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为何缠足?从缠足的原因谈起,看古代的女性角色

缠足自五代以前零散的见于神话、传说之中。发展至五代时期出现了最早有关缠足的记录,并且伴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理学主导思想地位的确立,缠足逐渐在宋、元时期成为社会上一种普遍的现象。

至明清时期,随着中央集权走向顶峰,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不断深化,使得缠足不仅成为全社会女子争相效仿的普遍现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冠以巩固政治统治的目的。

这缠足缠足,可不仅缠住了足,更缠住了古代女性的思想,缠住了古代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上的地位与发展。所以今日我们便从这一陋习出发,看一看其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在这一陋习之下古代的女性角色又是什么样的。看清这些,我们才好立足古代,把控历史发展的脉络,才有资格去谈女德,才有能力更好的推动今时今日女性的发展。

古代女性为何缠足?从缠足的原因谈起,看古代的女性角色

“三寸金莲”鞋

一、外在禁锢与内在需要,谈女性为何缠足?

1.伦理至上的观念成为外在禁锢

古代,封建礼教讲究“伦理至上”,也正是这一观念成为了束缚女性的精神枷锁。“伦理至上”表现在女性身上我们可简单的分为两点:“男女有别”“男尊女卑”。

第一,早期的男女有别,意即自古以来,男女并非完全平等。班昭在其《女诫》中就明确记载有“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埔。而斋告焉。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弄之瓦埔。明其习劳。主执勤也。”将女婴放到床下以“明其卑弱”这种仪式的出现就决定了男女从降生之日起就有了本质上的不平等。

而男女有别的本质思想最集中体现在《易经系辞》

中,在这本书中就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古人说乾为天,男子代表的是乾;坤为地,坤代表的是女子。这就是借天地之差从本质上将男女有别的思想确立下来。

之后砸缸的司马光更是发展了这一思想“夫天也;妻地也。夫日也;妻月也。夫阳也;妻阴也。天尊而处上。地卑而处下。”将男女比作太阳、月亮,借盈亏变化来体现男女有别的合理性。这种男女有别观念在社会上更直接的体现就是古代大力倡导的“三从四德”。

古代女性为何缠足?从缠足的原因谈起,看古代的女性角色

男女有别的思想集中于《易经·系辞》之中

第二,后期的男尊女卑。这个观念是男女有别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具化,早期后期只是让大家有个时间概念,好更加理解。男尊女卑正式发展于宋明理学之中,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而缠足也正是伴随着男尊女卑这一观念的完善,逐渐发展开来。

最明显体现男尊女卑的就是对妇女贞节观的要求。宋代理学大家程颐更是据此提出了“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著名论断。这是男尊女卑思想的第一次高峰,也正是中国古代妇女缠足形成期。明清时期社会更以程朱理学为代表广泛宣扬,将女性变得愈加卑微,甚至女人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以迎合男性需求为目的。

正是由于伦理纲常的不断加强并深入整个古代传统社会的每个角落,也使得女子缠足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古代女性为何缠足?从缠足的原因谈起,看古代的女性角色

程颐提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是男尊女卑第一次高峰

2.缠足成为女子的内在需要

即使缠足会受到很大的折磨,但其也带有自发性,缠足不仅成为广大失去独立人格处于蒙昧状态的弱女子争相效仿的行为,纵使少数知书达理的上层社会女子也对此趋之若鹜。为什么呢?

第一“女德之需”。女德是是界定古代女子贤良淑德的重要尺度之一。而诸如《女诫》《女论语》《内则》这些书籍无不提倡“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因此中国古代的女性大多主动选择迎合这些有关女性道德的书籍,女德于是就成了古代妇女选择缠足的内在要求。

古代女性为何缠足?从缠足的原因谈起,看古代的女性角色

缠足乃女德之需

第二“婚姻之需”。古代女子是否缠足、缠足的标准都与女子的婚姻有十分重要的关系。特别是明清之际古代男子往往以女子脚的大小作为选择未来妻子的重要标准。社会上流传娶大脚女子为耻,娶小脚女子为荣的观念。

为了谋求美满的婚姻,缠足也就成了是女人主动的选择。尽管这一过程带给女子身体上无法摆脱的痛楚,但在她们看来缠足遭受的身体上的痛苦远远小于不缠足所要承受的心灵上痛苦。毕竟当时女子若想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夫家是最重要因素。

发展直到后期,缠足女性还会互相比较,更会讥讽那些天足的女子。历史上还形成了所谓炫耀的“晒脚会”,在这种比较的过程中其实已经无形中织就了一张女子之间互相监督缠足的网络。

古代女性为何缠足?从缠足的原因谈起,看古代的女性角色

缠足乃婚姻之需

二、从个人、家庭、社会出发,谈缠足下的女性角色

1.个人封闭式角色——女性心理上的封闭性

缠足习俗给女性带来行走不便和生活空间的狭小的同时,也减少了古代女性从事社会实践的机会,制约了女性独立意识的存在,女性的使命变成仅供家族传宗接代的工具和满足男性服务的提供者。

缠足习俗以牺牲女性为前提,建立起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女性权益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女性除了放弃自我意识已经毫无出路。因此,缠足在客观上,在女性心理的塑造上导致了中国古代女性严重的保守性和封闭隔绝性。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提出女性不仅终日留在内闱,还应该“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不擅自行动。活动空间上给了女性的封闭,也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女性心理上的封闭与保守。她们不得不依附于家中,整日以家务为业,以伺候丈夫、公婆为己任。进一步严重影响了妇女心理的塑造,导致了中国古代女权意识的长期缺失。我们可以说

在缠足习俗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的女性角色单一而灰暗。

古代女性为何缠足?从缠足的原因谈起,看古代的女性角色

活动空间的封闭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女性心理上的封闭

2.家庭——家庭中生活艰辛的角色

伴随着缠足深入到女性生活当中,男尊女卑的观念和女子行走上的不便就决定了社会上绝大多数职业不可能对女子开放。

女性角色的逐渐单一化使得她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被牢牢的限制在家庭当中。

一方面女人由于缠足带来身体上的残弱导致其无法从事其它行业,另一方面大多数女子由于家庭生活的艰辛,不能脱离生产劳动。她们中的大多数不仅仅要操持家务劳动甚至还要承担部分田间的劳作,肢体的残疾和身体的柔弱加剧了女子家庭生活的艰辛程度。

最典型如“纺织业”,古代女子纺纱织布赚取的收入甚至是整个家庭最为重要的经济来源,可她们却是“终年辛苦不下机,身上却无丝一缕”。元代之时纺织条件十分艰苦:“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子,线弦竹弧置案间,振掉成剂,厥功甚艰。”元代正是古代女子缠足的形成期,她们既要忍受身体的痛苦更要肩负生活的艰辛,付出的辛苦是男人不可想见的。

到明清时更甚,那时以山西为代表的关中地缠足比较普遍,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无论是妻妾还是婢女至做活的临时仆妇也都是小脚。

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缠足女子不得不走出家庭,面对更大的生活艰辛。如清代汉口茶叶店中所雇拣茶女子也是小脚。

古代女性为何缠足?从缠足的原因谈起,看古代的女性角色

女子缠足下的纺织劳动十分艰辛

3.社会——附属角色

社会上大量体力生产产品的工作几乎由男子来完成,女子由于先天身体上的缺陷,再加上后天缠足对其身心的束缚,尽管依然需要从事艰辛的劳动,但就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者这一角色而言,其所处的地位已经严重下降。

经济地位上的丧失,导致她们不得不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依附于男性。以男子为物质上的依靠和精神上的寄托,行为以男人的意志为转移。行为上的依附,再加之缠足现象的深入,妇女在缠住双足的同时,在限制了行动的同时,也导致了心理上的严重自卑,视“男强女弱”为理所当然,甚至以依赖和柔弱为美。

时人称“自缠足的风俗普遍以后,女子才甘心做闺阁中人。”小脚女人的发展成为了男性对女性所有权占有的标志,也是女性对自己权益的被彻底剥夺的一种形式上的认可。缠足习俗的形成客观上导致了妇女社会中处于男子的从属地位,在更深层次上在心里塑造上导致了传统妇女的保守性和封闭性。

古代女性为何缠足?从缠足的原因谈起,看古代的女性角色

缠足是女性对于自己权益被剥夺的一种形式上的认可

三、总结

缠足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它随着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逐渐加强、传统社会的日渐稳固、儒家纲常伦理的不断强化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长期的、普遍的存在于中国古代的女性生活当中。缠足习俗下的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着艰辛旳生活,在社会上从属于男人几乎完全丧失了社会地位。并且伴随着时间的累积,缠足习俗将女性的内心塑造的保守而又封闭。今日我们讲此,作者相信对今天女性的独立以及提高女性的权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