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男子的辮子多髒?照片:氣味足以讓人嘔吐,夏天根本不能靠近

中國有句老話: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古人認為,身體是父母給的,為了表示對父母的孝順,我們必須要保持身體的完整。因此我們通過一些古裝劇能看到每個人都留著一頭長長的頭髮,不論女人還是男人。

晚清男子的辮子多髒?照片:氣味足以讓人嘔吐,夏天根本不能靠近

到了清朝,由於滿清統治者推行“剃髮易服”政策,之前那種一頭長髮變成了一條辮子,披著、綁著,什麼樣的都有。總之,“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但這些辮子不是一成不變的,清朝前期男子的髮型是”金錢鼠尾“,這時候的辮子甚至比小拇指還細,因為要穿過銅錢中間的小孔才算合格。試想一下,扎著這種辮子的男子走上大街,如果不仔細看,還以為是一個“光頭強”。

晚清男子的辮子多髒?照片:氣味足以讓人嘔吐,夏天根本不能靠近

而到了清朝晚期,清宮劇裡的那種陰陽頭開始出現了,這種髮型要求男子把前半部分的頭髮剃掉,後半部分頭髮保留並留長紮成辮,因為頭髮越留越多,所以辮子也就越來越粗。

當時整個清朝從皇帝到老百姓,從滿族人到漢族人,官宦商賈、市井農夫,書生文人等等都順應了這股天然的變化趨勢,特別是到了19世紀以後,這種變化趨勢愈發強烈。

晚清男子的辮子多髒?照片:氣味足以讓人嘔吐,夏天根本不能靠近

辮子粗了、長了,意味著頭髮更難以清洗。對滿清貴族而言,家財萬貫,優裕的生活條件,時常理髮、洗髮不成問題;但對於佔絕大多數的老百姓而言,這可以說一種負擔,柴米油鹽都成問題,誰還有多餘的時間去過多地關注頭頂上的那一束辮子?

所以,他們往往是一個月洗一次頭,甚至更有人半年都不洗一次,結果呢?髮辮越來越汙濁不堪,上面就算沾滿塵土草屑也不足為奇,有時蝨子都可以在上面落戶。雖然到了清朝晚期,走街串巷的理髮師傅已大量出現,但他們手除了要提著裝剃刀、毛巾等理髮工具的木箱,最多就帶一壺熱水,試問,這點水能洗幾個人的頭髮?

晚清男子的辮子多髒?照片:氣味足以讓人嘔吐,夏天根本不能靠近

因此,留這樣的髮辮,冬天還好,到了悶熱的夏天,結果可想而知。19世紀中葉,越來越多的外國傳教士來到中國傳教,但他們都有選擇性的,一般人特別多的地方都會避開,因為他們覺得這種長辮到夏天的時候,氣味足以讓人嘔吐。

1911年,隨著武昌起義的成功,全國性大範圍的剪辮行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這種清朝獨有的髮型自此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按道理我們只能在電視上才能看到這種髮型的,不過聽說現在還有人留這種辮子,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