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百将谱,第99名,金庸笔下郭靖的原型到底是谁在独守襄阳?


提起守襄阳。

相信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大侠金庸笔下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英雄人物——郭靖&黄蓉夫妇二人。

中华百将谱,第99名,金庸笔下郭靖的原型到底是谁在独守襄阳?

郭靖黄蓉剧照

但是,大家知道这郭靖的原型是谁吗?其结局又是如何呢?历史上又是如何评价他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排在中国历史上第99位的名将——吕文焕。


中华百将谱,第99名,金庸笔下郭靖的原型到底是谁在独守襄阳?

吕文焕

吕文焕,安徽人,南宋抗蒙名将,经常自比常山赵子龙,所以,号常山。

早年因为官微职小,未见史书。

其最早见于史书的却是因为其违反军规而受罚,在公元1262年,南宋景定三年,四川守将吕文德(吕文焕族兄),上书要求惩罚一批不听号令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其中就有吕文焕的名字。

这是吕文焕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记载中。

中华百将谱,第99名,金庸笔下郭靖的原型到底是谁在独守襄阳?

吕文德

至公元1267年,吕文焕已累功擢拔为襄阳太守之位,与其族兄吕文德合守襄樊等地。

时,蒙军攻城不下,便心生长久之计。假意退兵,诱吕文德与其开放榷场通商,吕文德果然中计,允许蒙元与襄樊居民互市贸易,吕文焕劝阻未果。

蒙军见第一步已经得手,后又称须有城寨以屯货物,吕文德又允。

吕文焕劝阻说"襄阳、樊城,犄角之势,蒙军来攻,可以互援。今彼城寨若成,互援之路受阻,犄角之势破矣,不如趁其城为成,先出兵破之,以绝后患。"

吕文德自恃城中有足十年使用之粮草,蒙军之城不足为虑,仍旧不予采纳。

待蒙军城寨修筑完成后,便在江边造船,准备切断宋军的水路支援。

吕文焕再次建议吕文德要去阻止,仍然未予采纳。

吕文焕这次没有再次听之任之,而是自带一万五千并将及数十艘战船前去偷袭。

不想,被早有准备的蒙军击败。

宋军的水路支援从此断绝。

中华百将谱,第99名,金庸笔下郭靖的原型到底是谁在独守襄阳?

宋代战船

至此,蒙元彻底改变之前的面孔,开始强攻襄阳、樊城。

好在城中粮草积蓄甚多,军心尚在,不怕围城。并且在守城初期偶尔得到部分南宋朝廷派来的援军,军心还算稳定。

只是,后来吕文焕得到消息称"朝中宰相贾似道曾进言欲启用另一位将领——高达,来取代吕文焕,镇守襄阳。"

吕文焕闻言,心中自有狐疑,其幕僚为其出主意说"朝廷想换将军,不外乎是将军新任,没有军功,朝廷对将军的能力不够信任,如果将军可以在此战中立些军功以报捷,朝廷便可消除顾虑,放手让将军行事了。"

吕文焕从其计,将俘虏和一部分战场上杀死的蒙元士兵的首级送往临安,向南宋朝廷报捷。南宋朝廷也果然打消了替换吕文焕的念头。

中华百将谱,第99名,金庸笔下郭靖的原型到底是谁在独守襄阳?

残酷的攻城战

如此,吕文德&吕文焕兄弟二人死守襄阳、樊城两地达六年之久,期间蒙军不断对吕氏兄弟进行劝降,皆无果,来使或被杀或被驱逐。

蒙军见久攻不下,于是采用谋士建议,使用"回回炮",就是抛石机,攻击樊城。石落之处,人房具碎,不久,樊城失守。

蒙军入城后,进行了大规模屠城,未留活口,守城主将吕文德及以下军民十余万,全部殉国。

蒙军故意将此消息带给了襄阳城内的吕文焕,又派大将大达立入襄阳城劝降吕文焕。

吕文焕也一反之前"敢言降者,杀"的态度,设宴款待了劝降的大达立,席间大达立对吕文焕分析了局势"襄阳、樊城,虽成犄角,但早已是孤城悬于宋国之外。今已守六年有余,臣节已尽。今樊城已失,襄阳恐难久撑,若仍死守,终难免樊城之屠,为襄阳生灵计,不若出降,以保城内百姓。"

中华百将谱,第99名,金庸笔下郭靖的原型到底是谁在独守襄阳?

蒙将大达立

吕文焕闻言,感叹上天绝其生路。后与大达立带话,要与蒙军主帅阿里海牙盟誓,方可出降。

阿里海牙完全答应了吕文焕的要求,与其盟誓,并没有对襄阳百姓屠城。



至此,吕文焕还算是个忠烈名将,只是在走投无路之后才不得已选择了投降以保城中百姓全身。

当时的朝中大臣谢枋得这样评价吕文焕"文焕守襄六年,古无有也,势穷援绝,遂失臣节。议者遽加以叛逆之名,今沿江诸郡有能守六日者乎?"

如果到这里,就结束了的话,吕文焕仍不失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大英雄。

如果有人单纯以其投降这一结果为导向来平叛其民族气节的话,我倒是想问问,襄阳之后,何人能守城超过吕文焕?

不可否认,如果吕文焕不是为了保住襄阳百姓的性命的话,应该也不会出城投降,也许甚至会战至最后一人吧。



只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中华百将谱,第99名,金庸笔下郭靖的原型到底是谁在独守襄阳?

蒙军统帅阿里海牙

吕文焕,在投降后的所作所为就真的是为人所不齿了,他马上翻脸成了"带路党",简直就是提前了四百年的吴三桂。

带领蒙军,一路南下,并主动请缨,甘当前锋,甚至连南宋主动提出的议和,在他这就都给回绝了,根本没有往上报。

可谓"不怕鬼子多强横,只恨汉奸还帮忙!"

如果蒙军或者清军就单纯的靠他们那十几万部队,如果没有"汉奸部队"的加入的话,就算再能打,他们又能占据几座城?



相比之下,另一位排位更高的名将,同样是孤守钓鱼城的王坚父子,也是困守多年,在王坚死后,最终因困守孤城已无意,也是在得到蒙军"保全城中百姓"的承诺后,最终出降。

但守城将领,自王坚之子王立以下,三十六人全部自杀殉国,不辱臣节。

王坚父子之事迹仍然为我们今天所传颂,而吕文焕则很少再有人提及。

中华百将谱,第99名,金庸笔下郭靖的原型到底是谁在独守襄阳?

王立

编者小诗奉上:

叹吕常山

半生忠烈半生奸,

可叹吕公节不全。

如能襄阳死节去,

留得清名在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