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阳城的焙面娃娃,好漂亮

焙面娃娃是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一种独特的面塑艺术,它伴随着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而产生。

阳城传统面塑分布很广,根据制作方法不同,有生面面塑、焙面塑(焙面娃娃)和炸面塑。

焙面塑为阳城面塑中的娇娇者,焙面塑以城关为主,其次为少数乡村。风格各异而具有地方特色。

晋城:阳城的焙面娃娃,好漂亮

焙面娃娃的制作不同于一般面塑的笼蒸,也不是在鏊子里直接烤制,而是用一种当地特制的砂土套锅烤成,为阳城县独有,在我国的面塑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晋城:阳城的焙面娃娃,好漂亮

晋城:阳城的焙面娃娃,好漂亮

晋城:阳城的焙面娃娃,好漂亮

阳城县捏面塑的老艺人王玉环 (已去世)曾经讲过在当地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清光绪初年,北方大旱连年,灾情十分严重。

近臣向小皇帝奏本说:“天下大旱,赤地千里,百姓饥饿,甚至闹到人吃人的地步。”

不谙世事的小皇帝说:“只要朝廷有粮吃,民间人吃人怕甚。”

慈禧不悦,向下传旨:“让民间捏面娃娃食用,再不可人吃人造孽。”

当圣旨传到阳城,荒灾大劫已过,十室九空,其时正逢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幸存下来的人就焙制面娃娃,之后延续成俗。

事实上当地早已有娘家给闺女“送十五”之俗,焙面娃娃是必带的礼品,农历七月十五当天,亲戚邻居对新媳妇家的焙面娃娃品头论足,因此,对于娘家人来说,焙面娃娃的制作就非同寻常。

晋城:阳城的焙面娃娃,好漂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