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结果证明赵括是废物,廉颇也被打的亳无还手之力,那么谁做统帅最合适?

2加3可以不等于5没错


伟大的军事家、文学家赵括为中华民族还是作出了卓绝贡献的:

其一,由于赵括同志的自我牺牲精神,以5万阵亡、40万被阬杀的重大代价,换取了秦帝国主义约5万将士生命(若真的秦军伤亡过半达30万人,秦军早崩溃了;白起所谓亡者半,指围攻邯郸不下伤亡惨重之时),且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最终光荣战死沙场,其精神可歌可泣;中华民族5000年,一仗损失45万的将帅不少,但一仗丧失占全国人口1/7的惟有赵括同志一人!

其二,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三代以来积累下来的举国精锐全部心甘情愿地追随伟大统帅赵括同志殉葬,连训练有素的基层军官全都一扫而光,此后再沒有一支军队可以正面对抗大秦帝国的虎狼之师了,为大秦帝国的统一大业、复兴使命扫清了道路,中华民族至少提前30年进入了封建社会;

其三,强烈谴责赵氏集团董事长赵孝成王同志!作为一个300年老店的家族企业老板,打下的地盘小、粮草屯得少这不能怪你,毕竟其他竞争对手企业也很强大;可你居然在赵括同志粮道被断、大军陷入绝境之际,和谈谈不了,连向邻居借点粮草都搞不来,致使赵括同志带着40万大军挨饿46天!

其四,请大家切勿追随赵氏集团前总经理廉颇!这家伙是个彻底的“赵独份子”,一贯逆祖国统一大业之时代潮流,在大秦将士阵前做缩头乌龟,绝对是个反动派!有他在,45万弟兄永远都需要战斗或者在战斗的路上,永远没有安逸的日子可过!更令人气愤的是,这老家伙见死不救,前坑我后坑乐乘!虽然主力部队、地方部队都被我带来了,但他不是还养了几千门人嘛,再发动邯郸的老弱病残,肯定可以打通粮道,再来个前后夹击,说不定可以全歼秦军,帮我取得空前绝后的伟大胜利!

其五,强烈谴责无良杀神白起和王龁这两个阶级敌人!赵括同志初出茅庐,好歹让他打打怪,刷刷经验嘛,有这么将人往死里整的吗?怎么能断我粮道、夺我大营、困我大军呢?围住就算了,马上来攻击啊、来单打独斗啊,非得饿我们46天再来瓮中捉鳖,岂是英雄好汉所为?

其六,最强烈抗议、最最强烈谴责白起这个白眼狼、法西斯,置日内瓦公约[捂脸]于不顾,居然阬杀我方俘虏,比后世希特勒屠杀犹太人还残忍!我方饿得两眼昏花的40万人,放下武器就是老百姓了,你不放虎归山可以理解,但为了节省点粮食将他们全部杀光再挖坑埋了,至于下这毒手吗?

我们郑重声明:我们不是标新立异,我们不是异想天开,我们胸怀大志,我们只是怀才不遇而已。虽然我们实事干不来,但将责任推给老板和上司、同事则很拿手,我们勇于挑战数千年的历史权威以显示我们的独立特行,我们绝对敢拿《大秦帝国》当作真正的历史记载,进而否定《史记》《战国策》。

最后,奉劝反对洗白赵括的同志们:请你们尊重现代作家呕心沥血的地摊文学佳作,请你们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我是林万福


这场战役最后证明,废物是廉颇而不是赵括。

有人总是说,廉颇是拖住秦军,以老秦军,最后反攻秦军取胜。其实这是长平之战中最大的谎言。先说军队。廉颇手下四十五万人,其中至少有一半是上党的难民残军。而他面对的是五十万精锐的秦军。请问,如果交给你,你能够打赢吗?就是给白起他也打不赢。廉颇为什么筑垒死守,那是打不过秦军才死守的。不是什么用计谋!

其二,再说粮食。秦军用漕运运粮,效率远胜过其他国家。如果你不同意,我就请你在历史上找找,什么时候秦军因为后勤缺过粮食。所以说,想消耗秦军,疲劳秦军,然后取胜是赤裸裸的谎言!

如果对峙下去,会出现什么情况。我请大家参看王翦灭楚,最后对峙到楚国撤退,王翦一举就灭了楚国,损失轻微,也没有象白起一样付出死亡过半的代价。

正是廉颇的无能,让赵国陷入了灭顶之灾。是赵括拼死一搏。把秦军拼掉大半,才造成了后来的合纵基础,合纵成,在邯郸城下打败秦军,再次夺回了上党和太原一带,胜利结束了上党战役。


历史笑春风


长平之战,当时换谁谁死,廉颇不被换掉的话,可能最终结果是战国四大将中,就没有廉颇的地位了。

不换将由廉颇带领赵国军队,当时已经处于劣势,廉颇之所以采取守势,是没有与秦军决战的能力,一点胜算没有,不得已而为之,只能守。

换将赵括,赵括的确有空谈兵法之嫌,赵括的母亲最后没死就是证据。以前将军没把仗打好,家里的人要被治罪的,就是说赵括战败了,他母亲也要被杀死!很残酷是吧?那时候就是这样的。

赵王用赵括换廉颇的时候,赵括母亲求赵王不要用赵括,赵王坚持要用赵括。这时赵括母亲就向赵王提了一个请求,假如赵括不能胜任的话,请求赵王不要治她的罪就可以了。赵王当时答应了。

那么为什么赵括母亲要提这个事情呢,原来赵括父亲赵奢活着的时候,与儿子赵括谈论兵法,赵奢提出的问题难不倒赵括,结果赵奢却背地里摇头叹气。赵括母亲就纳闷了,为什么咱儿子这么聪明,你叹哪门子气呢?

赵奢说,真正的战争,生死存亡!哪能象赵括说的这么轻松,说说可以,真正干起来的话,会说的干不过会做的。赵国不用赵括就罢了,一旦用赵括,必然没有好结果。

正因为有了赵奢的话,赵括母亲才担心赵括会坏事。她劝不了赵王不用赵括,但是总得给自己留条路吧,于是就请求不要连坐自己。

赵括作为将军,当上将军就趾高气扬,买房买地,他母亲就把他和赵奢进行对比,赵奢当年当将军拿到赏赐都分给了部下,整天不着家,忙着部队的事。而赵括得到赏赐,首先就是摆谱不可一世,然后买地买房,还收礼什么的。这么一比较,赵括母亲觉得应该信自己老公,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嘛。

所以说赵括的军事才能,基本上就是嘴上有功夫,本事肯定是有的,但根本就不可能匹敌秦国将军,何况秦国军队暗中换将,开始的将军就把廉颇打的不敢出头,最后换的是白起,赵括就更无胜算了。

当时赵国的将军,只有廉颇和李牧,廉颇大家都知道,在长平之战中先败了两次,才放弃主动出击的,明显不敌秦军。

李牧是个攻防兼备的将军,但是若换成李牧,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胜算还是非常小,能干个平手就算不错了。


乙丙丁6


长平之战央视军事频道以地图辅助,详细讲解过;赵括是败于国力,并没犯一丝错误。这场战役的关键点是截粮道包括水道;赵军发起攻击后,面对拼死一战的赵兵,秦军力不能持,不得不向后方退去,但这是死地,后面是个大湖,也是秦军的水源。赵括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亲率精锐骑兵追击,秦军不得不丢弃所有锱重爬上了山,赵军顺利截断了水源,控制了大湖;到这时如果双方都不增兵,赵军胜定了,三国时马SuO衔亭之战证明了这点;魏军断了水源,几天后蜀军就崩溃了。然秦王尽起倾国之兵,再发十万兵配合白起后备的三万骑兵硬生生截断了赵军粮道,而赵国国内已无法派兵打通,输在国力,至马杀尽,人相食时赵军才降,也是可怜。一断水,一断粮,都是高招,但还得看国力啊。


月日兮


长平之战的结果证明赵括纸上谈兵都是假的,廉颇不是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而是深谙兵法。但是他们俩都不是长平之战的统帅,真正的统帅是深居庙堂的赵孝成王。

01 为什么说赵括不懂兵法而廉颇才是精通兵法?

孙子兵法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由此可见,敌我双方的兵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战的策略。兵力少于对方就赶紧撤退,不如敌人就选择回避,话句话说,就是坚守。

当时赵国兵力大概45万,而秦国最后投入了60万,很明显秦国略强于赵国。即如此,赵国应该选择死守,那么廉颇所为完全正确。相反,秦国在双方兵力并不是很悬殊的情况下贸然发动攻城实际上是下策,事实上,秦国进攻了那么久,并没有讨到什么便宜。


本来是赵国有利的情况下,由于赵括替代廉颇,两国的情势完全扭转了。


赵括二话不说,刚赴前线,便倾巢出动。试问这种作战方法哪里看得出来他精通行兵打仗之道?难不成倾巢出动就能打垮对手?而且第一次小胜便倾巢出动的理由是什么?对方有无埋伏?如何撤退?也许有人说赵括是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但是前提已知赵军的兵力不如秦军,仍坚持倾巢而出,除了说他是想带着赵军前去送死,还真想不到更好的理由。


02 缺粮问题

有人说,赵国缺粮。那是田齐世家里面的一段,但是那个年份也值得怀疑,既然提到楚、魏都去救赵,难道不是指后来的邯郸之战吗?

说到缺粮这个事情,毕竟长平之战前夕双方已经胶着了两年之久,如果说本地作战的赵国缺粮,难道远赴千里的秦国就能正常供应吗?看看白起的成长史,就知道秦国长年军耗过重。粮食运输从来就是个大问题,不管是陆运还是河运,长距离的运输使得粮食在送达前已被押送人员消耗过半,所以,秦昭王深知赵国坚守对秦国最为不利,才使出反间计,使得赵国换下廉颇而起用赵括。

如果说赵国缺粮,除了齐国,其他各国就不能借粮了吗?还有,如果真那么缺粮,邯郸之战又怎么能撑那么久?


03 年轻的赵孝成王

讲到此战,许多人关注的焦点便是战场上的将军,其实他们不过是整个棋局里的一颗棋子。而真正影响整个战局走向的恰恰是年轻气盛的赵孝成王。

赵孝成王因为不懂兵法而换下久经沙场的老将廉颇,又因为不懂合纵之术不听虞卿建议而自断外援之路。长平之战赵国之所以惨败,最大的问题就是背后的统帅赵孝成王,好好的一手牌都叫他给打烂了。


结语:

长平之战发生之时,赵国手上拥有差不多一半的十大战国名将:廉颇、李牧、乐毅、田单等,谋士有虞卿等,还有一个影响力较大的战国四公子平原君。秦国深深为之焦虑,所以紧急使出离间计,诱使赵孝成王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导致40万将士被坑杀。如果赵军没有威胁,白起为何要如此血腥?赵国名将辈出,让秦昭王忧心忡忡,赵军身经百战,让白起不敢小觑。所以,如果要想赢得胜利或者是不败,那么赵孝成王请回避,让廉颇等将军真正统帅。


史海觅踪


战争,打的是国力,是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强大与否,对战争的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战争的主体是人,人的能力大小,也对战争的走向,有重要的影响。

先说说抗日战争吧,中国和日本的国力之差,很明显,但是,在觉醒了的中国人民团结抗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相反,甲午海战,大清与日本的综合国力,相差无几,但是,日本众志成城,打败了内部腐朽的大清帝国。

所以,再回头看看长平之战,秦国综合国力强于赵国,但是,并不是说赵国没有机会。

假如,赵国措施得当,立于不败之地,那么,秦国想打败廉颇手下的赵军,那也是不可能的。假如,秦国将相失和,秦襄王愚蠢,或白起和赵括一样,那么,赵国战胜秦军,很有可能。

但是,秦王英明,秦将白起一代名将,没有给赵国机会。相反,赵国反而犯下大错特错之举。临阵换将,换下老将廉颇,换上虽懂兵法,却无实际能力的赵括。并且,赵括为将,是带着只攻不守的赵王的谋略来的。我们知道,战争之攻守,应根据战场形式,而随机应变。岂有事先按图索骥而行之。战争之谋略,神鬼莫测,方谓之神。若行动被敌人全部猜中,那还打个毛线。所谓,神乎神乎,至于无形,败敌必矣!

所以,赵国败了,首先败于赵王,其次败于赵括。假如用廉颇为将,最少,赵军不会败的那么惨不忍睹,被坑杀四十万,使赵国彻底沉沦。

所以,赵王不干涉,继续用廉颇,赵虽不胜,但是,至少不会大败矣。



勇哥说彩


“起翦颇牧,用兵最精”。廉颇是和王翦,白起,李牧齐名的战国四大名将,那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打出来的。可以这样说,长平之战如果廉颇不行,那么诸侯国任何一名将军都不行。当时形势是秦强赵弱,虽然赵国胡服骑射,但是无论单兵作战还是整体实力上依旧无法对抗秦军。这种情况下,硬拼就是死路一条,而且是很快就死,唯一的办法就是据险而守,苦撑待变。廉颇选择在长平依山傍水,深沟壁垒死守,完全是明智之举。秦军虽然强大,但是他们远离本土作战,巴蜀粮仓遥遥千里,远水不解近渴,这时候急于决战的应该是秦国,而不是赵国。退一万步讲,即便是赵国粮草不济,但是还有办法可想,而不是向秦军发动自杀式攻击。事实证明,坚守非常正确。长平惨败一年后,秦军再次攻打赵国,将邯郸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包围,赵国在里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坚守邯郸两年,把老鼠都吃光了,守长平再困难也比守邯郸容易吧?最后终于等来了信陵君窃符救赵。

再说赵括本人,他父亲对他的评价极差,认为他就是个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的人,赵奢曾经对赵括母亲说,这孩子不适合当将军,因为他把带兵打仗看的太简单了,我一生谨小慎微,外加运气好,总算没有犯大错误!他要是带兵打仗非得闯大祸不可,轻则身首异处,重则全军覆没,遗害国家。知子莫若父。而且史记也记载了他母亲极力反对赵王认命赵括为大将军,并且有言在先,一旦出大事不要祸及全家。可见赵括这个人多么不靠谱。

东周列国志里面记载,赵括下令倾巢出动追击秦军,遭到了很多名将的反对和质疑,其中就有当年的名将乐毅。结果这家伙刚愎自用,最后走上了不归路,同时赔上了45万赵国生力军。长平惨败的后果极其严重,根本不是你说的什么重创秦军,当时要不是范睢嫉贤妒能进谗言,要是按照白起的意思乘胜追击,赵国肯定是万劫不复。

失败的赵国,国运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本来人口不多的赵国,几乎家家带孝,户户哭声,这哭声完全是对赵括的控诉和诅咒。

战争结果就是有胜有败,实力不如对手,失败很正常,但是失败也分小败,大败和惨败,廉颇在长平几次小败只是皮外伤,赵括一次性葬送全部家当,用惨败都无法形容了。他要不是废物,天理难容啊。


钢铁侠舅舅592


换田单,乐毅也够呛,赵括己经算很不错了,廉颇真是四大将里垫低的存在。

廉颇只能欺负欺负弱国了,赵兵战斗力很强,在长平前期,能被王龁连败,只能说廉颇水平不行,白起还没出力,你就倒下了,只能坚壁不出,相持国力。

赵括就是太年轻,如果能多加磨练,日后像白起一样纵横天下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惜历史没给他这个机会,被围四十六天,还能军心不溃,普通人可做不到,初出茅庐领四十五万大军,很强了,可惜对手是白起,能逼得秦王尽发河内之民,可见局势的危急。

赵王不是秦王,没有一决死战的勇气,国力也远远不及秦国,赵括被围后没有拼命救援,期待赵括自己救自己,本来当初只是贪图上党,没想到会成为不死不休的结局,而且赵国还没有与秦国决死的信心和底气,先前求和又自绝于五国,孤立无援,怎么看都是输。

乐毅,儒将类型,攻心为上,之前伐齐是痛打落水狗,面对举国相争,敌将白起,必定不敢急于求成,只会联络诸国,以期以巨大圧力迫使秦军退兵,并追击取得战果。应该不会大败,损失过多估计会主动放弃上党,毕竟明势之将。

田单,只能说对手骑劫是个弱智,他连乐毅估计都难对付,恐怕面对善攻的白起更是一塌糊涂,用计什么的也得看对手,秦王可是铁了心要赢的。不推荐上场。怕会有损英名。

廉颇,一个王龁都打不过,换了白起怕不是要缩到天荒地老,只能继续耗,万一防线被破,或粮草不继,又是一场败仗安在头上,下一个。

李牧?对不起,不知道你在说哪位!

赵丹,年轻气盛,急于求成,不通军事,纸上谈兵都没你的事,怕不是打不上两天,就后悔割地求和了,要是一意孤行,被围困,那恐怕20天就投了。不推荐上场,还是后方维稳的好。

总体感觉乐毅比较稳一点,主动出击也不会冒险,只是刚来赵国,属于吉祥物性质。不被信任,可惜赵奢死得早,不然他会是主动出击的最佳选手。虽然也很难赢。


老白的历史课


“成者王侯败者寇”,长平之战赵国惨败,赵括、廉颇,包括赵孝成王只能接受这个结果,任何的指责都让他们无话可说,因为他们是败军之将。

第一个问题,廉颇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吗?

公元前264年4月,秦将王龁开始进攻赵军。赵军初战不利,一员裨将被斩杀。6月,秦军攻陷了赵军的两个堡垒,4个尉官被斩杀,战斗对赵军越来越不利。7月,赵军根据廉颇的策略构筑了坚固的堡垒,但在秦军的猛攻下,赵军西边的堡垒被攻破,两个尉官又被杀。这几次的交锋秦军虽然没有给赵军毁灭性的打击,但赵军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显然,硬碰硬赵军明显不是秦军对手,廉颇审时度势,认为秦军远离故土后勤补给困难,难以持久作战。

《史记》记载“廉颇坚壁以待秦”,就是说廉颇构筑了坚固的堡垒,等待秦军的不战自乱。这一守就是三年,秦军在廉颇的堡垒面前没有再前进一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第二个问题,赵括是不是废物?

赵括自幼熟读兵书,深谙兵法之道,曾经多次帮助父亲赵奢取得战争的胜利,天下无人不知道赵括的名声。秦王得知赵括为将,为了做到万无一失,马上临时换将,起用了战国后期各国听到名字就胆寒的名将武安君白起,用白起换下王龁,可见赵括绝非纸上谈兵的泛泛之辈。

《史记》记载了赵括和赵王的对话:“夫兵久而国有利者,未之有也。故兵贵胜,不贵久”,就是说兵贵神速,速战速决。赵括的战略思想和赵王速战速决的思想高度吻合,于是,赵括替换廉颇,采取进攻的态势,只不过秦白起技高一筹,大败赵军,赵括死在了冲锋的路上,肯定的说赵括不是废物。

《史记。白起 王翦列传》记载白起说的话“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秦军长平战场前后投入兵力65万,赵国兵力超过50万。《史记》记载“秦死者过半”我们大概可以知道秦军伤亡在25万--30万之间,这绝对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可以做到的。

战争其实拼的是综合国力。赵国显然不是秦国的对手。三年的战争让赵国苦不堪言,马上到了崩溃的边缘,廉颇初战以后不能取胜,马上采取守势,也是当时最好的办法。速战速决是赵国摆脱战争泥潭唯一的选择,赵国为了挣脱这种困境,历史选择了赵括。

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师战国后期的四大名将,秦赵各有占一半,长平之战发生在赵孝成王执政期间,赵国的名将李牧是长平之战结束后二十多年以后赵倬襄王期间才兴起的名将。

赵括的父亲赵奢已经病故,也就是说廉颇和赵括是当时赵国最合适的统帅。


智者无疆风清扬


长平之战的结果证明:赵括和廉颇谁去都会失败,那么该派谁呢?赵国因为粮草告罄于是问廉颇可有退敌之法。 廉颇无胜算。 于是才有赵括的换将。是死马当活马医, 赵王不敢让赵括上因为他从未上过战场。 到后来廉颇无法退敌。赵国已经耗不下去了, 于是才换将。不要老拿国力说事,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多了去了,再说秦赵国力差距真这么大吗,打仗输就是输,从君主,主帅,将领,士兵相比秦赵各有优劣,但在统帅这点上白起确实强于赵括,大规模作战白起确实第一,这不可否认。廉颇真那么牛逼的话,就不会守长平3年而不出,横扫六国百万军队的就不是白起了,统一中国的也不是秦国,而是赵国,说白了,廉颇是知道打不过秦军才坚守,你以为他有功不立他傻呀。

赵国庙堂选择赵括就是因为秦赵对峙几点赵国已经无粮,他们会不知道廉颇的坚守是最稳的方式?只是国力不允许再拖,值得决战。而赵括初战对决战神白起,排兵布阵丝毫不弱下风,只是国力不济,不然必是名将。一个优秀的将领在作战时,首先要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才是消灭敌人。请大家看一下赵括的战法,他让赵军立于不败之地了吗?从他上任之后就没有抓住任何一个战机,反而是被白起牵着鼻子走。这样的人竟然还有人为他洗白?廉颇采取防守策略是因为秦军没有给他破绽,他是在等机会。同样,秦军迟迟无法打破廉颇的铁桶阵,也是因为廉颇没有给秦军破绽,秦军没有战机,所以才有了反间计拿掉廉颇,创造战机。

输的根本原因确实是国力,廉颇的打法中规中矩,长期下去,没有变故的话,赵国会被拖垮,当时赵国的人缘很差,没有国家愿意借给它粮食;赵括的上台满足了以赵王为首的统治者的诉求,但时局朝着不利于赵国的方向变化,一仗下来把胡服骑射的老本输光了!赵国的统治阶层一直在犯这种错误!廉颇至少面对秦军挺住了。今人乱说,什么赵国国力不行经不起长战,其实两军相争,也是看谁更能熬得住,熬得久,不见得谁的国运好,时间久强国发生变故,就是弱国的机会,如:近代中日、美越之战。所以可惜了廉颇。

从战争态势上讲,秦强赵弱,秦人来势汹汹以图速战速决,廉颇避而不战是最佳选择,有几次战斗失利,也是试探性的看看秦军战斗力和战斗水平不能算败,这才是真正有谋略的将领,秦军悄悄换将白起反过来也说明廉颇防守战略的正确,若不换廉颇,战争胜负也未可知哦。如廉颇一直防守,一旦兵败,赵必亡!赵括出击两败俱伤,秦以无力进攻邯郸,就算进攻邯郸,其他五国必定插手,秦必败!很多人说赵括没带过兵,是不对的,赵括战斗经验丰富,跟着他爸没少打仗,长平是他第一次做主帅而已!

当时的秦国国力如日中天,秦军几乎是战无不胜,自商鞅变法以来的一百多年秦国又打过几场败仗?廉颇本来就是个以擅长防守著称的将领,在绝对国力实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廉颇又能怎么办?要怪只能怪赵王贪图眼前利益给了秦国动武的借口。贬低赵括的都忘了一个先决条件,廉颇坚守三年,赵国国内已经没有粮了。后来赵括的一系列战术都是建立在粮草快断绝的基础上。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极其重视个人名声名望的,赵括从某方面讲确实是替廉颇背锅的。就赵国的战争资源而论别说李牧晚出生那多年,神仙也赢不了。看看秦国未战之前的动员,外交、舆论、军事、上做的准备,再看赵国四面楚歌,暂不说周边敌人,灵王带出的胡服骑射年轻的有生战斗力还有多少,再看粮草外交,王的运筹帷幄或者老谋深算的能力没看到哪一点能和秦比。

廉颇手下应该只有二十多万人,赵括上任时又带了二十万过来。以廉颇之前的败绩来推算他终究守不住,这个逻辑未必成立。因为有可能之前地形比较开阔,赵军要守住就要和秦军直接交战不是对手,但是失利后退之后,地形变成狭窄的山道,还有依山而建的城关,防守就变得容易了,甚至可能只要几万人就能够守住,其他人后撤到补给容易的后方基地修整轮换。

廉颇适合防守反击,赵括适合正面突击,后来的李牧适合野战与游击战。是赵王策略失误造成的,首先战前外交失败致使后来对峙阶段,无外援又无法借到救命的粮草。其次应该打着恢复韩国故土匡扶正义的大旗,而不是将上党郡据为己有。将上党据为己有本来就有趁火打劫秦军胜利果实之嫌,这样出兵本来就师出无名,当然也不可能会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和援助。再次赵国与秦国本身实力太过悬殊,不适合长期对峙,只能伺机而动速战速决,而不是对峙三年粮尽援绝后才想起速战速决来。最后赵军骑兵为主,适合野战与奇袭而不是防御。秦军主要是步兵的战阵再加骑兵的辅助,秦军适合正面攻坚战与攻城战。前期的正面攻坚战应该用擅长正面突击的赵括,后面相持阶段应该用擅长防守反击的廉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