.52%。

注意!这是说的核心城市的平均薪酬,二三线城市可能会更低。

而且由于春招延后,以及部分企业招聘需求下滑,应届生的求职将变得更难。

此外3-5年工作经验的产研、运营人员更被企业青睐。

也就是说,刚出社会的毕业生能不能一出来就拿到这个平均薪酬,还是有待商榷的。

毕业即失业,毫无工作经验的“我”,拿什么去赢未来?

三、最后,我们来讲讲第三个数据,招聘需求。

有数据显示,春节后十天,100人以下规模的小微企业新增招聘需求同比减少六成。

三周过后,小微企业新增招聘需求同比降幅收窄到42%,占市场整体需求的比例由43.7%回升至46.3%,但仍未达到50%的基本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百人以下的小微企业对应届生需求同比收缩52%。

除了受到冲击而暂时沉寂的餐饮、旅游、线下教育等行业外,生鲜电商、外卖、物业等为代表的服务行业。

因为用户需求爆发,出现人手紧张的情况。

此外,在线办公、大数据运用、居民在线消费等需求增加。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支持线上化需求的行业,也有较大的招聘需求。

这对于毕业生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毕竟疫情已经帮忙过滤掉一批企业和行业。

而在疫情过后,哪些行业会迎来红利,哪些公司发展前景好,抗风险能力强,都可以通过疫情的表现判断出来。

毕业即失业,毫无工作经验的“我”,拿什么去赢未来?

四、所以,机会总是有的,就看自身的个人造化,能被什么样的工作选择了。

毕竟疫情过后,讲究人效的时代,也会随之而来。

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果个人不提升自己,企业不定时"体检",被淘汰的概率,自然也会加大。

而对于所有企业来说,如何在疫情期间、疫情过后,找到既能解决眼下的问题,还能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的优秀人才,就成了一个难题。

商业技能培训软件koru的创始人克里斯腾·汉密尔顿,曾经总结了七个标准,用来预测求职者未来在职场上的表现。

这七个标准不仅适合企业作为参考,普通人也可以用来进行对照,评估、培养自己的某个特质。

我挑出了其中4个,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毕业即失业,毫无工作经验的“我”,拿什么去赢未来?

第一是严谨。

这里说的严谨,指的是一组能力,包括搜集数据的能力、整合理解多信源信息能力、还有高效决策的能力。

"严谨"比较容易考量,对一些技术岗位来说,可以进行一个测试,让求职者在规定时间内做题,或者分析其中的逻辑。

第二是主人翁意识。

职场永远都会有意外发生,可能是招你进来的主管突然辞职了,或者你的工作岗位不是面试时的那个岗位。

但是,成功的职场人士明白"既来之,则安之",而不是怨天尤人。

在面试的时候,汉密尔顿建议,你可以故意问他有没有遇到过不公正的对待,然后表达你对他的同情。

有主人翁意识的人会立刻表示,"这事的确不对,但我不想浪费时间抱怨"。

毕竟事已至此,过度发泄只会得不偿失。

第三是有韧性。

越是危机,越能看出你的员工是不是优秀人才。

危机到来时,一个员工往往要身兼数职。

而一个人通常被安排到新岗位,除了要调整状态,快速适应新岗位外,还得面对持续时间长、扑面而来的压力。

越是这种时候,越是需要有韧性的人。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既有勇气接受挑战,又有韧性来处理日常琐事。


毕业即失业,毫无工作经验的“我”,拿什么去赢未来?

第四是知进退。

一个人是否懂得进退,光看他的说话方式就能看得出来。

比如,你要注意他是怎样插话的;

在谈话结束后,他有没有给你发一条经过斟酌的感谢信息;

他在沟通的时候是不是高效,懂不懂礼貌;

以及他能不能尽量简洁地表达有见解的观点。

最直观的好感胜过一切,人们喜欢认识和招聘自己喜欢的人。

而汉密尔顿自己,则会选择那些好相处、并且能给团队带来能量的人。

毕业即失业,毫无工作经验的“我”,拿什么去赢未来?

总的来说,机会从来都青睐有准备的人。

对于职场人来说,无论你初出茅庐,还是混迹多年,在新的时代浪潮前,都得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复合型人才。

等机遇来临,才有可能牢牢抓住。

而对于企业来说,更要具备一双慧眼,学会如何在"玉石市场"中,淘出一块真正的"璞玉"。

因为一个人优不优秀,真不能只靠一纸简历就能看出来

欢迎下方留言讨论,关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