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中医得先救自己

据说某位“无证的中医”在疫情期间,治好了不少患者,其中还有那位退休“厅长大人”,而后,这位“无证的中医”被官方认定确实“无证”,即便他是毕业于某军医大学的,显然还真是科班。因为此事而引发的关于中医之争论的信息,连日不绝。

救人?中医得先救自己


其实关于中医的争论,自五四运动之后,就开始了。鲁迅说,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这很正常,毕竟中医没能治好他爹。梁启超的腰子得了病,有人建议他看看中医,他不允,去协和医院切错了腰子,仍旧说西医是好的。

国家要是老挨打,就有人会说是文化落后,如汉字、如中医,这些都是被当作了落后的象征。于是,有先进人士认为,汉字要拉丁化,中医要西医化,或是所谓的废医存药、废医验药,从上个世纪初,就是如此的。直到建国后,这些纷纷扰扰,因为有“更权威”拍板,才慢慢散去。至于今,近几十年,又死灰复燃起来。

其实,中医有没有效,能不能治病,这种狗屁问题根本用不着讨论,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在那摆着,它若是不能治病,没有效,早被拖出去“砍杀干净了!”不会活到你我来讨论。但是,中医混到现在,尤其是极端“刻薄”的现在,自己本身确实也出了问题,不说马上就一命呜呼,至少也气息奄奄了。

中医自身的病,旁它的不论,首先出在教育问题上,别看现在中医高等教育貌似“蓬勃”,有几十所中医药院校,中医教育规模牛得很,但恰恰是这种教育方式出了问题,这些院校的中医课程不过是按照西医科学模式构建的,学中医不见得比学政治、学英语、学西医多,传统的医术书籍,如《内经》、《伤寒论》、《本草》、《金匮要略》等完全不在教育体系之内,甚至连选修都也谈不上,选读还差不多。

至于中医的理论,阴阳五行这些都是被“唾弃”的,难道“唾弃”着去学?古代中医是父亲传儿子,师傅传徒弟,讲经验,讲实践,这些在中医大学教育里是无法实现的。从中医大学毕业出来,肯定会打针、会输液、甚至会动手术,但不见得会望闻问切,更别说辨证施治了。难怪电线杆都知道要找老中医,因为老中医不是中医药大学培训出来的,靠的是经验。

本来也是,能验血、拍片子,干嘛要会望闻问切,中医原本的最基础手段,都不复存,还算哪门子中医呢?不过是打着中西医结合的幌子,配备了西医所用的各种仪器,能开几位中成药处方的西医罢了,据说民国时,中国有80万左右中医,现在的中医不到30万,至于真正用中医思维、中医手段、中医方式来治病的中医,更是凤毛麟角了。即便是很多名噪一时的所谓中医国手,早已不是全然的中医了。

中药更是问题,且问题比中医本身更大。中药的药性变化是客观存在,却一再被无视的。过去的中草药都是野生的,现在的中草药大多数是人工种植的,甚至很多是人工合成的。当然,这其中确实有过度采集的缘故,如甘草,原本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中药,由于过度采挖,野生的确实不多了。

但人工种植的中草药也太离谱了一点,人参种出来比胡萝卜还大,那还是哪门子人参?其实在古代也有中草药种植,但绝不会施化肥。现在的中草药种植甚至都可以在温室里,大棚里,就跟蔬菜种植无异,你吃蔬菜都知道,大棚菜味道不如自家种的菜,用来治病的药草难道不是同一个道理?味道都有区别,药性难道没有变化吗?

这样的中草药,安全原来的方子配药,哪还有什么药性,难怪有江湖骗子把中药处方的计量改成十倍、甚至百倍,能不吃死人,甚至还能治好人,这其中的道理就在于药性的不足。不足尚好,变化如何?若是中草药因为现代种植技术,连药性都发生了变化,不吃死人已是万幸了,惶谈能治病?

有的中草药,长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药效,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枳”,在古代,中草药因为是野生的,所以它的产地是相对固定的,而今现代化生产加大物流,中草药早就只有厂商,而分不清产地了。中国有句老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这句话里还包含着另一个意思,“一方物产治一方病”,同一种药物,在同一剂量下,对一个种族、一个地域的人有效,对另一个种族、另一个地域的人的作用可能较弱,甚至无效,有的时候还会产生毒副作用。

关于中医,其实还想说一些,但还是算了,毕竟不是科班出身的,更没有“谈医资格”,对,“谈医资格”,既然有行医资格,也应衍生一个“谈医资格”来,这样才合理合法,否则,治好人也不能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