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缠足"会变成古代理所当然的正常审美?古代女子真遭罪

在古代,女性有着缠足的习惯,很多人都以为这个风俗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但是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在挖掘出的一千多年前的古墓中,女子遗骸的脚骨并不弯曲,而是和正常人一样,这也就证明了女子"缠足"并非古已有之。那么这种畸形的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呢?

为什么

"三寸金莲"作为封建王朝的产物,迫使女性不得不在小时候就用布将自己的脚裹上,等到长大后,脚丫子就因为长期的束缚而变成小脚。明朝初期的文人陶宗仪考证,"缠足"是南唐后主李煜痴迷于唐朝"弓鞋",因而在此基础上改进,用白绫裹小脚代替,他甚至拿后宫佳丽亲自试验,以此来满足自己变态的欲望。

另一种说法是缠足从唐朝就开始了,彼时唐朝与国外往来密切,有波斯人缠足跳舞,大唐男性叹为观止,于是效法波斯人,让自己的妻女都纷纷开始缠足。不管是哪种观点,我们基本可以断定,"缠足"开始于唐朝前后。

为什么

当"缠足"成为一种时尚,那便是女性遭殃的开始。好生生的脚丫子却要将其扭曲用布包裹起来,那个女性会愿意受这等苦呢?但在当时男权时代,女性根本没有说话份。当男性一边读四书五经,说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时候,一边又以女性"缠足"为美,大肆称赞。他们有"看越生怜惜"、有"柔若无骨、有"两轮弯月"等等来形容女性"缠足"后脚丫子的"美"。无疑这种美,是一种变态的、畸形的"美"。

为什么

文学大家林语堂先生曾经说,当你看见一个缠足女人在走路的时候,你就好像在看一个走钢丝的演员,你的心每时每刻都在为她踏出的每一步揪心。可以说这段话非常好的描述出了他对缠足女性的怜悯与同情。但并非所有人都像林语堂这种想法。古代文人甚至在许多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出了缠足赞同甚至赞美。你可能不知道,吴承恩的《西游记》,里面的观音大士也被描述成是小脚,你可能不知道,明朝女性脚越小,越受男人喜欢。

为什么

清朝有个名叫方绚的人,自称"香莲博士",其对女子缠足有着很深的研究。他以为女子的小脚能够给人一种丰满的美的联想,为文人提供"审美欣赏"、"审美感受"、"审美要求"。这是多么荒唐的"研究"!甚至还有人给女子的小脚做了分类,一类名曰"四照莲",脚丫子长在三四寸左右,比较瘦削;一类名曰"锦边莲",脚丫子长在四五寸左右,比较端正;一类名曰"钗头莲",是比上两种更为细小可人的脚丫子。

为什么

古人把"缠脚"当做一种正常的审美,可怜的便是被缠足的女子。她们因为缠足导致成年后站都站不稳,甚至无法走路,可以说这就是一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变态的"美"。

好在如今大部分人都以"缠足"为陋习,而女性的人权也越来越受到尊重,得到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