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津」许锡良:经典阅读与独立思考

谈及读书与思考之间的关系,德国思想家叔本华倒是有一个很好的论述值得参考。他说:“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这段论述很好地说明了一个人如果过于沉迷于阅读他人的作品,那怕是真正的经典作品,也是一种很危险的事情,人必须先“致其知而后读”(王安石语),才会有所收获,通俗地说,就是要有自己的感受与主见,时时存疑,不断追问,对于自己所读的东西经常保持一种警惕,不要被那种先入为主的温情与敬意所淹没了。

真正的思考与阅读之间,有时是互相促进的,但是,有时却是互相消减的。带着疑问与思考去阅读,是六经注我,带着温情与敬意去阅读,是我注六经,也就是让自己迷失在六经里,除了经书上的话语,再没有自己的主见。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不用经书的句子,都不会说自己的话了。其实,这是一种失败的阅读,这种阅读越多,越不会独立思考。即使读再多的书,也不过是一种四脚书橱而已,人的阅读,只是成全人自身的思想灵魂,而不是把人变成书的奴隶。有一种人,“读了五车书,脑筋不如猪”,大约就是这种人了。

其实叔本华对于经典阅读与独立思考之间作了很好的区分。这种区分有如学者与思想家之间的区别。那些反复强调非要读完百部经典的人,其实是用了学者的标准来衡量思想家。思想家不同于学者,叔本华说:“所谓学者,就是在书本里做学问的人。而思想家或天才则是径直深入自然之书的人,正是他们启迪了整个世界,并使人性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些话绝不是为那些不读书的人开脱用的。其实,叔本华并不反对读书,特别是阅读经典著作,但是,确实存在着一种很坏的读书方式。就是那种一年到头都在阅读他人,却从来没有见他写出值得让别人阅读的文字来。

这个世界上,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个人的大脑其优秀程度是不同的。那些人类思想史上的开创者与奠基者,常常就是将自己的生命与大脑直接植入这个世界的自然之书的人。他们完全能够以自己的特别灵秀智慧的大脑直接感受到大自然的奥秘。然后将这些奥秘与感受写出来。这大概就是人类最早的经典著作了。

这也说明,如果一个人有着天才的大脑与睿智的眼光,他为什么一定非要阅读完百部经典著作才来开始独立思考呢?思考本来就是人类这个物种的本能天赋。如果一个人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与独特感悟消除自己生命中的困惑,那么,他未必要读那么多二三流的作品,即使是一流的经典著作,也只有在自己的生命真需要的时候才会遇到,也才能够融入自己的生命里。一个人的生命世界里能够遇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作品,常常是他的生命历程中的事情。

「名师指津」许锡良:经典阅读与独立思考

许多人在自己中小学的时候就因为课本的关系就遇到了鲁迅的作品,但是,因为他的人生阅历对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体验与感悟不深,因此事实上,还是不能够理解。人的阅读与思考,常常是一个渐进的生命过程。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百本经典在等着我们每一个人去必读,如果哪部经典激发了你的强烈的阅读兴趣,如果你能够沉迷在某一部经典著作中,那么必定是你的生命遇到了类似的经验,有着类似的困惑,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这之前,其实是没有用的。即使那部经典天天放在你的书桌上,你也不会认真去翻一翻,而且即使勉强读下来,也常常会不知所云。事实上,随便选择百部经典,如果仔细读下去,必定是互相矛盾,互相打架,如果不加分析,全部接纳,整个脑袋有如一满脑袋浆糊。

我们强调阅读,特别是强调阅读经典,常常忘记了阅读与思考的真实意义。阅读,只是借助他人的经验帮助自己思考,激发自己内在的能量、思考的动力与创造的激情而已。无论他人思考得多么深刻,无论他人总结得多么到位,其实都不可能代替自己去思考,去感受,去体验,这是在阅读中始终保持自己不淹没、迷失在他人的思想里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所谓天降圣人,可以用圣人的理性审视凡人的理性,而凡人不可以用理性审视圣人的思想,是一种彻底的谬误,因为,理性是人类的共性,伟大的思想家,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是人类最先发现并且使用了人类逻辑规则与理性去总结了自己的人生经验与独特感悟。在学习的历程,思考永远是第一位的,阅读只是思考的辅助手段。

如果一个人能够凭借自己的聪慧与独特的感悟获得经典上所讲的道理,他其实并不用再去阅读经典。就像一个人如果凭借自己的经验就能够推理出牛顿的三大定律,他为什么一定要重新阅读牛顿当年的经典手稿呢?有时我们会感觉需要阅读,特别是阅读经典著作,是因为,我们的思考常常是有局限性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思想常常需要激烈的碰撞,在互相交流中互相激发,才能够保持鲜活的思考活力。这就是说一个人拥有一个苹果与他人的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个苹果,可是,如果一个人用自己的思想去和他人交换思想,那么,他的思想里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还不止,思想在激烈的碰撞交流过程中,不断会有新的思想火花产生,因此,可能交流的结果是不断有新思想出现。阅读,只是借助他的思想经验,重新启发一下自己。如果自己的思路打开了,完全可以把书本丢弃在一旁。真正聪明智慧的人,只有在思路受阻,智竭力穷时,才适宜去阅读,一个人把阅读当成自己的日常生活状态,那将是可怕的,将阅读当成自己的事业,那更是荒谬的。

一个人要真正做到独立思考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人是思想文化的人,是有历史传承的人。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活着的人,总是受到死人的牵连。我们每天似乎是在独立思考,独立说话,独立判断,其实,我们的头脑里早已经被植入了先人的思想观念与情感价值。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独立思考,必须还原到最本真的自我,作出独立的判断。

历史文化传统非常庞杂,我们有时很难判断究竟是哪些思想观念影响了我们,在内心深处左右着我们。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将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一些要素提纯出来,用来衡量那些影响我们的材料。首先,我们要考虑一下,这些说法是否是符合人性,尊重人权的,这是在价值层面上作出定位。比如《二十四孝图》好不好?中国古代女人缠小脚好不好?就要用这个衡量一下,然后就知道了。其次,还要考虑一下,这些说法是否是符合逻辑的。如果不合逻辑,颠三倒四,前后矛盾,管他是谁说的,也就可以给这些思想理论判处死刑。因为,遵守逻辑规则,就是遵守了我们人类思想的基本规则,也就是尊重了人类的文明。一切学说都必须建立在对逻辑的遵守上,践踏逻辑规则,就等于在思想上胡作非为,胡说八道。第三,还要亲自去实验验证一下。不同的东西要拿出来比较一下。合逻辑只是一个前提,合逻辑的东西,未必就合现实。

「名师指津」许锡良:经典阅读与独立思考

所以,做用实验、调查去检验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在没有获得充分证据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更不要轻易相信一个东西。那些动辄诉诸权威,诉诸传统,诉诸大众舆论,诉诸情感等等的东西是不靠谱的。一个理论学说有没有价值,如果能够在价值上富有人性,在逻辑推理上论证严密,在实验调查上有充分的可靠的证据与数据资料可资证明,则是比较有价值的理论学说。所谓独立思考,就是立足人性,运用逻辑推理与调查实验去检验一个东西,这个过程就是独立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不受他人暗示,不受权威支配,不受大众影响,如果能够这样,就是真正的独立思考了。

由此可见,一个人是否能够独立思考,与是否读百部经典没有必然关系,阅读只是激发我们的思考与创造热情而已。当然,人类的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常常也是因为在人性、逻辑与调查实验这几个方面经住了考验的。经典并不是总是与常识与常理相违。相反,经典的意义正在于让人活得有尊严,活得幸福,还在于其学说,通常也是能够用常识与学理作出检验的。除了特别伟大的发现对我们常识的偏见作出纠正,一般情况下,这个世界也就是我们所感受到的那个样子。这一点在社会领域比在自然领域更为可靠。

所谓歪理邪说,正是将人性颠覆成为了兽性,在逻辑上漏洞百出,荒谬无比,在现实中诉诸权威、传统、情感与灵异事件。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赤子之心,本来就是独立思考的,儿童哲学就是最纯真而不带偏见感受世界的结果。后来,因为受了不同的教育,接受了不同的文化影响,有了不同的思维习惯,因此,我们才开始带上了各种各样的偏见看这个世界的。所谓经典,就是能够时时让我们保持赤子之心,能够让我们保持人性的光辉与严密逻辑思考习惯,时时要用自己的生命去真实地感受与检验的那种书。所谓独立思考,就是让我们回到人性,回到逻辑,回到现实常识的那种思考。阅读经典与独立思考,其实在深层次上他们是相通的,就看你怎样阅读,怎样思考了。

「名师指津」许锡良:经典阅读与独立思考

作者:许锡良,就职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硕士,副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