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康熙皇帝之“平定”三藩“收复”台湾

1644年 李自成攻破北京,大明帝国灭亡!大明遗臣拥兵东南,与入关的清军相抗衡,其中实力最强大的乃郑成功部,为了坚持长期与清军对抗,1661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从而开始了郑氏家族在台湾的统治。

可惜的是1662年,一代民族英雄郑成功在台湾病逝,年仅39岁!其长子郑经 继立,面对独立一方的郑氏家族,入主中原的清王朝,又该如何处置呢?

揭秘清朝康熙皇帝之“平定”三藩“收复”台湾

清廷鉴于当时的形势,试图通过谈判的形式招抚郑经,1667年康熙派总兵孔元璋至台招抚郑经,被郑经拒绝,1669年,康熙帝又派刑部尚书明珠前往福建主持对台议和工作,明珠遣人入台再示招抚之意,并做出巨大让步,允许郑氏封藩,世代镇守台湾,对此,郑经提出自己的要求,如果清朝能允许台湾之人如朝鲜人一样安排,不剃发,就向清朝称臣纳贡。清廷不答应郑经的要求,谈判破裂!显然,谈判的方式并不能招抚郑经,但此时政局不稳,三藩又蠢蠢欲动,统一台湾一事便搁置下来。

揭秘清朝康熙皇帝之“平定”三藩“收复”台湾

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靖南王耿精忠派遣使者到台湾,希望与郑经联合抗清,郑经于是亲自率军进驻厦门,但是由于耿精忠不满郑经所带兵力太少,下令断绝与郑经的往来,恢复以前的海禁,郑经大怒,于是派兵连续攻占泉州、漳州和潮州,耿精忠见郑经已经占有三府之地,遂又重新与郑经修好!但后来又因利益关系,复与郑经交恶。

1676年,耿精忠向清廷投降,郑经则继续在厦门等地抗拒清军,但是在清军强大的攻势下,后被迫退保厦门。

1680年,清军策反了郑军水师的副总督朱天贵,其率领战舰三百艘,将士两万余人投降清廷,郑经只能放弃厦门班师回台,这期间清廷又与郑经多次议和、谈判,可惜双方都坚持己见,不肯作出让步最终和谈破裂。

揭秘清朝康熙皇帝之“平定”三藩“收复”台湾

郑经从大陆败回台湾后,灰心丧气,不理朝政,所有政务都由岳父陈永华处理,另外由长子郑克臧监国,1681年,郑经病死,本应由其子郑克臧继立,但郑克臧为人正直刚毅,其叔以及一些奸邪小人,早对其心怀恐惧,害怕其继立对己不利,于是郑经一死,侍卫冯锡范便于郑经之弟郑聪等人密谋,以郑克臧并非郑经真正血脉,而是抱养之子为由,收回郑克臧监国之印,并将其缢杀,年仅18岁!

随后立郑经次子郑克爽继王位,郑克爽此时年仅11岁,台湾的政权实际把握在郑聪及其党羽之手,郑克爽形同傀儡,台湾的内乱无疑给康熙帝一个,武力统一台湾的大好机会。

也是在这一年,困扰清廷八年的三藩之乱被平息,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收复台湾的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揭秘清朝康熙皇帝之“平定”三藩“收复”台湾

姚启圣 浙江会稽人 字熙止 号忧庵 1678年被任命为福建总督,专门负责平台事宜,在总督任上,他曾亲率军队平定了郑军对沿海的袭扰,并制定了平台方略等,同时他大力推举施琅为征台主将,并愿意以一家百余人的性命做担保!他认为施琅海战经验丰富,富有谋略,郑氏对其很是畏惧,任用施琅肯定能一举完成统一大业。

施琅 字尊候 号琢公 原本是郑芝龙的部将,以智勇兼备闻名,1646年,随郑芝龙一起投降满清,后随清军出征讨伐抗清力量,当时,全国抗清斗争如火如荼,正在福建组织抗清斗争的郑成功,闻知施琅之名,便力邀其加入,施琅遂又归顺郑成功,并立下赫赫战功,谁知好景不长,施琅与郑成功因在军事行动上的意见不合,而产生了矛盾。

揭秘清朝康熙皇帝之“平定”三藩“收复”台湾

1651年,施琅杀死了郑成功的亲信,再次惹怒了郑成功,下令逮捕施琅及其族人,施琅设法逃脱,但其父及弟弟却被郑成功杀害,施琅愤怒之下再次降清!并与郑成功长期对垒。

1683年7月,已年过花甲的施琅,率领清朝水兵两万余人,大型战舰三百余艘,中小型战舰两百三十余艘,从福建开拔直指台湾前哨澎湖岛,而姚启圣则驻扎在厦门,负责后勤运输事宜,7月正是飓风肆虐之时,施琅前两次征台正是因为飓风而导致功亏一篑,而这次他又选择了如此敏感的时机出兵,是孤注一掷还是胸有成竹?

对于他这一异常的举动,其他将领都纷纷质疑,反对之声四起,而台军主将刘国轩也断定,清军必不会在此时冒险渡海,台军可以无需防备,高枕无忧!

揭秘清朝康熙皇帝之“平定”三藩“收复”台湾

7月9日清军到达澎湖望安岛,隔日便发起了猛攻,几战下来,台军战船、兵员损失惨重,而清军仅阵亡三百余人,战船毫无损伤,面对清军猛烈的攻势,刘国轩仍将希望寄托在,不知何时会来的飓风上!坐失了扭转战局的良机,最后,只能趁着水涨风顺之时,带着几十艘小船仓惶逃回台湾。

施琅澎湖一战,歼灭了台军的精锐部队,郑氏败局已定,台湾岛内人心惶惶,而施琅却并不急于继续进攻台湾本岛,而是留在澎湖,安抚该地居民,还宣告免除3年徭税差役,以利休养生息,这使得澎湖居民无不感恩戴德,表示愿意归顺清廷。同时,施琅上书朝廷,建议招抚郑克爽,争取和平统一台湾。

揭秘清朝康熙皇帝之“平定”三藩“收复”台湾

为了消除郑氏集团的疑虑,康熙帝及时下诏,如果郑克爽等人能率军民投降,就赦免以前抗清的所有罪责,最后,在清廷的感召之下,郑克爽等人表示愿意归降。

1683年8月,施琅率军到达台湾,郑克爽率众迎接,后又递送了正式的降书,并缴纳了延平王的金印,出人意料的是,施琅并没有手刃仇人以报家仇!而是平静的前往郑成功之庙,进行了祭拜,并对郑氏父子经营台湾的功绩,做出了高度评价。

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至此,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管辖,成为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