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版」尋訪“釣魚寨”文



「語音版」尋訪“釣魚寨”文/馬元社

  九支渠退水閘


「語音版」尋訪“釣魚寨”文/馬元社

  “釣魚溝”入渭口


「語音版」尋訪“釣魚寨”文/馬元社

 “釣魚寨”窯洞式建築


 在涇渭河畔,有一村落名為“釣魚寨”,據民間廣為流傳的說法,這個村子曾是“姜太公釣魚之所”。眾所周知,姜太公曾垂釣於渭水之濱,但這只是個傳說罷了。為了搞清楚“釣魚寨”得名的真相,筆者近日專門做了一番探訪。

  地理位置優越

  高陵區的鹿苑大道是一條南北路,涇惠九支渠是一條東西渠,釣魚寨村正好位於二者交匯點的西北角。村子交通便利,五號路穿村而過,貫穿南北直達“涇渭分明”;九支渠南岸有水泥路,村東還有鹿苑大道,東西南北道路通暢。釣魚寨村水利條件也很好,除涇惠九支渠外,涇惠八支渠從村東邊南北流過,穿過涵洞,最後匯入渭河。兩條渠交匯在釣魚寨村,渠井雙灌使得該村成為糧食作物的豐產區。

  釣魚寨村為高陵大村之一,清雍正十年(1732年)《高陵縣誌》已記為今名,並註明為“軍戶所居”;清光緒七年(1881年)《高陵縣續志》記為二村,分別為“釣魚寨南”及“北村”,現兩村連為一體,同為釣魚寨村所轄地。

  釣魚寨村是典型的關中農村,主要街道東西走向,縱橫交錯的村中路兩旁,多是近幾年翻蓋的兩層磚混結構平房,中間穿插著幾戶尚未翻修的老房子,以及偏廈子青磚灰瓦的四合院,還有窯洞式門面的小二樓。村子中間是一片麥田,在冬陽照耀下顯出一派田園風光。

  村南有條“釣魚溝”

  尋訪時,筆者發現此處村人皆認為“釣魚寨”與“姜太公”有關:傳說商朝末年,窮困潦倒的姜子牙四處遊說列國諸侯,未得知遇之君,無奈沿渭河西行,邊走邊行乞,路過高陵歇腳時釣魚充飢……對於這個傳說,今《高陵縣誌》中亦有引述:“據傳(釣魚寨)建村時間很早,以周朝姜太公曾在此釣過魚的傳說而得名”。

  “釣魚寨”的得名難道僅來自一個傳說?筆者四處尋訪,終於從一位老者口中得到一條線索:“在村南的渭河邊上還有一條‘釣魚溝’。”據老人講,過去渭河漲水時,河水就會流進溝裡,將上游的柴草衝進去;大水過後,村人就會來到溝裡撈柴。

  老者所說的“釣魚溝”位於村子東南邊,溝寬約50米,長約1500米,溝底與塬上落差達百餘米,整體上呈北高南低。“釣魚溝”兩邊是長滿荒草雜樹的黃土臺塬,被雨水沖刷得形狀各異,一股細流緩緩地流向渭河。“釣魚溝”上架有兩座橋,分別是雄偉壯觀的南一橫大橋,以及精巧別緻的河堤路橋,它們鋼筋斜拉,五彩顏色,裝扮著渭河岸邊,也讓“釣魚溝”煥發了生機,成為附近居民觀光的好去處。

  “釣魚溝”形成之說

  “釣魚溝”是如何形成的?筆者多方瞭解,彙總了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稱,明代狀元、高陵人呂楠任南京吏部考功郎中時與南京參政劉麟過從甚密,他曾向劉麟說起:“家鄉雖臨涇渭二水,而農田若渴。”劉麟聽罷回曰:“若使我在陝西主政十年,當無地不成河渠。”呂楠問他有什麼良策,劉麟胸有成竹地說:可在奉正原臨渭河處挖一條大溝,在河的南面修一條高出河水的大岸,東堵入河之口,就好像李冰壅江作堋那樣,把渭水引過原,這樣高陵、櫟陽以北遍地水田,不亞於江南諸郡。呂楠甚是欣喜,於是把劉麟的話轉告給了高陵縣令。縣令也覺得這是個好主意,隨即徵調民夫,在縣南奉正原上穿原引水。然而始料未及的是,這項工程由於太過浩大,加之當時的技術水平還不高,所以沒有成功。從此,奉正原上就出現了一條深溝,便是如今的“釣魚溝”。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稱,戰國時期修建的鄭國渠到了高陵後,用不完的水就要排進渭河,“釣魚溝”便是一條洩水渠。《高陵縣誌》中援引此說法稱:“據文物專家考證,此溝原為鄭國渠洩水入渭的一段”。在村頭,如今還有一個九支渠的退水閘,當水流量達到一定程度時,退水閘便打開,將水引流到“釣魚溝”中,繼而流入渭河。筆者來時,恰好趕上退水閘放水,眼見水沿著順坡而下的引流渠流向“釣魚溝”,“嘩嘩”的水聲彷彿在向人訴說“釣魚寨”的過往。

  不管是戰國也好、明代也罷,總之,“釣魚溝”作為一項水利工程有著悠久的歷史,而它很可能正是“釣魚寨”得名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