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捧殺的洪憲皇帝袁世凱:揭祕大總統“選舉”背後的歷史真相

“選舉”這個詞,在中國古代指的是科舉考試選拔人才,到了近代,由於日本人的摻和,才變成了今天這種投票選領導人意思。所以,當西方政治意義上的選舉在中國落地的時候,大家一時間都不習慣,選舉人怯怯的,被選舉人慌慌的。

1913年10月6日,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選舉民國第一個正式總統,就是這個樣子。 其時也,袁世凱已經打垮了國民黨的武裝反抗,勢力達到頂峰。除了少數國民黨精英之外,全國上下無不視袁世凱為收拾殘局,使中國導向安定的唯一強人。


被捧殺的洪憲皇帝袁世凱:揭秘大總統“選舉”背後的歷史真相

後來袁世凱稱帝時的反袁英雄,蔡鍔、梁啟超等人,此時都在為袁甘效犬馬。國會中,雖然國民黨議員近半數,但民初的國民黨原本就是為了選舉拼湊起來的雜燴,真正對袁世凱有點想法的死硬分子此時死的死,逃的逃,逮的逮,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安分守己之輩,心裡早就對袁世凱服軟了。

服軟的標誌是國會的程序改變,按西方的規矩,國會應該是先制憲(制定一部憲法)後選總統,斷沒有顛倒過來的道理。但袁世凱為了早點登上正式大總統的寶座,非要先選總統後製憲,國會居然答應了。

為了選總統,先炮製出一個本應屬於憲法一部分的“大總統選舉法”,投票通過。選舉按照袁世凱的意願進行,而且幾乎等於是沒有競爭對手。按道理,到了這個份上,袁世凱對總統的歸屬,應該放心了,可是,不。


被捧殺的洪憲皇帝袁世凱:揭秘大總統“選舉”背後的歷史真相


1913年10月6日這天早上,國會兩院議員們的屁股剛剛在椅子上坐下,就發現國會外面來了黑壓壓一大群人,把整個國會大樓圍得水洩不通。來的人號稱“公民團”,個個進退有據,號令嚴整,腰板筆直,分明是換了便裝的軍警。

“公民團”的人數,據當事人說,有幾千或上萬。人雖多,但大家嚷出來的卻是一樣的話,那就是:如果今天之內議會不將國民期望的總統選出來,就別打算離開國會半步。就這樣,在“公民團”的重重包圍中,議員們開始投票選總統,第一輪袁世凱沒有達到法定的3/4多數,第二輪還是如此,不得已要投第三輪。


被捧殺的洪憲皇帝袁世凱:揭秘大總統“選舉”背後的歷史真相


這時候,天色已晚,議員們一天滴水未進,渴餓難熬,最後實在撐不住了,總算是把袁世凱選成了總統。當他們被放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0點了。 事後研究表明,依袁世凱當時的實力和威望,如果不派“公民團”來霸王硬上弓,估計他老兄第一輪就當選了。“公民團”的強買強賣,反而激怒了部分議員,故意搗亂,才要投上三輪(在大家感到很不舒服的情況下,最後還是妥協了,可見沒有什麼人真的想和袁世凱過不去)。

不過,儘管如此,就算袁世凱事先已經知道大家會選他,他還是會派“公民團”的,因為操控選舉是每個獨裁者、或者有心做獨裁者的習慣。不操控就不能安心,哪怕操控的手段笨得像蠻牛,哪怕留下千古罵名。

在中國,沒有人會競選,大家只習慣操控。 好在,袁世凱以後的統治者學得聰明瞭,這種牛不喝水強按頭的把戲很少玩了。段祺瑞是從議員選舉開始操控,選出來的議員大部分都在他的俱樂部裡吃喝玩樂領補貼。曹錕則買選票,每票5000大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