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的温情:骨子里坚强独立的女人,掉入泥淖也能开出花来

《半生缘》是张爱玲笔下极具悲情色彩的一部长篇小说,将年轻男女的聚散沉浮,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下,让我们目睹意气风发的主人公,在岁月的消磨下,变得面目全非、心如死灰,引发了深沉的共鸣与巨大的痛惋。初看只觉“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而后历经世事,再去细品,便体会到悲壮苍凉中透露着的些许温情。

《半生缘》的温情:骨子里坚强独立的女人,掉入泥淖也能开出花来

世俗枷锁下,每个人都是生活的牺牲品

曼桢受过良好教育,漂亮大方,活泼开朗,有相爱且愿与她结为夫妻的世钧,姐姐曼璐明眸皓齿,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却因心生嫉妒,亲手毁掉了曼桢唾手可得的幸福,将她狠狠摁进暗无天日的悲剧里,任她哭喊,由她堕落。曼璐是可恨的,可她又何尝不是可怜的牺牲品。

《半生缘》的温情:骨子里坚强独立的女人,掉入泥淖也能开出花来

在她们的父亲去世后,一大家子的重担便落在了曼璐身上,曼璐没有文化,没有出路,只可抛下爱情,放下尊严,去做一名舞女。她带着一种勇士的无畏,跳入大染缸的风月场中,日久经年,有些东西就如剧毒一般,穿透她的旗袍,沁入她的五脏六腑里去。她用自己的腐烂堕落滋养着妹妹的清纯高傲,独自穿行在阴暗潮湿的暗处,而母亲却对这些视而不见,心安理得地享受着阳光雨露,甚至还将她视为家中的耻辱。

《半生缘》的温情:骨子里坚强独立的女人,掉入泥淖也能开出花来

没有人记得她也曾像二妹一样,可以肆意去爱,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可现在,能在日益老去的时光里,找到一个不嫌弃她身份的男人嫁掉,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况且还拥有了漂亮的洋房和大把的钞票,在母亲老旧陈腐的观念里,曼璐的苦日子到头了,却没有意识到,真正的不幸才刚刚开始。

曼璐的本性是善良的,也曾真心为二妹考虑过,希望她早些搬出去住,免得留在家里因自己的职业被人说闲话。而昔日爱人张豫瑾的出现,打破了表面的平衡,曼璐穿着一袭紫衣去赴久违的遇见时,却听到冰冷冷的话语,“以前的那些事,我们就不要再提了,我觉得非常幼稚,也很可笑”,那种莫大的讽刺,让曼璐的心里变得扭曲,她觉得是妹妹夺走了残破生活里仅存的美好和精神寄托。

《半生缘》的温情:骨子里坚强独立的女人,掉入泥淖也能开出花来

婚后的祝鸿才,很快就对曼璐失去了兴趣,经常彻夜不归,也不让招弟喊曼璐母亲,说到底,终究还是看不起她的。无计可施的曼璐,想要一个孩子来拴住祝鸿才,于是,曼璐将魔抓伸向了二妹,于她而言,那不过是身处地狱的自己,抓来妹妹向这个家要些利息。

曼桢的一生也就此发生了急速转变。她被关在小屋子里,郁郁寡欢,不见天日,被迫生下祝鸿才的孩子,人生再也看不到什么希望。曼璐也因积郁成疾,早早过世了。

《半生缘》的温情:骨子里坚强独立的女人,掉入泥淖也能开出花来

这两个女儿的不幸,母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她看似为家操劳一生,却自私糊涂。同意曼璐去做舞女,来换全家人的平和生活,又为笼络祝鸿才,默许曼桢去做姨太太,擅自做主向世钧隐瞒真相,她心里的小算盘始终是以钱为主的,根本不考虑女儿的幸福,而母亲的认知又受限于时代,在世俗枷锁下,每个人都是牺牲品。

《半生缘》的温情:骨子里坚强独立的女人,掉入泥淖也能开出花来

是遗憾,更是一生的美好回忆

世钧与曼桢第一次正式见面,是在一家昏暗脏乱的小店里,最后分别也是在这间小馆,奠定了这段感情的基调。在上海的时候,曼桢以一个独立女性的姿态出现在世钧面前,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在感情上也是同频共率的,但当两个人回到各自的家庭,这种平等就不复存在了。世钧是南京豪门大户的独子,有家业可继承,而曼桢担负着一家人的生计,还有一个名声不好的舞女姐姐,这样条件的姑娘,是沈家避之不及的,即便没有后来的事发生,他们也很难走到一起。

《半生缘》的温情:骨子里坚强独立的女人,掉入泥淖也能开出花来

世钧是温暖慈悲的,以至于他不会像张豫谨那样非黑即白,凡事都留有退路,同时他也是懦弱多疑的,曼桢被困时,他虽已感知到曼桢还在上海,却更愿意相信曼桢和张豫谨结婚了,一起回了六安老家,在曼桢需要他解救的时候,且战且退,溃不成军。

《半生缘》的温情:骨子里坚强独立的女人,掉入泥淖也能开出花来

曼桢在生完孩子后,被一家好心人救了出来,她第一件事便是给世钧写信,但都被沈母烧掉了,与其说是错过,不如说是注定,直到十四年后他们再相遇,已经是被生活磨平棱角的中年人了,两人紧紧相拥,曼桢将这些年的苦楚一一诉说,世钧听过后,反复说“让我想想办法”,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已经回不去了,将过去全盘托出,是曼桢的决绝与坚毅,她懂世钧,懂他的好与坏,她知道,这一别,便是永别了。有遗憾,却在彼此心中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曼桢会一直记得,曾被世钧真诚地求婚过,一起牵手走过昏黄的街头,世钧大概也不会忘记,曾经深夜跑去树林寻一只手套的热情与纯真吧。

《半生缘》的温情:骨子里坚强独立的女人,掉入泥淖也能开出花来

叔惠与翠芝又何尝不是如此,叔惠迢迢千里去美国留学10年,依然无法摆脱翠芝的影响,从此爱上的女人都像她,始终活在她的笼罩下,翠芝也同样紧张叔惠,他们摇晃着酒杯,谈起彼此的生活,曾经美好得就像一个梦。

《半生缘》的温情:骨子里坚强独立的女人,掉入泥淖也能开出花来

世道常温,大家都学会了满足

所谓温情之处,在于大家都学会了满足。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世钧与翠芝的婚姻,虽然没有太多的爱,却也相敬如宾,有儿有女,安稳富足,爱情是他们心中深藏的记忆;曼桢回到清贫的家中,照顾自己的孩子时,她终于明白,要永远爱一个人,和永远恨一个人,都同样难做到,经历了这么多,她终于释怀了,“走了半生的路,原来是跟在她的后面”,呼应了开头,在外人看来,她们就是一家人,谁也无法割裂这段血缘至亲。

《半生缘》的温情:骨子里坚强独立的女人,掉入泥淖也能开出花来

但她们又是不同的,对曼璐而言,哪怕祝鸿才劣迹斑斑,她也丝毫没有离开的想法,毕竟她是一定要依附于男人才能存活下去的,这种观念早已根深蒂固,嵌入了她的灵魂,但对曼桢而言,即便她的人生急转向下,也丝毫没有放弃对独立自由的渴望,在得知世钧已经结婚的消息后,并没有就此消沉下去,而是去做一名老师,决绝地离开祝鸿才,一人将孩子带大。

《半生缘》的温情:骨子里坚强独立的女人,掉入泥淖也能开出花来

结语

《半生缘》的残忍之处,就在于一次错过,便是一生,在时代的洪流下,个人的反抗显得那么力不从心,但好在最悲惨的曼桢并没有被命运吞噬,依然在努力生活,甘之如饴,骨子里还是那个坚强独立,清高孤傲的女孩,即便掉入泥淖,也能开出花来。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