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水下皇陵

提起江蘇盱眙,人們自然會想到那裡盛產的小龍蝦。其實,盱眙還有一個沾“龍氣”的地方————明祖陵。

據《泗洪合志》描述:泗州(在今盱眙縣內)城北三十里,有個楊家墩,是朱元璋的曾祖父喪葬之地。有道士曾預言:“葬此可出天子。”另有一說,楊家墩近水,龍脈所在,堪為風水寶地。朱元璋選此建陵,重葬其高祖,以期皇運長祚。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水下皇陵

時值寒冬,我們一行來到了明祖陵,這是在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座“水下皇陵”。

或許有人會好奇,古墓不都修在陸地上嗎?要知道,在水裡建造陵墓,難度是非常大的,因為人不可能在水中還能像在陸地上那樣正常的工作、呼吸。那為什麼朱元璋還要這樣做呢?明祖陵為什麼會被建造在水下,朱元璋是為了防止明祖陵被盜嗎?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水下皇陵

我們知道,每個帝王在位時,不僅要管理好自己的國土,更希望這個江山,以後也可以由自己的子孫後代所接管。所以,除了要鞏固政權以外,死後也要找一個風水寶地,繼續保佑皇室的繁榮和昌盛。但是,朱元璋卻將自己的祖宗葬在了水裡,這究竟是有什麼特殊的含義?

帶著這樣的疑惑,我們步入了聞名已久的明祖陵。穿過厚重的門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九龍壁,而在它的左邊,則是一枚恢弘大氣的“洪武通寶”。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水下皇陵

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號,這枚巨大的銅錢,呈45°角高高揚起,彷彿在向世人驕傲的宣告,此處是大明王朝的“肇基帝跡”。

洪武通寶鎮守在明祖陵陳列館的前方,走進陳列館,便逐漸推開了明祖陵的神秘大門,裡面有著大量的出土文物、相關的史籍資料,為我們揭開了一角籠罩在明祖陵身上的神秘面紗······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水下皇陵

大明王朝崇尚厚葬,卜選“風水寶地”,大修帝陵。鳳陽明皇陵、南京明孝陵、北京十三陵、鍾祥明顯陵和盱眙明祖陵,構成了世界上迄今最完整、最龐大的帝陵體系。尤其是這座營建最早的明祖陵,其歷史價值、文化內涵及建築石刻等藝術,令人歎為觀止。

明祖陵位於江蘇省盱眙縣洪澤湖的西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實際葬地。其實,從風水堪輿的角度來看,明祖陵所在的位置並不理想,它並不處於高山大阜之側,而是在有“九崗十八窪”之稱的丘崗之地。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水下皇陵

當時的堪輿大師劉基(劉伯溫)等人,就看出來了明祖陵的所在地,並不是完美的萬年吉壤。根據古代堪輿術的定義,一塊風水寶地的地勢地形地貌,要穴前有明堂,要看三奇四應。

三奇即山、水、案;前、後、左、右、為四應;左右有護砂,所謂“砂”,即山丘土石之物;還要有羅城,羅城由山或水組成,相繞四周;遠有朝山,近有案山。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水下皇陵

以山為羅城,形成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四種態勢為佳;如果周圍無山,一馬平川,則借水勢成龍(水龍),以澤國環抱為上。然而,明祖陵的四周,除了一片水澤,並無多少妙貴可言。

既然此處的風水不好,朱元璋為何不另尋吉壤,安葬祖宗呢?其實,朱元璋何嘗不想呢,但這是他祖父的實際葬地所在,如果要移墓,就怕會洩了王氣,影響大明江山社稷。所以,只能在此,硬著頭皮修建了祖陵。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水下皇陵

為了解決風水欠佳的問題,在當年築陵時,進行了大規模的人為地理改造,填埋窪地,補修不足,挖地成河,堆土為山,人工整出了砂、水、近案、明堂等風水要素必具的景觀,這才形成了如今這一塊標準的“風水寶地”格局。

從陳列館的浩瀚史料中走出來,步入的是帝陵的神道。神道兩側屹立著斑駁滄桑的石雕,麒麟、雄獅、帶鞍的駿馬和牽馬的侍從、還有文臣、武將、太監等,跨越數百年的時光,守衛在神道兩旁,或者說,是守護在皇陵的地宮之前。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水下皇陵

但再堅固、再精美的事物,也難擋時光的侵襲。如今神道兩側的石雕,望柱已經斷裂,文官武將有的也少胳膊斷腿,諸多的寶馬、麒麟幾無完整;跨過金水橋,當年規模最為龐大的享殿,也不復存在,僅存24根粗大的柱基,顯得空蕩蕩;獨剩一旁銘牌的文字,讓人們領略著那時的輝煌。

享殿後方,就是我們期待已久的神秘地宮。滄海桑田,到了現在,此處只剩下一汪水澤,成了名副其實的“水下皇陵”。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水下皇陵

公元1680年,黃河奪淮,這座營建了28年的明祖陵,與泗州古城一起被埋葬於滔滔洪水之中,成為了我國唯一的一座“水下皇陵”。

這就解開了剛來時的疑惑,朱元璋並非是想要將自己的祖宗葬到水裡,只是受到地形的限制,再加上天災、歷史等因素,致使這座陵墓,變成了水下的皇陵。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水下皇陵

“洪澤湖下有個大墓”,在之後的300多年間,一代皇陵留於世間的痕跡,只剩下了這句當地百姓代代相傳的古語。

1953年春旱時,明祖陵的高大建築物頂部,曾微微露出水面,但隨即又被湖水埋沒,當地人驚喜地稱之為“大墓頭”······

地宮無法進入,它是明祖陵的最後一個景點。緩緩走出帝陵,不由心生感慨:一切過往,即使再輝煌,也終將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水下皇陵

蒼天並不在乎帝王祖宗的高貴,浩大的洪水依舊滾滾而來。讓這方百姓望而生畏的神聖土地,頃刻間淪為一片汪洋;讓那些無比忠誠的文臣武將,相繼倒在淤泥之中。

伴隨著不斷向前奔湧的歷史洪流,明祖陵、乃至大明王朝,逐漸成了一個遙遠的傳說、背影,只有當地的百姓,偶爾會提起一句:洪澤湖中,有個“大墓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