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定俘虏政策:愿者留,不愿者发路费,蒋军师长:毒矣哉

1928年1月中旬,位于井冈山东面的万安县农民,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年关暴动。鉴于万安县城里盘踞着刘士毅的15旅,这股敌军不是暴动农军所能对付得了的,毛主席闻讯,带着红1师1团主力下山增援。

要到万安,必过遂川。当时,遂川县城里只有蒋军第3军王均部的1个工兵连,另有肖家壁率领的3、4百人的靖卫团,驻扎在遂川县城西北的大坑镇。对这股没少骚扰红军的民团,毛主席一点没客气,率部一个冲锋就将其击溃。遂川县城的那个工兵连眼见不妙,立即弃城逃向万安,中途被当地农军击溃。蹲在万安县城的刘士毅听说遂川轻易“沦陷”,心慌之下率部逃往赣州,将万安县城拱手让给了农军。

毛主席定俘虏政策:愿者留,不愿者发路费,蒋军师长:毒矣哉

进入遂川县城后,红军缴到了大量浮财。尤令红军上下欣喜的是,他们是在闻风而逃的土豪劣绅家中,缴到了大量土豪们准备过年享用的腊鸡、腊鸭、腊肉、年糕。生活清苦的指战员们终于可以好好过个年了!

不过,别人在盘算如何过个好年,毛主席却顾不上这些。他汲取二打茶陵时的教训,只把团部和特务连留在城内。其他部队以班排为单位分散下乡,发动群众,打土豪筹款子,利用赶集、召开群众大会等时机,向群众宣传红军保护中小商人政策,并明文规定:“商人一颗红枣都不能动。”

非但如此,毛主席还以最快的速度,将遂川党组织和赤卫队的骨架给搭了起来,并在当地的五华书院,召开前委和遂川、万安的联席会议,商讨建设根据地诸项事宜。会上,毛主席建议万安县委转移斗争方向,重点耕耘赣江以西地区,以便和井冈山首尾相连,互为犄角。

他总结经验,提出游击战的12字口诀:“敌来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这是后来著名的“16字诀”的雏形。

关于部队纪律,毛主席明确提出了六项注意:还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夫,请来夫子要给钱;不打人不骂人。这是日后“八项注意”的雏形。

毛主席定俘虏政策:愿者留,不愿者发路费,蒋军师长:毒矣哉

在打土豪、分田地这个问题上,毛主席主张以村为单位,按人头平均分配。不过,他坚决反对当时湖南特委要求“大烧特烧”的主张。明确提出烧房子要少,杀人要少。土豪劣绅的房子分给贫苦农民住,有何不好?

遂川根据地成立后,朱培德令驻扎吉安的第31军第27师杨如轩部出动第80团和第79团1个营进抵泰和,准备对井冈山发起第一次“进剿”。面对强敌,毛主席决心采取诱敌深入,待敌露出破绽后再集中兵力歼其一部的办法。于是,红军在遂川开开心心过了个食品丰盛的新年后,旋即撤往位于井冈山南麓的黄坳。

眼见红军不战自退,“进剿”的蒋军觉得对手是“怕”自己,于是开始分兵冒进。其中,第79团的1个营孤军深入,经永新推进到宁冈新城,企图会同宁冈靖卫团对井冈山实施突袭。

这个时候,袁文才、王佐领导的武装已被改编为红1师第2团。袁文才任团长兼1营长,王佐任副团长兼2营长,何长工任团党代表。该团编成后,留下王佐的2营保卫井冈山核心区域,袁文才和何长工带着1营赶来与毛主席汇合。

毛主席定俘虏政策:愿者留,不愿者发路费,蒋军师长:毒矣哉

新城南门

敌军孤军深入,而红军却完成了兵力集中。毛主席要求宁冈组织赤卫队,日夜袭扰驻新城的1营敌军及城里的靖卫团。1928年2月17日大年初三晚,工农革命军在2000余当地群众配合下,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动至新城城外埋伏。具体战术是“围三缺一”,张子清、何挺颖率1团主攻东、南、北三个城门,袁文才率第2团第1营在西门外设伏。

毛主席特意叮嘱袁文才:战斗打响后,西门只派少量兵力佯攻,以诱敌入瓮。毛主席将自己的指挥部设在新城东面的棋山上。

2月18日,大年初四一大早,驻新城的敌79团1个营按时到城外出操。随着毛主席一声令下,四处枪声大作。敌军一听枪声,惊觉这可不是近日时常来袭扰的赤卫队手中的鸟枪、火铳,而是汉阳造、三八大盖唱主角,甚至还有机枪点射火力夹杂其中。这明显是井冈山上的秋收起义军主力!惊得敌军慌忙逃回城中,紧闭四门固守,利用城墙顽抗。

当时,红军火力其实很弱,作为主力的第1团只有2个营。第1营只有2挺轻机枪,第3营只有1挺重机枪,要全面压制敌军火力很困难。不过,士气高昂的红军无所畏惧。在东门,有位连长领着大伙儿背着稻草,冒着敌军的火力冲到了城门洞里,将稻草浇上煤油,硬生生把木质城门给烧开了。在南门,红军架起云梯,冲上城墙,占领城关。然后打开大门,让后续部队鱼贯而入。城中守敌当即决定从北门突围。结果冲出去没多远,又被在此堵截的红军给拦了回去。由于溃败得毫无章法,守敌退回城中后来不及锁门,让尾追而来的红军冲进了城中。

毛主席定俘虏政策:愿者留,不愿者发路费,蒋军师长:毒矣哉

这下没办法了,残敌只得从残存的西门突围而去。这一回,突是突出去了,但半路上却遭到袁文才率领的2团第1营迎头拦击。眼见此路也不通,残敌转身又想逃回城中,却撞到了紧追不舍的第1团枪口上。此役,毛主席率部全歼敌正规军1个营及1个靖卫团共计500余人,击毙敌营长王国政,活捉县长张开阳,整个战斗过程颇为顺利。

此次新城大捷,彻底打败了蒋军对井冈山的首次“进剿”。这是毛主席“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根据地建设思想的首次实践,标志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民众在棋山上修建了纪念亭,供后人瞻仰伟人的风采。

这一仗,不仅打得酣畅淋漓,而且体现了毛主席军事思想的诸多精髓:注重消灭敌有生力量,不计一城一地得失;“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集中力量歼灭敌兵力较弱,态势突出的一部;拔点时围三缺一,争取在运动中全歼敌军。以主力部队带地方部队,先赋予其较轻的任务,让地方部队听惯枪声,适应战场气氛,逐步提升战斗力等等。

不过,笔者以为,新城战斗军事成就固然可喜,但战斗结束后,毛主席首创的一项影响极其深远的政策,无论如何赞誉都不过分。

当天下午,部队和群众押着几百名俘虏,浩浩荡荡地返回茅坪。因为这伙敌军此前在遂川曾对民众大开杀戒,因此一路上少不得有愤怒的群众、赤卫队员甚至红军战士,对俘虏们推推搡搡,甚至辱骂殴打,乃至私自杀俘。

毛主席定俘虏政策:愿者留,不愿者发路费,蒋军师长:毒矣哉

毛主席一瞧这个样子,急了。第2天,他令人将几百俘虏带到军民祝捷大会现场,苦口婆心地给大伙儿讲道理:这些俘虏大多是穷苦人出身。只要放下武器,就要平等对待。他还当场宣布,从即日起,工农革命军执行“优待俘虏”政策:不允许对其打骂侮辱,不允许搜俘虏腰包。凡有伤病的俘虏,一律给予治疗。愿意留下参加工农革命军的,热烈欢迎。不愿意留下的,发给路费遣送回家。

这个闻所未闻的政策,让军民颇觉新鲜,更大大出乎俘虏们的意外。此前,他们的官长一直给他们灌输:要是落在红军手中,定会被扒皮抽筋,剜出心肝当下酒菜。所以,他们被俘后一直处在极度的惶恐之中。如今听见红军指挥员居然当众宣布这一政策,谣言土崩瓦解。

不少俘虏深受感动,当即表示愿意留下。那些领了路费回去的,有不少日后又被红军俘虏,熟门熟路地缴枪后领路费走人。一来二去,红军“优待俘虏”在敌军官兵中口口相传。他们与红军对阵时,再也不玩命地打了,甚至还有2名连长率部投奔慕名已久的毛主席。

这些有一定军事素养的官兵,加入红军后经过改造,脱胎换骨成为战斗骨干。蒋军第9师师长杨池生对此曾哀叹:“此法实在‘毒矣哉’”。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