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女子中让你记忆最深刻的是哪位?

MiniLu


何香凝是民国历史上的一位奇女子,也是伟大的妇女运动杰出领袖,她爱国报国,刚正不阿,敢于当面顶撞、羞辱蒋介石,又积极支持帮助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何香凝(1878.06.27-1972.09.01),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 ,民革主要创始人,国民党元老,建立民国的功臣。1905年,她参加了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成为同盟会最早的女会员之一,她和丈夫廖仲凯都是孙中山坚定的支持者,积极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她丈夫廖仲凯是黄埔军校第一任党代表。1924年1月,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她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妇女部部长,兼管广东省的妇女工作。 1925年2月,孙中山病重,何香凝赴北京照看。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何香凝是遗嘱见证人之一并在遗嘱上签字。

在漫长的中国革命进程中,她始终与共产党人站在一起,坚定地支持中国革命。她坚决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曾给蒋介石寄去了一套自己的衣服,还有一首诗:“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赴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在抗战中,她和宋庆龄一起四处奔走,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创办了伤兵医院,成立了慰劳队、救护队、难民救济队,在上海成立了最早、最大的妇女抗日团体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自任主席兼总务组长,号召全国妇女组织起来,“为了中华的自由解放,奋斗到底。

她的儿子廖承志,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参加过长征,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新中国成立后,何香凝曾任中央政府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等职。

她的孙子廖晖,曾担任过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跟奶奶、父亲一样都是副国级。


zj史海拾贝


  • 感谢邀约。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感谢指正。
  • 说到民国女子,很多人都会想到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胡蝶,周璇等等,她们或是有才或是美艳,个个都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人物,他们有的留下了不朽的著作,有的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们当然值得被人们所铭记,但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那个最不美丽,最不出名,却活出最好自己的张幼仪。
  • 说到张幼仪,所有人最先想到的不是她本身,而是改变她一生命运的那个男人,那个写出“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浪漫主义诗人,那个一辈子都在追求真爱的才子诗人。因为他狠心的抛弃,因为那个在她怀孕期间逼她打掉亲生孩子的男人,张幼仪不得不作为最痛苦的决定,同意徐志摩的离婚,也因为这个男人的决绝,她才活出了精彩的一生。
  • “你们总是问我爱不爱徐志摩,可你要晓得,我是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的。我对这个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的家人可称为‘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 在和徐离婚后,挺着大肚子,张幼仪在兄长的帮助下去了德国柏林,并在柏林生下了次子彼得。徐志摩又来了,不是看望虚弱的妻子和孩子,而是带着一份离婚协议书,让张幼仪在上面签字。她知道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她不得不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离婚后不久,她就生下了次子彼得。异国他乡,张幼仪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努力学习德国,甚至还考上了德国裴斯塔洛齐学院。然而,精心照料的儿子却因病夭折,张幼仪决定回国了。
  • 离婚后的张幼仪成为了女强人,担任服装公司总经理、女子银行总裁,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如此,离婚后的张幼仪还一直照顾徐志摩的双亲,把徐家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在徐志摩飞机失事后,她也尽心竭力的去处理徐志摩的后事,“她是极有风度的一位少妇,朴实而干练,给人极好的印象。”这是梁实秋对她的评价。
  • 晚年的她活出了自己,拥有了幸福的家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这样的一位历经磨难却依旧大放异彩的女性,不得不叫人钦佩。

让你们最记忆深刻的是哪位传奇女性,欢迎一起来讨论。


一夕谈


提到民国女性,第一个想起来的是宋庆龄先生。

在古代“先生”并非特指男性,而是指对方值得自己学习,是对对方的一种尊称。而如果被很多人以“先生”称呼,则表明这个德高望重。当然,以前因为对女性有相当的歧视,女性极少在外面抛头露面,因此“先生”这个称呼往往局限于男性。

在民国时期,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到,一些接受过教育的女性,因为她们的在不同的领域做取得了突出的贡献,因此也被称为“先生”,而宋庆龄就是其中之一。

宋庆龄是孙中山好友宋嘉树的次女,1913年大学毕业后就担任了孙中山的秘书。两年后,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和孙中山结婚。婚后宋庆龄依然积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协助起草、整理文件、电文、宣言,成为他的得力助手。

宋庆龄为了革命事业可以说是奋不顾身。1922年陈炯明发动叛变,炮轰总统府时,宋庆龄为了掩护孙中山撤退,自己留下来吸引叛军,最后才在卫队的保护下离开。

在412以后,宋庆龄拒绝了蒋介石、汪精卫等人的拉拢,积极支持革命事业,在革命最困难时期给予了很多帮助。抗战时期,宋庆龄也积极支持抗战。

1949年以后,宋庆龄先生又积极投身妇女、儿童事业,为妇女、儿童谋求福利。她虽然自己没有子女,却造福了千千万万的儿童。

宋庆龄先生一片公心,她为中国所做的一切将永载史册。


不沉的经远


民国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民国四大美女(林徽因,陆小曼,周璇,阮玲玉)和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如果说我最深刻的一位,那就是林徽因。

民国四大美女

林徽因

林徽因出生在浙江官宦世家,父亲是清朝进士,擅长诗文,工书法。16岁时随父亲游历欧洲,结识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并和徐志摩传下一段佳话。后来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修建筑学认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后结为伉俪。林徽因夫妻经常外出考察各地的古建筑,为编写《中国建筑史》打下了基础。后来主持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和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此外林徽因文学上也有很深的修养,传世佳作《你是人间四月天》。

陆小曼

陆小曼是近代比较出名的画家,而且擅长昆曲,也能演皮黄。她的第一任丈夫是王庚,但是王庚是一个事业心特别重的人,一心做官,对妻子的关怀比较少,尤其是在就认哈尔滨警察局长的时候,因为陆小曼不喜欢哈尔滨生活,于是分居两地,而王庚呢,更是让徐志摩多陪陪陆小曼,结果两个人日久生情,最终陆小曼离婚,跟徐志摩结婚,胡适作为证婚人,在婚礼现场大骂徒弟徐志摩。徐志摩遇难后,陆小曼孤苦无依,与翁端午生活二十年,因为翁端午没有离婚,所以两头跑。

周璇

周璇是中国近代著名演员和歌唱家,歌曲《五月的花》是她的成名之作。后来出演风云儿女。她最轰动的两首歌曲为《长相思》《夜上海》。在1941年被上海日报评价为电影皇后。一生中有三段感情,只需第一任严华结婚。

阮玲玉

阮玲玉是民国电影时期最著名的影星之一,早年家境贫苦,父亲早逝,母亲做佣人供阮玲玉读明星影片公司,出演《野草闲花》,《神女》,《新女性》。成名后卷入张达民和唐季珊的名誉诬陷纠纷案中,因不堪情夫唐季珊虐待,与1935年妇女节当天吞食安眠药去世,阮玲玉的死轰动上海,鲁迅还曾为之撰文《论人言可畏》

民国四大才女

吕碧城

吕碧城出生于官宦世家,9岁便与汪家定下亲事,12岁时父亲亡故,族人欺负吕家没有男子,霸占吕家家产,汪家也与吕家取消婚约。后结识大公报英敛之,作为大公报编辑,声名鹊起。后出任民国大总统秘书,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而辞职。被后世评价为近代第一女词人。

萧红

萧红出生在封建地主家庭,因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与中学同学同居并怀孕。怀孕后被抛弃,生活因此贫困,无奈之下,开始创作,赚取稿费,从此走上了创作的道路,最著名的著作是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

石评梅

石评梅只有26岁,生命非常短暂。五四运动后,考取北京高等女子学院,这个期间开始创作,她的作品不仅有缠绕不清的哲学臆病和清冷的悲哀色彩,而且在感情的层面上也表现得脆弱和哀苦,通篇充满了“冷月、孤坟、落花、哀鸣、残叶”等冷艳的词汇,她的作品仿佛是一串串泪珠汇成,可谓满纸辛酸泪。

张爱玲

张爱玲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大家应该很熟悉,战争年代与胡兰成结婚,并传下一段佳话: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著名作品《张爱玲语录》《倾城之恋》等。

综上,因为与徐志摩和梁启超的爱情故事,因为林徽因的端庄贤淑,因为林徽因的小桥流水的温情,我对他的印象很深。欢迎点评。


考古论今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设计了新中国的国徽,参与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东北大学的建筑系,还设计了东北大学“白山黑水”的校徽。

抗战期间考察中国古建筑,手绘古建结构图。

她为自己的人生结语是:建筑师林徽因。




五月早晨


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  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LHC否极泰来


如果说记忆深刻,民国女人各有各的精致,那是一个博大的时代,但如果说再过一百年,民国女人里还能被拿出来说的,除了宋家三姐妹。恐怕也只有张爱玲和陆小曼算得上一代风流。张爱玲靠的是文才。靠得是对于恋爱的突破。

谈民国,恋爱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民国的恋爱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尽管现在很多人认为陆小曼出轨徐志摩,那是奸夫淫妇,罪无可恕,但在当时,陆和徐具有先锋作用,陆小曼和离婚,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都是开天辟地的事情。尽管最后两人的恋爱是失败了,因为婚姻和恋爱毕竟不同,但对于后世的垂范作用,依旧不可忽视。

看过关于陆小曼的一本传记叫《半生素衣》。素衣比喻清白的操守。 前蜀 韦庄 《酬吴秀才霅川相送》诗:“夫君别我应惆怅,十五年来识素衣。” 金 元好问 《自邓州幕府暂归秋林》诗:“归来应被青山笑,可惜缁尘染素衣。”这是作家伊北“民国传记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全书从不同角度为切入点,叙写了陆小曼的一生传奇。素衣比喻清白的操守。有趣的是,陆小曼在徐志摩去世之后,却和翁瑞午在一起,肉体上谈不上清白,但在精神上,她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徐志摩的前妻。她和翁瑞午也说明过这一点。

在放浪与单纯之间,陆小曼没有选择中间道路,而是走在两个极端,她的信仰,曾经是爱情。这是她伟大的地方。她的痛苦,恰恰因为信仰的破灭——爱情的失落。伊北的这部陆小曼的传记《半生素衣》,可贵就可贵在有态度,是一个文人写的传记。他后来写《蚤满华袍》,写张爱玲的后半生,避开了前半生,也是着力于张爱玲对于文学的执著,立意巧妙。

更值得探究的,是陆小曼和翁瑞午的私生女的关系。这个私生女是翁瑞午和一个跟他学戏曲的女学生生的,生下来之后,没有名分,最后是陆小曼抚养她,一直到陆小曼去世。这个私生女现在应该还在世,她的故事,又是一段传奇。所以说伊北写的民国故事都有趣,因为你可以从中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民国,不一样的民国女性。他只写过一本虚构题材的民国故事,叫《素手红尘》,题记很有意思,叫“最美不过,凭一双素手,劈开那红尘”。素手劈红尘,多么有趣的比拟。

民国,真是一个混沌的时代。红尘的提法也特别好,旖旎有味道,人间如果有情,就应该是红色的烟尘。


老西百科



林徽因不但长得美,而且还有才,追求她的人太多。一次,林徽因闲着无聊,看到了眼前追求自己的这些人,就跟他们打赌,谁要是能把城内刚上市的橘子买给他,谁就对她最真心。梁思成一听有戏,骑着摩托车飞一般地去买橘子,结果在东安市场外跟章宗祥的汽车撞了,差点儿挂了,因祸得福,把林徽因追到手。

林徽因是当时的大众情人,许多人都想和她结识。林徽因和梁思成结婚后,梁思成不太喜欢做家务。林徽因在给别人写的信中这样写道:“让思成做家务,刷个碗也能刷七八个小时。各种杂事他都不管,就跟火车站一样,那么多车开来,我是站长,累死都喘不过气儿来,他却当火车站,跟没事的人一样,杵那就行了。


惪州元良1978


看到悟空问答的这一提问,我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写的就是民国才女张爱玲,她曾一度让我为之着迷,

有一句形容张爱玲话我印象深刻-一身才华,一生不幸,可怜,可悲,可叹,可痛,可惨!

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

张爱玲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写下来告诉你,让你自己感觉到!她告诉你,但是她不炫耀!

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但是到她这一代已经是最后的绝响了,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父母离婚,父亲一度又扬言要杀死她,而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母亲那里,母亲不久就又去了英国,她本来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赶上了太平洋战争,只得去读香港大学,要毕业了,香港又沦陷,只得回到上海来。她与胡兰成的婚姻也是一个大的不幸。本来在文坛成名是件好事,可是这在解放后居然成了罪状,最后只得远走它乡!

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

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T等于零


说起民国女子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是张爱玲、林徽因等。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民国女子是张幼仪,能够让大家认识她也是因为她的先生徐志摩。我喜欢的是从被抛弃到自强自立,她让生命散发出了光。在那样的年代离婚是一个很不光彩的事,能够从失败的婚姻中走出并活出自己的光彩不是每个女人可以做的到的。现在的女人遇到这种情况也会为了孩子忍下去吧。毕竟爱情可以任性,婚姻却不能儿戏。

在那个没有美颜的年代,张幼仪一眼就这样决定了自己的婚姻大事和终生幸福的寄托。徐志摩一开始就对这个土包子打扮的张幼仪没有好感,只是因为是父母包办自己无法决定才答应了这门亲事。婚后,张幼仪也是本分的做好一个妻子该做的事情。有了孩子也是把自己的全部给了孩子和爱人。怎然,生活给了她重重的打击,徐志摩居然要做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张幼仪肯定是不愿的,可是自己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已。

也是离婚后的她才活出了自己人生的光彩。对于大部分的女人来说,婚姻就意味着选择了未知的余生,前方旅途遥远并不能一眼望穿。未来有趣的地方总有我们看不到的,就像手里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颜色。

一个懂得生活的女人不会把自己的幸福交给别人,因为没有人能够许诺你美好的未来。希望我们都会像张幼仪一样,许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未来,甚至给别人一个美好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