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小時候的味道

年味----小時候的味道

今天和朋友閒聊時,不知怎麼話題就轉移到了小時候的味道。是呀,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我們似乎又聞到了年的味道。由於生活條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年味卻沒了以前那樣濃烈和深刻,還有無限的期盼和等待。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幸福從來不需要什麼科技含量,小時候的幸福便是一頓耐心的等待和盼望------或許是一頓涼拌粉條,或許是一塊一分為二的桃花酥,也或許是一塊糖、一把花生米…….那一切的味道似乎印著時代的烙印,竟然久久不能忘懷,難以複製。

年味----小時候的味道


小時候,每到臨近臘月便進入各種準備工作了。母親會在沒有打掃房子之前做一些汙染性較強的活----炒瓜子。當然不僅僅是炒瓜子,還有炒豆子,炒玉米,花生和大豆。這也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的。母親每年都會去沙河淘一些乾淨的砂石(村前留有一條用於發洪水的河道,每年的洪水是前村幾十畝水地的主要灌溉來源,因此水沖刷過後,砂石特別乾淨)現將砂石炒熱,當然那時沒有其他的通風設備,儘管開著窗戶,但屋裡依然是烏煙瘴氣,不知是土還是氣瀰漫著低矮的房間。母親先炒玉米,只見顆顆如玉似珠的玉米在時間的翻炒之間,砂石的輕揉硬碰的過程中變了色彩,竟如同一個個調皮的小孩頭上戴了一頂頂白色的小帽逐漸變大變白,一個兩個,一大片,而後一鍋白花花的玉米花躍然眼前,散發著誘人的香味。

年味----小時候的味道


用同樣的方法炒出來的黃豆和大豆,外皮微黃竟沒有斑斑黑點,裡邊卻是筒體一色,煞是誘人。瓜子外邊掛著淡淡的鹽水隨著鍋裡溫度的上升,升起白色煙霧引得我們幾個駐足觀看或者等待著一把額外的獎勵。各種豆類,瓜子和玉米裝起來整整一大袋。這便是我們一臘月,一正月的零食了。

隨著條件的改善,我家每年也要殺年豬。這是一件特別隆重的事情。父親會提前預約會殺豬手藝的人,然後再物色可以放的下一頭豬的大鍋。終在一個恰當的日子便準備著殺豬了。在殺豬前一天,是不能餵食的,需要空肚子。天還沒亮,女人們早早起床燒開滿滿兩大鍋開水,院裡早已響起了窸窸窣窣,紛紛攘攘的聲音。繼而是今天主角的撕力竭地底,拼死頑抗,近乎絕望的聲音:還有鐵瓢舀水的聲音;男人吆喝的聲音;加上尚有一絲氣息豬的呻吟,此起彼伏合奏出一首熱鬧的交響曲。天微微亮,一切似乎平靜了許多,還沒等對豬肉進行分解,院裡早已排滿了拿著各種器皿等著買肉的人了。而男孩兒們則在院中等著爭搶豬水泡(豬膀胱),那是他們最好的玩具了。還沒到中午,一鍋熱氣騰騰的殺豬菜便已準備就緒,而我們早已迫不及待地想將自家的喜悅與街坊四鄰分享了。(每逢誰家殺豬都會熬一鍋殺豬菜送到街坊鄰居,有豬下水,豬大腸,還有刀頭肉,再加上本家醃製的酸白菜)。

年味----小時候的味道


年味----小時候的味道


接下來便是女人準備一些其他的細活,比如剪窗花。每逢這時候,也是我們姐妹幾人最快樂的時候,母親會讓我們自己設計喜歡的圖案,每人分別負責幾個窗口(以前的窗戶是木頭框,為了保暖一般家庭會糊上麻紙,只有極少極少家庭會換上玻璃。往往中間的那個框比較空曠,所以民間人們便以窗花裝飾),每年臘月二十六,各項準備工作均已做完,便可貼窗花了。每到這時,我們便有意無意地讓來家中作客的,串門的來點評各自的作品。

年味----小時候的味道


年味----小時候的味道

而母親則做一些只有在冬天才可以嚐到的美食:比如說攤花兒,蒸米糕,蒸豆包。這些東西乘熱吃是沒有什麼雅興的,最得意的是我們總在父母千叮嚀萬囑咐之間,偶爾會偷吃一些冰冷的成型,尤其是掰開之後尚能看到絲絲點點冰碴的,吃起來那才叫冰爽和帶勁。味蕾在冰涼和甘甜之間獲得一種空前的滿足感。

年味----小時候的味道


年味----小時候的味道


而男人們則會幹一些體力的活。每到年底恰逢二、五、八便是我們期待已久的趕集日,父親總會在臨近年終時的幾個集市買一些必需品,有大棗,核桃,花生,柿餅子,還有各種花式的糖塊。 (不知為什麼,現在吃這些東西時再也嘗不出兒時的味道,或許就是當時味蕾得不到預期的滿足,便充滿了渴望和期待。)這些乾果只會在大年三十和初一才可以飽食一頓,任意撕霍自己的慾望。當然除了這些,還有各種點心 。有桃酥,蛋糕,江米條,油布袋,

年味----小時候的味道


年味----小時候的味道


年味----小時候的味道

奢侈時還會買一些廖化筒。當然,父親還會給買一些紅紅綠綠的頭繩或者一些帶著喜慶圖案的新襪子。至於其他的服飾早在幾十天前,母親就早早準備就緒,就等著大年三十那一天一展風采了。那時穿新衣服是一件特別隆重的事情,我們會聽話地洗好頭髮,腳丫子,象徵性擦洗一下身子,然後在大人的幫忙之下穿上盼望已久的新衣服,如同歡樂的小鳥一般雀躍飛奔般地找各自的夥伴去了。那時的我們是如此小心翼翼,吃飯時絕對要脫下衣服的,生怕有油漬跌落在衣服上而難以洗掉。


年味----小時候的味道


年味----小時候的味道


大年三十便在我們殷切的盼望的等待中到來了,一切顯得那麼聖神和又興奮,連吃都變得那麼有了儀式感,什麼時候吃餃子,什麼時候吃炸糕.......日子有了盼頭,味蕾得到滿足,這或許就是新年富裕我們那個時代的意義。對事物的無限追求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構成了我們對於童年的無窮的回憶。

年味----小時候的味道

那種小時候的味道或許蘊含的更多的是我們對逝去的青春最好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