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太和殿内“建极绥猷”到底啥意思


故宫太和殿内“建极绥猷”到底啥意思

建极:典出《尚书·周书·洪范》:“皇建其有极”。建,立也。极,中也。孔安国传云:大中之道,大立其有中,谓行九畴之义。原义为屋脊之栋,引申为中正的治国最高准则。周武王伐殷胜利,商纣王自焚。遭纣王囚禁的箕子(纣王叔父)重得自由。武王拜访箕子,请教天道,箕子为他讲解天地大法。“洪范”即“宏大的法则”。其中箕子讲述的第五条为“皇极”,意为人君为众民之主,当自己先建立宏大中正之道,然后教化人民。
绥猷:典出《尚书·商书·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绥:原义为挽手上车的绳索,引申为安抚、顺应之意。猷:道,法则。商汤讨伐暴君桀,革除夏朝的王命,回到国都亳之后,将伐桀大义诰示天下,即作《汤诰》。此句意为天帝将善道赋予下民,使民有常性,那么能顺乎其道的则为天子。

故宫太和殿内“建极绥猷”到底啥意思

清朝的皇帝皆是道风洋溢。满族的血统,却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上贡献卓著,登峰造极;从顺治到康熙雍正乾隆,历时四代,浩浩荡荡,才华横溢,可谓天赐龙品,风流盖世。这样一个帝王群体,其精湛的文化学养,直接影响了清王朝统治的政治与文化风格,一种具有浓郁传统文化风采的政治,尽管不如大唐那样华丽,但却正统、深厚、博大、经典而雅致。
清朝的文化是富有皇家气派的文化,其源流来自于历史上最纯正的上流社会,以此造就了它威严的气派,势不可挡。
其中表现最明显的便是清朝帝王在儒释道哲学思想上的造诣,他们对生命宇宙世界的宽广深刻的思考体悟,形成了他们自身特殊的文化风格。我们从故宫匾额文化中便能看出清朝皇家文化的“道”风。
太和殿的这一块“建极绥猷”匾额,意即建立和遵循宏大的中正之道。
由此看来,清朝皇帝治国的最高理想是建立一个太平和偕的王朝,意在通过遵循宏大的中正之道,实现这一理想。
从中也看出清朝帝王的境界。一个人的心有多大,境界有多大,你的世界便有多大。近日听翟鸿燊教授的演讲,说知识技能可以学得,但人的境界胸怀却是修炼出来的,非一日甚至一世之功。


非具“天心”者不能做帝王,难怪称“天子”。
转自【书法录网】 原文地址:http://www.shufalu.com/biane/48.html


故宫太和殿内“建极绥猷”到底啥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