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的時候德國是怎麼戰敗的?

張老師說


一次世界大戰是新興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一場非正義的戰爭,目的是為了重新劃分世界和爭奪霸權。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入侵了以英國和法國為首的協約國,最終以德國失敗告終。

德國發起的一戰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所以,儘管德國軍隊官兵的素養很高,戰術也可圈可點,但最終還是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德國之所以戰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德國的盟友不行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德國的幾個盟友不是實力太弱,就是國內不團結,沒有幫上什麼忙,從頭到尾幾乎是德國一國在孤軍奮戰,而且意大利還臨陣倒戈,加入了英法陣營,在背後捅了德國一刀,德國怎麼會有不敗之理?

奧匈帝國作為一戰中德國最鐵桿的盟友,雖然名頭嚇人,但已經是日落西山,強弩之末。奧匈帝國的兩元化制度,使整個國家不能統一立場,統一行動;軍隊就像雜牌軍,戰鬥力可想而知。

這一點,可以從奧匈帝國在跟巴爾幹小國塞爾維亞的對決中找到佐證。塞爾維亞無論是兵員還是裝備都要遠遠遜於奧匈帝國,但還是把奧匈打得滿地找牙、潰不成軍;跟國力稍微強一點的沙俄較量一敗塗地也就順理成章了。


奧匈帝國在東線窩窩囊囊,在西線戰區也無所作為,只能依靠著德國才能發起進攻。

德國另一個盟友奧斯曼土耳其也曾經是個威風八面的千年帝國,但到了三十年代也已經成了明日黃花、風光不再,在參戰國中也是湊數的。德國人也深知這一點,知道奧斯曼土耳其靠不住,所以在它們的軍隊裡配備了不少德國指揮官,但依然沒打出什麼勝仗。

至於保加利亞,更是黃花菜,有它不多、沒它不少,純粹就是跑龍套的。除了配合德國攻佔羅馬尼亞外,之後再無建樹。

由此可見,德國幾個盟友的實力太過於弱小,以至於德國軍隊要在每個戰役中面面俱到去介入才能佔據主動,這樣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德軍成了救火隊員,忙得顧此失彼,不能全力以赴對付英、法。

其次,德國國內反戰、厭戰情緒高漲

德國統治集團口口聲聲說打仗是為了德國,為了德國人民,但德國在波羅的海和波蘭建立了傀儡國家後,受益的卻是德國皇室和一些大資本家。



他們把侵吞勝利果實在那裡大發橫財,而德國平民去成千上萬人被餓死、凍死;幾百萬士兵的傷亡只是為了滿足資本家和貴族的貪慾,軍心渙散了,人民憤怒了,謊言被揭穿了。

因此儘管到了1918年底,德國本土還沒有被攻陷,還可以垂死掙扎、負隅頑抗一陣子。 但就在這年的11月,在德國基爾港爆發8萬水兵起義,導致德國發生十一月革命。基爾水兵起義是德國十一月革命的起點,也敲響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喪鐘,德國被迫宣佈停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最後一個原因至關重要,那就是美國參戰

二戰中期,英國、法國和德國都已經經歷了三年的殘酷戰爭了,各方都被戰爭折騰的疲憊不堪,物資匱乏、武器短缺,國民經濟瀕臨崩潰。誰能在這個時候贏得新的外援,並獲得新的力量,就能對戰爭局勢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在戰爭開始就是站在英法一邊的,美國是跟英國的關係是血濃於水,從感情上和英國所在的協約國關係近一些。至少在當時的美國看來,英國已不可能威脅到美國稱霸世界,唯一能起到威脅作用的,就是德國。


美國嘴上說中立,實際上熱火朝天的和英國做生意,大量武器運到協約國。美國各大軍火公司的代表,像過江之鯽一樣,往返於大西洋兩岸。

截止1917年,美國和協約國的英法貿易額達到32億美元。當然,美國也沒斷絕和德國等同盟國的貿易,但和德國的貿易額僅僅是跟英法貿易額的零頭。

美國一直在找想參戰一戰幫助英法,就是找不到藉口。 剛好德國對英國開始無限制潛艇戰,美國卻反對德國用無限制潛艇戰。德國當然不答應。

而且就在1917年一月,德國企圖和墨西哥聯合入侵美國的密電被曝光,美國就在1917年2月宣佈和德國斷交。早已經摩拳擦掌,養精蓄銳的巨人美國參戰對德國來說是致命的打擊;戰爭的天平迅速倒向英法,德國的末日隨著美國參戰到來了。


小約翰


對德國一戰的印象,也就是兩線作戰和巴黎大炮,但是具體怎麼戰敗的,我們詳細的說一說。

首先呢,一戰德國已經打贏一條線了,那就是東線,德國把列寧送回了沙俄,俄國先後發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沙俄或者說新生的蘇俄已經退出了一戰,此時是1917年,德國的所有力量已經開始向西線進發,德國希望通過自己全部的軍隊來快速的撕開協約國軍隊的進攻從而打贏這場戰爭,但是一件事情改變了這一切,這就是齊默曼電報事件,德國希望聯合墨西哥進攻美國。無論這件事其中有沒有什麼陰謀論,結果已經寫在了史書裡,1917年4月6日,美國加入協約國陣營對德國宣戰。

美國參戰是德國戰敗的第一個因素,第二個因素就是德國國內不太平,爆發了革命,在美國對德國宣戰的次年,也就是1918年,在當年的10月份,由於西線的皇帝攻勢的失敗,對戰爭的悲觀使得德國基爾港的水兵發生暴動,並在11月9日讓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退位,德意志第二帝國滅亡。

綜上我們不難看出,德國戰敗不是偶然,四年的戰爭讓這個歐洲陸軍第一的軍事強國筋疲力盡,再加上內部動亂,德國的戰敗完全可以歸於外部戰爭的失敗和內部的暴亂,內外交困之下,德國的盟友奧匈帝國也被意大利在維托里奧維內託戰役中直接崩潰,並在不久之後解體,奧匈帝國滅亡。奧斯曼帝國更是不必多說,一戰結束之後帝國領土一送在送,奧斯曼帝國也嚐到了當年東羅馬帝國的悲苦,1922年在凱末爾的領導下,推翻了奧斯曼帝國的蘇丹穆罕默德六世,奧斯曼帝國滅亡。最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西班牙大流感,這對協約國和同盟國雙方都有很大的影響,但德國國內本就內外交困,再加上瘟疫的打擊,失敗已成為必然。


戰鬥機解說家


我們都知道一戰德國是兩線作戰,東線和俄國打,西線和英法美打。

實際上一戰後期德國的局勢還算樂觀。東線德軍在魯登道夫和興登堡的領導下,擊敗了俄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而俄軍的戰敗,也直接導致了國內爆發二月革命,沙皇的統治被推翻,隨後又爆發了十月革命。俄國的布爾什維克上臺以後,退出一戰,並跟德國簽訂了尺度極大的“賣國條約”,德國收穫非常豐厚。蘇聯向德國吐出了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並掏出全部的家底,幾十億的馬克作為賠償。

兩線,德國已經贏了一線。

西線的局面不樂觀,有崩潰的趨勢。因為德國已經跟英法拼了個油盡燈枯,然後美軍參戰了。實際上美軍在一戰中的表現非常的稚嫩,不會打仗。他們來到法國以後並沒有直接參戰,而是先進行了長達半年到一年的訓練。得英國人、法國人手把手教給這些美國農夫們戰爭的技巧。

一戰初期,這些歐洲國家打仗依靠的是人海戰術,但到了後期,作戰手段都已經提高,不這麼幹了。但等到美軍上陣,戰術又退回到了戰爭初期,玩人海戰術。

由於美軍的水平低劣,導致希特勒到二戰時依然看不起美軍的戰鬥力。畢竟元首也是參加過一戰的人,而且作為普通士兵,是憑著自己實力拿鐵十字勳章的人物,他看不起美軍,還是有資格的。

美軍打仗菜,架不住人多:200萬。

德軍在取得對蘇俄的勝利後,把東線的部隊調到了西線,實力得到了增強。但英法也有200萬美軍的增強。整體上,還是英美法佔據優勢。1918年8月,英美法的部隊發起反攻,將德軍趕出了法國,德軍處於崩潰的邊緣。

但是,這時候的德軍充其量是被從侵略的土地上趕回到自己的德國本土。如果這時候德國全國上下一心,軍民、工農商團結,守住國土,獲得一個體面的停戰,還是沒問題。但就在這個時候,德國自己後院失火了,柏林爆發革命,皇帝下臺。而在柏林鼓搗革命的主要就是從俄國傳過來的布爾什維克以及據說的猶太商人。

這時候德國人犯了天真的錯誤。他們覺得不是老子打不過你們,是我自己家出事了,現在我不想打了,那咱們“停戰”吧。於是德國就提出停戰,然後協約國這邊也同意停戰。

德國人樂顛顛的把軍隊撤了,跑到凡爾賽去籤停戰協議。談到最後,協約國拿出來的是:投降協議。

德國本來以為咱們是打個平手,籤個協議,停戰就完事了。結果協約國這邊是把它按戰敗國,無條件投降處理的,開出的是敲骨吸髓級別的協議。凡爾賽條約咱就不詳談了,總之,按照協約國的條約,德國會失去很多的土地、人口、資源,賠很多的錢,多到賠不完的程度,並失去了軍隊。看到協約國的賬單,德國人傻眼了:我是來籤停戰協議的,不是來籤投降協議的。

但這個時候德國人想後悔也晚了,他家裡軍隊已經處於解散的狀態,加上鬧革命,根本無法再組織起軍隊去戰鬥。士兵,為了國家,你讓他上戰場,流血犧牲,他覺得是天經地義的,不怕死。打了幾年仗,周圍死了無數的戰友,這時候突然傳來停戰的消息,他發現自己居然活到了和平,什麼心情?之後你要是再讓他上戰場,再讓他心甘情願的去玩命,恐怕是太難了。人心散了,士氣洩了。所以最終德國也是咬牙籤下了條約,承認戰敗。

所以,德國在一戰戰敗的原因,也就是他發動二戰的原因:輸的太憋氣了。

希特勒是德國一戰老兵的代言人,他們最恨的就是蘇聯布爾什維克、馬克思、猶太人,要不是你們在背後鬧騰,能輸嗎?然後就是對英法美的不服......


銳度何老師


從戰爭的陣營來看,失道寡助,德國、奧匈帝國等同盟國發動的是侵略戰爭。德國的盟友很少,況且奧匈帝國民族危機嚴重。而法國擁有大量盟友,對其進行軍事援助。儘管在軍事上取得了一些戰術勝利,但沒有達到速勝的目的,從而被法國的盟友拖住,戰爭進入膠著狀態,最終變成曠日持久的消耗戰,這對資源有限的德國來說是極為不利的。美國的參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事件,它最終改變了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的力量對比和戰略形勢。美國參戰的原因相當複雜。其中既有對經濟利益的追求,有地緣政治的考慮,也有對英法民主國家的親近感。儘管美國對參戰所作的準備很不充分。美軍對於1917 年的戰局還不能立即產生明顯的影響,但美國深厚的經濟實力和眾多的人力,使美國成了協約國集團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廠。到1918年,協約國不論是在兵力上還是在經濟實力上都佔了絕對的優勢。


老周客


一個殘暴的君主可能統一天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