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唱大戲


拾味商丘 | 年味-唱大戲

每年春節之前,老家都會搭上戲臺子,唱上十來天的戲。

小時候,戲臺子下面的糖稀桶,是我們小孩子最甜的嚮往。

手心緊緊攥著從爸媽那要來的五毛錢,蹲在塑膠桶邊託著臉,眼巴巴的看著手藝人拿根一次性木筷“啪”折成兩段,一挑一搭,一小坨糖稀就出來了。

剛拿到手裡的糖稀是不捨得吃的,兩隻小手握著半截筷子攪啊攪,直攪得黃色的糖稀變成米白色,才戀戀不捨的放在嘴裡,細細感受麥芽糖的香甜。

拾味商丘 | 年味-唱大戲

戲臺子下面最多的是爺爺奶奶們,戴著棉帽和手套,穿著厚重的棉襖棉褲,小馬紮旁邊還放著保溫杯。

拾味商丘 | 年味-唱大戲

聽戲好像是老年人最喜歡的娛樂活動,有老爺爺一邊聽一邊搖頭晃腦的跟著比劃,老奶奶則是笑的要用手捂住漏風的牙齒。

拾味商丘 | 年味-唱大戲

年輕人和小孩子是最沒耐性聽戲的,咿咿呀呀的唱腔和聽不懂的戲詞遠不如流行歌曲的吸引力。

拾味商丘 | 年味-唱大戲

但是戲臺周圍的小吃和娛樂設施是吸引他們來玩的主要原因,街道兩邊有琳琅滿目的糖果攤和各式零食。

拾味商丘 | 年味-唱大戲

帶著小孩的家長給孩子買零食的同時就順便置辦了年貨,小孩子一路走一路吃。

拾味商丘 | 年味-唱大戲

看到街邊上的小烏龜小金魚又挪不動道兒了,央求著爸媽非要買幾隻回家養。

拾味商丘 | 年味-唱大戲

再往前走,就是套圈的地盤了。

拾味商丘 | 年味-唱大戲

套圈的圍欄裡面有各種各樣的物品,魚缸、小烏龜、花瓶和小兔子。

一塊錢三個圈,通常十來個圈兒套下來,也是蹭個邊套個角。

大家玩的是重在參與,套到了當然開心,套不到也只是很有風度的笑自己手笨。

拾味商丘 | 年味-唱大戲

咦?怎麼有一群鵝撲騰過去了?還有圍欄圍著......

這是什麼操作?

往下看---

拾味商丘 | 年味-唱大戲

居然有“套鵝”這種操作...

怎麼,套到了之後繫個繩兒牽回家養嗎?那我可要加油了...

玩累了就要吃點東西了,路邊上居然還有炸丸子,賣丸子的阿姨調好餡料之後放進擠丸子的機器裡面,一推一拉,幾顆丸子就下了鍋。

拾味商丘 | 年味-唱大戲

翻滾片刻,待丸子飄一會兒就可以撈出來了。

拾味商丘 | 年味-唱大戲

剛出鍋的丸子香酥可口,阿姨是用雜糧做的,比普通的丸子又多了些雜糧的香氣。

吃完了炸丸子有點膩,是不是想來點甜食呢,這時候一根竹筒粽子就是最優選了。

拾味商丘 | 年味-唱大戲

保溫桶裡的粽子有黑米和白米,有蜜棗有紅豆,你選好之後阿姨會根據記號從桶裡拿出來對應的口味。

拾味商丘 | 年味-唱大戲

竹筒粽子有竹子的清香和糯米的香甜,再沾上一層薄薄的白砂糖,甜香軟糯。

拾味商丘 | 年味-唱大戲

過年唱大戲的風俗慢慢不那麼流行,即便是在農村,也越來越少見了。

現在我們有了太多娛樂方式,聽戲在年輕人眼中過時又無聊,他們有時間更願意刷抖音看韓劇。

可對於小時候的我們,看了戲你就知道,要過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