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的父母要注意了,父母這樣養育男孩,能讓他的人生更出彩

家有男孩的父母要注意了,父母這樣養育男孩,能讓他的人生更出彩

儘管我只有一個可愛的女兒,但為了在將來的某一天能夠讓她有機會遇上更多優秀的男孩,我還是要為有男孩的家長們寫一篇關於男孩養育的文章,文字可能比較多,但乾貨也不少,對有男孩的家長而言,這是一篇能幫到如何正確養育男孩的文章。

哲學家柏拉圖說:“在所有的動物中,男孩是最難控制對付的。”

哲學家的話似乎說到了家長們的心坎上,引發了家長尤其是擔負育兒主力的老母親們的共鳴。男孩們精力旺盛,淘氣,好動,不聽話,還時不時地會闖禍。無怪乎有很多老母親都在抱怨,養育好男孩真心好累。

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的願望,都希望自家男孩能夠品行端正,能夠學有所成,將來能做個頂天立地,成就一番事業的男子漢。但要把夢想照進現實,並不是靠祖上蒙蔭就能實現的,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於家長如何教育好男孩。

對家有男孩的家長來說,養育男孩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引導、不斷調整和不斷修正教育的過程。

家有男孩的父母要注意了,父母這樣養育男孩,能讓他的人生更出彩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讓自己成為男孩的良師益友,真正走進男孩的內心世界,傾聽他們的聲音,瞭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然後根據他們成長中遇到的問題,有的放矢進行教育。

相信,歷經一番不懈的努力,你眼前羸弱的小男孩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成為一個上能做社會棟樑,下能撐家庭重擔的真正男子漢。

01 家長對男孩是引導而不是主導

面對這個繽紛多彩的世界,每個男孩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他們喜歡探索、喜歡嘗試、也喜歡天馬行空地幻想。

在成長的旅程中,他們不會拒絕家長的加入,但他們更樂見家長是旅伴、是隊友,是可以不斷進行平等交流的引導者,而不是擺出家長權威來決定他們命運的主宰者,換句話說,家長對男孩應該是引導者,而不是主導者,會引導的家長,在男孩心目中是最有魅力的家長。

引導和主導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家長的引導可以保證男孩有一個自由獨立的成長空間;而家長單方面的主導只會讓孩子感到窒息,失去前行的動力。在這方面,家長的把控和拿捏很關鍵,如果把控和拿捏對了,男孩今後的人生方向將是順風順水,這將是一趟快樂而又有巨大收穫的親子旅程。

家有男孩的父母要注意了,父母這樣養育男孩,能讓他的人生更出彩

按理說,家長只要是明白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正確的引導方式。可現實中有很多家長並不按套路走,我們常常會發現,有很多家長並沒有真正搞懂男孩的小心思,喜歡按照自己的方式來主導男孩,具體來說,就是干涉得過多,久而久之,男孩不僅逐步喪失了自己的思考能力,稱為長不大的“男嬰”而不是男子漢,還加劇了親子之間關係的緊張狀態,特別是在青春期前後,讓整個家庭都瀰漫著一層看不見的“硝煙”。

真正有教育智慧的家長知道要扮演怎樣的教育角色,他們不會處處干涉男孩的正常成長,但在某些關鍵的節點上又像及時雨一樣,可以給他們以適當的幫助和指導。他們會與男孩一起結伴探索和體驗,享受打開未知領域的快樂;他們也會和男孩一起圍坐讀書論道,通過潛移默化讓自己成為男孩的崇拜偶像。

在男孩的成長過程中,家長不是主導,而是引導,家長要根據男孩自身的發展特點去引導他們,這樣,才能將男孩自身的潛力挖掘出來,然後根據他們的興趣去做有針對性的培養。

家有男孩的父母要注意了,父母這樣養育男孩,能讓他的人生更出彩

要讓男孩在將來能駕馭自己的人生,就請從此刻做起,讓男孩自己成為自己的主導者。

02 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著名教育家塞勒·賽維若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不同的人在觀察和看待問題時都會有自己的觀點。由於每個人的地位和身份不同,同一件事得出的結果也不盡相同。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也一樣,如果家長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多想一想,那麼很多問題就會輕而易舉地化解了。”

家長要能夠主動站在男孩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這樣才能真正感知到男孩的想法和需求,才能對男孩的舉動有所理解。更重要的是,父母一旦有這樣的意識,就會迅速拉近自己與男孩之間的情感距離,及時瞭解到男孩最真實的一面。

1、與男孩溝通前,不要提前下結論

男孩大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在遇到一些事情時,家長先不要主觀地去下定論,要耐著性子和男孩進行溝通,聽一聽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

家有男孩的父母要注意了,父母這樣養育男孩,能讓他的人生更出彩

2、以同理心來理解男孩的感受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都很在意家長對自己的態度。因此,家長在遇到事情的時候,要以同理心來理解男孩的感受。

03 從小要讓男孩知道,他是個了不起的男子漢

在男孩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有一種能變得更加強大的渴望。

通常,男孩到了四五歲的時候,就已經朦朧有了性別意識,此時,家長要有意識地喚醒男孩的男子漢意識,培養男孩的陽光男孩形象。

尊重男孩對冒險領域的探索,欣賞男孩探索征服的渴望,是家長成就男孩男子漢夢想的最有力支持。

讓男孩從小就具有男子漢意識,爸爸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爸爸更顯嚴格的規則、更顯寬鬆的約束,愛而有度,嚴而有格,則會賦予男孩無與倫比的堅強與勇氣,進而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長為一名非常棒的男子漢。

家有男孩的父母要注意了,父母這樣養育男孩,能讓他的人生更出彩

而與之對比的是,媽媽過多的保護和擔心,會削弱男孩的男子漢氣概。相信讓爸爸知道這一點,他就再也沒有逃脫和躲避養育男孩的理由了。

04 對男孩的“破壞”行為要有包容心

男孩和女孩相比,有一個最大特點就是男孩有一定的破壞性,比如喜歡把剛買的玩具大卸八塊,喜歡把家裡的小鬧鐘拆得七零八落……“破壞力”幾乎是男孩與生俱來的本能。

很多家長對男孩的破壞行為是束手無策,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可我們要知道,男孩愛把玩具等東西拆開,並不是要故意把東西弄壞,而是一種好奇心在驅使著他們要對感興趣的東西“開膛破肚”進行“研究”,想要搞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不少育兒專家認為,男孩身上表現出的這種“破壞性”不但不應該被禁止,還應該值得鼓勵。因為這是他們的一種探索精神的表現,也是他們不斷學習的原動力。

因此,如果你家的男孩是個“愛破壞分子”,根本就用不著頭疼,更別把他們的這種探索精神扼殺在搖籃裡,只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就好。

家有男孩的父母要注意了,父母這樣養育男孩,能讓他的人生更出彩

一是家長對男孩的“破壞”行為要有足夠的包容

對於男孩的“破壞”行為,家長要有足夠的包容,不僅如此,家長還要鼓勵男孩通過各種途徑如閱讀相關書籍等去豐富探索、研究和實踐的內容。

二是“破壞”行為不能超越任何的安全底線

不是所有的“破壞”行為都能得到許可,如果“破壞”行為超越了安全底線,如玩電、玩火等則要堅決予以阻止,家長既要保護好男孩的好奇心,又要讓男孩知道這些行為中隱藏著的危險性,不去觸碰安全底線。

三是家長要積極參與到男孩的“破壞”行為中

男孩的很多“破壞性”背後都隱藏著他的天賦,諸如探索能力、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創造能力等。但單靠男孩自身是無法意識到自己身上的天賦,這就離不開家長的細緻觀察和正確引導。

家有男孩的父母要注意了,父母這樣養育男孩,能讓他的人生更出彩

比如家長在男孩拆卸機械鬧鐘的時候,可以和他一起動手拆,還可以順帶著把鬧鐘的一些原理、時間概念等知識告訴男孩,這可以說是一個良好的親子互動教育活動,家長在參與中可以通過觀察、啟發、鼓勵等手段,把男孩隱藏著的天賦挖掘出來。

05 從小幫助男孩樹立人生目標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一個有了目標的男孩,做起事情來較其他男孩更專注,有更高的成功率。

每個男孩都需要自己的人生目標,有了目標,未來的路就有了清晰的前進方向。

男孩人生目標的最終決定權是男孩自己,但家長並不是袖手旁觀,而是幫助男孩找到自己最擅長、最感興趣的事情,並在此基礎上幫男孩設定一個切實可行的人生髮展目標。

06 別太寵溺你的男孩

在網上曾經曝光了多起未成年男孩犯罪的記錄,比如以前發生的某男孩弒母案、還有前段時間才發生不久的“大連13歲男孩蔡某某殺害10歲女童一案”等等,這些悲劇在深深刺痛著我們的同時,也在警醒著我們有男孩的家長們一定要教育好男孩。

家長再愛男孩,也別太寵溺,家長的過度寵溺只會讓原本無邪的男孩變得極端自私和沒有責任感,也無助於孩子正確三觀的養成。而男孩一旦沒有教好,影響著不僅是男孩自己,還有別人家的女孩。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把男孩子教好了,不僅是關係到男孩自身幸福的事情,同時也是關係到別人家女孩幸福的事情。

家有男孩的父母要注意了,父母這樣養育男孩,能讓他的人生更出彩

男孩的養育過程,註定是一條道阻且長之路,但行則將至。家長在男孩的成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說是人生導師也不為過。

沒有任何一個時代的家長,能像今天一樣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終身的學習。隨著男孩的長大,家長若沒有與時俱進的教育觀念,是很難把男孩教好的。

家長的責任和教育使命就在於不打擾男孩自我發展的情況下,為男孩搭建量身定做的成長平臺,提供良好的啟蒙教育,呵護好男孩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培養男孩的獨立人格等等。

家長的作用就是讓男孩在家長的引領下,能夠發現自我、成就自我,超越自我,獲得源源不斷的內驅力,朝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大步前行,享受著自由成長的快樂。

也只有這樣,男孩未來的人生才能更加地出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